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战锤40K 第82章

作者:作家RIfxFe

  不过,玛恩纳的到来也给了陈曦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队伍里还缺少骑士家族的身影。

  帝国骑士不仅是战场上的强大战力,更是帝国精神的象征。

  他们的加入不仅能提升军队的士气,还能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于是,陈曦以远征军指挥官的名义,通过星语者向整个星域发出了召唤,号召帝国骑士加入这场远征。

  马里乌波尔星区虽然成立时间不久,骑士世界并不算多,但如果将范围放大到整个星域,那么帝国骑士的数量就相当可观了。

  毕竟这里是太阳星域,帝国在一万年前的大远征中最先征服的地方,许多帝国世界甚至能够追溯到人类最初的殖民时代。

  这些骑士世界的骑士家族历史悠久,传承深厚,他们的骑士精神和战斗技艺都是帝国宝贵的财富。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骑士都已经被家里那复杂到令人发疯的规矩憋坏了,想要出来打仗放风。

  而说到打仗,有什么能够比一场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远征更好的假期吗?所以当陈曦的号召通过星语者传遍星域时,立刻引起了众多骑士家族的响应。

  他们纷纷开始集结,向着马里乌波尔星区进发。

  这些骑士家族中,有的已经沉寂多年,有的则一直在为帝国的荣耀而战。

  但无论他们的历史如何,此刻他们都怀着同一个目标——加入这场神圣远征,为帝国而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曦的指挥部陆续收到了来自各个骑士家族的回应,而一些离得近的骑士家族更是已经率先赶到了罗斯托夫,加入到了远征军的行列之中。

  这也让陈曦曾经有过的那个念头又泛了起来,他想要让骑士和其他地面部队一起搞步坦协同。

第217章 埃里希骑士

  埃里希·霍夫曼·沃尔夫冈·莱因哈特·冯·特奥德斯堡爵士是一名帝国贵族,同时也是一名帝国骑士。

  他拥有着特奥德斯堡家族的爵士头衔,也在成年时通过了家族的试炼,坐上了钢铁王座,成为了一名高贵的帝国骑士。

  这是每一个拥有特奥德斯堡家族血脉的子嗣都必须经历的人生历程,在十六岁成年的时候完成试炼仪式,赢得家族那些古老的钢铁王座的认可,成为一名帝国骑士。

  试炼仪式不仅仅是对体魄和心智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和忠诚的终极磨砺。

  至于说通不过的……埃里希曾经亲手杀死了和自己一起参加试炼仪式却没能通过的童年玩伴。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月光洒在冰冷的石地上,映照出两人交错的影子。

  当时的他已经因为没能通过试炼仪式而变成了疯子,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混乱。

  为了减少好友的痛苦,埃里希不得不拔出那把对方送给自己的成年礼物——一柄镶嵌着家族徽记的短剑,刺进他的胸膛。

  剑刃刺入血肉的瞬间,埃里希的手没有颤抖,但他的心却仿佛被撕裂了一般。

  虽然很残酷,但在参加仪式之前双方其实就已经约定好了,如果有人没能通过试炼,就由另一方来结束对方的痛苦。

  这是特奥德斯堡家族的古老传统,也是对失败者最后的仁慈。

  埃里希清楚地记得,他们在仪式前夜并肩坐在城堡的高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许下了这个沉重的誓言。

  那时的他们,还天真地以为失败只会降临在别人身上。

  这是每一个特奥德斯堡家族的子嗣所必然经历的试炼,通过了才能成为承载家族荣誉的帝国骑士。

  而那些通不过的?那只不过是废物,是家族的淤血,需要被清除。

  家族的长老们总是这样冷酷地告诫年轻的子嗣们,仿佛失败者从未存在过一般。

  每一个特奥德斯堡家族的子嗣早在童年时代就被教育和灌输了这样的理念,或者说帝国所有的骑士家族都有着同样的理念。

  因为对于这些骑士家族来说,能够通过试炼成为骑士的才是合格的家族子嗣。

  如果家族的钢铁王座和骑士机甲不够那是一回事,客观条件受限没有办法。

  但只要有空余的钢铁王座,那么骑士家族的子嗣就必须去进行试炼,成为一名真正的帝国骑士。

  只是对于埃里希来说,成为骑士并没有他童年时期所畅想的那样‘有趣’或者说充满了故事里的‘冒险’与‘刺激’。

  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差距,如同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将他曾经的憧憬击得粉碎。

  在埃里希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族的规矩要求还不是那么严格,他并不需要背诵那比他命都长的家族史诗原文,而只需要记住一些改编成童话故事的小段子。

