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46章

作者:爱开小差

  事功党的几个领头人死了以后,学说的风气就逐渐变质了,不是为了压制正德党的崛起,成王不太想用事功党。

  说白了,这几个党派,在成王眼里,都是各有各的私心。

  现在成王就是单独取用其中有才能的人,辅政可以,但不可能让他们总揽大权,这全是坑。

  说句良心话,这些臣卡,没有一个比陆成安好用,完全就是一张卡顶几十张卡。

  有了陆成安,上手以后,再难的局势,都能给你开一条路出来。

  现在成王走得那么举步维艰,就是输在陆成安死了这个问题上,陆成安不死,这些人还敢跟她成王闹呢?

  这不是随便拿捏!

  实际上,党争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哪个朝代都不新鲜,党外有党,党内有派,为了政治主张和派系利益窝里斗,那是封建王朝的特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几个学校都能给你分出几个对立面来。

  陆成安对党争这个东西也想防,但终归是防不胜防的。

  而皇帝也很头疼这种事情,这都是自己的臣子,总不能一言不合全杀了吧?问题就出在这些大臣你还动不得。

  他们党争归党争,每个人都有自己清奇的角度,你说不是不好,可能党争的过程有给自己谋私的一面,但一个党派建立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一个正面的、良性的点,才能吸引年轻人进入。

  成王现在没法处理的就是——她确实很需要底下那批大臣给她做事,为她当牛当马。

  这些人加一块儿,就是一个陆成安的下位替代品,没有这些人,她小八就没法治国了。

  成王想让这些人成为她的工具人,成为只做事没有思想的存在,但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有自己的私人欲望,人有自己的思想。

  不可能因为皇帝要求你做什么,就全部跟着皇帝的命令去做了。

  这就让成王对党争一事无可奈何,越想要控制党争,底下那班臣子反而是愈演愈烈。

  她现在管这些人都有些困难了,如今成王最忧虑的事情,就是到时候蒙古帝国真打过来了。

  成王指挥军队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党争的阻力。

  要是出现将领也分派系互相推卸责任或者是故意给对方使绊子。

  这种事情,成王光是想想就感觉到害怕。

  这多哈人啊,一个将军在前线打仗,自己的粮草被友军给截断了,原因是友军这边缺粮没法打仗了,所以把你的粮草暂时断了,对外敌还没打几下,先自个儿人内讧起来互耗一波,这不是直接正面战场瞬间爆炸?

  党争的问题,反倒是让成王陷入了很久没有过的思考阶段。

  因为事功学说的早期,他们的领导者在思维角度上还是为国为民的,到了现在换人以后,比之他们的前辈,就越来越不中用。

  江山辈有人才出,那也有可能不出人才。

  皇帝呢,也分明君和昏君,前几代是明君,出一个昏君就炸了,而你又不能指望代代都能出明君,代代都能有良臣。

  昏君的时候,有良臣,国家就能维系。

  明君的时候,有奸臣,国家也能维持。

  就怕昏君撞上奸臣。

  那么成王就陷入了沉思,她们这一家子人,如今明显是有分裂的倾向,你看哪一家的人停下动作了?

  就如今的局势,收不住手了。

  人人皆有私心。

  亲王之争,和她手下的党争,何其相似!

  汉王是大统,她不争也得争,晋王背后有勋贵集团的利益,秦王和宁王身后有世家集团的利益。

  这未必是一个人的,而是代表了很多人的利益,她们就是自己不想动,都有人推着她们往前走。

  这样下去,几方的对撞之下,大晟王朝哪有不被四分五裂的可能性?

  人人割据一方,自己管自己的,这跟流亡政府有什么区别!

  “若我为君,天下方可太平。”成王突然想到了一种极致的解决方案,作为活得最长久的人。

  她小八肯定是在这一辈能活到最后的人。

  而且她小八身份也比较清白,成王这边是没有外戚掌控权力的可能性,再加上这些个亲王党争的人,她小八也不参与啊!

