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100章

作者:天风黑月

  …………………………

  ………………

  …………

  “唔……”陈伟明昏昏沉沉的从睡梦中醒来,他的感觉不是太好,似乎是趴的时间太久了,手臂有些发麻。

  他依稀还记得自己似乎做了个不那么令人愉快的梦,梦中的自己似乎在一片幽暗的海中,不断的向下沉去……

  那种溺水一般的回忆真不好……

  陈伟明直起身子,一边揉着有些发麻的颈椎,一边向四周张望,很快他便发现,办公室中只有自己一个人,莫哈末已经不见了踪影。

  那小子哪儿去了?陈伟明微微一愣,紧接着便想到,也许是去上厕所了吧……

  他扭头看了看一旁的挂钟,已经03:07了。

  只是,大约一刻钟后,陈伟明依然没有见到莫哈末回来,心中便隐隐有些不快,这小子,不会是找地方睡觉去了吧……

  这么想着,怒气便渐渐上来了,想到本岛土著们普遍较为慵懒的生活方式,这还真是说不准的事情……

  也就在此时,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阵有节奏的声音……

  “嗒嗒……嗒……嗒嗒……”

  微微一愣,陈伟明先是侧耳倾听了一阵,然后便站起了身来,来到走廊上,很快便确定,声音传来的方向,便是不远处的物证室。

  难道,是莫哈末那小子在里面捣鼓些什么?

  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

  脑海中转着念头,陈伟明向着物证室走了过去……

  …………………………

  ………………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世纪法会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6年2月01日09:12临州云山坊张宅

  “据南洋早报昨日消息,苏禄岛竹港市竹港警察局发生了警员失踪事件,据悉,两名警员皆为当地人,事发当晚正在警察局值班,根据警方内部人士透露,第二日上班时发现他们都未在岗。当时只是以为他们提早回家,然而直到其家人来警局寻找,才发现两人皆已失联。经检查,在两人失踪的同日,警局物证室丢失了一座木制雕像,此外,事发当晚警局内部部分监控遭到损坏。至于是否与警员失踪事件有关,目前不得而知。截止至目前,事件依然处于调查中……”

  与往常一样,张敬在完成了今日早间的修行后,在正房中,一边看当天的新闻,一边吃早饭。

  张太和则坐在他的对面,俑人也是要进食的,在这方面,他们与普通人并无二致。这些天,张太和一直都居住在张敬家中的客房中,顺便教导张敬的修行。

  不得不说,张敬此前的野路子修行虽然也是进境极快,但是在张太和看来,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走入了某些误区而不自知。虽然目前看来还算平稳,但是如果不马上进行调整,那么再向上走,便可能会出现问题了。

  张敬自家人知自家事,也是清楚自己摸索的东西想来必然是有不妥的地方的,于是最近都在根据张太和的指导调整自己的修行。

  只是如此一来,张敬进阶第三阶的时间,便还要稍微向后推迟些许时日。

  两人教学相长,相处的也颇为融洽。

  除此之外,此前从青铜之门后的世界中收集到的那百余枚法藏,也需要分门别类的整理一番,好在目前有了张太和的帮助,整理法藏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了。从目前初步的整理来看,这里些法藏内容相当的杂糅,里面包涵有大量的符文、秘仪、奇异生物、乃至各类功法的典籍,堪称实实在在的宝库。

  今天的早饭是一些蔬菜沙拉和炖肉,再加一些面包片。炖肉是昨天晚上张敬照着菜谱学着做的,做的马马虎虎,今天早上热一下便可以吃。

  张敬不是那种挑食的性格,将所有的食物一扫而空后,这才放下了筷子,接着便去洗碗。

  事实上,张敬目前也有些无奈,以他现在的身家而言,早就应该在家中增加仆从,而一些诸如打扫卫生,洒扫庭院,修整绿植包括买菜做饭之类的杂事尽可以交给仆人来做。

  其实,按照本世界上流社会的传统,无论是东方西方,无论是士族、豪商还是勋戚、贵族,皆都是仆役成群。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在某些场合甚至会被人看做是小门小户的标志。

  只是,张敬也有着自己的难处,他身上的秘密实在太多,故而实在无法随随便便的在家里安置仆从,目前也只能将这个问题暂时放在一旁,只是在家中添置了一些自动化的清洁机器人以减少自己的杂物。