  那时的他,总是坐在壁炉旁,听着长辈们用温柔的声音讲述那些被美化过的故事,仿佛战争只是一场华丽的舞会,而骑士则是舞会上最耀眼的明星。

  也正因为如此,其中淡化了很多战争的残酷,有的只是英雄冒险一般的传奇故事。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也让当时的埃里希心中萌生自己要成为一名骑士去冒险,去经历那些传奇故事的想法。

  然而当他成年以后,面对家族那复杂到每一口呼吸都有标准规范的变态规矩的时候,他才发现成为一名骑士并不像他所想的那么有趣。

  家族的规矩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束缚,甚至连举手投足都要遵循严格的标准。

  每一次挥剑,每一次行礼,甚至每一次呼吸,都必须符合家族的古老传统。

  那些曾经让他心驰神往的冒险故事,如今变成了无尽的训练和枯燥的礼仪。

  困顿于家族的规矩之中,埃里希感觉自己快被憋疯了。

  他曾经以为成为骑士意味着自由与荣耀,但现在他才明白,所谓的荣耀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枷锁。

  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困在一个巨大的铁笼中,四周是高墙般的规矩,而他只能在其中挣扎,却无法逃脱。

  而这或许也就是家族那些长辈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和人交朋友,而且别人稍微有点麻烦喊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就立刻积极回应的原因。

  过去他还不理解,但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这是有人叫才能出门打仗,不用守那些变态的规矩啊!

  所以在得知了太阳星域的某个星区即将发起一场带有圣战性质的远征、而且对方也在召唤帝国骑士参与的时候,埃里希二话不说就带上了自己的骑士机甲荣耀光环号,坐着运输舰奔向了马里乌波尔星区。

  而上了船,离开了家族所在的骑士世界,埃里希这才理解了为什么家族那些长辈这么喜欢往外跑,打仗这真的是在放假啊!

  离开家族在运输舰上的这三个月,简直是埃里希人生当中最快乐的三个月。

  他不需要每天背诵长达十万字的先祖名单,不需要吃个饭也要按照家族传统的二十八道仪式严格规定自己的动作和进食速度,更不需要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按照那些复杂的礼仪规矩来。

  他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符合帝国通用的贵族礼仪规范就好。

  虽然这也是非常繁琐的一套礼仪,但和帝国骑士的严苛规矩比起来……哈!那简直像是小学生作文和大学生论文的区别。

  前者只能算是一些行为举止和礼仪规范上的指南,而后者那可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法典,而且后者的复杂程度又何止是前者的百倍?

  对于埃里希来说,前者的严格程度还不如他十二岁时学习的家族礼仪简版的简版。

  这里不会有人提醒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也不会有人要求你吃饭之前必须先背一遍传承了一万年的族谱,更不需要洗澡前先回忆一遍你十八代祖宗的丰功伟绩并全文背诵……

  啊,这简直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埃里希由衷的赞美着帝皇,并希望这一次的远征可以多打几十年,这样自己就不用急着回家了。

  怀着这样美好的期待,埃里希终于抵达了发起远征的马里乌波尔星区,并和其他参加这场远征的人汇集在一起,然后转乘军务部的运输舰,前往了这场远征的起始点和主战场——罗斯托夫次星区。

第218章 协同作战

  前来参与远征和圣战的帝国骑士数量超出了陈曦的想象,足足四个骑士家族回应了远征的召唤,还有数量过百的骑士以个人身份参加了进来。

  这让他多少有些明悟,看来太阳星域的这些骑士家族平时可能确实憋得够呛。

  再加上他那如同世界频道公频喊话一样的呼叫支援,来的骑士众多其实也算是一种意料之内。

  只是这个意料之内所带来的,是如今远征军中数量已经接近五百台的帝国骑士,其中甚至有着数量超过了二十台的统御骑士,以及数量已经超过三千的侍从骑士!

  这个数量让陈曦觉得自己人都有点麻。

  原本他以为能召集到一两百名骑士就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太阳星域的骑士们对战斗的渴望如此强烈。

  四个骑士家族为了追寻荣耀而来,他们秉持着古老的誓约,前来为帝皇尽忠。

  而那些以个人身份加入的骑士们,则各自带着不同的目的,有的为了荣誉,有的为了财富,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寻找战斗的刺激。

  帝国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骑士了?

  五百台帝国骑士不算多,二十台统御骑士虽然看起来确实有点惊人,但考虑到这是整个太阳星域的骑士家族,倒也没让陈曦过多的感到惊讶。

  但三千台侍从骑士……这玩意虽然对驾驶员没有太过严苛的血统要求,甚至于你之前是个平民都没有关系。

  只要能够坐上去得到机魂的认可,就能够成为一名侍从骑士。

  但三千台!帝皇的腚眼子啊,这帮帝国骑士是把家里的侍从都带过来了吗?

