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鲤鲤鱼仙人
“胡”的预言又让维多利亚开始担忧起来——不过旋即她便释然了。反正,罗马之后怎么死也轮不到她来决定。因为罗马在死之前,这一切都会交给罗马王来处理。
一这么想,她的血压立刻就下来了。
【哇维多利亚,你是不是找到了什么排解压力的方法?你的血压一下子就下来了。简直是医学奇迹。】
“没什么,只是想到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而已。”
这话让商洛背后一凉.
确实。如果罗马必定要因为“胡”而灭亡,那最接手罗马的他才是要直接面对“胡”的人。
“这么一说我的血压反倒是要上来了哦对了。”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我说,老徐,有件事我想问问你:千叶工业市是怎么回事?你的超弩级战舰又是怎么回事?”
“什么千叶?什么超弩级?”
“你不知道?”
“老夫潜心炼丹,怎么有空管窗外事。”
“那么那些忍者也和你没关系了?”
“什么忍者?不晓得。”徐福答道,“我只知道为大秦炼丹,不知道别的。”
【现在情况可能是这样——徐福似乎化身成了好几个,可能是三个,分别去执行不同的目标。我们碰见的这个,似乎正好就是我们要找的。毕竟我们要找的是金丹,而金丹就在他手上。】
“你真的不知道?”商洛又问了一遍。
考虑到徐福这个老骗子是电信诈骗的始祖,他连秦始皇都能骗,显然这让商洛很难对他保持百分之百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先验货。
始皇帝就是因为从头到尾都没验货,就凭着他一张嘴忽悠,就把3000童男童女并一整只舰队给骗走了,顺便半路上还帮他射杀了东海水族的追兵。
在这里.
这一切的证据,似乎都指向了面前这个徐福的阳神。区别于元神和阴神,阳神为俗世的使命而尽心竭力,案牍劳形。
这个徐福从头到尾都在提始皇帝,显然是在把自己往阳神上靠拢——但他真的是吗?
商洛觉得,这不好肯定。再加上之前“徐福”似乎是有意把他往某处引,那这次或许是徐福亲自入局也未可知也。
但面前的徐福,真的如他表现出来的那样什么都不知道吗?
商洛也不知道。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只要金丹,别的都无所谓。只要能拿到金丹,那徐福在这里爱干什么干什么。
他想要知道,徐福在这里研究两千年,到底研究出了什么个名堂来。
虽然不好说上上签是什么。但如果徐福的这枚金丹能够稳定地塑造出金丹期的真人,那这也是大大的好事。
商洛自己已经摸到金丹期的边了,他会先评估一下自己是否切实地需要这颗金丹。如果他自己不需要帮助的话,那么这颗金丹他会拿去交换别的对他更有用的东西——他本来想开个拍卖会。
不过眼下,王师随他一起行动,大军被指挥东指挥西。他把徐福的六魂幡收下也就罢了,徐福的金丹可是这次的主要目标。他要一声不吭地就把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毛了,倒是会得不偿失。
反过来说,如果好好商量,根据需要来roll点,那应该能获得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毕竟修仙也是要讲人情世故的。一颗金丹的价值,未必比得上人情。
不过这终究不是最好的结果。就算是可以突破到金丹期的金丹,那也只是能增加一位强者。然而现在大明并不缺强者,道祖自不用说,四位天师已然参与了帝国事务,对帝国的兴衰不会不管不问,至少会护国。
再往下的金丹期的真人,朝廷更是有一位蓝真人像传达室大爷一样远远地坐在那。虽然不至于可以随便调遣,但显然也不是听调不听宣。朱先烯宣他来,他也一定会来的。蓝真人表现出的忠,和现在徐福口中对始皇帝的忠也差不多。
所以朝廷其实不缺高端战力,兴许朝廷自己就存着几个金丹期的法门没用也说不定。
所以商洛的想要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丹期。而是经典修仙意义上的“真人”。是形神俱妙,天上人间,任意寄居,并且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的真人。
这就是目前所没有的了。它稀有得恐怕只有徐福一个人知道其真意,连后世的其他金丹期以上的大人物也难以参透先秦方术的奥秘。
至于上上签,那就是一道明确的丹方——商洛不知道徐福这两千年来是只琢磨出了一颗丹,还是一葫芦丹,又或者是丹方。如果能得到丹方,那么就算需要的材料再珍惜,以朝廷的力量也不是不能得到。
届时把徐福招纳到丹房里来,让他教授其他练气士把批量炼制金丹,那飞升差不多就成了一半了,至少可以让已经是练气士的锦衣卫先进入到仙人状态。到时候天地任傲游,全球的局势就能尽在掌握。
傅远山已经很强了。商洛见过几次傅远山的出手,单人灭国对他来说都不难。根据之前他和王师的军演来看,哪怕是朝廷自己都无法奈何筑基期的天人。
而如果这金丹能让一大批人进入到真人——或者退一步说,如果能批量让一大批人进入到天人的境界,那么天庭和朝廷之间的天平就会彻底打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反而方便商洛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了。
商洛是不太习惯在同等条件下处理人情世故的。他擅长的是在巨大的优势面前保守本心,不至于逾礼。
【你还真是个好人】
“因为我知道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把所有人都得罪死了只有我一个长生的话,那可太折磨了。我想,这点我也和古人暗合。庄子想要成仙,是想要逍遥游,而不是厌世弃世。如果世界本身污浊不堪,又何来逍遥呢。所以.”
