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鲤鲤鱼仙人
毕竟他们虽然有“权”,但朝廷里哪个没权。
也因为人太多,他们实际上也感受不到具体的权力,他们从这高强度的工作中其实也得不到什么,他们中最多也只是拿5品官的工资而已,掌握否决权的六科给事中甚至只有7品,最底层的庶吉士甚至不入流——他们不拿工资。
最底层的庶吉士实际上有两份工作,一份在翰林院另一份在六部九卿衙门挂职实习,他们的只拿实习工资。翰林院这里不入流,所以没有工资。
不过他们倒也不依赖工资过活。翰林院的补贴很多,衣食住行都不花钱,工资有多少都是纯入账。所以比起权力,他们更想知道现在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他们接下来的工作。
他们现在只关心这事会不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因为草拟诏书不是写就完事,这不是闭门造车就能造出来的。他们还需要调查,要出差,遇到事情要组成工作组去和各个部门对接协调,让那些挂职六部九卿实习的庶吉士去跑腿,让翰林去和各部堂官一个个对谈,动笔草拟诏书只是最后一步。
在档案普遍采用打字机的如今,翰林院的诏书无一例外都用馆阁体手写——因为这就像炒菜似的,前面切菜配菜才是最复杂的一步,最后的炒菜可以说是整个烹饪过程中最有趣的部分了。翰林的工作里,手写诏书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最有成就感的时候,通常由每个工作组的牵头人来主笔。他们可不愿意把这种事交给打字机来做,一定要亲手写。
不过虽说如此,如果朝廷真的开始调兵了,那他们之后恐怕也管不了手写不手写的事了。
因为如文仲所说,冬至将近,眼下正是朝廷进行一整个财年的清算工作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事都会在现在开始,这里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凑不齐人。不说别的,挂职实习的庶吉士们就没时间再来这里开会了。
今后诏书草拟的过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停摆,只剩下一些不需要和外界协调的基础性工作,以此来维护中枢——尤其是内阁的正常运行。这个留守工作组,一般是文仲本人来执行,他会带着几个专职的翰林来处理这件事。
所以文仲在这里要是不把事情说明白,那后面所有人都得和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我知道各位在想什么。实际上因为事发突然,我也是昨天下午才知道。所以赶在最后期限之前,我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告知诸位。”文仲拿起一份文稿,“目前共有10万王师和8万水军处在征讨倭国的前线。根据最新战报,倭京江户已经被王师镇压,夷为平地。但王师还将继续执行任务,直到目标完成——就是这样。”
他放下了稿子,众人都傻了。
“文阁老.校长,您这等于什么都没说啊!什么任务?在哪执行?王师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文仲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
“那王师的补给呢?宣传工作呢?年关将近,许多需要由京卫,尤其是天津卫来执行的仪式工作,这些怎么办?还有年关将近,如果这场战争打过年关的话,我们要怎么对外解释?”
他们还没有提最现实的经济问题。他们知道文仲会说的。
“各位,我们首先还是来算算账。”文仲开口道,“这笔账,是0。今天所有的开销,都由天子本人承担,诸位可以不必记在账上。”
不用算账,这可以说是今天最好的消息——随之带来的还有更好的消息:因为账本不从朝廷这里走,所以这件事大体上和朝廷的关系不大。
至于调动这么多兵马还没让朝廷知道,这种重要吗?很重要,但这就不是翰林们要关心的事了。奉天殿只保证推进议程,保证所有的事都决策、草拟,并且广布下去。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制订,所以显然也不需要他们知道了。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有人向文仲问。
“主要是宣传工作。”文仲答道,“因为眼下,有件事恐怕要告知诸位。”
文仲看了看门口。锦衣卫站在奉天殿四周,充作“大汉将军”。奉天殿里的诸位又掌握了枢机要事,这里讨论的每一件事都是朝廷的顶级机密。所以,这事情他们是可以知道的——但就算权限足够,这对所有人来说倒也还算是一种认知上的冲击:
“这次行动中的‘水军’,指的是龙王。”
奉天殿中一时间沉默了。
锦衣卫自然不用说,他们从头到尾都知道。而现在翰林们也知道了。
“龙王是指.”