  大房子,有大房子的麻烦啊……

  做完杂事,张敬回到自己卧室,取出了许愿书查看。

  增长最为迅速的,不用问,依然是这几日被舆论广为讨论的定海云霄观住持萧道光羽化一事,以此时目前为止的势头,赫然是他至今为止上升速度最快的事件。

  “1月23日凌晨,定海云霄山云霄观住持…………期间引发的异常现象受到一定范围内的目击。

  目前该事件…………多个平台上报道。

  …………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展开调查。

  您的行为…………世界底层意识发生了一定的扰动,该扰动目前还在扩大。

  共计增加234579点许愿点。

  紧急:本事件共计增加点数已经超过20万,世界底层意识的波动超过阈值,强制性考验即将降临(注,考验不得使用许愿书的力量)。

  注:您可以选择接受考验,也可以选择推迟接受,但后者将导致您该项特殊事件许愿点增长停止,直到您完成考验。

  除此之外,其余的事件也大多余波未尽,其中颇有几件事情被一些诸如“探秘”类节目的UP主重新翻出来炒冷饭,便又会给张敬带来一波进账。总之,目前为止,张敬的许愿书总计拥有许愿点268931点。单纯从许愿点上而言,倒是颇有一些盈余了。

  只是,让张敬较为挠头的是,他目前许愿点收入的大头“萧道光羽化事件”又因为遇到了点数超过20万点的阈值被停止了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在之后的时间中,如果他不愿意接受考验,那么许愿点的增长便只能以某种缓慢的态势上升了。

  这简直让人骂娘。如果此时张敬面对的只是这一个考验,那么他肯定不会做太多犹豫,直接选择完成考验,毕竟他如今也算是身后有人了。想来,这种考验总不能艰难到连一个四阶修士都无法解决的程度。

  但是,目前他面对的不止这一个考验,目前最让张敬忧虑的,是那个不知什么时候来,甚至不知道会不会来的“副作用”。张敬始终没有忘记,为了让“老师”张太和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前后花费了近20万许愿点,堪称目前为止最土豪的一次经历,而这会为他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他还不清楚。

  而在这个靴子没有落地前,他实在是有些不敢再加码了……

  只是,直至今日,这个副作用始终没有爆发,而那头损失的许愿点也确实让他感到有些心疼。

  如果这个副作用一直不爆发,一直这么下去却也不是个事儿……

  张敬思考了一阵,终于下了个决定,以一周为期,如果一周的时间内,副作用依然没有爆发,那么自己就直接开启考验。

  就在此时,手机响了起来,张敬接通后一听,得知有一份快递已经到达。

  张敬来到大门前,很快,一架运送快递的无人机飞了过来,垂下一个大大的包裹,张敬收了快递后,回到房内,打开一看,是师妹寄过来的新年礼物,礼物有两份,一份是给他的,另一份是给老师的。

  在他的那份包裹中,还有一封信,信中是一些问候的话语,出于某种安全的角度考虑,里面没有提修行方面的事情,不过还是说了一些近况。尤其让张敬注意的是,安慧灵提到了一位名为魏承光的人……

  “求道者吗……”张敬饶有兴致的阅读了安慧灵的描述,若有所思……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6年2月04日16:52定海云霄山云霄观

  定海云霄山云霄观启建太上黄箓大斋法会已经举行了三日了。在本次法会前,帝国皇室的使者带来了帝国皇帝的诏旨,追赐住持萧真人‘慈济先生’。

  这也带给了本次法会一丝别样的气氛,至少在许多人的眼中,云霄观这次是备极荣宠。

  借着此前沸沸扬扬,真假难辨的敕封圆理玄妙无为演教庄静普济真人羽化登仙的传闻,此次法会观礼者甚众,即便此前云霄观早已经宣布封山,并在自有网站及一些媒体上广为告知,法会期间因为场地原因不接待游客,然而,还是有大量信众自全国各地赶来,聚拢在山下。

  尤其是天不凑巧,2月1日开始的一场蔓延全国的寒潮,让整个定海的气温相较往年骤降。

  这也使得观内又不得不紧急调派了一批弟子去山下抚慰信众,并且协调住处,总不能出现信徒因为无处居住冻毙于风雪的事情。

  当然,封山主要还是面对游客的,对于那些有身份的善信,其中不少都是与云霄观有着数代渊源,自然不能拒之门外,观中也早已经准备了客房。再加上各地前来的宫观乃至宗教界代表,总之,还是将云霄山的客舍挤了个满满当当,甚至知客不得不临时腾挪了一些此前用作其他用处的房舍应急,这才算勉强应付了过去。

