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76章

作者:爱开小差

  汉王和陆成安两人的眉头同时一皱,这个野心增加30点的消息,怎么看都带来不了安全感。

  而且这个长女怎么看味道都不太对,这不太像是汉王的崽儿,反而更像是秦王或者说宁王的崽儿。

  主要是开局涨野心的成长曲线,实在是陆成安闻所未闻的情况,加之野心这个数值自身定位就尴尬,那就更让陆成安有点忐忑不安。

  “不管了,怎么说都是我女儿,她野心再大,至多就是个伊丽莎白女王。”

  再不济,他和汉王现在还在世,只有他们俩在,就不可能在这个方面出什么问题。

  一个一岁都没有的孩子,就因为抓周野心数值增加了三十点,陆成安就要为她今后的发展而感到慌张,这绝不是陆成安的风格。

  “我的崽崽,就由我来捍卫。”

  陆成安选择了任其发展。

  不管之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只要她不去伤害自己的弟弟,伤害自己的至亲,陆成安就会誓死保卫这个孩子。

  【正英十二年七月,汉王为自己的两个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并且开始在朝中物色能力出众的大臣,以此来方便未来给这两个孩子的辅导工作。】

  【正英十二年八月,齐王和魏王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交火冲突,在对抗之中,齐王取得了优势,成功反击了魏王的大军,重创了对方的部队,然而在紧要的追击中,齐王却选择了求稳,没有贸然推进,决定执行穷寇莫追的战术。】

  【齐王在和魏王的交战中,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并且控制着兵权,人事权,政治自治权的齐王暗中又招募了一批士卒。】

  而齐王这会儿已经等得发牢骚了。

  她一直在等待一个正英帝发难的理由,然后她再进行反制操作,可自己这个愚蠢的哥哥,至今都没有认为她有潜在的反叛可能性,这反倒是让齐王有些卡在原地进退不能了。

  因为再这样打下去,她就真的只能成为忠臣,而不能成为受了委屈无奈反抗顺势之下取得江山的天命帝王了。

  不是,皇兄,你在干什么呢!

  发动一下你多疑的天性,怀疑我的忠诚啊!

  前面几次模拟推演你那么的多疑、霸权,到这会儿你就开始犯浑了?

  面对愚钝无知,可能是一直在装傻的皇兄,齐王很痛苦,总不能她一辈子都给咱这个皇兄当工具妹吧?

  ......

  ......

  ......

第545章 那我便是这一往无前的持刀人。

  【正英十二年九月,程和主动找到了你。】

  【他是宁王的心腹,也是宁王系的重臣,平日大多都为宁王一派出谋划策,而今却主动找到了你,这不禁让你心生疑虑。】

  【“陆公,天下大势风云突变,而今唯有您,才是真正心系大晟的良臣,程某此番前来,是想要投奔于您。”程和侃侃而谈道。】

  【“程大人说笑了。”你瞥了一眼道:“朝堂上的诸臣,又有哪个不是心系天下的重臣,至于投奔我,那更是无稽之谈,你我难道不是陛下的臣子?”】

  【程和心里是明白你的忌惮,他直接坦言道:“今日,我便不再是旧主之臣,投赴于你,才是弃暗投明。”】

  【“宁王对你是有知遇之恩的。”陆成安微微眯眼道:“而您现在却背弃了宁王殿下,再来找我,您是觉得在我这,你会受到比宁王更大的重用吗?”】

  【其实,你不认为程和是主动投奔于你的,甚至有些怀疑这是宁王的授意,故意让程和来到你的麾下做事。】

  【“宁王对在下是有知遇之恩。”程和不卑不亢地说道:“我当然也非常感谢宁王给我这个机会。”】

  【“但是...我追求的,我所向往的,却和宁王所要的并不同。”】

  【程和走来说道:“大人难道看不出来,如今的朝堂上,固然陛下说是要重用我等庶族之臣,可实际上,真正手握大权的人,能在我们面前指手画脚的,还是那些个世家子弟!”】

  【“我有我的抱负,宁王殿下给我晋升的资本,我很感谢她,如果不是她,我程和走不进这个朝廷,没有办法立足在这里。”】

  【“但是,我要的天下,她能给吗?”】

  【程和说到这里,目光变得无比冷冽,“宁王殿下想要登临大宝,我们这些庶族子弟,能给她带来的帮助微乎其微,她真想要皇位,最好的选择还是和那些大家族们合作。”】

  【“与世家子弟妥协之后,那必然是同世家共治天下,不然这些豺狼凭什么帮你宁王取得天下。”】

  【“所以,宁王殿下与我追求的抱负并不同,今日我不离开,往后,我也是被排挤的,也是要离开的。”】

  【“我只想实现我的抱负。”】

  【“而现在,能实现臣下抱负的人,只有陆公您——”】

  【程和将双手一拜,向着陆成安深深鞠躬道:“您若是认为我是背主之徒,故此不愿重用,我便归隐回乡,不再为人出仕。”】

  【“要如果陆公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我定当不遗余力,为您定国安邦,扫除一切障碍。”】