“就是诸位所知的龙王。实际上龙宫是天子的封臣,龙王会定期来朝贡,他是诸位的同僚——是的,龙宫存在,龙王是龙。龙也存在,他们真的会兴云布雨。就是这样。”
文仲以尽量简短而明晰的话语宣布了这件事——这也是朝廷和神秘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在小范围内揭幕。
“哦这就不奇怪了,这就不奇怪了。”
众人的接受能力都很强,毕竟他们是整个帝国脑子最紧绷的人,他们很快就消化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并且和许多过往的事情联系了起来。以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比如之前那天地异象,还有阳山碑的事。虽然都可以说是吉兆,但朝廷并未对这些事进行任何解释。
而现在,他们是第一个明确获知了解释的人——他们也知道,龙宫只是个开始。
“阁老,那上次的事,也是龙宫在办吗?我说的是那尊扛着阳山碑的巨灵神。”
“那不是龙宫。那是一个实际的人——也是时候了,我要向你们介绍:商洛。他或许是你们中许多人的同学,他是天君,是天子的师弟。目前受许多‘大人物’的委托,在天子北狩期间处理超凡事务。所以我会立刻组织一个工作组,去和商洛进行对接,在他和朝廷之间传递消息。名单我已经拟订好了,点到名的会后留下来。”
第1175章 罗马的训政
“翰林院要派遣一个顾问团过来?”商洛接到了电话。
【是,我帮你先接了。那边希望你接待一下,因为朝廷想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都是哪些人?”
【据说主要是在都察院实习的庶吉士——也就是说他们将来可能会进入御史序列。另外翰林院出身的他们,将来可能成为阁老?】
“理论上是这样。”
根据商洛所知的,大明的规矩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虽然晋升渠道不只科举这一种,通过其他渠道比如各个部门的考试也可以获得公职。但如果想要进入朝廷之巅的内阁,那么此人必须有曾经在翰林院任职过的经历,换而言之就是必须在某一次的科举中至少获得三甲进士,以翰林院成员的身份开始自己的仕途。
【以罗马的角度来说,翰林院其实和元老院类似?】
“这么说也不是不行,翰林院确实负责政策的制订,并且开会的地点在奉天殿。不过论统治力,翰林院完全和元老院不能比。”
【但是你们的翰林院.好像更加正义。这竟然是所有都可以通过科举来进入的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至少说是最高权力机关之一。任期有限制吗?我看许多翰林的任职期限非常长的。】
“翰林院整体是有任期的,任期结束叫‘散馆’,一直考中就是一直当翰林,年限越高等阶越高,期限也会略松些。”
这是和“历史上”的翰林院不同的地方。一般而言,散馆仅针对庶吉士的实习生,并不针对资深翰林。但这里似乎是为了增加流动性,也为了让所有翰林保持工作状态,所有的翰林全都要在自己的馆内定期应对散馆考核。考过了就留任或者升职,考不过直接散馆。
庶吉士的庶常馆往上,还有士林馆和玉堂馆之类,以及最高级的太史馆。不过实际上都是荣誉头衔,是用来领工资的。就职权而言,所有翰林都差不多。
“后面派来的翰林是分属都察院的庶吉士,所以应该不是来找我我麻烦——想想也是,找我麻烦做甚,现在大家都是想要把事情解决。”
【哇这要是在罗马,那元老院肯定要来扯你后腿。】
“因为你们罗马人在走下坡路嘛,我们在走上坡路——说白了就是他们太忙了,他们甚至没空来找我麻烦。”
【可是罗马元老院怎么不忙呢.】
“那我觉得这是罗马人的问题。这么大的国家,要是连统治国家的人都不忙的话,说明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被有效地运行起来。就像嘉靖年不上朝,但是内庭还在忙。万历后期不上朝,就真的和摆烂没差了。事情就在那里,你不去忙就会有别人去忙,不会因为没有人忙就消失。当朝廷整个都开始腐化,接不住国家的事务的时候,那这朝廷离完蛋也不远了——所以,忙点好啊。”
【.】阿波罗尼娅忽然顿了一下,【我有个假设啊,假设。罗马人可以来参加科举吗?】
“你怎么突然问到这个?”
【因为太光明了,不由得让人神往。】
“说人话?”