  “我当这个女帝,把汉王她们全部丢给陆成安当娘子不就得了。”成王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是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道路。

  “汉王和陆成安有崽,晋王和陆成安有崽,宁王和陆成安有崽,燕王和陆成安有崽。”

  “开辟新的陆家卡池。”

  “苏为溯、苏为英、苏为昭、苏为邦、苏灵然、陆谦己、陆去奴。”成王一拍大腿,“这都是什么神仙阵容啊!还都是我的好侄儿。”

  “苏灵然丢去当国师,每年都做个吉祥物,天天跑各地微服私访,动不动就来个丰年。”

  “为英几乎全能,让他治国、搞军事都不成问题。”

  “为溯品德好,让他搞搞忠君报国的理念,当个大儒,做学说,文化致胜。”

  “苏为昭、苏为邦、陆谦己,我大晟的方天画戟,大晟三战神,在军事方面独挡一面。”

  “太猛了,我都不知道谁能扛得住这仨侄儿的普通一击。”

  “陆去奴的老妈是个蒙古人,给她抓过来当观音奴,直接给咱陆哥当小老婆,有陆去奴总督草原、游牧的隐患可去,搞不好还能一路往西开辟道路。”成王越想越激动。

  “我是神!”

  “有这几张臣卡,我能输?!我天天在后花园可以抓着食铁兽玩,这分明是弘承盛世之象!万国来朝!”

  而想到这里,成王吐血了。

  “能不能再让我当一次皇帝,我要给陆神配娘子,陆哥生得多,咱才有保障啊。”

  “现在人都没了,还怎么给陆成安搭配娘子。”成王怒拍大腿,“咱就该给他疯狂安排娘子。”

  “不管和谁生,先给我生几个,给本王当后备的臣卡储蓄库。”

  成王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思路才是最无敌,最无解的,但怎么说服父皇让她当这个皇帝才比较关键。

  她是没私心的,肯定不是想要天天宅在皇宫里大吃大喝,还有各类奇珍异宝陪着玩,外带无数大臣的阿谀奉承。

  这样的生活,太腐败了,不符合她小八的价值观。

  小八我只是想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何错之有啊!

  不过,事情发生到这种地步,成王也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尽人事再听天命。

  蒙古帝国真要跑过来打,成王也不是束手就擒的人。

  大不了御驾亲征,跟他拼了!

  成王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天赋词条叫【化险为夷】,不知道这个天赋词条有没有累积的效果,反正二十几岁的时候,她落水用过一次,现在五十五岁了,有累积效果的话,现在起码有三次【化险为夷】的机会。

  有没有一种说法,就是蒙古帝国打过来,他们直接发起内乱,自己给自己灭掉了。

  或者说,成王使用弓兵万箭齐发,流矢把蒙古一方的主将给射死,然后对方不战自退。

  伴随着脑海里的胡思乱想。

  画面缓缓推动。

  【弘承十七年十月,西征进入了启动的初期。】

  【你临时派遣了自己的锦麟卫近臣崔钧心的儿子崔槐接触蒙古帝国,打探敌情。】

  【弘承十七年十二月,崔槐接触到了蒙古帝国,在打探清楚对方的虚实以后,蒙古人赏识他的才能,并且很热情地邀请他加入蒙古的军队一同参与西征。】

  【弘承十八年一月,抱着加入蒙古军队能够更好探查到情报的想法,崔槐加入了蒙古帝国的前线军队。】

  【崔槐从近臣转化为了武臣卡。】

  【他自幼接受崔钧心的教育,三世受到朝廷的录用,在崔钧心的影响下,崔槐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对大晟王朝有极深的认同感,但不同于那些迂腐守旧,他懂得审时度势,灵活变通,清楚怎么最大化地帮助到自己的国家。】

  【他的武艺在崔钧心的教导下,勇猛非凡。】

  【在骑术、射术、枪法、匕首使用上,都是非常精湛的,在暗杀突袭上,更是一把好手。】

  【他的初始武力值为78点。】

  【他的智谋在崔钧心的教导下,判断力极强,能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力,寻找到一些常人所看不到的线索。】

  【他的初始智谋为74点。】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充分的政治远见,身为锦麟卫军籍出身的良人,他涉及朝堂的经验并不充分,在结党交际的手段上也是颇为生疏,不懂得怎么与人沟通,在很多同僚眼里,他是一个奇怪的人。】

