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战锤40K 第81章

作者:作家RIfxFe

  人家带来了八百阿斯塔特的援军,陈曦这边也有行星防卫军和星际战士,甚至还能掏两千战斗修女,论军事实力陈曦不输,而且他还是地主,天然具有情报优势。

  但来的这位审判官也不是什么一般人,除了同为领主审判官的身份以及带来的八百阿斯塔特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来的路上这位因为身份的关系就已经发号施令了一路,占有先发优势。

  在和陈曦不熟悉的情况下,其他人是更偏向这位审判官的。

  所以当指挥权的事情被提出来之后,其他人都自觉的没有争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两位审判官。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星界军领主将军率先开口:“两位审判官大人,指挥权的归属问题关系到整个远征的成败,我们星界军愿意服从任何一位的指挥,但前提是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挥官。”

  海军领主将军点了点头,补充道:“确实,舰队和地面部队的协同作战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体系,否则很容易出现混乱。”

  国教的枢机主教则微微皱眉,目光在两位审判官之间游移:“两位都是帝皇的忠诚仆人,无论谁担任指挥官,我们都愿意支持。但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星区总督的代表则显得更为谨慎,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两位审判官大人,对于谁担任指挥官,星区政府都愿意给予全力支持,但请尽快做出决定,以便尽快让这场远征运转起来。”

  陈曦坐在会议桌的一端,神色平静,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知道,这场会议的关键在于那位来自审判庭的同行。

  于是他看向那位带着八百阿斯塔特援军的审判官,微微点头示意。

  那位审判官名叫阿尔弗雷德·维恩,年纪比陈曦稍长,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陈曦审判官,我了解你在罗斯托夫的情况,也清楚你为帝国做出的贡献,但这次远征事关重大,我们必须确保指挥权的统一。”

  陈曦微微一笑,语气平和:“维恩审判官,我完全理解您的顾虑。不过,罗斯托夫的情况复杂,我们对太空死灵的了解也有限,如果由我来指挥,或许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源。”

  维恩审判官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点了点头,语气坚定:“陈曦审判官,你说得对,你对罗斯托夫的情况更为了解,而且你已经在本地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

  我决定放弃指挥权,由你来担任这次远征的总指挥官。”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一片哗然。

  星界军领主将军和海军领主将军对视一眼,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

  枢机主教则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结果表示认可。

  陈曦站起身,郑重地向维恩审判官行了一礼:“感谢您的信任,维恩审判官。我会尽全力确保这次远征的成功,绝不辜负帝皇的期望。”

  维恩审判官摆了摆手,语气淡然:“不必多礼,陈曦审判官。我们都是为帝皇服务,只要能消灭异形,谁指挥都一样。”

  会议室内,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陈曦重新坐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既然指挥权已经确定,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具体的作战计划。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太空死灵的威胁程度,以及他们的主力部队是否已经苏醒……”

  随着会议的深入,各方势力开始就具体的战术安排展开讨论。

  陈曦作为总指挥官,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

  他不仅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还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

  会议结束后,陈曦安排了一场晚宴款待众人,而早已经在星区闻名的圣祝之酒自然也是这场宴会的重头戏。

  而每一位品尝它的人自然也都对其赞不绝口。

  不过宴会的氛围虽然热切,堪称宾主尽欢,但陈曦的内心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他走到了宴会厅旁边的阳台上,眺望着漆黑寂静的星空,心神有些恍惚。

  维恩审判官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陈曦审判官,这次远征的成败就交给你了!我会全力支持你,但你也必须小心行事,太空死灵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陈曦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放心吧,维恩审判官。我不会让帝皇失望的。”

  维恩审判官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陈曦深吸一口气,心中默默祈祷:“帝皇在上,愿您保佑我们,战胜异形,保卫帝国。”

第215章 整训圣战军

  拿到了指挥权,对于陈曦来说,下一步自然就是要对手上的军事力量进行整合。

  毕竟,他手中的军队规模庞大,上百万的兵力在3K时代是极为罕见的。

  能够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进行有效行动的指挥官,无一不是历史记载中的名将。

  陈曦深知,如何合理并妥善地运用这支军队,将是对他能力的一次极大考验。

  因此,对手上的军事力量进行整合,使其便于指挥与命令的下达,成为了陈曦当前的首要任务。

  军事力量的整合,核心在于作战群组的编组。

  陈曦在这里借鉴了未来基因原体发动不屈远征时的做法,决定将各种不同的部队编组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打击群,而不是将不同兵种分开单独使用。

