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战锤40K 第80章

作者:作家RIfxFe

  好在马里乌波尔铸造世界已经发来了消息,因为军务部打算掀起一场远征的关系,大量的后勤物资和武器装备已经起运,不日就会抵达罗斯托夫II号。

  不仅如此,大军也会将罗斯托夫II号作为远征的起点,向次星区内的太空死灵王朝发起灭绝性的攻击。

  对于这个消息,陈曦除了感觉头大之外并没有其他想法。

  罗斯托夫II号这几年确实发展的不错,陈曦也自认为自己这几年经营有方。

  但显然罗斯托夫II号不具备承载几百万大军驻扎的能力,更不具备成为远征起始点的后勤补给能力。

  除非现在轨道星环已经建设完毕,可以为整个次星区源源不断的提供食物,同时锻造工厂和造船厂也完全投入运作,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武器装备和舰船。

  就目前来说,虽然锻造工厂和造船厂确实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武器装备和新船也确实都可以生产,但还远没有到“源源不绝”这个水准。

  只能说可以生产,但数量上就……

  如果陈曦按照之前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扩军,那问题不大,产量是跟得上的。

  可现在如果要支撑一场规模宏大的远征的话,那远不是陈曦手上这点产能可以承担得起的任务。

  但不管怎么说,有得用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强。

  而且这个任务也不需要他来承担,马里乌波尔铸造世界承接了远征的大部分物资补给任务,各种军事装备和后勤补给都将由这个铸造世界生产。

  陈曦这边虽然也提供武器装备军舰,但总体来说只是一些补充,或者说应急。

  毕竟远征军的规模十分庞大,如果什么都等着从后方运,那会耽误很多事情,如果陈曦这里能够提供各种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无疑将会解决很多问题。

  所以这对于罗斯托夫II号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运作得好,罗斯托夫将会迅速发展,无论是工业产能还是星球上的城市水平和人口,都将迎来巨大的增长。

  但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完成轨道星环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第212章 加快建设

  想要把握这场机遇,对于罗斯托夫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完成轨道星环的建设。

  这不仅关系到罗斯托夫未来的战略地位,更直接影响着其在即将到来的远征中的生存与发展。

  轨道星环的每一个区段都承载着至关重要的功能,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工业制造,都是支撑罗斯托夫在这场远征中赢得更大利益的基础。

  粮食供给的充足不仅仅可以解决罗斯托夫本身的粮食压力,也能够为未来远征军提供充足的补给,更能为后续的移民开发计划提供保障。

  要知道就算是这场远征会持续很长时间,移民开发计划也是会同步进行的,陈曦并不会因为战争而改变这一计划,甚至会因为战争而加快移民进程,以借助大军的庇护。

  而工业产能则更加能够为远征和发展提供帮助,尤其是武器弹药方面的生产,将会为远征军提供必要的补给,从而促进罗斯托夫的发展。

  君不见3k时代的某岛国,不就是借着战争时期给漂亮国修装备和提供后勤补给才从战败国的阴霾中走出来,迅速跃迁为一个现代化发达国家的吗?

  所以哪怕现在轨道星环能够多完成两个区段,仅仅是能够生产更多的粮食和设置更多的锻造工厂,都会让整个局面发生显著的变化。

  虽然一场远征可能旷日持久,持续上百年,罗斯托夫能够借此机会获得长足的飞速发展,但眼下能够尽快完工和拖到战争后期才完工所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轨道星环能够在战争初期就投入使用,罗斯托夫将能够在资源、技术和军事上占据先机,从而在远征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反之,若建设进度拖延,罗斯托夫可能会在战争中陷入被动,甚至错失发展的黄金时机。

  所以为了加快轨道星环的建设速度,陈曦找上了克里斯腾贤者。

  此时的克里斯腾贤者正忙于指挥一些原本用于运输矿石和轨道星环零件的驳船,对被击毁的八艘太空死灵战舰进行回收。

  这些战舰的残骸不仅蕴含着宝贵的异形科技,同时也是帝国了解太空死灵这一异形文明的重要研究样本。

  陈曦已经答应将其中的一艘镰刀级和两艘寿衣级交给格里亚铸造世界,而格里亚铸造世界会为此给出令陈曦满意的报酬。

  这笔交易不仅能够为罗斯托夫带来急需的东西,还能进一步加强与格里亚铸造世界的合作关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至于剩下的五艘船的残骸,审判庭方面要了一艘镰刀级和一艘寿衣级,稍后等到援军抵达的时候他们会把残骸拖走。

  审判庭对这些异形科技的兴趣显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这些残骸进一步了解太空死灵的威胁。

  马里乌波尔铸造世界也想要这些残骸,但他们没能抢到镰刀级,只拿到了一艘寿衣级。

  尽管如此,这艘寿衣级的残骸仍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马里乌波尔铸造世界显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剩下的一艘镰刀级和一艘寿衣级则被考尔预定了,他表示会给陈曦弄来一点攒劲的小玩意。