  【本次事件,是否选择代入崔槐的视角进行展开?】

  【是/否?】

  成王选择了是,她倒是想看看这个蒙古帝国的西征是想干什么,跟咱大晟王朝的武器装备有没有可比性。

  【弘承十八年二月,蒙古帝国的可汗巴林·去奴亲自接见了来自于大晟王朝的崔槐,对于这个来自于远方国度的年轻人,陆去奴有很多的想法。】

  【在初次详谈之下,虽然崔槐很是木讷,不善言辞,但是陆去奴仍然感觉相谈甚欢。】

  【弘承十八年三月,巴林·去奴让崔槐在他的王帐之下听候差遣,而在短时间的部署下,蒙古部队的大军正式朝西边的国度迅速展开了攻势。】

  【蒙古人近年来因为和友邦关系并不和睦的缘故,常年和草原上的鲜卑族交手,再次回归战场的蒙古人显得生猛非凡,而通过和大晟王朝的互市,蒙古获得了很多工匠技艺,在武器装备上,得到了强化。】

  【在以首任蒙元政权的可汗巴林·阿露娜的嫡子巴林·去奴任王帐三军统帅下,诸贵族之子,蒙格(蒙古名将拖雷的长子)等从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权完全掌握在三军统帅巴林·去奴的手中,而这次占据花剌子模的蒙古大军兵锋主要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地。】

  【弘承十八年五月,做完了所有的战前动员和准备工作,蒙古帝国的可汗巴林·去奴在锡尔河旁进行誓师大会。】

  【至此,蒙古帝国的西征...正式开始了!!!】

  【“铁骑饮马处,雄心壮志酬。”】

  【“为了长生天!!!为朕撕裂他们的防线!!!”】

  .....

  .....

  .....

第358章 灭钦察、战罗斯!大晟王朝要求战争赔款!

  【恭喜你获得全新的情报信息。】

  【恭喜你通过崔槐的视角,了解到了全新的民族词条——战争律动。】

  【战争律动:在每一次发动战争时,你的每一次胜利都将获得双倍的战斗经验、猎杀本能、你的士兵对其他国家的士兵伤害提高,通过占领、攻灭等手段,你可以快速获得被灭亡国家的大量工匠技术。】

  【你的民族在战争期间不存在厌战情绪直到战败。】

  【你们热忱于战争,因为这是你们主要获得财富的手段,即便是上层人的思想有所改变,也无法影响到基层牧民的思想。】

  【你们的民族文化基础相对落后,这导致你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当文化认同度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你们的思维视角将会迎来同化和转变,并逐步出现厌战的情绪。】

  【目前蒙古帝国的思想几乎近半是被大晟王朝的文化所影响,整个蒙古帝国大约有一成的贵族深度了解大晟王朝的文化,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蒙古人好战的本性。】

  【而身为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国君,巴林·去奴所面对的问题是——这十几余年来,蒙古人盘踞花剌子模,休养多年之下导致蒙古人口激增,受制于游牧民族的游散管制,内部分化严重,巴林家族虽然是蒙古帝国政权最强大的族群,但仍然还有大量其他蒙古族群存在。】

  【虽然在母亲巴林阿露娜的妥善安排下,其他部落的首领都听命于陆去奴的统率,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的逝去,年轻人的诞生。】

  【初生的虎狼绝不轻易屈服于人。】

  【连年在草原上的消极态度,很多人对陆去奴的软弱很不满意,他们迫切想要一个态度强硬的国君。】

  【这一场西征战争,为了稳固政权的稳定,陆去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是为了展现自己身为国君的强硬态度,凝聚新生一代的人心,二是周边诸个小国,分食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利润,降低了蒙古的交易收益,三是只有战争,才能名正言顺地消除掉不稳定政权的场外因素。】

  【对于陆去奴而言,这是一场充满政治意义的西征。】

  “名义上的西征,实际上的排除异己,这蒙古帝国的内部,看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啊!”成王看到了这些信息,算是明白了。

  “哈哈哈哈——我以为这陆去奴,能重铸陆家荣光,没想到也就跟我小八的能力平起平坐。”成王顿时放宽心了。

  大家这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她这边是朝堂党争,蒙古这边...它原身就是多个蒙古民族的部落组建起来的联盟,通过攻灭花剌子模占据了土地,主导者虽然是巴林家族,但其他家族也对自己的部落有掌控力。

  老一辈的人听命,年轻人的话,大家关系又不是很熟,你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咱们凭什么服气你?

  不同于大晟王朝是讲究文化,讲究治国之道。

  这蒙古人哪里管什么治国上的三六九等,治国不重要,主要还是看你这个国君猛不猛,能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