他顿了一下:“我就姑且指洛水为誓了。金丹我是一定要去看的。至于徐福有什么安排,随他好了。这是我不能拒绝的价码。”
、
第1172章 德河之水
【这么一说,反倒像是你的阳神占了上风似的。】
“我说实话,作为现代社会长大的人,你很难让我用‘元神’占上风,一心求道不问世事。人类社会的分工已经高度细化,并且远比上古时期更加多姿多彩。这种情况下,一心求道等于苦修。我还没有做好苦修的觉悟——当然。”
他摇了摇头:“虽然不会苦修,但是让骄奢淫逸的阴神占据内心,这我也不会做的。所以这么来看,在二者之间折衷的做法更容易让我稳定内心,那就正好是阳神的做法了。我的仙道就是这样,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车很大,世间众生都能坐得下。”
【那你这倒真是和古人一样,也不一样了】
毕竟始皇帝炼丹的时候,恐怕他也不会想着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变成真人。
“啊,这么一想,倒也不用对徐福抱太大期望。或许,只不过是一颗能增长修为的丹方罢了。”说完,他也向徐福问道:
“所以徐老先生,你要带我看的仙丹具体是.”
“是东海仙药的药方,以及按照药方炼制的成品。”
“???”商洛愣了一下,“还真有啊!真的是让所有人都能登仙的药方?”
“那是当然。”徐福答道,“你可以不相信我的人,但你不只能质疑我的学问。当然要不是始皇帝信得过我的学问,也不会派我来主导求药的过程。我炼制出的,是只要服用下就能变成真人的仙药。”
“可以多炼几发吗?”
“有材料的话,你想炼多少就炼多少。只要吃了金丹,就能离地成仙。”
【完了,他精准地开出了你完全无法拒绝的理由,是吧——因为你不担心自己的修为,能让你动心的就是这种可以大批量培育强者的手段。】
“这还用说?我已经很强了,所以我才不急.好家伙,原来真的在这等着。”他看着徐福,“那药里有什么?有什么难以复刻的珍稀药材吗?”
“抱歉。”徐福答道,“这我不能说。因为药方非常简单——当你们看到了,也一定会惊讶于那方子为何如此简单,却一直没有被发现。可能我们过去,就是差这临门一脚而已。”
【喂喂喂,你冷静一下。他又在精准地瞄准你的喜好了。现在是‘超光速引擎和风车一样简单,只是地球人没有发现的’八十亿疯狗出笼的剧情。】
“我明白。但这实在是太香了.”他看着徐福,“我说,徐老先生,你敢不敢发誓?对洛河?”
“我对德河发誓!德河之水,其色苍苍!聚合于天,其流荡荡!邦人共歌,其泽泱泱!我身为大秦人,始皇帝对我有大恩。而我对德河发誓,你能信过我了吧?”
“好。”商洛点了点头,“我姑且相信你。但是如果你有半句虚言——”
“我保证没有。我保证,说的都是真话。”徐福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应该相信老秦人对德河的誓言,就像商君你对洛水发誓一样。我的誓言,和你一样真挚!”