【可惜啊!罗马就这么死了实在是让人可惜,明明还有办法能救一救的,我想看能不能救下——我意思是,罗马能否按照大明的模式来进行改组?并且在这过程中,由大明来进行训政?】
“你等等,我来问问。我记得好像有类似的事情。”
——“罗马人来考科举?”那边陆槐阳正在自己的休息室里,给弹夹装弹。
他在一包一包地把发来的子弹拆开,然后一枚一枚押到弹匣里面去,为接下来取药的行动准备。
本来还有专门装弹用的桥夹。但陆槐阳还没从被徐福劫狱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来,他正一发一发地把子弹扣到弹匣里面去,权当做解压。
“这原则上其实可以,但是和你想的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朝鲜也是可以参加我们的科举的,但是朝鲜靠的是宾贡科而不是进士科。因为要考进士得先考举人,考举人之前得是秀才,秀才要求在户籍地考,所以没有户籍就从源头上不能参加进士科。”
“这个是自然,也不可能让罗马人来考进士的。那宾贡科考中之后呢?”
“理论上会和进士一起参加庶吉士的考试——这个考试的整体通过率是12%,没有固定人数,考中了就留在庶常馆,能考中多少人就留多少,所以这里宾贡科也有机会留下。如果他们真的能考中的话,会进入六部九卿衙门学习,其实现在就有10个左右的朝鲜人在六部九卿衙门的技术岗位任职,所有朝贡国全部算上大概是30人左右,他们在整个人类的层次上也可以说是精英了。到了这个层次,让天子本人给他们签发户帖也不是不行。”
“那剩下的88%的人呢?”
“回家。朝鲜是特例,朝鲜已经内附了,朝鲜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朝鲜宣政府’。宣政府的任务是维持朝鲜的日常运行,并且对上承宣,对下布政。宣政府的组成人员,就是我们派回去的那些——所以你说罗马也想要使用这个方案?也行啊,让他们来嘛,朝廷会给他们教育出合格的人才的。他们的国家也能像朝鲜一样蒸蒸日上,每年国民生产总值以4%的超高速进行增长。”
【啊啊!这简直是天堂的光芒!罗马有救了!那这是怎么个流程?】
“流程还挺长的。”陆槐阳答道,“这一遭过后,估计日本这里也要经历类似的阶段。阿波罗尼娅小姐想要观摩的话,可以持续关注这里的进展——大致的流程是先进入训政状态,也就是在王师的监护下组建切实有效的改组。等改造完成后,进入宣政状态,与朝鲜宣政府走同样的流程。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大公无私,宣政状态30税1,训政状态更是免税。朝廷不收一分钱就提供了超一流的行政服务,朝廷都亏麻了。你们,不得谢谢朝廷吗?”
【谢谢啊!】
第1176章 装弹
“诶诶诶。”维多利亚发出了声音,“你们就这么把罗马的未来决定了?还没问我呢。”
【额抱歉。要不商洛你来说说?】
“我会尊重你们的选择。”商洛答道,“如果你们真的需要王师进行训政来改制的话,我个人没有意见。维多利亚你要是有意见的话,那我们就不改了。”
“意见没有,就是有个问题——要花钱吗?我们现在没什么钱了。”
“不用!”商洛大手一挥,“升级的钱我垫付了,你们从训政罗马时的税收里给我留一部分就行。”
【我还以为你大手一挥,说你包了呢.】
“我们家有多少钱你不知道吗?”
【倒也是.好吧,那就这么定了。】
罗马的未来被决定了,没有人在意罗马在这之后会完全成为藩属国。
“等下。”陆槐阳忽然问道,“罗马这么改的话,就变成藩属国了,你们不在意吗?”
“我不在意。”维多利亚答道,“反正赛博勒尼亚已经变成了跨次元的国家,其现实部分成为藩属国也没什么问题。”
“你这怎么说是要我养个古神的触须当宠物似的啊!”
“诶呀,在意那么多干什么,反正罗马人也不会在意的,这是所有罗马人重新进入现实的窗口。他们中有兴趣的人,或许会积极备考吧。兴许能提供一批人才也说不定。”
“罗马人还有备考科举的水平吗?”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学术震旦语》啊。再另外学四书五经,多学一学典故也不是问题。朝鲜人都能考过去,我们当然也有人能考过去啦。话说这叫什么来着?”
“宾贡。”商洛答道,“就是古代诸侯把人才当做贡品贡献给天子。诸侯国自己先遴选一番,然后天子再决定要留下谁来任用。”
“好好好,那就多谢照顾了。到时候可能会有些死腻了的罗马人想要重新活过来,他们应该会尝试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参与社会事务的。你们要是有人活腻了,也可以来赛博勒尼亚死一死啊,我们也会招待的。”
“我我会说的。”虽然商洛不知道这个需求具体是什么样,不过根据他自己的体验,那边冰淇淋的味道还不错。
【有个问题。】阿波罗尼娅问道,【维多利亚,到时候你住哪?】
“我不知道。”维多利亚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犹豫,“我这个人其实不太爱出门,只想在我的宫殿里待着。这么一算,好像两边都没差。不过和帝国的命运比起来,我个人的生活好像不太重要吧?”
