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45章

作者:爱开小差

  【弘承十四年八月,在福建等地的茶商认为茶税过高,朝廷又不愿意减免赋税,一气之下在福建宣布起义,推翻暴政。】

  【由于百姓生活较好,民意保持稳步上升的缘故,百姓们面对起义选择足不出户,使得起义军只有寥寥几千人,在福建总督的有效压制下,茶商起义很快就被压制下去了。】

  【弘承十四年九月,福建总督上疏,认为福建遭受到了茶商起义,百废俱兴,当地很多茶田被破坏严重,希望朝廷能够为当地减免一年的赋税。】

  【弘承帝将这个折子留中不发。】

  成王冷笑一声,她又不是汉王那个软心肠的大姐,这里她不可能去减免赋税的。

  她肯定不是贪财,舍不得这笔钱。

  好吧。

  就算可能有一部分贪财的缘故,可她小八也是防着底下有人跟她玩这种小手段。

  因为这次茶商起义,她减免了当地人的赋税。

  万一其他地方的人有样学样怎么样?就故意找个事情起义,然后当地官员将其镇压。

  倘若两边是合作的关系呢?

  官员平叛镇压,刷到政绩,青云直上,假装起义的人打一半自己投降了,朝廷抓了以后,镇压平叛的官员暗中给找个替死鬼,拿一些乞丐和那些为首的‘首恶’替换身份,然后自己再傻乎乎给当地减免赋税,不收税了。

  这一来一去,不是给底下人疯狂偷吃的机会?

  她在京城,又不在地方,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任何钻空子的可能性,成王都要做出防守姿态。

  玩归玩,闹归闹,真影响到社稷江山的事情,成王还是挺严肃对待的。

  就算是卖官鬻爵,那也是卖得最低品级的爵位,这东西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除了名声臭点,根本影响不到什么。

  而且成王也是仔细看过宁王的嘉靖副本,只要保证几个核心思想不变,这江山塌倒起来还是挺难的。

  主要是她这一朝手里特别有钱,就这一点,她便能杀死大部分的问题。

  父皇会内忧外患,无外乎一点,那就是整个国家手上都没几个银子,上面穷,下面的百姓也穷,底下有那个民意,有造反的条件。

  她小八这一朝,凭借陆成安留下来的余热,早期又是解决掉了长孙明、干掉了管彰、没了魏王。

  在这种情况下,她唯一要担心的亡国可能性,那就是外敌入侵,对此成王做出了很深远的筹备。

  这军权在她手上捏着,一直没落下来,陆谦己死了,她立刻调用了自己手上值得信任将领接替位置。

  文人的放屁,她可以不理,武臣的兵权,成王是不可能将其丢掉,甚至于让兵权被文臣所架空。

  然而现在仔细一看,成王担心的蒙古入侵,也不太现实。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蒙古人自个儿都有一个基本盘做老巢了,它现在又不是草原上的游子,这里去,那里来。

  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太久的和平会让人荒废,蒙古人现在这个情况就相当于是守着花剌子模这块地方舒坦久了,大家都不用过那种刀尖舔血的苦日子了,那谁还乐意打仗?

  当然,成王评估下来,这其实也和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关系,在她平定辽东以后,大晟王朝有了一个战略上的策应点。

  和陆谦己商议过后,她更是在北方多个地区做出防守工程。

  要是蒙古人从草原方向大举南下,成王有晋阳、大宁府等地作为一个缓冲带,对方是很难冲进来的,就算是冲进来,她小八也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调遣兵力做出积极部署,辽东这片地方作为一个策应点可以抄后包抄蒙古南下的队伍,侧翼方位对蒙古军队进行袭扰。

  何况现在海寇的问题在开海以后已经被解决了,成王直接把整个国家的兵力倾斜到了北方边镇。

  蒙古骑兵!

  敢来,我就叫他有去无回!

  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达成异族入侵,把大晟王朝灭掉的条件,首先是大晟王朝的内部不平和,有一支能消磨大晟王朝财政的起义军。

  且这支起义军,必须要把大晟王朝的财政给断了,财政断了,出现财政危机,才会出现让成王缺钱缺粮进行操作的空间。

  说白了,条件太苛刻了。

  再说狠点,她的治下,先来十几个天灾人祸,一年内很多地方的粮食收不上,拿不出钱,百姓一怒之下起义,打断她来年的财政收入,在她疲于应付起义军的时候,蒙古人还得打破宣化大同一带的防线,才能有实现入主中原的可能性。

  如今想想,成王不得不感叹。

  陆神带飞,这大晟王朝是想亡都难。

  有陆神的前十年,国家经济基本起势,不光是她这个当皇帝的有钱了,底下的百姓也有钱,民意得到高度的满足。

  而且陆神还能经济军事双管齐下,领兵都能平定乱局,护我山河,这次她小八能有那么爽的一次当皇帝的经验。

  陆成安绝对是首功。

  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变化,她小八铁板钉钉的明君评价。

  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评语了。

  “苦就苦在咱太能活了。”成王感慨万分,“瞧瞧我这些个姐姐吧,一个个的都是短命鬼,关键时刻,真得看我小八匡扶晟室吧。”

  “接着奏乐,接着舞!”

