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22章

作者:天风黑月

  紧接着,他便被APP上的置顶新闻吸引了注意力: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5年11月21日14:30,人类联合科学探索机构,在人类联盟总部所在地,塞尔柱帝国高门堡召开重要记者会。

  会上,人类联合科学探索机构首席科学家孙敬宗博士宣布,在11月13日举行的试验飞行中,由地球防卫军托马斯.冯.古德里安上校指挥的“马尔温河”号试验舰成功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亚空间航行,在近16个小时的航行后,“马尔温河”号试验舰出现在距离地球近2光年外的一处宇宙空间中,并在那里设立了半永久性道标。目前,“马尔温河”号试验舰已经成功返航,经过系统的医学检测,所有舰员均身体正常。

  孙敬宗博士表示,这次试验的伟大成功,标志着由人类联盟牵头,汇集了昭帝国、卢恩联合王国、荷尔斯泰因帝国、格兰德共和国、诺曼帝国、帕图西特邦联、塞尔柱帝国、加索尔王国等15个世界主要国家参与,数十万名科学家呕心沥血通力合作,历时56年的马拉松式研发项目——宇航用跃迁引擎,终于研发成功。

  在此前的历次实验中,科学家们已经证实了亚空间的存在,并且预测通过亚空间的湍流效应可以极大的缩短星际旅行的耗时。而这一次,安装了实验型跃迁引擎的“马尔温河”号试验舰成功通过亚空间航行,到达了以往人类文明尚未触及的世界,这是历史性的一大步。

  这也标志了人类终于突破了,自承丰十年即西历1914年,发生潘地亚洋坠星事件以来,最后一项锁住人类进入深空的科技瓶颈被打破。也标志着至此为止,人类文明用一百年的时间完全消化了那次事件获得的星空遗产。

  在其后的记者会中,孙博士表示,这将是人类文明上百年来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并将极大的促进人类向深空探索的步伐。同时,他还表示,目前的宇航用跃迁引擎技术还只是最初的试验型号,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至记者发稿时为止,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宇航科技及相关板块出现普涨行情,星舰制造及相关行业股票出现大范围涨停……

  ……………………

第六十六章 人类永存!

  张敬认真的将这则新闻读完,然后又查看了一下其他的新闻。他发现今天许多自媒体与主流媒体账号都在就这则新闻进行反复分析,而几乎所有的分析都是较为乐观的。

  某著名媒体人甚至将其比作吹响星际大航海时代的号角。更有财经分析人士信誓旦旦的表示未来百年的经济繁荣周期由此奠定,并号召大家抄底宇航相关板块……

  张敬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他是真心为了这个世界人类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就科技实力,尤其是宇航与能源科技而言,这个世界的人类领先他前世不止一筹。不过,通过自己原本的记忆和穿越后一些历史书籍的阅读,张敬也明白,这一切都不是平白无故诞生的。

  曾经这个世界也有着长期的列国纷争,对峙,甚至处于战争边缘的历史,当时,世界大战几乎一触即发。然而在1914年,一切发生了转折,被后世屡屡提及的“潘地亚洋坠星事件”发生了。

  潘地亚洋是本世界最著名的海上贸易通道之一,位于东西方贸易的枢纽位置,位于马拉塔王国与卢属潘地亚自治领的南方,向来被视为东西方势力交界的敏感水道。其属于公海,但常年以来,多个世界主要国家,如昭帝国、卢恩联合王国、荷尔斯泰因帝国、格兰德共和国、扶桑王国……等等国家都有海军或以训练,或以护航等名义经过这里,而在1914年6月23日,由于当时的世界几乎处于战争爆发的前夜,故而多支各国的护航编队均以反海盗为名在潘地亚洋上来回游荡。

  而就在这天的中午,一艘形态奇异的宇宙飞船突兀的出现在月球轨道外的宇宙空间中,事后各国查证了当时各大天文台的观测记录,但是没有任何观测数据能够说明它是如何出现在那里的。

  而这艘宇宙飞船自出现后便向着地球的方向飞来,突破大气层后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最后直接坠毁在潘地亚洋上。飞船坠落带来的强烈视觉效果和其后掀起的滔天海浪,几乎吸引了当时潘地亚洋上所有的舰船的目光,其后,先后到达现场的各国军舰围绕飞船坠毁的地区展开了对峙。