  桃源三杰的三个弟子。

  性格差异非常巨大,宣平是属于那种重剑无锋,大开大合的赫赫之臣,他做事很齐整,不会来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什么事情都办得很妥当,很严肃。

  程和不同于宣平,他的才华很突出,并且他更喜欢剑走偏锋,他和宣平纯粹就是两种极端。

  一个是极端的正,一个是极端的负。

  现在陆成安听出来了,程和绝对是超脱了宁王的控制,自发地找到了他,没有在宁王授意的情况下主动投奔。

  而且其目的,和大部分臣卡是不同的。

  程和今生最大的抱负,便是效力于一个杰出的帝王,一个有胆识的帝王,一个能实现他抱负的重量级贵人。

  他不怕死,更怕自己死得毫无用处。

  这样的人,你是想不明白他到底要做什么的。

  宁王确实很优秀,宁王同样也很有能力,但是程和在判断下来,逐渐认为宁王没有办法帮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或者说在宁王麾下效力,程和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双方的偏差感,所以程和决定离开。

  大景王朝的时候,程和是铁杆的宁王皇后系,主要是宁王不光是给了他知遇之恩,还给了他一个实现抱负的舞台,铁了心要清除旧有的规则,把旧时代的贵族们斩尽杀绝,那么作为庶族出身,痛恨世家垄断上升渠道的程和,自然不会有异心。

  程和投奔陆成安,更是一个信号。

  那就是朝堂之中的斗争比以往更加凶狠,大多数庶族出身的臣子们已经感受到了不断被压缩的生存空间。

  汉王一脉是愿意重用庶族的,这杆旗帜,让很多庶族出身的大臣非常亲近汉王。

  【“你还是继续在宁王这边做事吧。”你思索片刻,平静无比地说道:“你待在那里,汉王才能看清迷雾之后所藏匿着的东西。”】

  【程和成为了你的暗棋。】

  【正英十二年十月,在天京府一带非常出名的游侠尹清侠突然在江湖上消失匿迹了。】

  【程和向宁王请命,想要把自己调入北镇抚司。】

  【宁王认为程和这样的人才调入北镇抚司是下调,而非青云直上,可程和却表态认为朝堂局势诡谲,他这样出身的人并不适合再入纷争,与其在朝堂上与这些大族之人打个你死我活,不如先在锦麟卫这边埋着,再寻求全新的机会。】

  【正英十二年十一月,陆成安将张瑞推举到礼部之中,试图让张瑞主管科举事务。】

  【同月,陈济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陈珺,汉王为加强自己内部的团结,与陈济定下了娃娃婚,待到陈珺长成时,便做为溯的太子妃。】

  【陈济欣然应允,万分感动,深感自己受到汉王的重用,对汉王的立场更是上升了。】

  【不多时,张瑞的妻子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张文懿,汉王决定如法炮制,想给为溯再添一个老婆,却被陆成安坦言劝说。】

  【太子妃的位置只有一个,既然给了陈济,那么对于张家而言,那就是极大的不尊重。】

  【因为张家的出身是远远高于陈济的将门,你这样给为溯找亲家,那不是在为他今后的抱团寻找盟友,而是想要让陈家和张家反目为仇。】

  【正英十二年十二月,入职北镇抚司的程和开始渗透锦麟卫的职务、情报机构。】

  【他默默地将陆成安麾下的一些人手暗中调遣入锦麟卫。】

  【京城的治安因为锦麟卫强大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京城的治安已经达到了80点。】

  【由于你在锦麟卫的影响力提高了,京城内部的小地图将清晰地向你呈现,你可以完全知晓这一天内京城大大小小地方上发生的任何情况。】

  【正英十二年十二月,张瑞进入了礼部尚书任职,接管了科举事务,这个职务,让张瑞在朝野内外的影响力提升了,很多人想要科举入榜,都要与张瑞接洽。】

  【张瑞举荐了周默语、胡真、李尚委、林本森、徐和霖等人,使得他们有了预朝议的资格。】

  【在陆成安的劝说下,汉王进言,正英帝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将陆成安推荐的一些人不拘一格地提拔了上来。】

  【山西、河北、河南等等地方的总兵都派遣了陆成安推荐的将领。】

  【王世真坐镇山西总督。】

  【再经历了这些大规模的人事安排以后,汉王一时之间四海倾注,朝野肃然,哪怕是世家大族也不敢再有微词。】

  【朝野之中,多了出来那么多支持陆成安、支持汉王的大臣,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正英帝暗中扶持的下场,但这些世家大族心中固然有些怨恨,却又不敢出力打压,生怕自己因此惹祸上身。】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官场上的一个不灭真理。】