  考尔的承诺无疑让陈曦对这笔交易充满了期待,毕竟考尔的技术和资源在帝国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所以现在克里斯腾贤者对于这几艘异形战舰的残骸可谓是非常的上心,尤其是她发现其中一些残骸甚至还在自我修复,更是十分的在意。

  克里斯腾贤者显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残骸,进一步揭开太空死灵科技的神秘面纱。

  太空死灵这个异形文明虽然对于3k时代的锤佬来说是一个已经出现很久的种族,但对于40k时代的帝国来说却是一个他们在最近这一两百年时间里才逐渐有所接触的异形文明,帝国对其的了解非常有限。

  现在能够获得这种绝佳的研究样本,显然没有任何一个机油佬愿意放弃。

  对于机械教的贤者们来说,这些残骸不仅是研究的宝贵材料,更是他们追求知识与技术的绝佳机会。

  “克里斯腾贤者。”陈曦冲克里斯腾打了个招呼。

  “陈曦总督,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克里斯腾贤者看到陈曦,不得不停下了手里的工作,以示对陈曦的尊重。

  通过三艘异形战舰的残骸,陈曦已经成为了格里亚铸造世界的重要合作伙伴,这点尊重克里斯腾还是要给的。

  “是的,我想你应该已经知道帝国方面即将对罗斯托夫次星区发动一场远征,从而摧毁我们所面对的这个异形文明的事情了吧?”陈曦开门见山,道明了自己的来意:“这场远征的起始点将会选在罗斯托夫II号,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加快轨道星环的建设,从而为即将到来的远征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了。”克里斯腾显然对于这个问题上一次的讨论结果并不是很满意,但她还是耐着性子再次对陈曦解释了一遍:“我已经说了,我需要更多的工人,如果你不愿意为我提供足够数量的工人并且将他们改造成机仆的话,即便格里亚是一个对建造轨道星环十分有经验的铸造世界,也无法加快施工进度。”

  上一次这个问题陈曦和克里斯腾虽然谈不上不欢而散,但双方其实都对结果并不是很满意。

  陈曦不满于克里斯腾想要把他的子民做成机仆,而克里斯腾对于没能获得足够的工人而感到不满。

  但这一次,当旧事重提的时候,陈曦所给出的回答却有些超出克里斯腾的预料:“你需要多少人才能够在三年之内完成整个轨道星环的建设?”

  “三年?这个工期稍微有点紧,不过如果你能够提供五十万人给我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克里斯腾赶忙计算了一下,然后报出了一个她认为比较合适的数字,并流出了陈曦讨价还价的余地。

  她心里的底线是三十万人。

  然而对于克里斯腾的报价,陈曦却回答道:“我会把罗斯托夫II号上的七十万罪犯都交给你,你怎么用我不管,三年之后我要看到轨道星环完工。”

第213章 援军到来

  在40k的帝国,行星总督的权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限的。

  只要按时按量缴纳星球所应当缴纳的什一税,那么对于帝国来说你就是一位合格的总督,尽到了你应尽的义务。

  在此基础上,你在自己的星球上想干什么,帝国都不会干涉。

  你可以骄奢淫逸如同隋炀,也可以残暴不仁胜过桀纣,更可以勤政堪比秦皇汉武,怠政几十年不干活,更可以如同理想者一样践行自己的思想,进行社会实验。

  空想社会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

  只要你想,无论是像尼禄一样点燃罗马城,还是像蒙古人一样把所有的城市都还原成草场,亦或是盖一个超大的竞技场每天看人捉对厮杀……

  这一切都是作为行星总督的自由。

  甚至一些过分的人,把自己治下的民众每天杀着玩,那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将自己治下的民众卖给机械教当机仆,这甚至可以算作是一种有效的创收手段。

  也正因为如此,当陈曦下令将罗斯托夫II号上几十万罪犯全都交给克里斯腾贤者改造成机仆的时候,除了这些罪犯自己之外,并没有人对此有什么意见。

  只是这些罪犯自己的反对意见?不好意思,不重要。

  对于帝国来说,他们只是一群辜负了帝皇的罪人,他们是帝国无价值的负资产。

  他们还活着的唯一理由,仅仅只是帝皇爱着人类,即便他们是罪人,帝皇也愿意赐予他们仁慈。

  尽管在帝国人命只是消耗品,但令人感到诡异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帝国并不会执行死刑。

  或者更准确一点说,帝国并不存在单纯的剥夺一个人生命的死刑这种刑罚。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所犯下的罪行不足以令其需要用死亡来偿还的时候,他往往会成为囚犯,以各种方式服劳役来为帝国服务从而偿还罪孽。