  “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弘承十四年十月,你将陆胜雄收为义子。】

  【弘承十四年十一月,你开始为自己的九妹唐王挑选辅政的大臣,物色了好几个人选以后,你敲定了张珣、花虞、秦明良、王敬瑄、何虓。】

  【这五个人,将会是未来唐王手上的护国之剑!护我大晟王朝的宝剑!】

  【弘承十四年十二月,你积极为陆胜雄进行启蒙教育,并且察觉到唐王在陆成安这几年的教导下,颇有风仪,乃人中龙凤。】

  【弘承十五年一月,在政务方面,你让张瑞等贤臣帮你处理国事,在张瑞等人执政的时期,弘承一朝进入了久违的吏治清明、政事通畅的时期,解决了不少先前没能及时解决的弊政。】

  【弘承十五年二月,你在宫里玩了一整个月,还拿着楚王留下的杂书,进行一些科技上的研究。】

  【弘承十五年三月,你研究了楚王留下来的一幅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图纸,对此你嗤之以鼻,认为普通人不可能通过这种外力而长寿。】

  【弘承十五年四月,你督促宫里的厨子好好学习陆府遗留下来的烹饪技巧。】

  【弘承十五年五月,你指定的辅政大臣王敬瑄因为去地方执行政务,长途劳顿下染病,因病去世。】

  【弘承十五年六月,弘承帝担忧自己挑选出来的辅政大臣先行一步离世,花费巨资投入医师行业。】

  【同时修筑了新的建筑——太医院。】

  【弘承十五年七月,你思虑麾下的爱将、贤臣总是因病而亡,而即便像是这样出身的人,都会如此,何谈那些出身贫贱的百姓,于是决定投入巨资建设能为百姓进行免费医护的医馆,你取名为——安济坊。】

  【弘承十五年八月,在你的积极推广下,大晟王朝很多的重要城市出现了安济坊,它能有效收治那些没有银子治病的穷苦百姓。】

  【弘承十五年九月,通过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大量的富商大贾和国家的财政税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奢靡之风盛行的大晟王朝,其文化思想也在不断地迎来新的高峰。】

  【在受到这些文化间接影响之下,人们的思想境界也在渐渐提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正在广为流传。】

  【安济坊的建设,得到了很多商户们的支持,他们帮助你完成了这项工程的搭建。】

  【安济坊:在拥有该建筑物的地方,百姓患病的死亡率下降了,瘟疫出现的概率下降了,孩子的出生率提高了,这有助于你的人口提高。】

  【弘承十五年十月,你抓住了大晟王朝人民在精神世界缺少支柱的时机,不断地让治下的大儒宣传忠君报国的思想,这会让很多涉世未深的青年才俊对这个国家充满热情,有效提高新生官员的清廉程度和道德水平。】

  【弘承十五年十一月,利用丝绸等物制作出来的手工裤袜不光流行于贵族阶级,渐渐涌入了民间,很多商户、官员、豪族为了穿着舒适,也开始使用手工裤袜。】

  【弘承十五年十二月,思想较为开放的大晟王朝,逐渐出现了女性穿着裤袜出行户外的现象。】

  【弘承十六年一月,弘承一朝的人口出现了空前的激增,在思想开明、经济出众以及新的农作物粮产丰盛的照应之下,弘承十五年至弘承十六年就比往年额外涨幅了一百万户新生人口。】

  【弘承十六年二月,你的身体依然健康,常常出行围猎,百官为了奉承你,不断往你的后花园之中呈上大量的奇珍异宝。】

  【弘承十六年三月,川渝地区进献了一头食铁兽,并告知你,这种东西乃是古代神兽之貔貅,能有镇国辟邪的效果。】

  【你面对如此肥美健硕的食铁兽,压抑住了想要让厨子烹饪它的冲动,将其养在了自己的后花园中。】

  【弘承十六年七月,张瑞病逝,你感受到时光岁月的蹉跎,并下令好好安葬张瑞,将张珣推上了首辅的位置。】

  【弘承十七年五月,张珣抱恙,身体不适,在医官的医治下,因为年龄的问题,身体衰弱严重,于弘承十七年八月病逝。】

  【不得已的情况下,你让秦明良成为新的首辅。】

  没完没了了是吧?

