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38章

作者:爱开小差

  也就是说,秦王是没必要去争取陆成安的支持。

  她当了女帝,陆成安归根结底还是能为她效力的,就跟陆成安晟龙在世的那次模拟推演一样。

  只是说捆绑在一起,更加顺利,相当于是速成大法,可以直接让你非常轻松上位,但准确的来说,那是属于陆成安的人生,而不是以秦王意识主体的人生。

  秦王对谁是意识主体这一点更为看重。

  最重要的是,其他的姐妹或多或少都有和陆成安相处后沉淀下来的感情,但秦王接触陆成安的次数本身就少,她不可能说因为陆成安很有能力,她就喜欢陆成安了。

  这种情感只能说是敬佩,而不能说是喜欢。

  加之多次模拟推演的进程下来,摆在秦王面前的夺嫡上位之路渐行渐远。

  整体趋势之中,按照每个人的进程情况,势力分属,可以动用的战力来看,绝对是一超多强。

  其中一超是晋王,她所具备的战争潜力,人脉关系,已经是到了晋王一心想要造反,正英帝都很难压住的局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王要把晋王放在汉王之前的原因,晋王是有资格、有能力掀桌子的。

  汉王最大的势力,最大的支持来源是正英帝,所以她掀不了桌子,只能说汉王所形成的东宫势力很强。

  除开汉王以外,还有三个隐性的强者,她们隐蔽性很强,但模拟推演公开了情报,就不可能让她们继续藏下去。

  这三人分别是宁王、齐王、魏王。

  秦王的视角是放在夺嫡上的,所以看各个亲王的影响力上,秦王看的更准确一些。

  宁王所掌控的锦麟卫和内臣,确实明面上不怎么管用,可他们绝对不是一支能忽视的势力,甚至可能是一个权重很大的筹码。

  她跟着汉王混,汉王如虎添翼,跟着晋王混,晋王只手遮天。

  自成一家来夺嫡,宁王是不讨好,宁王厉害是厉害在她和谁都能搭,所以很多人都不可能直接和宁王交恶,宁王是能在这种环境下持续保持竞争力,杀到最后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齐王和魏王具备夺嫡的竞争力的原因和晋王大差不差,都拥有着兵权,有兵权就意味着能自立,同样可以通过武力统治的方向夺嫡成功。

  可相对而言,齐王和魏王的势力和影响力都不如晋王。

  一个是临时给的平倭兵权,一个只有护卫队大约三千人数的兵权。

  魏王造反成功都把雪球滚起来才有机会。

  而秦王目前的情况是最弱的。

  资源上几乎没有,涉及到兵权上的人脉更是尴尬,因为长孙明的人脉和秦王的人脉不能共通。

  但秦王想要起来的致胜手却在晋王的手上。

  在政治的游戏里面,永远不可能有一方独大,哪怕父皇有了记忆卡,他都不可能说吴家是忠于大晟的,就永无限制地放权给吴家。

  这可不是说正英帝微操大师,瞎制衡。

  而是吴家不管忠诚不忠诚,正英帝都要节制吴家的权力,因为吴家真正成了一个集团以后,吴家只是这个集团里最大的一伙人。

  正英帝的权力全方面弱势于吴家,大晟大量重量级的职务都在吴家人手上。

  那这个朝堂不就是晋王说了算?

  而晋王能代表吴家吗?

  吴家能做忠臣,晋王她能做忠臣吗?

  她是一个君主!

  正英帝不防吴家,可他要注意晋王,而晋王是她的女儿不假,可难道其他人就不是正英帝的女儿了吗?

  难不成晋王要当女帝,要杀正英帝的其他女儿,正英帝就能束手就擒,看着晋王胡作非为吗?