  不同兵种分开使用的打法,虽然在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既不利于统一指挥,也不利于多兵种的协同作战。

  这种分散的指挥方式只会增加指挥体系的复杂程度,而无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陈曦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决定采取更为灵活的编组方式。

  不过,陈曦手头的兵力有限,他不可能像基因原体那样组建庞大的打击群。

  他只能根据现有的兵力,考虑将手头的部队编组成大概三到五个打击群,然后根据具体的作战需要进行灵活调配。

  一个打击群的编制,陈曦拟计划由一百名左右的阿斯塔特战士、五到十万左右的星界军、以及三十到五十万的圣战军混编而成。

  此外,每个打击群还将配备大约三到五艘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以及其他辅助舰船,以确保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和火力支援。

  这样的编制规模虽然无法与基因原体组建的庞大打击群编制相比,几十万大军在真正大规模的激烈战场上也并不算突出,但这样的编组方式已经足够应对当前的战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划分可以让陈曦手上的部队更加便于指挥。

  他只需要向这几个打击群下达任务目标和作战指令,打击群内部的指挥官们就会自行执行命令,而不需要陈曦再深入到每一个细节进行指挥。

  这种指挥方式的优势在于,它极大地简化了陈曦的指挥链条,减少了他在战场上的决策负担。

  他可以更加专注于整体的战略布局,而不必被琐碎的战术细节所牵绊。

  同时,打击群内部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将更加紧密,从而在战场上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当然,这种编组方式也并非没有挑战。

  如何确保每个打击群内部的指挥官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陈曦的战略意图,如何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持各个打击群之间的协同,都是陈曦需要面对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远征军的指挥部对于陈曦的决策并没有反对,他们虽然觉得这有些不符合帝国一直以来的做法,但也没有什么违规的地方。

  而且指挥部里的几大势力的大佬都是知兵的,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于是陈曦的命令就这样被执行了下去,偌大的远征军部队被拆分成了三个集群。

  只是他们迎来的第一个命令并不是进攻,而是将圣战军在罗斯托夫II号上展开,然后进行整训。

  “我知道这个命令有些离谱,但圣战军是个什么水平大家心知肚明,不对他们进行整训就把他们送上战场,这是对帝皇货币的浪费。”军事会议上,陈曦宣布了自己的命令之后向不理解的众人解释着:“别跟我说什么他们有着对神皇的热忱信仰,可以用勇气和信念让敌人惧怕。

  我们的敌人是一群无血无泪的机器,他们的异形脑子里只有冰冷的杀戮。

  我们的士兵如果没有足够的战术素养,迎面撞上他们只能是去送死!

  在圣战军展开整训的这段时间,我的人会告诉你们究竟该如何与太空死灵作战,他们的武器非常危险,我希望所有的将士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国教愿意接受整训。”国教派来的枢机主教对此倒是十分赞同。

  他也知道圣战军其实就是一群空有热忱,实则连炮灰都算不上的信徒而已。

  如果没有整训,这些人就只能送上战场,通过实战来获得本可以在战场之外学习的生存技能和战斗技能。

  这种做法也是过去圣战中圣战军惯常的做法,通过在战场上的实战来学习如何战斗,活下来的就是精锐与老兵。

  面对一般性质的叛军、异教徒,甚至是一般性质的异形,这么干没什么问题。

  除了伤亡大一点之外效果其实还是很好的。

  但面对太空死灵这样做就不行了,毕竟就算是星界军直接撞上太空死灵也会伤亡惨重,像圣战军这种几乎没有什么军事训练的杂牌军根本不存在和他们作战的可能。

  太空死灵可不是混沌,你还能凭借信仰硬抗,高斯射线之下就算是阿斯塔特也没法硬抗,真头铁的话,就只会变成一滩灰烬。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次圣战组织的很仓促,圣战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还在筹措之中。

  虽说第一批百万圣战军基本上做到武器人手一把,但武器的质量就……

  毕竟国教是不允许持有武装力量的,自然也不可能囤积大量的武器装备,很多东西都是临时筹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

  因此,整训不仅是提升战斗力的必要手段,也是为圣战军争取时间,以便更好地准备和补充装备。

  只有通过系统的整训和准备,才能够让着看起来人数众多的百万圣战军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后续国教还要征招千万级别的圣战军,陈曦可不希望就这么把这些人扔到战场上绞肉。

  这些人虽然战斗素养或者其他方面都不怎么样,但信仰上的虔诚可是很有用的!