  陈曦对此实在是无F**K可说。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他确实可以认真研究,如何让帝国骑士和星界军配合,进行步坦协同式作战了。

  毕竟,之前罗斯托夫上爆发过的战争已经充分证明,如果没有护盾,地面部队在面对太空死灵的军队的时候,不会比厨房案板上那只鸡难杀多少。

  哦,不对,帝国没有鸡,应该说戈洛兽。

  最起码帝国的军队确实拥有一定的反击能力,不至于真的只能低头挨宰。

  但即便如此,没有护盾保护的帝国军队也确实在太空死灵的大军面前很难有什么生存机会。

  所以,将能够展开护盾的帝国骑士与星界军混编,就成了陈曦当下所需要做的首要事情。

  帝国骑士的护盾技术是他们的核心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防御屏障,抵挡敌人的火力。

  而星界军则拥有数量优势和灵活的战术体系,能够在战场上迅速展开并执行多种任务。

  陈曦的目标是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

  他设想,帝国骑士可以充当移动的护盾堡垒,为星界军提供掩护,而星界军则可以在护盾的保护下,利用他们的火力对敌人进行精准打击。

  这种步坦协同的战术,不仅能够提高地面部队的生存能力,还能有效压制太空死灵的进攻节奏。

  ——

  毫无疑问,这个命令的执行并不顺利。

  倒不是说大家对于这个命令有多少抗拒。

  星界军脑子是清醒的,在得知了太空死灵的武器可以直接把他们连人带掩体一块扬了之后,他们对能够获得帝国骑士的保护无疑是举双手赞成的。

  谁不希望自己冲锋或者防守的时候,身边能够蹲一个能开盾,还有重火力提供支援的好homie呢?

  这种合作不仅能大幅提升他们的生存几率,还能让他们的战术执行更加顺畅。

  毕竟,面对太空死灵那种毁灭性的火力,单靠血肉之躯和简陋的掩体根本无济于事。

  而有了帝国骑士的护盾,他们至少能在战场上多撑几秒,甚至有机会反击。

  至于骑士方面,帝国骑士的信条中本身就有守护弱小的要求,在与星界军协同作战的时候,通过自身的护盾为他们提供防护,这对于骑士来说只是变更一下作战方式而已,并不违背他们的信条或者各种守则。

  骑士们从小就接受着“荣誉即责任”的教育,保护弱者、捍卫正义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使命。

  虽然他们习惯了独自成军冲锋陷阵,但调整战术为星界军提供掩护,对他们来说并非不可接受。

  这种合作也能让骑士们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护盾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庇护更多的战友。

  所以骑士们还是乐意变更一下自己的作战方式的。

  但也就是这个变更一下,让事情变得一团糟。

  因为无论是帝国骑士还是星界军,他们都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协同作战。

  通常来说,帝国也很少会有这种大规模的多兵种联合作战。

  虽说启示录级对于玩家而言是一种可以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从宏观角度来看帝国也经常是在进行这种超大规模的绞肉。

  但如果放大到整个真实的40k世界,在银河尺度的浩瀚范围内,其实战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烈度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所以此时远征军中五百帝国骑士和三千骑士侍从,只有其中的极少部分拥有和其他地面部队协同作战的经验。

  而星界军这边则干脆没有。

  陈曦见状,也只能是无奈的选择让星界军和帝国骑士都在罗斯托夫II号上展开,并对他们进行相关训练。

  为此他还特意把之前参加过战斗的临光家族和自己的异形猎手老兵都派了出来,负责向这些帝国军队传授相关战斗经验。

  不管怎么说,罗斯托夫防卫军的异形猎手是正儿八经的和太空死灵硬碰硬打过仗的,他们总结的经验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至少可以让着几十万星界军和百万国教圣战军积累一点经验,不至于上了战场遇到太空死灵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临光家族传授的与异形作战经验,也同样让帝国骑士们争相学习,毕竟临光家当年也是太阳星域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在帝国骑士里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人脉留存的。

第219章 天狮战团

  随着军队的整训,远征军的情况可以用蒸蒸日上来形容。

  原本只是数量庞大的圣战军得到了不能说足够,但起码能够让他们达到一般行星防卫军的水准,在战场上不是只知道狂热冲锋的炮灰,而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合格填线宝宝了。

  他们的训练从最初的无序冲锋,逐渐转变为有组织的战术推进,学会了如何在火力覆盖下保护自己。

  虽然他们的装备和素质依然无法与精锐部队相比,但至少不再是战场上的累赘,而是能够为整体战局贡献一份力量的存在。

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