  成王气得嘟起了嘴巴,这首辅都死了几任了,这都什么身体啊,动不动就死了,一点都不耐用。

  在这次模拟推演里,本王都五十五了,还是一幅老当益壮的模样。

  她真服了。

  这样下去,她又得物色新的辅政大臣了。

  【弘承十七年六月,蒙古帝国的巴林·去奴因为蒙古帝国的内部问题,不得不掀起西征的战争来缓和族群之中的矛盾。】

  【面对大晟王朝这个国家,他太过于了解,再加上路途遥远,要从草原南下,阵线太长,其次大晟王朝如今国力强盛,并非一击可破的对象,从国家角度考虑问题,他决定放弃这个目标,转而向西边的各个国家扬起了屠刀。】

  【弘承十七年七月,蒙古以西边几个小国家在贸易方面的合作上有欺骗的嫌疑,悍然发动了战争,而丝绸之路在蒙古发动战争以后停摆。】

  【弘承十七年八月,蒙古帝国所引起的大动静,使得弘承帝在求生欲极强的防备之心下开始招兵买马,填充大晟王朝的部队数目,以此来防守可能存在着的外敌入侵。】

  局势的变化,再度让人紧张了起来。

  这蒙古帝国也算是发育很久了,这个陆去奴又是有陆成安的血脉作为基础,这次西征怕不是要闹点大事出来。

  而且最怕对方来个声西击东,调过头来南征大晟王朝了。

  以小八这个水平,汉王肯定是要担心她有什么逆天之举的。

  这时,蒙古帝国的阿露娜紧紧盯着屏幕上,看着她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儿子在西征方面能做到哪一种程度。

  .....

  .....

  .....

  身体不适,一觉睡到凌晨已经晚了。

  万幸能在六点前更新结束。

第357章 小八:原来我才是神!

  另外一方面,小八现在很懊恼。

  作为一个担任过南镇抚司督查的人,按理说,会非常重视情报这种来源,但真实的情况是,她把情报资源的投入全部放在了大晟王朝的国内。

  每个季度,她会投入五十万两白银在北镇抚司上,以此来命令锦麟卫观察各个朝堂上大臣的行动动向。

  而每个月弹出来的各类杂乱信息里,会提供每个官员这个月的详细动向,来确保自己处于一个信息优势的位置。

  你以为我小八什么都不知道,但我小八什么都知道。

  可是千算万算,成王非常后悔自己怎么没在集市贸易点上安排几个细作刺探军情,搞得现在对隔壁的蒙古帝国一无所知。

  在丝绸之路上安排几个锦麟卫,它不香吗?

  “窝里斗真是一个不好的传统。”成王恨铁不成钢地叹息道:“党争误国啊!”

  实际上,弘承这一朝的党争还是挺严重的。

  成王有意想要化解这个党争,变成她的一言堂,但效果甚微,甚至是起了负面的作用,就仿佛她好像也参与到了党争之中,在跟人内斗。

  问题是,这帮人在心态上就很逆反,你能理解这些人的思维吗,就是你不让他们党争,就仿佛是要了他们的命一样,就得跟你争一下。

  很喜欢犟嘴。

  现在的大晟王朝分为四个派系。

  第一个叫正德党,意思就是皇帝呢本性不坏,但是皇帝是受到了媚臣的影响,导致人出现了问题,思想品性不过关,咱们正德这一党,立志平天下,君王不正,何以正天下。

  皇帝乃是百官的形象,是万民的榜样,这个品性,得给她纠正一下,故此叫正德党。

  另外三个党派,一个是陆成安遗留下来的事功党,后面经历了张珣张瑞几个人的文化延续,人数较多,但是成分比较复杂,成王不好说。

  余下的两个党派,一为江西兴起的乡党,以陈光祖为首,故此也可以称呼为陈党。

  二为坚决反对各类新政的复旧党。

  目前的情况,就是事功党一家独大,有段时间正德党是挺凶的,满朝文武都在这里咋咋呼呼的。

  但成王不满意啊,这党派的起名就让成王很暴躁。

  什么意思?

  本王这个端正的德行还需要正德?

  这几十年来,我不说是有功劳,那也是有苦劳,兢兢业业,全力支持陆成安的变法策略,大晟王朝的强盛,我不说有七成功劳,最起码得有五成知道吧,我不支持陆成安,我摆烂,这国家肯定是强不了的。

  光是全力支持陆成安变法就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功劳比例,没小八的许可书,陆成安也不好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

  所以正德党,从一开始就被成王暴力压制。

  但是,事功学说的成分也让小八不能深信之,有些人就是看你名头大,这才进来的,思想觉悟不过关,就是混个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