  以敕封圆理玄妙无为演教庄静普济真人萧道光在玄门的地位,此次法会玄门各法脉也都是相当重视,纷纷派出重要人物观礼,算是给足了云霄观面子,甚至一些好事媒体,以“世纪法会”的名号称呼这次堪称高朋满座的宗教界盛会。

  也因为如此,云霄观上上下下,也都是绷紧了弦,生怕出什么意外,丢了宗门的脸面。

  本次法会,由萧真人大弟子,云霄观监院李景信亲自主持,在云霄一脉上下羽士与云霄观经乐团的参与下,通过拜忏、燃灯普度……沐浴、渡桥、炼度……等等科仪普利冥阳,祭告羽化老真人,功德广庇,同时也为当地善信之先祖拔度超生,除累业力。祈愿众善信共沾法泽,慧根深重,消灾灭罪,福生无量……

  总之,法会期间,坛场庄严如法如仪,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一直到傍晚,法会顺利结束,整个场面都如最初预想一般,所有的观礼人士,都是相当配合,而观中弟子,也并未有出现什么明显的错漏之处。这让一直提着心的李景信终于安下了心来。

  …………………………

  ………………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入禁地

  第二日一早,依照代代相传的传统仪轨,云霄观诸人在后山的祖师陵寝将老住持的肉身下葬。这个颇具神秘感的过程,按照传统,是不允许外人观礼的,自然,也不会有没眼色的人一定要来触这个眉头。

  天公作美,整个下葬过程中,天色一直都是阴天,并没有下雨雪。大约到中午时分,整个下葬仪式便告完成。

  当天下午,一众观礼的宾客在用罢精致的斋饭后,一些还有兴致的,便由观中弟子带领,游览云霄山宫观内外的景致。云霄观在此立派已有数百年之久,如此长的时间里,自然也会流传出不少传说典故,再加上代代羽士多有打理,这山上也是颇有许多可观之处。

  当然,更多的宾客,则是在客房互相串门,毕竟这样群贤毕至的聚会,对于许多人而言,也是难得的交际场所。

  2月6日,虽然老住持的葬仪流程已经完全结束,而此时也已经临近春节除夕,不过大部分宾客则依然没有离开。这是因为,就在今天,定海云霄山一脉将定下一位新的住持人选。作为南方玄门举足轻重的大派,云霄观一脉的住持人选,向来都是各方瞩目的重要位置,从重要性上而言,仅次于丹鼎山天师府的天师之位。其在帝国玄门信众中,也向来都有着广泛的号召力。

  事实上,此时此刻,所有人心中都是清楚的,新一代的住持,多半便是老住持的大弟子,云霄观的监院李景信了。无论年龄、威望还是资历,其都是不二人选,老住持其余的几个弟子,相比起来,都要差上一些。

  尤其是,当年老住持在世时,在多个场合,也都有过暗示,现在所差的,也只是一个确认流程而已。

  类似云霄观住持这种事关重大的位置,依照帝国内部一直以来的规制,向来时由宗派内部推选,然后将人选上报帝国宗教事务局,然后由帝国方面确认后正式生效。

  不过,近百余年来,这个流程也基本就是走流程的形式,并没有发生过官方驳回人选的事件,故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确定云霄观住持人选的日子,就在今日。

  按照传统,推选住持的会议,外人是不得加入的,即便低阶弟子也都不会与会。所有观中高层、高阶羽士、老住持的弟子,将会一同在观中的祖师堂聚集,最后推选出一位人选。

  在此期间,祖师堂的各处出口都会有观中弟子守卫,门上被贴封条,既不许进,也不许出。

  大约到下午13:30时许,随着三声钟鸣声响起,全观上下都知道新的住持已经选出来了。大约在一刻钟之后,随着祖师堂的大门被打开,一众观中高层走了出来,消息很快便传遍了观中上下。

  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李景信成为了新一代住持的人选。

  ………………………………

  ……………………

  …………

  就在一众宾客想要与李景信这位鲜红出炉的新一任住持说上几句的时候,李景信却并没有出现在众人眼前。

  ……………………

  随着吱吱嘎嘎的声音响起,位于云霄山后山的一座高有六层的砖塔大门被开启了。

  “住持,请。”

