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258章

作者:天风黑月

  作为上位者,即便不是官场中人,然而章嗣成对于这些,还是想的极为明白的,君不见,就是那《西游释厄转》中,但凡背后没有背景的妖怪,无论何等神通,最终结局,大多也只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除了这前面几幅描述祖天师的壁画外,章嗣成还注意到之后的壁画中,有不少都描述了章家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节点,只是同样与他印象中有所不同的是,这里更多了许多战斗的场面,而战斗的对象儊,大多是一些长相怪异诡谲的妖魔。

  看到此处,章嗣成不由得又想起了那禁地之中的巨大京观,那永镇碑上密密麻麻的妖魔头颅。

  章嗣成观看了一圈周围壁画后,见没有什么其他值得注意的物品,便继续向前走去,顺着一盏盏点亮的油灯,前方是一条通向前方的甬道,章嗣成沿着甬道向前行进,他注意到脚下的地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浮尘。看的出,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人进入了,他踩着浮沉向前,地面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个的脚印。

  向前走出一段距离,前方是一个面积颇大的圆形大厅,这大厅直径有十余米长,天顶部雕刻着一个巨大的太极阴阳鱼纹饰。

  章嗣成在这大厅入口处,向着周围环顾,发现这大厅周围有着一些陈列架,上面放置着一些典籍、卷册还有着一些古物摆件,章嗣成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些摆件,就知道都是真正的古物,并非是什么后世仿制的假货。

  而最令人注意的,则是位于中央的位置的石龛,石龛前的地上置有蒲团,而石龛上供奉着一尊高如真人的玄元大天尊的石像,天尊目光淡然而慈悲,淡淡的俯视着前方。

第六百八十七章 蓬莱门下弟子章玄通

  而在天尊像前,供奉着一座牌位,牌位前,放置着一个黑色的箱子,箱子样式古朴,同样是一件古物。

  章嗣成心中带着小心,缓缓走进了那座玄元大天尊的石像,直到近前,他才发现,那天尊像前供奉着的牌位,竟然是自家祖天师的牌位。

  应该说,祖天师章玄通的牌位,在各地的玄门宫观中供奉的其实不少,不过一般的写法都是“承天立教大法师,祖天师章玄通”。

  承天立教大法师这是当年梁朝太宗皇帝给章天师敕封的称号,梁朝崇信玄门,对天师也是极为推崇。

  然而,章嗣成如今在大天尊石像前看到的这个牌位,却与一般的写法截然不同,上面写的是,“蓬莱门下弟子章玄通之位”。

  章嗣成心中顿时又想起了在赭碧山听闻的那个神秘而强大的宗门,心道叔公所言果然不虚,自家先祖,果然出自那蓬莱仙宗。

  当即也不敢失礼,章嗣成先是在石龛前的蒲团旁整理了一下衣冠,之后恭恭敬敬的跪伏于蒲团之上,行礼如仪,三跪九叩之后,这才重新站起。

  之后,章嗣成恭敬的来到了那黑色的箱子前,到了近处,他才察觉,这黑色的箱子的质地是银质的,只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会因为氧化显出黑色来。

  他定了定心神,口中默念了一声“福生无量天尊”,伸出手去,将箱盖捧起,同时向着银箱中看去……

  却见箱子中铺着衬垫,垫子上放着一方白玉制作的古印,这古印光泽内敛,上雕龙钮,章嗣成见到后心中便是剧烈的跳动起来,有些不敢置信的伸手去取那枚玉印,玉印入手温润冰凉,他迫不及待的将其翻过身来看,果然,那篆字印文上分明写着:“天师镇坛之宝”六个大字。

  “果是此物!想不到竟在此处!!!”章嗣成口中喃喃道,心中激动万分。

  历史上关于祖天师的传说很多,而关于天师的传承,流传较广的,则是祖天师曾传下两件法器,分别是一剑一印,剑为“诛邪破秽神剑”而印则是“天师镇坛之宝”。

  传说中,每当新天师继位之时,都会请出这两件宝物,以示正统。

  事实上,外人不清楚的是,天师府中的“天师镇坛之宝”其实不止一枚,而是有四枚之多,后三枚,都是历朝历代天子着人重刻后赏赐的,只有第一枚,才是最为重要的传承之宝。

  而这件传承之宝,早就已经遗失了!

