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197章

作者:天风黑月

  从驱逐舰侧舷的涂装上能够看出“绥芬河”字样,这是此前,在“马尔温河”号试验舰成功的进行了第一次亚空间航行后,人类联合科学探索机构再次派出了三艘试验舰之一。

  只是,从飞船那斑驳且多处破损的船身上可以看出,这艘飞船似乎经历了一番绝不简单的旅程……

第四百九十八章 危险,不要靠近……魔鬼……

  绥芬河号从亚空间中跃迁带来的高能扰动几乎立即就被投放在附近的一处深空探测器监测到,很快,位于烽燧堡的空港塔台便向绥芬河号发去了通信请求。

  自从此前“马尔温河”号试验舰成功的进行了第一次亚空间航行,打开了人类通往深空的大门后。走向深空这个概念无疑已经成为了整个人类世界最热的话题,不但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被视为人类未来的必由之路,时常被拿来被比作“新世纪的星际大航海”。

  而其后的三艘试验舰,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派出的。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各国的高层、军方、乃至普通百姓,都亟待对亚空间航行有进一步的认知,以评估人类对于这种超远距离航行的技术推广是否可以立即展开。

  也因此,自从三艘试验舰离港后,对于其航向的推演就一直没有停止。只是由于亚空间航行的特殊性,在星舰跃迁进入亚空间后,无法再使用目前人类已知的任意一种通讯手段保持通讯,毕竟从理论上而言,通过亚空间航行,联通宇宙中任意不相邻两点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在正常宇宙空间中的光速。这也使得飞船在进入亚空间后,就如同旧时代的风帆海船驶入了大洋,生死各凭天命。

  故而,自从试验舰进入亚空间后,人类能够做的,也只有保持对于太阳系永久性空间道标的日常性监测。

  可想而知,这次绥芬河号试验舰的归来,在烽燧堡引起的反响,空港方面在发出通信请求的同时,便派出了救援舰,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紧急需求。

  按照此前拟定好的既定规程,试验舰从亚空间归来,并不会被获准立即靠港停泊,而需要通过至少一周的隔离检查期,再次期间,船员们将会被要求在飞船继续生活,以保证不会有诸如外星病毒之类的物体通过人体感染到空港内部。

  当然,在此期间,供给和通讯将会保持畅通,而当下前往绥芬河号的救援舰,便是承担简单检修维护与物资补给的任务,以保证舰员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预想中的回应并没有来,空港发出的通讯请求便如同石沉大海一般,绥芬河号保持着一种诡异的静默状态,没有任何的反应。

  …………………………………………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3月27日09:33太阳系边疆古柏行星碎片带烽燧堡空港塔台

  “通讯请求发出了吗?”身着一身地球防卫军制服的章程曦少校快步走进空港塔台,他刚刚得知消息后便从自己的办公室匆匆而来,刚走进塔台便出声询问正面色凝重的交通管制员。

  “少校,我们已经第三次发出通讯请求了。”一名有着棕色微卷发的塔台管制员扭头道,紧接着他摇了摇头:“还没收到任何回应。”

  “也许是他们的通讯系统损坏了。”章程曦少校看了一眼另一侧屏幕上的电子望远镜传来的实时图像,在图像中,绥芬河号静匿的漂浮在宇宙空间中,淡蓝色的尾焰表示着他们正在以经济航速匀速行驶。

  “切换成激光通讯,再次呼叫试试。”章程曦少校吩咐道。

  事实上,无需他吩咐,训练有素的空管员在他下达命令前,便已经开始进行切换,很快,便有一名黑发女性空管员开始发出通讯请求:“绥芬河号试验舰,绥芬河号试验舰,这里是烽燧堡空港塔台,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绥芬河号试验舰,绥芬河号试验舰…………这里是烽燧堡空港塔台……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绥芬河号试验舰…………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一连串的通讯请求依然是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

  “难道他们的激光通讯系统也出现了问题……”章程曦少校的面色有些凝重,自言自语般道。他下意识的拧开了此前紧紧扣着的领口风纪扣,就仿佛这里的气氛让他感到闷热一般。

  塔台中的恒温空调静静的运转着,章程曦少校看向一旁的实时图像,随即又摇了摇头:“从视频中看,通讯组件没有明显的外部损坏痕迹,并且试验舰的通讯组件是经过加强的……”