  尽管这个期限可能是他的余生,甚至包括他的子孙后代,但终归不是直接剥夺生命。

  而当一个人的罪行重到了需要用死亡来偿还的时候,帝国也往往不会直接将其杀死,而是会将其改造成机仆,从而发挥他最后的价值来为帝国提供他所能够履行的最后义务。

  其中最严重的也不过是改造成赎罪机仆,成为一种一直沉溺在永恒忏悔与痛苦之中的活尸体。

  不过别误会,对于帝国来说制成机仆是一种惩罚方式,但同样杀死某人同样也是一种惩罚方式,只是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死的往往不是一个人。

  因为在帝国,只有真正的罪无可恕到了必须抹除其存在痕迹,甚至连留着他做为赎罪机仆警示后来者的资格都没有的时候,才会有真正杀死一个人的死刑。

  而这通常被叫做绝罚,即杀死其中罪行最重的,一部分罪行比较重的改造成机仆,一部分罪行比较轻的被罚为囚犯。

  绝罚中被处死者的比例,亦或是绝罚所波及的范围,这都是没有限制的。

  可能就灭个满门,也可能顺着人际关系诛十族,更可能是整座城市、亦或是整颗星球一起干干净净。

  当然,行星总督的权力虽然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限制。

  毕竟,帝国虽然懒得管你内部怎么折腾,但如果你玩得太过火,比如搞出个混沌崇拜或者异形入侵,那审判庭或者阿斯塔特修会可就不会坐视不理了。

  到那时候,行星总督的脑袋能不能保住,就得看帝皇的心情了。

  而通常,帝皇的心情都不太好。

  不过话说回来,大多数行星总督都很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毕竟,帝国的税收官和审判官虽然不常来,但一旦来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聪明的总督们通常会在享受权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可能引来帝国关注的“红线”。

  而陈曦所做的一切,以一个行星总督的标准来说简直是模范。

  于是乎当援军抵达的时候,审判庭给他带来的不是什么责罚,反而是嘉奖,一枚帝国荣誉奖章(Honorifica Imperialis)。

  这是颁发给有多次英勇行为的帝国将士的勋章,每一位获得它的人都会被视作天生的帝国英雄。

  通常来说,这是颁发给星界军士兵的,陈曦作为一名审判官并无领受它的资格。

  但出于种种考量,这枚勋章还是佩戴在了陈曦的胸口,作为他两次保卫国教圣地和帝国重要世界的奖励。

  不过这对于陈曦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哪怕是给他一箩筐的泰拉之星,也不如多给他两个团的星界军援军来的实际。

  但作为帝国的行星总督和审判官,他还是需要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好像他多么重视荣誉一样。

  不过这些其实都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援军抵达之后,对于这场计划之外的远征做出合适的战略安排。

  前来支援的援军规模过于庞大,国教、审判庭、星界军和帝国海军,光是协同指挥就够让人头疼了。

  与之相比,混在其中跟着一起来的十万贵族私兵倒是非常好安排,他们被陈曦一杆子支去了次星区内的另外两个移民星球。

  因为兵力不足的关系,陈曦并没有为次星区内新开辟的两个殖民地提供什么援军,他们甚至连像样的驻军都没有。

  换言之,这两个星球要么没事,要么一旦被太空死灵攻击,就是连抵抗都没有的状态。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个星球并没有受到攻击。

  考虑到这两颗星球未来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在援军抵达之后他还是向这两个帝国世界派出了增援,即便那只是十万贵族私兵。

  至于说剩下的百万圣战军和二十万星界军,陈曦没有让他们下船,而是打算等组建起来远征军指挥部,确定了战略方针之后,在考虑部队展开的事情。

  毕竟,他们现在待在运输舰里一时半会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要是在星球上展开了,这人吃马嚼的,消耗可就海了去了。

第214章 军事会议

  为了统一指挥,陈曦在自己的总督府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此地他是地主,自然理所当然的作为会议的主持人。

  参与会议的则是包括星界军领主将军,海军领主将军,审判庭的一位领主审判官,以及国教的一位枢机主教和星区总督派来的一名代表。

  可以说,各方势力来的都是大佬。

  摆上桌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指挥权的问题。

  虽然各家负责的任务不一样,但一个统一指挥还是要的。

  各家来的都是大佬,都有着‘领主’的头衔,谁也没有比谁等级更高,这个指挥权的归属问题还真不好说。

  正常情况下,像这样的远征确实会有一个职阶高于在场所有人的指挥官,而通常这个角色一般都是由远征的发起者担任,或者星区进行任命。

  但这一次的事出突然,加之审判庭的有意为之,于是并没有任命这样一个最高指挥官。

  如果是按照惯例,在各方势力分不出高下的时候,审判庭往往会拿到最高指挥权,因为审判官的权限是要比帝国其他部门高的。

  这一点对于在场的一众大佬来说自然也是默认的,只是眼下一个很要命的问题是审判庭在这里有两位领主审判官。

  陈曦是,带着八百阿斯塔特援军的审判官也是,而且更要命的是两人都是攘外修会审判官。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