  别忘了,二十多年后大裂隙就将展开,到那个时候虔诚的信仰就是抵抗大裂隙污染的重要保障。

第216章 骑士家族的回应

  在陈曦忙于对圣战军进行整训,以提升他们在战场上的自保能力时,临光家族的玛恩纳带着侄女找上门来。

  玛恩纳的脸上带着明显的愤怒,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表达他对陈曦决策的不满。

  他的侄女紧随其后,虽然年纪尚轻,但眼神中同样闪烁着对荣誉的渴望和对战斗的向往。

  “陈曦阁下,我要向你抗议!”玛恩纳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眼神中燃烧着怒火,“无论是之前太空死灵的入侵,还是即将发起的神圣远征,你都没有征招临光家族!

  你是把我们忘了吗?还是说,你认为我们已经失去了战斗的资格?”

  陈曦看着眼前这位主动请战的骑士,感到有些荒诞。

  他从未想过,竟然会有人因为没有被派上战场而感到愤怒。

  然而,考虑到这是40K的人类帝国,一场大战正在激烈进行,而临光家族却未能参与其中,这对于极度重视荣誉的帝国骑士来说,确实比死亡更难以接受。

  陈曦叹了口气,试图解释:“玛恩纳阁下,这次我们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临光家族才刚刚恢复一点元气,我不希望把你们全葬送在战场上,你们的未来比一时的荣誉更重要。”

  “不,总督阁下!”玛恩纳的声音陡然提高,几乎是吼了出来:“临光家族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苟且偷生!”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绝,仿佛在告诉陈曦,荣誉对于临光家族来说,比生命更加重要。

  玛恩纳向前一步,直视着陈曦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很感激总督阁下你对临光家族的爱护,但临光家族绝不是怯战之辈!

  在您的关照下,我们获得了新的机体,也诞生了新的骑士。

  我们已经留下了足够的火种,他们将会在这颗星球上重新延续临光家族的血脉。而我们——”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情感:“我们将会重新走上战场,为临光家族洗刷曾经失去家族领地的耻辱,获得新的荣光!”

  陈曦沉默了。

  对于帝国骑士来说,荣誉和战斗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临光家族的骑士们宁愿战死,也不愿意被排除在战场之外。

  这种对荣誉的执着,正是帝国骑士精神的体现。

  事实上,对于帝国来说,任何一个有一点荣誉感的帝国子民都会对这种情况感到极度反感。

  哪怕是一支已经被打残的残军,只要他们的意志还没有崩溃,只要援军抵达,他们都不会想着什么苟且偷生,而是会义无反顾地跟着援军一起发起反击,哪怕他们会全都死在反攻的路上。

  陈曦看着玛恩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

  他知道,自己无法再用任何理由去阻止这位骑士的请求。

  临光家族的荣誉感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血脉中,而玛恩纳的坚持,正是这种荣誉感的最好体现。

  “好吧,玛恩纳阁下,”陈曦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尊重:“既然你们如此坚持,我会重新考虑临光家族的参战请求。

  你们已经和太空死灵交过手,我想你能够理解他们的危险,所以你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玛恩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他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感激与坚定:“感谢您的理解,总督阁下!临光家族绝不会让您失望,我们将会用敌人的鲜血,洗刷我们的耻辱,重铸我们的荣光!”

  陈曦看着玛恩纳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个充满战争与毁灭的宇宙中,荣誉与信仰或许是人类最后的支柱。

  而临光家族的骑士们,他们的坚持与勇气,或许正是人类在这场无尽战争中能够继续前行的动力。

  然而,陈曦也清楚,战场上的残酷远超想象。

  太空死灵的冰冷无情,高斯射线的毁灭性力量,都是人类难以抗衡的威胁。

  临光家族的骑士们虽然勇敢,但面对这样的敌人,他们的牺牲或许不可避免。

  尽管如此,陈曦也无法剥夺他们追求荣誉的权利。

  他能做的,只有尽力为他们提供支持,并祈祷他们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