  也就在此时,图像中的绥芬河号飞船尾部喷口忽然开始了熄灭,尾部的火焰很快完全消失不见,整艘试验舰渐渐停滞了下来。很快,除了飞船外部依然还在闪烁的航行灯,整艘试验舰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静默状态。

  随着引擎的熄灭,绥芬河号试验舰的航行灯开始了有节奏的闪烁。

  最初,这样的灯光闪烁还没有立刻让塔台的工作人员产生什么特殊的联想,只是很快,便有人发现,这种灯光闪烁似乎是有规律的,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进行着重复。

  “这是莫拉密码……”一名空管员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脱口而出。作为空管员,他们对于各种灯光旗语有着相当的直觉。

  莫拉密码也被称为莫拉电码,它的发明者是十九世纪阿登公国的发明家埃登霍尔.莫拉,那个时候他正在协助他的雇主进行电报机的发明。这是一种神奇的密码,它是一种信号的代码而且它时通时断,这样的信号代码经过不同的排列顺序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字母、数字以及标点符号等。

  莫拉密码在早期的无线电上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是每个无线电通讯者所须必知的。因为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随后各国就在1995年停止了对莫拉密码的使用,可是由于它所占的频宽最少,同时又具有一种技术及艺术的特性,所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就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烽燧堡的塔台空管员,在场的所有人无疑对这种密码都并不陌生,实际上,就在这位空管员脱口而出的同时,一旁的章程曦少校也已经察觉了这一点,并且聚精会神的开始解读这里的含义。

  “危险,不要靠近……魔鬼……”

  “危险,不要靠近……魔鬼……”

第四百九十九章 寻仙 一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3月27日10:25丹鼎山鹰嘴崖

  管泽平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停下来调匀了一下气息,剧烈的喘息逐渐的平复了下来,他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几名弟子,一个个也都是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显然状态也比他好不了多少。

  作为当代天师章嗣成的弟子,管泽平平日里出门在外,无疑也是能被人尊称一声“高功”的,即便平日里口中都说出家人不慕虚荣,然而到了管泽平这个层次,平日里往来的,也都是高官巨贾,说句养尊处优也不为过。

  平日里在观中待的也是舒适,做做功课,偶尔陪同一下某位前来丹鼎山“清修”或者上香的施主讲经谈玄,或者外出参与某些玄门交流,一般而言,以他的身份,入耳的也都是吹捧之语。

  甚至于,私下里,管泽平早已经积累下了一笔不菲的家资,并且也暗里在各地购置了多处宅院,当然平日里还是要留在山上侍奉老师,一尽孝道,毕竟老天师年岁日长,身边也缺不了弟子服侍奔走。

  只是,也不知道近来天师他老人家怎的就突发奇想,遣座下诸弟子四处寻访什么“高人”。来自老师的法旨,管泽平自不敢推辞,于是只得带队出发,他已经在外奔波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了,几位师兄弟中如他这般的也不止一人,受命前往丹鼎山左近各处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以此为核心向四处搜寻,尤其是要探访那些结庐隐修之人,确认其中是否有真材实料的“高人”存在。

  出发之前,老师还特地召见,再三叮嘱此行务必要将姿态放低,诚敬恭顺,谦虚守礼,绝不许有丝毫骄娇之气,否则决不轻饶,切切谨记……

  见老师说的郑重,管泽平自然不敢懈怠,这些日子以来,每日里寻访各处村落,前往一处处据传有隐修士出没的山林深处,整日里不是在爬山,就是在前往爬山的路上。一晃,出观以经一月有余,整个人不但黑了两圈,自觉体重也减去不少,就连腰带都往里多扣了一个扣……