  冲着面无表情的守塔人拱手一礼,李景信抬腿跨过门槛,走进了这个幽深的石塔。又是一阵吱嘎声响起,那极其厚重镶嵌着铜钉的塔门在他的身后缓缓合上。

  依照云霄观代代相传的规矩,只有每一代的住持,才能够踏入这座承宗塔。这是一座样式奇怪的石塔,通体以极其坚固厚重的天然玄武岩砌成,除了一座大门,和一些开在隐秘处的通风孔洞外,没有任何的窗户,每一层大约有五米多高,一共六层,整体与其说是一座塔,不如说更像是一座堡垒。

  当李景信还是一名孩童时,他就曾经好奇,这座位于后山禁地的坚固石塔,里面究竟是怎么样的?只是,除了师父外,就只有那些与世隔绝,终身不能出观的守塔人能进去。

  还记得当年李师弟曾经偷偷跑进禁地,想要看看塔里究竟是什么,结果被守塔人发现,挨了一顿棍棒后,直接逐出观去。在那之后,师兄弟们便再没有人敢于窥探,甚至连私下讨论,都很少了。

  而如今,六十多岁了,却真正获得了进来的机会。

  云霄观的规矩,历代新任住持的最后一个仪式,便是登塔。

  除了他们自己外,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在塔中看到什么。而不约而同的,历代住持对此,也都是讳莫如深,从不透露半个字。

  随着大门关闭,整个空间顿时黑了下来,好在李景信此时手中提着一盏提灯,他旋转了灯上的按钮,灯光顿时大亮,照的周围的环境都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却见四周的地面是水磨石砖铺就,周围的墙壁上绘制着一些玄门仙神题材的壁画。昏暗的空间中,古旧的壁画之上,一尊尊神灵睁着或淡漠,或者凶恶的眸子,仿佛在注视着他的到来。

  自己将会看到什么?

  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忐忑。

  李景信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向前走去。

  石塔的内部的占地面积大约两百平米左右,中心是螺旋状的石阶,李景信拾级而上,很快便来到了二楼的阶梯口,这里有着一扇厚重而古朴的大门,大门以某种红木为芯材,包以铜皮防腐,门上雕刻着八卦、星宿等传统的有玄门特色的符号,也平添了一些神秘感。

  李景信用提灯在门上照了一阵后,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是镶嵌在大门中心闭合处的一个门锁。

  李景信仔细打量了一下门锁,整个锁身应该是白铜所制,看起来相当的古朴,与普通的古锁不同,上面除了钥匙孔外,下面还有着九个棘轮,每个棘轮上都有着一些细小的字符。

  李景信仔细打量了一番,心中便是一定,知道此前师父让自己记下的并没有错漏,这是一把藏诗锁,每个棘轮上都有着诸多文字,要将九个棘轮排成一组特定的诗句,才能够用钥匙打开门锁,这种锁极其精巧,也算是一种古代的密码锁了。

  “黄发四朝元老又谁知……”李景信将提灯放到一旁,借着散射的灯光,弯腰小心的拨弄着古锁上的棘轮,待到整首诗句对齐,然后从腰间摸出了钥匙,插入了进去。

  咔哒一声轻响,顺利打开,李景信将手按在大门上,缓缓加力,大门随之打了开来……

  李景信提起提灯,登上二层,二层的周围依然是大量的壁画,看起来与一层有些相似,李景信没有停步,继续向楼上走去。

  而在二层与三层的交接处,他再次停了下来,这里又是一扇大门,门上依然有着一把锁,与一楼不同的是,二楼的锁不再是藏诗锁,这把锁看起来颇为的诡异正面看上去像汉字“凹”,钥匙孔是不规则的形状,如果有懂得大昭古锁的收藏家,一定能看出,这是一把少见的迷宫锁。

  第一次拿到这种锁的人一般会掉以轻心,认为极其简单,但只有真正拿起钥匙准备开启的时候才会发现外行人根本很难将造型简单的钥匙伸入锁孔……

  大概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李景信终于打开了这把锁,然后进入了第三层。第三层的四周有许多书架,存放着大量书册。如果是在平日,也许李景信会饶有兴致的翻阅一番。然而此时此刻,在更大的好奇心驱使下,李景信只是略一扫视,便继续向上。

  继续向上走,三楼到四楼的门锁,设置的是一把暗门机关锁,这种锁有两个钥匙孔,开启的时候需要按照特定的程序,两把钥匙配合着进行开启……

  第四层………………

  第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