  【汉王见缝插针,步步紧逼的权利弥漫,让很多人的眉头一皱。】

  【晋王对此持有不同的政见,她虽然接受汉王的命令,却不执行,在凉州等地扶持人手,形成了一个小诸侯国。】

  【在晋王愿意听从良言劝谏的情况下,凉州的发展越来越好,当地的民生、农业都得到了充足的增长,百姓安居乐业,而晋王却从来不对外宣传,一直以穷苦的表现示人以弱。】

  【她每年都向父皇索要接近五十万两的开发凉州的辅助资金。】

  【正英十三年一月,蒙古王廷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攻势,盘踞在辽东到朝鲜半岛一带,曾经无所不敌,甚至一度成为大晟王朝心腹大患的高句丽在蒙古王廷的恐怖攻势下灭亡。】

  【正英十三年二月,臧如森趁着蒙古王廷对高句丽进攻的时机,发动了辽东事变,进行了一次对蒙古王庭的统治反抗。】

  【这让蒙古王廷的统治者阿露娜愤怒异常,在她的优待之下,她万万没有想到臧如森不仅没有接受她的善意,还要领着她的俸禄,造她的反。】

  【如果没有她的放权和礼待,臧如森根本就没有这个造反的资格,成不了事。】

  【正英十三年三月,臧如森的反抗被镇压了,但大量的蒙古人因为臧如森领导的反抗行动下伤亡惨重,阿露娜最终做出了决定,她将臧如森处死于辽东。】

  【你要记住,你是蒙古的王!】

  【正英十三年四月,魏王病逝于江西,魏王世女不愿意继续抵抗,带了一支百人的队伍,选择就地向齐王缴械投降,但是魏王麾下的其他部众并不想就这样算了。】

  【在多年的对抗下,这些部众们发现大晟王朝并没有这个能力去‘剿灭’他们,现在放弃,像他们这些将领是不可能有活路的,他们能做的选择只有一路反抗到底。】

  【没有魏王世女继承魏王这面正统的勌旗帜,这些人先否定了向齐王投降的人是魏王的女儿,对外宣传那只是被大晟王朝拿来蛊惑军心的存在,真正的魏王之女早就在乱军中死去了。】

  【随后谎称魏王将清君侧的大业交给了魏王大将徐戎霸,而他们将继承魏王的遗志,继续完成她的霸业,为魏王尽到最后的忠义。】

  【正英十三年五月,在魏王诸将的劝说下,徐戎霸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的身上已经被套上了金色的龙袍,而他身旁的人都流露出了渴望权力的目光,在诸将推搡下,徐戎霸实在是‘迫不得已’,只好在江西称帝,自称西楚。】

  【随后徐戎霸大行封赏,向渴望得到‘进步’的将领们加官进爵,仅仅是一天之内的时间,他就加封了七位侯爵。】

  【在这个过程中,徐戎霸同时认定这些将领的姓氏和家族,乃是西楚之地的望族。】

  【正英十三年六月,徐戎霸放弃了魏王的宽松政策,加大了境内的赋税以充军用,他立刻下令抓捕大量的壮丁入伍,用来对抗紧张的军事环境。】

  【史称《江西军变》,而徐戎霸被认定为伪楚政权。】

  【同月,汉王在陆成安的扶持下,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状态下,已经秘密掌握了六部之中五部尚书的权益、内阁近三分之二的话语权、锦麟卫的实际控制权以及京营十三路将士的管辖权。】

  ?

  汉王愣了几秒钟。

  她把玩了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儿子大概一年的时间,一直在研究怎么给自己的孩子增加能力,给他们培训各项数值。

  对于已经失衡的政治生态,对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汉王感觉不是很好控制回来,完全处于一个半瘫痪的状态,于是乎,汉王就把一切希望都托付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把他们的能力培养到巅峰造极的地步,再让他们拼尽全力中兴大晟。

  结果转眼的功夫,她的手下莫名其妙冒出来一批又一批的有生力量。

  而且这些人非常拥戴她和陆成安,在各部的权力又很大,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人极其强壮。

  说句不客气的话,别说是汉王想,只要陆成安想,她汉王现在就能当上大晟王朝的女帝。

  可能对目前的朝堂来说,汉王想上位,就只是陆成安的一句话。

  “我就随随便便提拔了几个人来帮他。”

  “他就直接权倾朝野了?”

  “这就是顶尖臣卡的发育能力?”

  “正英八年到正英十三年,仅仅是五年时间就完成了一般权臣要走一辈子的路?”

  当然,主要还是陆成安的声望前期积累太多了,又是汉王的帝婿。

  没有这个声望的加成,没有这个身份背景的辅助,陆成安都不可能完成那么快的进展。

  而陆成安轻轻抬眸。

  目光放在程和这张臣卡的身上。

  “既然你的志向是消除朝堂上的不公,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由你我来一同终结世家的时代!”

  “而你想当刀,那我便是这一往无前的持刀人。”

  之前作为军阀除掉世家,简单粗暴,只需要杀杀杀。

  现在,陆成安就要以皇权至上的身份,堂堂正正地推平这所谓的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