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年代还在当传统妖怪? 第225章

作者:青山古时月

黄风怪倒是摊了摊手觉得无所谓,自从跟着林虚以后,风餐露宿那是家常便饭,平日里能跟什么山神土地挤一挤都算好住处了。

滚了来道:“三大王,跟我们来啊,我们有房间。”

林虚问:“你们有?”

滚来了点头道:“对啊,二大王早就订好了,随我们来便是!”

说罢,三只小妖起身便带路。

林虚去将饭钱付了,带着黄风怪和闻达跟上三小妖。

辗转几道之后,来到一家看着颇为简陋的客栈。

这客栈原本是两座楼连着的,可如今另外一楼已拆了一半,只有几个木梁还挂在上头。

客栈之内,那掌柜的已是古稀,胡子花白,说话颤颤巍巍。

三小妖将方牌递了,领着林虚便上楼去。

推开房门,一个人影正俯在桌前。

那人听得房门声,道:“怎回来得这么晚?”

抬头一看,林虚已至身前。

“二哥!”

“三弟?”

白蛇君先是一愣,随后笑了。

滚了来上前道:“二大王,你怎么把我们忘了,自己先回来了!”

言语中颇有些生气。

白蛇君疑惑道:“什么我先回来了,我不是跟你说让你们在外边随便逛逛自己回来吗?”

滚了来一愣,苦思冥想了一番,恍然道:“对啊!我忘了!”

来了滚一拳打在其后脑上,道:“便知道是你的问题!”

众人皆笑了。

滚来了道:“二大王,今日三大王请我们吃大餐哩,可惜没等到你。”

白蛇君道:“无妨,你们吃得开心即可,对了三弟,你怎来这里?”

林虚将自己寻物一事略微说了,随后又介绍起黄风怪和闻达。

白蛇君听完以后,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三弟此番来便是又有‘物’要寻咯?”

林虚道:“正在找哩,二哥你又是来此作甚?”

白蛇君迟了一下,道:“我本来是想着来看一眼故土的。”

林虚一愣,道:“柔来国?”

白蛇君笑道:“已没有柔来国,也没人记得柔来国了。”

林虚叹道:“王朝兴衰,正是如此。”

白蛇君挥手道:“不提这个了,对了三弟,你既然是来找东西的,想来有一件事,你或许会感兴趣。”

“何事?”

白蛇君道:“今日我去街上买纸,发生了一件奇事。”

“哦?”林虚露出好奇的眼神。

“没买到。”

“.......”

白蛇君接着道:“于是我又去了一家店,又没买到,终于我走遍了所有卖纸的店,都说今日的份皆已卖完了。”

林虚疑惑道:“这地文人甚多,但也不至于将纸给买绝了吧?”

白蛇君道:“据那些店家所述,都是被一个人给买完了。”

“什么人?”

白蛇君道:“本地知府,卢大人。”

卢府,受了一肚子气的卢公子回到府中,却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到了。

只见得几驾马车停在府前,不停有下人从马车上将一箱箱物件搬下。

这卢公子心中疑惑,便叫来一个下人询问,一问才知道这车上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稀奇物件,全是纸张罢了。

“爹买这么多纸作甚?”

抱着疑问,卢公子步入府中,走进内院却一下子愣在原地。

只见得那客院中,如大雪缤纷般,一片片的白色几乎要客院给淹没。

走上那一片白色之上,卢公子弯腰下去,捡起一片白来。

那白上几行墨字留着。

“这!”卢公子一脸震惊,口中喃喃道:“好诗!好诗!好字!好字!”

卢公子猛然转头看去,客院的房间内灯火通明。

窗口,正有一个人影在桌子前,奋笔疾飞!

观那提笔模样却是飘逸潇洒!

突然,那黑影貌似已提笔写完了,将窗户打开,然后将刚写完的纸张便是扔了出去。

这纸张飞出窗外,也融入了客院内的一片片白。

不一会儿,那窗户又打开了,又是一张纸飞了出来。

卢公子不断捡起脚下的纸张,仔细读着纸上的一句句诗,一个个字,脸上大骇。

最后,他如同疯了似的抱着一大堆的纸闯进了自己的父亲,卢大人的书房之中。

“爹!爹!”

卢公子将怀中的一大堆纸扔在卢大人的书桌之上,道:“这些!这些!”

卢大人笑了,“你也看见了?”

卢公子点了点头,问道:“是什么人!”