  此后的一周时间,事态升级到几乎要发生热战的程度,在确定了坠毁的是一艘外星飞船后,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其所代表的科技和机遇感到了重视。

  好在经过一连串外交斡旋后,对峙最终没有发展为热战,各国外长临时签订了共同打捞的协议。而此后,成功被打捞的外星飞船,及其被拆解后远超地球文明的先进科技,震撼了各国,甚至引起了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恐慌。

  这次事件,在此后数十年中被无数次搬上了荧幕,甚至获得了多达十余项电视、电影奖项。

  人类第一次无比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宇宙中并不孤独,但却无比弱小。而令无数人恐惧的是,自己的星球很有可能已经被某些更先进的文明发现了。

  此后诞生的无数科幻小说、漫画、电影都以外星人入侵为主要剧情,可以想见那个时代人类的惊惶心态。

  原本世界大战的阴影在这种心态下烟消云散,在文明与种族存亡的关头,各国在此时展现出了空前的高效。

  各国很快确立了共同研究外星飞船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间协调组织,也就是后来的人类联盟的前身,并且确立了外空间科技共享的原则。

  为了平衡东西方的利益诉求,人联总部设在塞尔柱帝国高门堡,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国家间协调机构。

  太空探索所需的复杂科技和海量资源,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对此都有些力不从心,故而,在经过激烈博弈后,各国达成妥协,确认了各国承诺不单独发展太空军事力量的原则。1915年,《人类联合开发太空倡议书》被签署。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各国上层到民间,统一出现了同一种思潮,那便是倾斜整个文明的力量,发展宇航、能源与军事科技。

  同年,“资源与技术管制统筹委员会”在卢恩联合王国首都雷德费尔德成立,世界上各主要大国均加入了该机构,史称雷统。标志着各大国开始统一立场,对资源、能源以及尖端技术的授权价格进行管制。同时,利用由此产生的剪刀差,对关键技术、相关产业及重点工程进行补贴。

  1916年,“潘地亚洋坠星事件”发生的两年后,在各主要大国的推动下,地球防卫军建立,隶属于人类联合防卫指挥部(HUDC)。即便在当时,包括此后的20年中,人类甚至没有一艘能够真正载人进入太空的载具……

  “各国一致认为,有必要维持一支维护人类生存安全的快速反应部队,同时,为之后更庞大的地球乃至太阳系防卫工程打下基础……”当时人联的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如此说道。

  这是一支带着悲壮色彩成立的军队,从成军伊始,其假想敌便是几乎不可能战胜的敌人。而其战略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便是在人类遭遇来自深空的袭击时,为了种族的延续,进行坚决且毫不妥协的抵抗。

  “人类永存!”这句著名的战斗谏言,在此后百年中从未改变。

  西历2000年,当《世界杂志》票选20世纪最著名的谏言时,这句话以89.6%的得票率高票当选,这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

  ………………………………

第六十七章 跨越千年的信函

  回到家中,张敬在书房的椅子上坐下,重新拿出了那枚今天在市场里获得的玉牌,透入神念开始进行解读。

  在张敬的感知中,一个模糊但清隽的身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仿佛朋友一般与自己对坐,透过数千年的时光,张敬依然能感受到那目光如水,澄澈而坦然。略作沉默,这身影开口道:

  “师弟,这应该是师兄最后一次给你传信了。之前你和师尊发来的三封信,我都已经收到,只是利弊权衡,一直没能做下最后的决定……”

  “呵……想不到,我也会有这种患得患失的时候。”这身影淡淡一笑,似是自嘲。张敬早已经看出这身影就是一段留影,故而也不说话,只是看着。

  “此前获得宗门传信,如闻惊雷,虽然此前也有猜测,但还是无法接受,千年抗争,无数精英陨落……最后竟是如此结局。”

  “记得入门那天,师尊就曾告诫我等:对于一个修者,永远不要欺骗自己的内心。言犹在耳,四十二年弹指,一刻不曾忘记。”

  “只是,这次的抉择,太过艰难,故土、宗门、大义、荣辱、前途,又岂是简单选择就可以舍弃……”

  “自获信之日起,痛苦辗转,无一日能入眠……”

