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37章

作者:爱开小差

  无论是锦麟卫还是宫里的宦官,都是下下之选,是汉王看不上,晋王不屑要的团队。

  可是宁王却要极力拉拢这些不得势,也不得意的人,这只是为自己将来的斗争加几分胜算而已。

  比起汉王拉拢的,晋王拉拢的人。

  她们吃的是山珍海味,宁王却只能咽着树皮吞下。

  以其他姐姐看来,宁王这样的做法,显然是‘饥不择食’的。

  再不入流点,可能要跑去拉拢商贾了。

  现在没有一个人阻止宁王那么去做,不在意宁王的一举一动,当然是因为拉拢这样的人,成事的可能性很低。

  在其他已经见证了大晟王朝真正意义上高度的皇女们而言,无论是锦麟卫还是宦官都是可有可无的势力,下限低,上限也低的存在。

  国家强盛的时候,这些人随时可以废除,国家衰败的时候,这些人更无用处。

  可是...这已经是宁王这个身份能做到的一切,她的极致。

  “以父皇的心性,只要鹿家开出足够的好处,他定然会保下鹿崇的命。”

  “此举便不如我的意。”宁王微眯着眼睛,“先前我还想三司会审废了你的官望,却不想这鹿家人如此着急,既然如此,那由我亲自送你上路。”

  “鹿家是甘霖,也是你的催命符。”

  开封城内。

  天际微微泛起夜色。

  宁王裹着锦麟卫的制式袍子,迎着夏日炎炎的热浪随着两人朝着开封府的天牢走去。

  关押在开封府官牢之中的鹿崇甚是不安,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他以为是这些天睡在这里,不够舒坦使然,转念之间,鹿崇又想到家里人已经为他疏通关系,忙里忙外。

  这让他紧张的情绪微微缓和下来,为官多年,鹿崇的人脉还算宽广,而鹿家说不上是名门望族,但也是有条件可以谈的。

  就在这个时候,鹿崇忽然发现之前常常在牢房外孌喝酒的狱卒不见了踪影。

  本来舒缓的神经猛然紧绷起来,鹿崇刚想要开口呼唤的时候,黑暗之中突然多出来三道身影。

  鹿崇快步走到牢房的木柱前,在缝隙中朝着外面看去,当他看清了是锦麟卫的衣服时,立刻倒退数步。

  然而他的后退并没有影响到任何事情,牢房的门被打开了。

  这里是官狱,只收押罪臣,所以被关在这里的人很少,而鹿崇四品大官的地位,让他享用了一间最清闲最舒坦的‘雅房’,如今看来,却无比的可笑。

  “殿下...你...你这是要做什么?”鹿崇的身子已经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这个地方,这个时间,宁王的出现,鹿崇已经想到了自己的下场,他的呼吸变得不再平静,甚至感觉自己忘掉了该怎么去呼吸。

  而在宁王的身旁,站着两个锦麟卫高阶统领,他们面不改色,冰冷的表情如同地府来袭的恶鬼。

  宁王拿出一卷公书。

  “正英四年七月,你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汜水县令便伙同当地的乡绅侵占民田,致使十二人死,你欺上不瞒下,反而判农户寻滋挑事,从中囊获良田数亩,黄金白银不等。”

  “正英四年九月,一妇人上门鸣冤,哭诉丈夫为人所害,然而对方却是当地的大地主,家里亦有人为官,你不愿得罪,将妇人送了过去,使其惨遭欺凌致死,随后便草草掩埋。”

  “使得百姓有怨不敢告,有气难以出。”

  “正英五年五月,河南遭遇水患,朝廷拨下银子赈灾,你与吏员合谋,取七出三,将三成独吞,四成置于县衙填补空缺,仅仅拿出赈灾银两的三成拿来济民。”

  这一桩桩的罪状,都是宁王从鹿崇的臣卡图鉴中剥出来的,每一桩事情都证据确凿。

  鹿崇静静听着这一切,被巨大的恐惧所笼罩,他知道,这极有可能是宁王对他的死亡判决,故此他浑身一软,往前倾倒,瘫坐在了地上,浑身都在颤抖着。

  “罪臣知错...罪臣知错了。”

  宁王叹道:“我本想留你到三司会审,听我父皇发落,但我父皇不为人君,你鹿家打理前后,或许你就成了那侥幸的落网之鱼。”