  只是,至今为止,各类传说异闻确实收集了不少,然而实际的“高人”,则是一个都未见到……

  其实也不能说没有,只是那些个谈玄论道的隐修之士确实见了不少,但与老师要的那种,有“莫大神通”之士,却是一个也无。

  前日里回答大师兄的电话里,听闻大师兄略显急切的语气,管泽平总觉得师兄似乎知道些什么,然而大师兄积威已久,既然他不愿多言,作为师弟他却也不好多问。

  不过,说句实话,也许是距离产生美,旁的那些人,无论中外良贱,往往觉得丹鼎山传承悠久,天师一脉千年世家,也不知有多少神通广大的术法手段,即便不是玄门信徒,提起也往往抱有几分莫名敬畏之意。然而管泽平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他还算不上天师门下最为核心的几位弟子之一,然而毕竟也是随师日久,以他看来,天师他老人家虽然学问深湛,对玄门经典广有涉猎,然而要说有什么神通,那纯粹便是想多了,其实也便是个普通老人罢了。

  莫说天师本人,便是整个丹鼎山,这些年来,他也未曾见过哪怕一个所谓的“深藏不露”之辈。

  叹了口气,管泽平再度抬头看了眼眼前曲折的山道,总觉得老师莫不是年纪大了,失了智,所以胡思乱想,找个由头折腾弟子……算了,弟子背后诽谤师尊总是不好,管泽平明智的压下了自己纷乱的思绪。

  作为历史悠久的玄门圣地,丹鼎山一直以来都存在大量的羽士修行。除了大量隶属于天师府管辖的有度牒的羽士外,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隐修士”。而这些人在那些真正的天师府弟子口中,还有一个带着些许嘲弄的称呼“野羽士”。

  这些野羽士中,确实有着大量玄门信众,希望效仿先贤成仙了道,又因为总总门槛无法进入丹鼎山修行,于是便在丹鼎山附近结庐而居。也有一些,则是因为诸如情感问题,社会压力,或者干脆想要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躺平”,总而言之,也算是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

  这些隐修士大多靠周边百姓接济为生,还有的会采集山中山货换取一些日用品,生活非常清苦,所以每年也会有许多梦想破灭或者耐不住清苦之人离开这里。

  当然,即便这些人没有度牒,天师府也从未表露过驱逐之意,每到玄门重大节庆之时,还会散发一些食物、礼品给当地山中隐修之人,也算是尽了自己玄门领袖的责任。

  管泽平现在所要前往的鹰嘴崖严格的说,位于丹鼎山南麓,这里与更南方的天都山系接壤,交通条件并不发达,一直以来也是周遭较为贫困的地区。

  因为山路崎岖难行,此前管泽平并没有过来这里查探,只是一个月来并没有什么收获,前些日子又听说山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位老羽士结庐修行,于是便想过来看看。

  就在今天早上,他与三名弟子在山脚下的黄家村走访当地村民,按照村民的说法,这山中确实有隐修士居住,不过极少下山。

  当地一些玄门信徒,有时会放置一些食物盐巴在山道上,以供养山间隐修羽士,这种供养周围山民们都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些丹鼎山周围的山民几乎都是虔诚的玄门信徒,除了隐修之士,没有人会去贸然拾取。

  根据一些老人的描述,这位老羽士在他们年轻时便已住在山上,不过没人说得清他究竟有多少岁了,当地人多称呼其为“老神仙”。这也算是附近几个村庄村民口中,颇有些神异的一件事。

  在得知这些信息后,根据村中老人的指点,管泽平一行人便步行前往隐修士可能隐居的鹰嘴崖北部山区。

  …………………………………………

第五百章 寻仙 二

  鹰嘴崖北部的山道并不好走,根据村中一些村民的说法,需要走过一段颇为险峻的山路,因为过于难行,当地村民们平日里几乎不会去那里。

  …………………………

  山道狭窄,这里并不是旅游景区,所以许多地方根本没有铺设石阶,山道完全是土路,幸好最近几天并没有下雨,否则泥泞的山道足以让所有人望而却步。

  即便这样,弟子中也已经有一位险些崴了脚,摔的有些灰头土脸的。

  待到好容易翻过一个山头,已经是下午2点之后了,爬了整整一上午山的几名羽士颇有些双腿打抖的感觉,于是管泽平干脆带着众人在山道旁的山石上坐下,准备歇息会儿再走。

  此地属于山脊之上,周围隐隐有云雾环绕,远处望去能够眺望周围大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清冷的空气沁人心扉。