【完了。】
“咳”商洛咳嗽了一声,“总之,我会看着的。所以徐老先生你的道场在哪?”
“在熊野。”
“熊野?”
【正在检索熊野——熊野是名为修验道的自然信仰的朝圣中心。基本和琉球的御岳信仰一致,熊野地区内也存在着大量被供奉朝拜的自然神。以修行的标准来说,那里的风水不错。】
“具体的位置在哪?”
【看地图。】阿波罗尼娅表记出了位置。
熊野其实就是奈良为中心的,在日本令制国中被划分为“yamato”国的地区。这个词其实是大和的意思,当然和其他地方一样,幕府把这类词都作为禁忌。但凡碰到yamato,就只写邪马台,这是“yamato”的日语发音。
也有写成山户,或者山跡的,这是具体含义。
“原来是在这里.”商洛看着地图。这里确实是日本古代政权的核心地带,也就是说,徐福来的时候其实只有这里有人,别处则基本都是荒地。
【我还检索到日本内的‘徐福遗迹’,基本也都集中在这里。这里竟然还有徐福神社!是把徐福当做神明来供奉的灵庙。其中供奉徐福为农神与药神,是从传授给农民以百工、榖种、农具、药物和医术的大神。】
“你怎么看?”
【太合理了!如果说徐福的研究设施在哪,那确实只能在这里。毕竟别的地方没有人嘛,他来的时候只有这里有人。这里也顺理成章地有许多徐福的遗迹,这可太合理了。】
“你的意思是,你觉得有些问题?”
【我不好说.但既然这是你无法拒绝的理由,我就不给你增加额外的压力了。】
“好吧。”商洛站起了身,“那么徐老先生,我姑且就信你了——那么我摧毁掉千叶,你不会在意吧?”
徐福理所当然地摇头道:“请自便,我并不在意。现在动手吗?”
“暂且不必,我还是先处理主要任务。至于这里的设施,我想龙王应该会更感兴趣,我会让龙王去接受的。”
商洛还记得,千叶的超弩级战舰似乎是为未来的战争而准备的。考虑到徐福有用弩来猎龙的经历,商洛想看看那座城市在龙族面前是会乖乖就范,还是动用其兵器来射龙。
“阿波罗尼娅,帮我接敖藏王的电话。我有好事要通知他。这可是大好事,是连我都无法拒绝的好事呢。”
“天君。”敖藏那边接通了,“情况如何?”
“徐福和我有要事得去办。龙宫就不必去了——你们不是要这里的灵魂吗?千叶是你们的了。虽然之后具体怎么划分,还需要另外开会,但你们可以把千叶当作是预付款,到时候多退少补即可。”
“好好好好!”战果让敖藏喜不自胜,“既然天君这么说了,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会妥当地把那座城,和里头的人全部收下。也该到了偿还债务的时候了。”
第1173章 奉天殿
王师的炮火镇响江户湾的时候,应天城里一切如常。和过去的无数岁月一样,禁军、北军、南军,各路边军,连同海军一起把战争远远地阻隔在国境线之外。如果是民户而不是军户,那么可能几辈子都见不到战争的影子。
“那么诸位。”奉天殿里,文仲坐在东厢和西厢之间的主席台上:
“今天,就是冬至以前的最后一次常务朝会。和今年刚进门的郎官们说一声,朝廷按照财年,也就是冬至来办事。所以冬至前后,朝廷会进入最忙的时间段。不只是有年度核算要忙,还有围绕冬至进行的祭祀。因为人凑不齐,所以直到明年元旦之前,奉天殿都不会就具体事务召开常务会议,只会举行礼仪性的大朝会。诸位可能也都知道,天子这段时间北狩去了”
话音未落,他就听到下面有人嘀嘀咕咕,有沙沙作响的低语声。
“咳咳,我再重复一遍,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北狩,天子去北边的某处狩猎了。你们中有些新来的可能会觉得天子怠惰政务,但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天子从没有休息过。所以针对这种短期的特殊情况,我呼吁大家体谅一下天子。他全年无休,就算年三十都得去天坛站半天。所以,虽然各位可以上折子言事,但我建议各位御史不要说——当然。”他补充道:
“怎么说,是各位御史的权力。上到天子,下到9品仓库头,你们想要弹劾谁都可以。但以我的观点来看,我奉劝各位谨慎使用自己手上的折子。不要想着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事,更不要故意激怒天子来骗廷杖。”他强调道,“我很高兴本年度没有人这么做,我希望下一年也是如此。我直白地告知各位,我这个人最讨厌的就是骗廷杖的事。因为这种就算准了天子不会回嘴,更不可能真的打廷杖。”