  特别是四世三贤的记忆卡很难给正英帝带来安全感,带来对晋王的信任。

  所以晋王势力扩张的越快,正英帝反而会感到紧张。

  而正英帝同样不可能拿汉王来节制以晋王为代表的权力集团。

  因为汉王代表着的是最核心的皇权集团,跟正英帝属于本源。

  拿汉王和晋王互相制衡,汉王赢不赢,皇权集团都会受到损失,直接影响到了皇室的威信。

  所以拿来制衡、压制、束缚住晋王功勋集团的最好工具,还是以世家阶级为首的势力。

  长孙明的倒下,给出的是世家阶级的权力真空期。

  晋王的动作越虎视眈眈,越能看出来她‘心思叵测’的时候,哪怕秦王什么事情都不做,正英帝都会主动送差事上来。

  秦王要做的就是筛选世家阶级的成色。

  严格意义上,在大晟王朝里官位显赫的,都是祖上有赫赫之名的人。

  寒门有出头的,但不多。

  就连张瑞张珣都是苏南一带的世家传承。

  长孙明可以在正英帝这边坐稳丞相这个位置,那不光是他自己有比较强的业务能力,世家大族想要在朝里进位的人才也大多为长孙明效力。

  只不过,长孙明这边的人才质量层次不齐,如果说汉王用的人,大多都没有副作用的话。

  依附在长孙明这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人格上的缺陷,或是贪财,或是慕权,或是喜好喝酒服丹,当然也有道德和能力都不错的臣卡,但在长孙明这边,这样的人是不受重用的,属于是那种养在库存里玩的人。

  长孙明爱用这些性情上有些许问题的人,其理由也很简单,这样的人有把柄可以抓在手上。

  那些谦谦公子的上级,其实比阴险小人更加容易被人背刺。

  因为背叛在前者这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阴险小人却能让你再无翻身之日。

  秦王不是很急于吃下这些长孙明的旧部。

  他们的副效太大,而且秦王有一定的精神洁癖,对道德和野心这两个数值看的很重。

  最起码最起码道德得高于70点,野心低于40点,秦王才能放宽心。

  只不过长孙明这边身居要职的人,道德普遍不高,秦王实在是不想收。

  特别是让秦王摆出低姿态去收纳这样的人,她心里就更不乐意了。

  于是就挑一些出身于小世家的臣卡先顶着。

  她要让这些人明白供过于求。

  而且秦王就算是拿下了这些人,她也不会把这种道德略低,看上去就反复无常的人放入她的权力核心地带。

  “养望,还是要养望。”秦王看着手上著有的医术,已经是下了决断。

  这个时间点,她没必要锋芒毕露,与其不管不顾地与人斗起来,不如忍让一二。

  光是悬壶济世,将医术授于天下,都能让自己的名望翻个数倍。

  就在这时,一个奴婢走了进来道:“秦王殿下,府外有一女子求见,说是她能帮得上殿下。”

  秦王眼睛微微一眯。

  虽然她现在求贤若渴,但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见到的。

  旋即,她又平复下来心情,当年汉王就是随性一见,就捡到了一个大宝贝,为什么她秦王就捡不到。

  见了,还有可能碰到人才,不见,那就一定摸不着人才。

  “请她进来。”秦王开口道。

  没多时,一个衣着素朴,眼神明亮的女子快步走来,她的容貌并不出众,但有股不同寻常的紧迫感。

  “别行礼了。”秦王客套了一番道:“你今日来找我,是想做我的门客,还是做我的幕僚。”

  门客和幕僚很接近,但门客可以是圈养的,幕僚要高级一些,可以作为私下的智囊商量大事。

  进来的人也没想到秦王如此开门见山、简要直白。

  “都不是。”她拱手道:“我来殿下这边,是来求官的。”

  门客和幕僚都是以私人身份效力的,这种是抬不上面的。

  大多都是寒门子弟或者更卑贱的人,没办法施展抱负下的选择。

  秦王这一问,对方这一答,也是在表明身世,不过也有那种心高气傲的寒门,不甘心当幕僚,又对自己的才干极为自信才敢说求官。

  “你找本王来求官,那本王得知道你有哪些本事,该请教你什么,而你又能为本宫带来什么。”秦王慢慢问道。

  “请教什么?”