“很重要。”商洛答道,“你对我来说,比罗马帝国重要多了。我可不认识一个叫‘罗马帝国’的人。”
“诶?你竟然是这么想的吗你不想统治罗马帝国吗?”
“罗马帝国对我来说确实是一块可以开垦的田地,可以激发起我种田的欲望。但如果没有人的话,我种田出来又能给谁看呢?那毫无意义嘛。如果没有你看着,那我在罗马种田岂不是等于衣锦还乡?你呢,是那个1,罗马建得多大都是后面的0。”
“.”
“嗯?怎么不说话了?”
【她被暴击了出于安全考虑,她主动下线了。话说你是怎么面不改色地说出这些话来的?】
“因为我完全是在叙述啊!这些话里面没有夹杂任何个人情感。我的理想是纯净而无暇的。”
【我不敢想像你主动和她进行交流时她会是什么样】
“额承蒙厚爱。我想这主要是维多利亚她自己在驱动自己,我只是触发了她的情感。我每天都在自省,我在想我到底配不配得上这样的喜爱。目前为止,我还是挺自信的,我觉得我还挺厉害。如果这次我能取回长生不老药,那我觉得我可*金陵雅言*大了。”
咔哒。旁边的陆槐阳装好了最后一个弹匣。他把弹匣装进手枪,试了试手感。
手枪的枪管口径高达15公厘,也就是15mm。商洛的手指比较细,差不多可以塞进去小指。这把枪的子弹也大得像一个葡萄糖安瓿瓶。刚才傅远山就是这么一发发地把这巨大的子弹塞进弹匣。
“诶对了。”商洛忽然发现一件事,“陆千户,我怎么好像听见你一个弹匣里面能塞20发子弹?这子弹这么大,是怎么塞进去的?”
“这是无壳弹。”陆槐阳指了指桌上还没装填的一发给商洛看——那不只是普通的无壳弹,竟然还是方的。药柱被切削成方形,外围有紧密贴合的织物。弹头深深埋藏在药柱内,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
“我们原来有这样的技术吗?!”这已经完全超越了21世纪头30年的轻武器技术了。因为在他那里,这无壳弹步枪虽然有,但也只是实验性武器罢了。
“不,我们没有。”陆槐阳一边收拾包装一边解释道,“不过没有技术,但我们有精工制造。这把枪,这些子弹,全部都是由顶级匠师亲手打造,其中有不少都是练气士。这弹药没几十年的功夫是切不出来的。”
“原来是手工切的啊?”
“精工制造就是这样的。就算是练气士也得切好一会,每一发子弹上都还有小小的印戳呢。”他试着拉开保险上膛——他一拉枪机,竟并不是清脆的金属声,而是整把枪里头就像一大堆的机构像钟表似的联动,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
“这玩意儿在一分钟内能发射2000发15公厘中间威力枪弹,钨金弹头,连装甲车都能打穿。因为射速太快了,所以一般都是开三发点射。”
“这玩意儿是用来打什么的?”
“这个?自卫武器罢了。”他出枪瞄准,迅捷地指向了空处,“不过要是打到徐福,不知道他能不能吃得消。听说传统方术的特点是,就算是仙人也不防弹,几个力士就能把他们抓起来泡水里”
说罢,他把枪收了回来:“总之,一会儿我会跟在你后面。这手枪虽然不是主战武器,但是胜在出其不意,可以当暗器来用。要是徐福有什么小动作,我就可以试试他的脸皮和装甲车的钢板到底哪个更硬了。我赌他的脸皮更硬,所以我这还有特别加料。”
第1177章 上膛
陆槐阳又给一把更大的枪上了弹。这次不是无壳弹,每一发子弹都有雪茄那么大。锦衣卫的武器库里有百八十般兵器,他挑了劲最大的。
“炬素爆弹枪。新家伙。”陆槐阳给枪上了膛,“直接把炬素灌注到枪弹里,既是推进剂也是装药,命中之后没有燃尽的都会直接爆炸,炸出来的金属射流能洞穿战车的装甲——又老又新的好东西。”
上一篇:人在音乐番,但是万事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