说完,他看了看众人,众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各位阁老中,文仲是单独主持廷议最多的一个,基本可以说是专职此事。其他几位阁老,包括首辅,基本只有在议题涉及自己的时候才会到。而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就是文仲坐在这里主持会议。
他的话很重要,因为朝会是定策的地方,是科举共和制的核心。但也不太重要,因为文仲本人实际上不能对任何争议问题发表意见。因为他在所有事都要在最后发言,轮到他说话的时候大局已经定了。
不过间接地,他可以对议程顺序的安排来影响某些决策,但那都是后话的。
在这里,文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到得比所有人都要早,走得比所有人都要迟。
虽然他实际上并没有实际影响过今年的任何一次决策,不过他的威望也足以让所有刚进门的人不敢应声了——毕竟,他其实就是替朱先烯上朝的人。朱先烯不上朝的时候,这个朝都是文仲在这里上。
而在这里开会的人,并不是罗马意义上的议员或者执政官,他们是议郎。
议郎是郎官,是历年科举的中选者——或者具体来说,他们是翰林。作为翰林,他们实际上是整个朝廷中最为年轻的一批人,但他们实际掌握了起草诏书的巨大权力。翰林也有自身的晋升体系,一共10级,从大学时、学士开始,到待制、应奉为中坚,以庶吉士为最末。
历年科举的一甲三人会从第4级的【编修】开始,其他人中的大部分会从最低级的【庶吉士】开始。翰林院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定期的改选,考核通过就可以继续留在奉天殿的枢机之中,考核不通过就会外放到六部九卿衙门或者州县去。
这里的所有人都精力充沛,甚至全都保持在应试状态,乃至于考前冲刺状态。这基本是一个人生命中智力的巅峰时期,只要能一直保持就能一直在这位子坐下去。因为朝廷的诏书,需要效率最高、脑子最活化的人来制订。
虽然国策的方向归根到底是阁老们和六部九卿衙门来制订,但具体应该怎么做,是完全从翰林的笔下流出去的。而翰林院中会有一些人会被定向培养为“六科给事中”,在奉天殿中获得特殊席位——他们可以直接封驳朝廷已经披红票拟的奏折,行使否决权。六科给事中分别盯防礼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分管刑科的也分管锦衣卫的逮捕审问之权。
这里可以说是整个朝廷最紧张的地方。人越是紧张,就越是容易爆发出问题。
所以文仲特别提醒道:“我刚才说的,各位都明白了?”
“谨遵阁老教诲。”全体起身对文仲躬身,表示知晓。文仲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是校长,不过工作的时候称职务,他们也只会称呼他为阁老。
文仲也起身回礼。等所有人坐下后,文仲又拿起了话筒:
“那么,我们渐次开始今日的日程——第一件事,我知道诸位可能都已经知道了。或许有人不知道的,那我在这里告知诸位:王师已经出动了。”
奉天殿内议论纷纷。这个消息像油锅一样炸开了,因为这几乎是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的,王师直接跳过兵部进行调兵。
这当然可以。毕竟全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想怎么调兵就怎么调兵。不过如果连事由都不告诉奉天殿里的诸位,这显然不合常理。不过众人的议论也主要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争权”。
毕竟,翰林也不是一个整体,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没谁会觉得“翰林院的权被分了,要找回场子云云”。他们只知道,后头的麻烦要大了。
有关“跳过翰林院来调兵是否符合规程”这种事从来就不是翰林要考虑的事,是文仲要考虑的。代表翰林院整体来发言的人是文仲。现在重要的是,这件事已经发生了,那么他们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件事结束。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1174章 定策
上一篇:人在音乐番,但是万事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