  章嗣成知晓此事时,还是当年他即位之时,需要重新请出这两件宝物,然而这两件宝物一向贵重,都是由历代天师亲自保存。只是由于上代天师去世突兀,根本没有做交接,然而在重新清理之下,却是无论如何找不到那枚“天师镇坛之宝”。

  也因此,章嗣成即天师位,使用的其实是另一枚御赐的“天师镇坛之宝”。

  此事在天师府中知道的人极少,因为太过重大,章嗣成在即位后便对此下了封口令,之后也对此秘而不宣。外人只知道天师府对那两件宝物很是看重,秘不示人,却不知,其实已经丢了一件。

  而天师府内其实也一直在寻找这件丢失的宝印,确是一直没有结果,有人说,这方宝印可能是早已丢失,只是历代天师都秘而不宣。而本代天师即位因为特殊,所以才将此事部分公开。

  当然,更多的认为则是这枚印章被上代天师放在一个隐秘之处,而具体在何处,则因为他的去世,而成为了一个谜题。

  确实不曾想到,这枚印章儻,原来便在这地下密室之中!

  事实上,这点倒是并非张敬做了什么特殊的手脚,这枚印玺还真的就被放置在了这处密室之中,而之后,便随着密室的存在成为了真正的秘密而失落。

  张敬在发现这枚印玺后,并没有将其带走,这虽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文物,并且对于天师府而言,堪称无价之宝。但是张敬此时,却需要它进一步强化章嗣成的认知,对此地一切深信不疑,所以,他进一步在这枚印玺上,做了一些布置……

  就在章嗣成心中激动之际,手中那枚印玺忽然开始变得温热起来,紧接着,便见印玺上那些文字仿佛扭曲了起来,章嗣成毕竟上了年纪,在昏暗的环境中,下意识的眯着眸子,看的更仔细些。

  便在此时,他只觉得眼前忽然一阵恍惚,紧接着,他只觉自己整个意识倏的凝聚成了一点,之后便向着手中那印玺投了过去……

  ……………………………………

  一处破落的村庄中,本应是碧绿的麦田间,却长满了野草,却不见农人出来打理,房屋上挂着绿色的苔藓和藤蔓,看的出,许久没有清理了。有着一身麻衣,带着斗笠,身背行囊的昂藏男子在村落间行过,此人留着一副络腮胡,面容古拙,他一边前行,一边皱眉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少顷,他忽的踢开了村中一处长得茂盛的长草,露出了草根处,一处已经腐烂成白骨的遗骸……

  又往前行了一段,来到村落中心的区域,忽然有面貌姣好的女子出来招呼,见其形状极为热情,似是想拉着此人去院内做客,其院内正煮着什么,炊烟袅袅。

  便见此人笑着走上前去,似是要随那女子前去屋内,便在此时,却见他背后行囊倏的炸开,他反手握住行囊中的一柄长剑,一剑斩在那女子的身上!

  那女子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嚎叫,却不倒下,双手扯住自己的身体上的剑创处,如同撕纸一般将身上的人皮扯下,而在那人皮包裹下,竟然是一个形态扭曲的怪物,这怪物四肢细长,长着锋利的指爪,四肢着地,姿态灵活的向那男子纵跃而去。

  却见那男子手持长剑便与这怪物斗到一处,其身形灵巧如猿,在屋舍间纵跃如飞,少顷,却见他双手结印,那怪物忽的僵住,紧接着便被他抓住机会一剑插了个透心凉,轰的一声化为漫天飞灰……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师下山

  之后,画面多次变化,一只只扭曲的不似人形的恐怖怪异,在污浊的河水中,在幽深的山道上,在城市的阴影中……

  这男子似在四方云游,同时亦在追杀着这些怪异。

  ……………………………………

  一座巨大的祭坛上,鲜红的血液在流淌,一名名甲士将一些还在呼嚎哭泣的人抓出来,砍去头颅,抛上祭坛。

  从画面中人们的穿着看,应该是古代。

  只是不知是哪朝哪代?

  章嗣成此时正以一个超然的视角看着这一切,他只觉得这男子的样貌颇为熟悉……

  ………傸……………………………

  一座巨大的祭坛上,血腥的祭祀正在进行,一些披坚执锐的甲士正在一些跪伏于地之人砍倒,哭嚎之声不绝于耳。

  画面变化,祭坛之上,阴魂呼嚎,昏暗的天空中一道道裂缝呈现,好似漏雨的屋面,一团团看不清的诡异物质渗入;

  能用肉眼看见的,肉眼不可见的,恐怖的,扭曲的……

  无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诡异侵袭着这个世界。

  章嗣成看的心中震怖,口中下意识的开始念诵起天尊圣号,以缓解心中的压抑。这世界……绝不正常!

  ……………………………………

  就当章嗣成感到心中压抑几乎不可遏制之时,画面再次转变!

  战争!

  荒芜的原野上,两个巨大的军阵正在对峙!