卢大人道:“不知,先前只是个乡下的无名书生,可不久前那乡下的知县将他推荐给了我,我一开始只以为那知县是收了银子想让我帮忙提点一下,于是也就安排他给我府邸做个文书,可没想到......”

“有一天!我看见他在写诗,写文章!你知道他写的东西多么惊艳吗?你爹我昔日也曾为探花,自认水平不低,可在他面前,我只感觉十个我提笔也不如他一人提笔!”

卢公子道:“爹!这人是奇才啊!”

卢大人点头道:“是啊,只怕千百年难遇一个的奇才!我已经与他说好了,让他做我的门生,明日便让他去青云亭一笔留名,再安排一下的明年的科考,依他的水平,头名必中!”

卢公子道:“好!可是,爹,他为何一直在写?”

卢大人听到这话也无奈道:“或许这就是才情过甚,致使疯狂吧,不过无妨,只要他能写好文章,无非也就是供点纸给他。”

卢公子道:“好,明日!我便安排他去青云亭!”

卢大人道:“多找几个人去帮忙排队,行方便是行方便,可是规矩不能坏。”

“是!”

卢府的客院内,那灯火通明的房间中。

蓬头垢面,双目血丝的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可是一同滴在纸上的不止有墨水,还有着年轻人的嘴角的口水。

他提笔来,洋洋洒洒便是一挥,一句千古佳作的诗便跃然纸上。

如此才情,只怕文曲降世才可比拟。

一个颇有才气的文人纵其一生,作诗千首,不过尔尔。

而这年轻人笔下的诗,早已不知道是第几千首了。。

他还在写。

“停!停.......”

从他的喉咙里,沙哑地挤出了声音。

可这声音太过小了,甚至被那笔写在纸上的声音还小。

年轻人的手上,已尽是乌黑的墨水,拿在手中的笔杆上,也尽是墨水。

这墨水正将年轻人的手和那笔杆浸染,仿佛染成了同一种颜色。

同一种颜色,看上去又似同一件东西。

他的手和笔岂不是已融为一体。

终于,这年轻人猛然醒过来,另一只手迅速将自己提笔的手按住,然后用力一扯,将笔从手上抽离。

随着手与笔的分离,连接了二者,早已风干成的墨也随之四散开来,飞落至了满屋子的纸张上。

年轻人瘫软在地,颤抖着抬起自己的右手。

鲜血不断流了下来。

那落在地上的笔上,笔杆上还有一块人血沾在上面,然很快被一阵淡淡的金光蒸干。

年轻人急忙将手包扎了以免被人发现。

然后,他便静静坐着,看向那笔,却没有一点想要拾起它的意思。

于是,他睡着了。

第二日天亮,一个下人叫醒了他。

“公子!公子!”

他睁开眼睛,立即慌乱地满地寻找起来,在堆了一地的白纸之中,终于找到了那只笔。

“公子!”

那下人见半天没人回应,便推门进来,看见这年轻人趴在地上。

“公子!快快快!随我们来,今日便是你上青云亭一诗成名的时候了,可不能这个模样,快去打理打理!”

年轻人点了点头,木讷地随着下人去了。

在一众仆人的帮助了,他焚香沐浴,还了新衣。

取来镜子一照,镜子里的他年少风度,又见端雅,哪里还看得出几个月前,他还是个乡下的穷酸书生?

卢大人来了。

“好!不亏是天底下的头等一的才子,这番模样却是潇洒哩!”

年轻人苦涩一笑。

卢大人拍着他的肩膀道:“今日便是你成名之时,莫要叫我失望啊!”

年轻人点着头,回到屋内,看向了那依旧在地上的笔。

他正欲伸手去,可一幕幕恐怖的回忆瞬间涌了上来,他正迟疑,那卢大人的话在耳边响起:

“今日便是你成名之时。”

年轻人咬了咬牙,将笔捡起,捧在手中,低声道:

“帮我写诗,帮我写诗!”

那笔道:“好啊!”

青云亭,青云亭,人心随青云,青云何时停?

卢公子一大早便找了好几十个人在青云亭外排着,直等到了府中传来了消息。

“公子,他们动身了。”

“好,教他们路上快点,不然我安排的人都快排完了,那些考官可不讲人情的,你对不上马上就赶你走。”

终于,在卢公子安排的人只剩下了几个时,卢府的马车来了。

马车上走下来一个穿着干净衣服,手里却握着一杆看上去颇为老旧又乌漆墨黑的笔。

卢公子急忙上去将那人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