  “宗门已定下撤离之期,掌教尊者亲自主持,想必不会有失。师尊此前也屡次来信劝说,我知师尊一片慈心,心中只有感念之情,并无丝毫怨愤之意。”

  “况,此乃大势,非师尊一人能改变。”

  “只是,故土家邦,先人陵寝……此神州陆沉之时,实不忍弃之而去。”

  “终究,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人影说到此处,起身,一揖到地:“有负师尊及师门诸长辈苦心栽培重恩,有负众师兄弟情谊……”

  “我,青竹子,决心已定,即便此界法脉断绝,即便倾覆之危在即,即便再无前路……也决意留下,于神州共亡……”

  “师弟,此次一别,再无相见之日……血战连绵,宗内门人凋零殆尽,师尊座下,只余你我二人,此去异域,前路艰难,还望多加保重,孝敬师长,不坠宗门……”

  “遥想当年初入门,一切恍如在昨日,师尊不以我愚钝,倾囊相授,师兄弟相互帮扶……”影像到这里便有些模糊了,那身影似是又回忆了几句什么,只是张敬却听不太清,也不知道是由于作者录入这一段时心潮激荡所致,还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导致。

  “长生久视……唉……长生久视……终究只是幻梦一场……师弟……后会无期了!”最终,所有的影像,在那人影长揖不起之后归于虚无。

  张敬默然良久,显然,这是一名叫青竹子的修士寄给其师弟的信,也不知这封信最后是寄到了还是没有寄到,总之现在落到了张敬的手中,时隔几千年,被再一次打开。

  虽然跨越了时光,但是因为法藏的特殊性,以心印心之下,张敬还是能够感觉到青竹子那种艰难的抉择和痛苦。

  千年战争……宗门撤离……血战连绵……法脉断绝……神州倾覆……张敬反复咀嚼着这些词汇,结合他此前获得的零星信息,他似乎开始能够触摸到某些曾经的历史了。

  “只是,信息还是不够啊……”张敬摇了摇头,最终还是将这块玉牌收了起来。

  读取了玉牌后,张敬又取出许愿书再次查看自己最新的收获。到目前为止,能够为他带来相对较多许愿点的事件有两项:

  特殊事件:UP主“吹泡泡的糖”在“FreeLiving”发布了一则视频,目前已经在一定范围…………

  您的行为导致少部分人对于传统武术的观念有所改变…………

  共计增加2789点许愿点。(昨日增加23点许愿点)

  备注:特殊事件增加的许愿点统一于每日0点结算,未完成事件的许愿点将于第二日0点继续结算。

  特殊事件:您在“贝壳音乐”以“雨落天门”为艺名,发布了原创乐曲《天空之城》、《花开故人来》、《穿越时空的思念》。

  您和您的歌曲目前在小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世界底层意识发生了微弱的扰动。

  共计增加45点许愿点。

  这两项事件中,那条短视频带来的许愿点虽然最多,但却已经到了增长的末期了,显然短视频的热度已经过了,张敬估计再过一阵,其每天的许愿点增加大约就会归到个位数。

  而现在增长较为迅速的,则是他发布原创乐曲的事件,目前他已经在“贝壳音乐”上发布了三则音乐,其中那首《穿越时空的思念》是他昨天刚刚录制后上传的。由于作品质量较高,故而平台在推荐方面也是颇为给力,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两轮推荐,而收获的反响也是颇为的乐观,目前为止关注的粉丝也已经超过了45000人。张敬觉得,以目前的势头,未来在这方面的增长将会进一步加速。

  而其他几件事件,均已经陷入不增长,或者单日只增长个位数许愿点的情况,很显然,这些事件就影响而言,并不能为张敬带来太多的许愿点。不过,张敬也注意到,此前遇到的猫又杀人事件,虽然后续许愿点的增长很慢,但却以每天几点的速度持续增长着。联想到自己曾经在该事件上杜撰了一个所谓的“猎魔人”出来,张敬猜测,也许警方和某些部门,会对此产生一定的关注。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张敬的许愿书上的许愿点一共剩余12962点。

  此外,在许愿书的最新页面上,还出现了一个新的事件:

  特殊事件:您在临州通宝城附近见义勇为,现场制止了一起拐卖儿童案件,并抓获两名拐卖人口的罪犯,该事件已经被城市电视旗下临州频道——临州晚间新闻节目和多家自媒体所报道,该事件目前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第六十八章 关于许愿点的猜想