  坐在一块青岩上,管泽平一边揉捏着膝盖,而在他的身旁,弟子们有的喝水,有的走到更远处寻了草丛方便。

  就在此时,远处隐隐的传来了歌声,歌声缥缈,却又高亢入云,给人一种似近实远的奇妙感觉。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倒不如闲钱沽酒…………山径归来…………”

  管泽平下意识的竖起了耳朵,待到听清后,心道这唱词不俗,站起身来四下打望。

  之后他便注意到,就在前方的山道上,一个身穿破旧羽士袍的背影,正背着一个背篓,缓步向前行进。

  此时阳光有些刺眼,管泽平眯起眼睛,伸手在眉上搭了个凉棚,看的于是更清晰了些。只见那羽士背后的背篓是当地常见的竹背篓,体积颇大,背篓里装载的应该是柴禾一类的物事,满满当当,枝丫伸出背篓,将那羽士的后脑都遮挡住了,看上去沉甸甸的。然而,那羽士行在山道上,却是看不出有何负累之态,只是不急不缓的向前行进着。

  那羽士一边向前,一边随口而歌,一边行进着,看似走的并不如何快,然而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这羽士便已经走远了,眼见着,拐过前方一个弯,便要远去……

  忽然,管泽平似是意识到了什么,心中一动,挥手大呼道:“前方同道且等一等,等一等!!!”

  然而,前方的那位羽士,似是并没有听到一般,依然不疾不徐的向前行进着,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醉龙眠……暮苍苍…………松间来往无牵绊……沿阶败草萤灯暖…………”

  管泽平见状一拍一旁还没反应过来的弟子,伸手一指前面,口中大呼不停:“前方同道且住,等一等在下!!!”

  几名弟子此时也反应了过来,一同大呼小叫着,纷纷拔腿向前行去……

  前方那羽士恍若未觉,依然只是向前走去……

  说来也是奇怪,几人从开始的快步行走到最后的一溜小跑,不但没有拉近与那羽士的距离,眼看着双方之间的距离反而还被越拉越大。

  到了此时,所有人即便再迟钝,也都察觉到不对了,这明显是遇到“高人”了啊!

  于是,几人纷纷将速度从一溜小跑提升到了全力奔跑的状态,甚至于为了提升速度,一些身上携带的负重行李也被先后抛下,甚至有一名弟子一边跑一边还挥舞着手臂,试图能让前方的那名高人慢下来。

  然而即便如此,双方的距离也依然没有拉近的迹象,如此不过两三分钟之后,管平泽便有些遭不住了,心脏跳的几乎要从嗓子眼中跳出来,长大的嘴巴好似脱了水的鱼,眼见着速度便慢了下来。

  一旁的弟子见状也同样降下速度来,想要伸手去搀扶他,却是被管平泽伸手一把推开,扶着腰一边向前跑,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的指着前方:“快……快追!!别……别跟丢了……”

  此处的山道并不好走,这里并非是丹鼎山主峰那样的旅游区,山道也没有经历过完美的修缮,好在现在并非阴雨天,否则湿滑的山道会更难以通行,不过即便如此,管平泽等人也需要小心脚下的乱石及杂草,以免不小心崴了脚,追的狼狈不堪。

  相比起他们跌跌撞撞的模样,前方的那位羽士却是衣袂飘飘,丝毫看不出有何吃力之处,甚至看不出有任何加速的迹象,然而诡异的确实,明明看着不快,几人却无论如何无法拉进距离。

  管平泽在一行人中显然体能最差,很快便被甩到了后面,在他不断催促下,弟子们也不好停下来等他,于是越追越远,拐过一条山道,消失在前方……

  管平泽也不好停下,连跑带走的又走了一阵,便见到前方几名弟子们直愣愣的站在原地不动,似是不追了,心中顿时便来了气,不待喘匀了气息,便大声呵斥:“怎……怎的不追了?愣……愣着做什么……”

  “师叔,实是追不下去了,您看……”一名平素亲近的弟子闻言忙让开身子,指着前方示意管平泽自己看。

  管平泽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向前方看去,紧接着,他自己便也愣住了。

  确实是没法追了,只见前方的山道分分出了岔路,一条道曲折向左侧山下蜿蜒而去,而另一条也不算山道,而是沿着山脊线一直向前延伸,这山脊线极为陡峭,两边都是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看一眼都有些眼晕。