  “此诚非我所愿。”

  三司会审可以让鹿崇身败名裂,但大晟王朝太过腐朽,怕就怕有人官护官,从轻发落。

  “鹿公,我赐你一个体面。”宁王将手上的三尺白绫丢在了地上。

  “请公自裁,尚且留个生前名,若是不愿,这些公文落在我父的手上,便是身败名裂,你鹿家也算是完了。”

  鹿崇不想死,他看着静静飘在他眼前的白绫,哪里敢伸手拿起,他现在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真正享受过的人,才害怕死亡,才畏惧死亡。

  因为他们曾经拥有过,而死亡可以让他们一无所有,所谓的钱财,在死后,只是过往云烟。

  “宁王殿下,难道您就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吗?”鹿崇露出了满脸的绝望。

  “但你也未曾给过别人机会。”宁王摇着头道。

  她叹息着说道:“我知道你不想死,可我今天来,已经是给了你一次机会。”

  “我只是不想再回到京城,拿出这份文书,跟父皇商榷此事。”

  “而这些年来,鹿家因为你,也没少占到好处。”

  鹿崇已经听出了宁王的言下之意,他的脸色苍白,一言不发。

  “我死可以保全鹿家,您也能给我一个体面。”鹿崇知道这是一个死局。

  而且能留给他的选择也不多。

  宁王点了点头道:“如果你下不去手,我可以让他们帮你。”

  鹿崇凝视着地上的白绫,他伸手摸在柔顺的白布上,心里哪怕有万般不想死的念头,可在宁王如魔音一般的分析下,他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死了,或许比他活着更有用。

  白绫挂在上端。

  鹿崇深深吸气。

  ......

  “宁王殿下,如此恶行之人,就这样放过真的好吗?”崔钧心似有疑惑道:“您给了他体面,但他犯下的过错,又给了谁体面。”

  宁王瞥了一眼,“鹿崇畏罪自杀,疑有大过,本王奉锦麟卫之责,清查此人,再将这些确凿的罪证呈于庙堂。”

  “定不定罪全看父皇的意思。”

  “本王只是不想让他再活着,继续看着这些鹿家的人上跳下窜。”

  “等鹿崇死了,这鹿家也能消停一阵子。”

  “只是本王不追究他,又不是说本王的父皇不追究他们鹿家了。”

  旋即,宁王轻笑一声,“可罪证确凿之下,如此累累恶行,父皇岂会顶着天下民怨而轻轻放下。”

  “我宁王给他们一个体面,我父皇那可就未必了。”

  崔钧心着实是没想到宁王的心能有那么脏,在鹿崇临死之际,还要骗他一手,看他一脸安详的死去,只怕是死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保全了整个家族,却没成想他死还是不死,都已成定局。

  而在开封府衙门内。

  陆成安正在和张瑞商议进一步遏制灾情的办法。

  如此旱情之下,陆成安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为旱情是天灾,而非人祸,人祸是有办法解决的,天灾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而以这个时代的科技,人工降雨更是不现实的事情。

  若是再找不到一个对策,陆成安只能同苏为英商议此事。

  就在陆成安焦头烂额的时候,王阶一脸肃然地走了进来。

  “开封知府鹿崇于昨夜畏罪自杀,还留下了一封亲笔书,忏悔这些年以来所犯下的过错。”

  这个消息,就连陆成安都大吃一惊,在他的印象里,像鹿崇这样态度强硬的正堂官,不可能会做出畏罪自杀的事情,除非是有人拿到了他的把柄,威胁到了他的软肋。

  可还未等陆成安消化消息,燕王不知道从何时已经来到了开封衙门之内。

  “长姐在哪?”燕王施施然问道:“本王想要召集河南的百官向天祈雨,还望大姐应允。”

  昨夜,她与灵然商量过后,决定使用背后灵的力量向天祈雨。

  苏灵然在陆成安这边用了些小心机,在燕王这边却是真情流露,直率而言。

  将祈雨没有什么实际副作用的消息透露给了燕王。

  此番,苏灵然不找陆成安祈雨,而是找燕王祈雨,自然是想要在皇爷爷面前,抬高燕王的身份地位,不然如此下去,燕王一脉只怕是要成为朝中的隐形人。

  唯有给自己争取到地位,燕王一脉才能因此水涨船高。

  起初燕王是很不想同意此事的,她可以祈雨,但是一点都不想在百官面前祈雨,召集河南的官员过去,会让燕王很是不适,她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做事。