  因为还没有到0点结算时间的缘故,目前该事件还没有点数结算。而张敬看到这则事件描述还是略有些意外。虽然他此前就预料到这次见义勇为会产生特殊事件,但是却没想到已经上了电视。

  许愿书中提到的“城市电视”是大昭国内的著名私营电视媒体集团,主要业务范围为各地的城市电视台。其运营走的是免费路线,依靠广告费用来运营。

  而其旗下临州频道的临州晚间新闻主要播放的是临州市当天的主要本地新闻,有时也会播放一些江东省的重要新闻。

  张敬于是打开了网络,开始查看城市电视旗下临州频道——临州晚间新闻。网络发达的时代,各大电视台均会将节目上传到自己的网站,果然,张敬很快便找到了今天的晚间新闻,而将进度条拉到03:23时,张敬看到了关于自己的报道。

  根据报道,电视台之所以注意到这则消息,是由于现场有看热闹的围观者打了电视台的新闻热线。不过,当记者到达的时候,现场的事件已经处理结束了,所以在节目中,记者直接去了区警察局,正巧此前接警的两名巡警此时都在,于是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此时人贩子的审讯还在继续,所以一些细节还没法给出,但是两名警察还是高度评价了那名当时那名见义勇为者,当然,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他们并没有向记者披露张敬的具体姓名,只是以“一名年轻人”来称呼。不过,其中一名警察还是对张敬的身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记者则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个新闻点,同时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挖掘,于是,最后的新闻主题便成为了“武林高手空手入白刃,勇擒人贩子”这样广大吃瓜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标题了。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收获的许愿点又会有多少。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5年11月22日8:30云山坊张宅

  坐在书房的书桌前,张敬在一旁召唤出了自己的许愿书,查看最新的点数获得情况:

  特殊事件:您在临州通宝城附近见义勇为,现场制止了一起拐卖儿童案件,并抓获两名拐卖人口的罪犯,该事件已经被城市电视旗下临州频道——临州晚间新闻节目和多家自媒体所报道,该事件目前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您的行为导致少部分人对于武术的观念有所改变,世界底层意识发生了微弱的扰动,该扰动目前还在扩大。

  共计增加463点许愿点。

  应该说,463点的许愿点增加对于张敬而言还是颇为可观的,但是张敬还是感到有些疑惑,因为这个数据比他预想中要少。

  作为江东省的省会,临州拥有近千万人口,而临州新闻是能够覆盖整个江东省的,作为人口大省,江东省的人口在5000万左右,按照张敬的估算,临州新闻加上网络转发,至少也能够覆盖50万以上的受众,甚至达到百万以上也丝毫不奇怪。

  就这个数量级的用户而言,463点这个点数就显得有些小了,至少比起他此前经历的其他特殊事件而言,是如此。

  相对来说,张敬目前经历过的事件中,与之相比最为明显的便是猫又杀人事件,该事件至今未见于任何新闻媒体,甚至连自媒体都没有报道,在张敬看来,应该是被警方封锁了消息,其涉及人群必然有限,估计未必能到百人。然而,其最终获得的许愿点数却有52点。虽然这里有张敬处理怨灵,受到世界底层意识奖励的因素,还有救人的因素,但就个体知情者提供的许愿点而言,两者还是相差悬殊。

  仔细琢磨了一下,其中的区别,张敬立即有了猜想。

  就他此前的猜测,底层意识,指的便是类似盖亚意识那样所有生命体集体潜意识的集合。如果这个猜测没错的话,那么使底层意识出现尽可能大的扰动,其所需要的,便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变量:

  其一,是知情者人数,应该会与底层意识扰动的情况有着正相关性,同样的事情,一个人知情和一亿人知情,在集体潜意识层面,前者激起的也许只是水波,而后者激起的就是巨浪。

  其二,是事件本身的冲击力,譬如,那次的猫又杀人事件,对于当事人而言,基本就是能够完全破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大事,这甚至意味着,其此前数十年人生,积累的对世界的认知,被完全推翻;而另一则武林高手见义勇为的事件,甚至因为记者去的迟了,只有口头播报,并没有图像,故而对于新闻的观众而言,也无非就是一条社会新闻,最多感叹一下高手伸手了得,过两天也许就抛之脑后了。故而,对于单个受众而言,其受到的冲击,其带给世界底层意识的扰动,也绝不会相同。