  章嗣成注意到,其中一方的军阵中,他看到了两面熟悉的大纛:

  其中一面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而另一面为:“大贤良师章”

  这是……当年黄天道之乱?!!

  莫非这是夏末?

  同时,他也看到,高天之上,阴郁莫名,在那常人不可视的层面,一条无法用通常语言描述的巨大触须,竟已要撕开重重云层,侵入到这个世界之上。

  这是蕴含着怎样扭曲、堕落、污秽触须!便是看上一眼,便仿佛要让人疯狂……

  章嗣成只是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即便有着某种力量的保护,浑身还是难受的几乎要呕吐出来。

  战争从一开始,便展示出了极其残酷的一面,两边不断有人倒下,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惨嚎声、利刃破空的挥舞声甚至血液喷溅的声音混杂成一片。

  章嗣成旁观了几乎整场战争,就如同一个有着上帝视角的旁观者。

  而到了最后,一名身着麻布羽衣,披发、手持九节杖之人步踏虚空,就那么一步一步,踏入天际。

  “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

  下方军阵之中,欢呼之声如海潮一般,此起彼伏,如雷声卷过原野……

  便见他将手中那柄九节竹杖在虚空中一抛,那竹杖乘风而起,化为一条苍龙,不断变大,越攀越高,穿入云中,铅云滚动,道道雷霆伴随苍龙游动,迎向那触手……

  这是章太平?!难道,这才是当年黄天道大起义的真实面貌?!!

  ……………………

  画面倏忽再变,天空中星汉灿烂,明月高悬。

  一片云海之中,透过重重云雾,忽见一座宫阙,周遭有仙鹤飞舞,掩映云间,便如那仙人居所。

  而在宫阙楼台之上,一名羽衣老者仰首望着远处星空,右手拇指在中指、无名指、尾指三指上来回掐算,面带忧色。

  “师尊,卦象可是还……”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这天人劫,危机重重,岂是如此容易化解的……”那老者摇了摇头,说着,回过头来,望向身后身后躬身而立的络腮胡男子:“良臣,可是准备好了?”

  “是,弟子已准备妥当,此来,便是向师尊辞行。”

  老者看着那男子良久,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道:“此一去,你我师徒便再难相见,为师再问你一句,若是你此时后悔,尚可改易……”

  “师恩深重,弟子无以为报……”那男子闻言,噗通一声跪伏于地:“只是,此时由弟子提出,为宗门计……为苍生计……弟子当义无反顾……”

  那老者闻言,又是一声叹息,整个人仿佛都苍老了几岁,然后,终究点头道:“很好……你很好……只是,委屈你了……”

  说着,老者一抚衣袖,跪伏于地的男子不自觉的便被一股大力托起了身。

  “其实,你之前的提议,诸宗的诸位师长,未尝不理解,否则,即便我玄门三宗同气连枝,然那章太平毕竟破了大戒,又闹出如此风波,哪是能如此便揭过的?”

  “您是说……”那男子倏的抬头,瞪大了眼睛望向自己老师。

  “说到底,夏帝倒行逆施,至天下离心,诸宗亦不愿邪神脱困,事情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再加上,那天人劫如芒在背……诸宗亦都在寻求破局之道,若是真无变革之意,又岂会默许那章太平立下云霄山支脉……”

  “原来如此……弟子还以为……”

  “以为什么?莫非以为宗内都是些不通变通的老古董?”

  “弟子不敢……”

  “你那日说的不错,趋吉避凶乃是天性,人有所欲而不可得,便求诸鬼神。信仰之事,易疏不易堵,邪神淫祀之所以不可断绝,是因为愚夫愚妇有所求。”

  老者走到一旁蒲团上盘膝坐下,示意男子坐到自己面前,然后继续道:“故而,单单伐山破庙尚不足以禁绝邪教肆虐,还需立以正信,由此看来,那章太平之法,确有可取之处。”

  “弟子正是如此想的,我辈修行人行走四方,自称方外之士,亦有以讹传讹称我等为方术士,神仙家,甚至有民间私自祭祀之事。弟子思虑,与其放任自流,不如再此基础上,立玄门信仰,亦能教化世人。”

  “建立宫观,收纳弟子,其中若有天资聪慧者,得堪大任者,也可为宗门吸纳新血。”

  “善。”那老者闻言微微阖首。

  “此去,为师没有太多要嘱咐你的,只是有一点切记,修行人,不插手凡间事,尤其兴灭继绝之事。此乃大戒,便是你欲立教,亦不可忘,知否?”

  “弟子知晓。”

  “嗯,想好去何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