  但是苏灵然极力劝说,本身燕王就是一个很听劝的人,在苏灵然分析利弊过后,燕王咬咬牙同意了此事。

  燕王本身的气运和福缘就极为惊人,再有苏灵然的加持,祈雨的事情,多半是事半功倍的。

  其余人对燕王的此举还有些疑惑不解的地方。

  主要是祈雨这种事情太过于玄乎,即便是古人有不少迷信之人,相信鬼神之说,可古往今来祈雨的人那么多,也没几个人成事。

  所以大多数人都对祈雨秉持着负面的态度,不太看好此事。

  唯独陆成安是感觉到了一个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鹿崇的死极其不简单,定然是有人出手的,而大晟王朝内谁能出手那么狠辣?

  这怎么想,都是那个女人!

  而宁王这才刚刚出手没多久,燕王就要出手祈雨,这一方唱罢一方登台的节奏实在是太快了。

  各个皇女似乎都不想要放弃这个高速发育的时刻。

  可陆成安怎么都想不到,在京城之中,其实已经是有人出过手了,这宁王和燕王,甚至连第三手,第四手都排不上号。

  ......

  ......

  ......

  最近身体不是很健康,昨天呕吐了就提前睡了。

第511章 我要养着她!!!秦王的初始卡——阴离

  先不说成王无时无刻都想着进献‘谗言’,从各个姐姐手中吸取好处,分摊给父皇和自己。

  秦王在府邸上不光是正大光明地嘯换了一批家丁,同时是借助母妃的力量,笼络曾经向长孙家靠拢的优秀人才。

  而今的秦王已经是慢慢冷静下来了。

  她先前最排斥的就是跟长孙明有关的人,哪怕是秦王的母妃。

  这点是因为秦王的母妃,在长孙明得势以后,在秦王和长孙明之间保持了中立。

  秦王最为痛恨此事。

  每每想到,心中就有口气难以平缓而出,可谓是最意难平的。

  因为当时的情况下,长孙明势大,而秦王势小,母妃的不站队,就是变相地站在了长孙明这一方。

  无论怎么样,都无法洗脱对方是帮凶的身份,哪怕是为势所迫。

  尤其是秦王本身的性格就极为敏感。

  倘若是长孙明控制了自己的母妃,软禁了对方,传述了一个假的消息,那么长孙明不可能告诉秦王,她母妃保持中立的消息,一定会告诉秦王,她的母妃赞同此事,让秦王万念俱灰。

  故此,秦王最大的推断,就是母妃不想,甚至是不敢插手此事,最终选择了目视事态的恶化。

  这是最合乎情理的解释,也是让秦王很失望的一点。

  哪怕是至亲之人,都能在这么重要的立场,这么重要的场合上保持了沉默。

  而通过模拟推演,秦王当然知道有些人是很靠得住的,很多时候,都能为大晟王朝站出来。

  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归属,秦王不屑于出手抢人,最强的臣卡陆成安,在秦王权衡之下,也是断然放弃了。

  秦王的思维很灵活,她已经逐渐发现了一个共通点,而这是秦王通过全部的模拟推演里的回合规律所发现的。

  陆成安能够被汉王所绑定的回合里,是因为汉王和陆成安产生了感情,有了情愫,都不想放弃对方,所以连着三次模拟推演,陆成安都是效忠至死。

  陆成安和晋王所绑定的回合里面...同样如此,晋王和陆成安是夫妻关系,就藩在封地,有了孩子以后,陆成安为晋王同样够拼。

  在细细看来,无论是宁王还是燕王,她们得到陆成安的巨大助力,都是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少数不多的回合里,比如说晟龙在世,比如说和秦道秀成婚的模拟回合里,则是表露出了陆成安忧国忧民的一面。

  简单来说,你绑定了陆成安,陆成安间接之间会为你提供的帮助,非常有利于你上位,但是你不绑定陆成安的话,对方会根据自我的意识、立场来行事。

  而大多数时候,陆成安做出来的事情都是对国家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