  几人目前所处的位置,同样也是山脊,但是相对较为宽敞平坦,而前方的山脊极剧收窄到差不多只有一掌来宽的距离上,甚至有些部位目测完全没有落脚之处,只是如倒“V”字的陡峭的脊线,这样的山脊在云雾掩映中朦朦胧胧的通向远方,也不知向前延伸有多少远的距离……

  管泽平分明还能看到,在远处,那堪称一线天的山脊之上,一个背着背篓的背影正逐渐远去。周围山风卷动云雾,却丝毫不能撼动那个并不如何高大的身影,依然是那么潇洒,不见丝毫滞涩,稳步向前,就仿佛行走在云间的仙人……

  那身影很快便隐没在山间云雾中,只有那歌曲还隐约传来……

  “夹道疏篱翠色寒……浓浓夜意似成霜,谁知道风敲竹骨……惊起了北雁南还…………”

第五百零一章 寻仙 三

  “飞鸟难越仙人渡……”

  管平泽看着前方的险峻山脊,深吸了口气,口中下意识的吐出了一句不久前在山下村庄问路时,从村民口中得知的地名。

  按照村民的说法,这条险峻的山脊,虽然能够沟通对面山头,然而实际上因为太过危险,并没办法走人。真的要去到对面的“赭碧峰”,需要绕好大一个圈子。

  管平泽探头探脑的向前走了几步,之后立即便退了回来,看着那两边陡峭的峭壁,他便有种小腿发软的感觉,莫说现在没有任何辅助器具,就是给他全套攀岩装备,他也是不敢去尝试的。

  回想刚才那位高人就在几人眼前,如履平地一般轻巧的走过去,简直是难以想象。要知道在那样的高空,周围的山风可是不小,行走在这山脊的难度,简直便如那高空走钢丝一般……

  “师叔,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几人默然好一阵,这才有弟子小声在一旁开口询问道。

  “绕路,既见了高人,怎样也要过去看看……”管泽平抿了抿嘴,一跺脚,转身向着一旁另一侧的石阶走去……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3月27日09:26丹鼎山天师府

  丹鼎山中部,背靠古琴峰,东临沽卢溪,在那山林掩映间,坐落着一片样式古朴的玄门古建筑群,这建筑群依照王府式样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府内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

  在建筑的山门处,立着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牌坊,牌坊正中写着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天下玄宗”。

  今日是周四,并非常规意义上的休息日,即便如此,还是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香客或背着背包,或携带香烛走过牌坊,顺着山道向上行进。这些香客中绝大部分是上了年级的老人,她们通常都携带着一个布袋,在布袋中装着简单的饮水、干粮和香烛,结伴而来进香祈福。

  此时此刻,一行近十人高鼻深目的西方人,正驻足在牌坊下,这些西方人打扮各异,除了几名西装革履外,还有几人身着黑色长袍,头上带着黑帽,另有一名身着红色的长袍,带着红帽,只要对于西方宗教体系略有了解的人都能看的出,这些人的打扮是典型的圣启教正信派牧师的穿着。而那名身着红衣的,似是一名红衣主教,这是地位极高的教职。

  这些人正是来自西大陆先知之城贝尔戈佩里的宗教代表团,这是不久前由卢恩、格兰德与荷尔斯泰因三国与昭帝国达成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参访计划的一环。

  西方诸国虽然总体而言,都信仰圣启教,但是国内教派复杂。

  例如,卢恩信仰的是圣启教圣祈会,圣祈会也被称为卢恩国教会,是由1525年由卢恩国会强制通过一系列确认卢恩国教完全独立于贝尔戈佩里之外的法案,在此基础上确立的。

  圣祈会主教与牧师们在教士会议中宣称教廷主教与其他主教一样无权过问卢恩内部事务。1531年,《信理法案》确立卢恩教会不从属于贝尔戈佩里教庭的独立地位,并被确立为卢恩国教会,卢恩王室取代先知之地教宗成为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废止教宗管辖权及重拾皇室主权之后,国王掌握教会立法、行政及司法事务上的主权。此即是卢恩宗教改革所获得的成就。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卢恩国教一直不被贝尔戈佩里的教廷所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