  从这个角度衍生开去,比如文化创意,一篇普通学生作文,和一篇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著作,其带给读者的冲击也完全不会相同……

  这么想来,所谓“特殊事件”指的应该便是达到某种评判标准,能够对现有的主流意识产生一定冲击的事件……

  张敬不知道自己这么理解是否正确,不过他觉得就目前他获得的信息而言,这应该是最接近真相的。并且也可以通过以后进一步的探索来验证。

  总体而言,加上张敬在其他几个项目上陆续增加的点数,他的许愿点一共已经达到13773点。

  …………………………

  看着目前一万出头的许愿点数量,张敬有些皱眉,他觉得自己有必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点数了,否则万一出现什么突发事件,自己可能会陷入点数匮乏的窘境。

  此外,这些天来,对于如何增加点数,他也有了一些想法,甚至隐隐对未来有了一些规划,如今刚好可以略微尝试一下。

  当然,在他的预想中,这次尝试的地点必然不能是在临州了,否则,频繁出现无法解释的事件和人物,临州必然会被有心人当做重点监控的对象。

  他打开电脑,开始浏览起这几日的娱乐新闻,很快,他便找到了一则自己需要的新闻:

  电影《封剑之后》团队于11月15日到达庆山县永宁村取景,根据导演孙越介绍,通过网络征集、网络搜索及多次实地考察,剧组对永宁村周围的竹海特别满意,于是最终决定将之作为此次电影拍摄的取景地之一。包括姜善云、李芸在内的多名主演,将在此进行为期一周的拍摄工作……

  “便是这个了……”张敬看着新闻,暗自做了决定。事不宜迟,他之后便出发去临州的服装市场购买了一些此行需要的行头,然后,背着一个背包便径直前往了临州火车站。

上架感言

  o( ̄▽ ̄)d不知不觉,《我,改编了世界》已经走到了上架的时候了。

  首先,还是要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感谢猫站提供的空间,感谢编辑橙子一直以来对黑月这本小众题材很大的支持,在这里,都要说声感谢。

  此前在书中,黑月也说过,我是个有些文人气的作者,不喜欢写套路文和单纯的恰饭文,比起自己写书,其实我更喜欢看别人写书。

  其实之前已经准备封笔了,也确实有许多年没有再次动笔。但其实,一直还是有在慢慢积累一些素材和设定,同时写一些小短文。之前在读者群也和人聊过,前些年写过一个20万字的开头,最后觉得不太满意,就没有发出来。

  本书源自于一个偶然迸发的想法,当时,觉得想法很有趣,所以就花时间做了设定,之后又觉得不写出来可惜,就又做了中前期大纲,最后还是决定动手把他落地。

  对于一个上班族而言,其实每天更新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我手慢,一个情节经常来回推敲,常常一个多小时下来,才写了一千字,好在家里人还是比较支持的。

  关于这本书的前景,说实话我心里是没底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带着一些个人理想色彩的尝试,与猫站的主流风格相差很大,尤其是,按照我的叙事风格,节奏也不算快,没有一开始就玩梗,开车,撒狗血……尤其是当我选择这个带着星际元素题材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放弃了IP开发,毕竟这是个小众题材……

  其实关于这些问题,我自己清楚,朋友们也善意的提醒过我。但是,我还是准备按我的想法来,虽然,这样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讨好,但我还是想写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想构造出一个,历史走向有别与我们当前世界的异世界,关于其中一些社会结构的演化,尽可能以我浅薄的历史和政治知识做了推演。

  我希望能够在我的书中,大家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单薄的平面。在这个世界中,各个利益方和利益阶层,每一方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诉求和行为逻辑。这一切,也将导致他们行动走向不同的方向。

  看到当前章节的小伙伴们应该能够看出来,书中的世界,其实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上,每当这种时代,光荣与梦想,变革与冲突,而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放进了主角这只小蝴蝶,而他也必将用翅膀掀起一股海啸,影响整个时代。

  我觉得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写起来也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走钢丝过程,我希望自己的笔力能够支撑这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