  那女子莞尔一笑道:“我观而今的殿下如龙入海,却又举棋不定,此番前来,可助殿下共讨國贼,匡扶大晟社稷,更是为夺嫡争雄而来,不知殿下要我指教吗?”

  这一瞬间,秦王的眼眸变得冰冷,“谁是國贼。”

  “殿下认为谁是國贼,那谁就是國贼。”她平缓镇定地回答道。

  “你的名字。”秦王随后问道。

  “祖籍凉州阴氏,单字一个离。”阴离自报家门。

  秦王忽然一笑,“本王还真以为你是来助我的。”

  “这是何意?”阴离从头至尾都接上了秦王的话,唯独这一句,她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凉州确实是有一个阴氏,但当年长孙家入京的时候,阴家人同样是分了家。”

  “你说祖籍,不说现籍,那是因为你的父亲正在大理寺狱里收监吧?”秦王的记忆太深刻了。

  她模拟推演的次数足够多,大小信息,她都记在心里。

  但凡有在模拟推演里表现出色过的人才,秦王都不可能没有记忆。

  因此,阴离的出现,让秦王很奇怪,这个人对答如流,假如真有本事的话,那就不可能连续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模拟推演真正局势起来之前,她就已经死了或者说隐居了。

  不过...模拟推演里多次遭遇兵荒马乱的情况,死亡率很高,所以也不好说阴离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但秦王推断,阴离找她,绝不是简简单单想为她效力那么简单,秦王自认自己没有这个魅力。

  对方必然是有求于她。

  “殿下对我父亲之事如此了然,是离失算了。”阴离同样大感意外,她就没想过秦王能知道这件事。

  “但离来到这里,确实是有为父亲鸣冤的意思。”

  “若是殿下能救我父出去,离愿为殿下效死力。”

  果然。

  秦王的猜测没错。

  随后,秦王通过【女帝成长计划】,翻看了阴离的数值。

  书香门第,自幼接受阴氏所学,现在的品质仅仅只是蓝色臣卡。

  那也不难怪后面难有出头的机会。

  女子想要出头本身就难,除非像秦道秀一样有过硬的本事,其次像这种谋略性的臣卡,碰到点事可能就死了。

  阴离的父亲这么多次模拟推演下来,就没有人救下来过,或者说这个剧情没有触发过,所以没有人救下来过。

  “你父亲是因何下罪的。”秦王现在急需人才。

  阴离看起来香嫩可口。

  她同样是有些饥不择食,想立刻收为己用,当自己的亲信之人。

  “我父亲曾经为五皇女出谋划策,定他罪的人正是长孙丞相。”

  这句话一出。

  秦王瞬间冷静了下来,就像是一盆冷水从她头顶浇灌而下。

  她知道阴离的父亲是谁了。

  阴家人到京城的人不少,也有不少人被牵连到夺嫡案上被收监,但是能说是为五皇女出谋划策的人,却只有一个。

  “你爹是阴歆,你能活到现在都已经实属不易,算是我父皇网开一面,念及了他过去的功劳,所以才罪不及家人,可想让本王救他出来,这断无可能。”

  “除非你是想让本王否定我父皇的正统。”

  阴离立刻说道:“此中有冤情。”

  “权力之争,哪来的冤情,你就是没错,那都有错。”秦王皱起眉头道:“并非是本王不愿救,而是救下乃父,就得为五皇姨开脱当年受权不归的罪责。”

  “这是一个死结。”秦王叹了一口气。

  阴离当然清楚这里面的难处,而她敢来找秦王,就是源于长孙明下台了,可种种表现都显示出长孙明与秦王不和的一面,所以来到这里碰碰运气。

  “或许我父亲是被丞相所污。”阴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