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咸鱼的我被迫成万世之师 第53章

作者:老夫这暴脾气

书生冷哼一声:“以礼教为本!以圣人之言为本!以仁孝为本!”

花满楼嗤笑道:“可我为何觉得,国朝当以农为本呢?所谓民以食为天……哦,莫说是民了,便是你们这些囊虫也得吃饭吧?别告诉我,你们这些读书人抱守礼教,读圣人之言,遵守仁孝之道后,就忽然能吃饱肚子?”

“噗……哇哈哈哈哈……”花满楼这话不是个笑话,可一旁的赵仁闻言却笑得打跌,愣是让两方剑拔弩张的气氛为之一缓。

花满楼耸耸肩,无视他继续对那书生道:“陛下着你们打造的镰刀锄头是要放在市面上卖给农户的,虽然你们不懂炼铁吧,但我好歹还是先说一句,这些东西不单单造价低廉,且耐用锋利,农户用之能省下不少力气,继而开垦更多的田地……”

那书生瞪着花满楼吼道:“农户种田多寡与我等何干?”

花满楼闻言不由得就眯起了眼睛,可还不等他说话,赵仁就先怒了:“怎么就与你无关了?你吃的粮食是不是农户从地里刨出来的?你穿的衣服是不是农户织造的?”

那书生害怕花满楼,却不在意赵仁这么个半大孩子,便嗤笑道:“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这段话出自论语,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樊迟认为他的老师无所不能,即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蔬菜。

子当时就说:吾不如老农。

待得樊迟走了,孔子骂樊迟是小人,然后又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统治者若是喜好礼义信,那么百姓自然会带着子女来投奔,哪儿用自己种庄稼?

这段话被这群读书人解读为:只要有礼义信,那么何必要搞种田的事儿呢?

显得子很看不起农业一样。

可实际上,人家子只是觉得术业有专攻,他教习的弟子并不需要去做种田的事儿,而是做其他的事儿更好一些……

所以听得这话后赵仁被呛住了:“你……你强词夺理!”

那书生轻蔑的看着赵仁,一脸冷笑,并不作答。

而花满楼却拍了拍赵仁的肩膀,微笑道:“你别和他们杠,杠不过的。”

赵仁急切道:“可……可是……”

“我知道,我都知道。”花满楼笑嘻嘻的看着赵仁:“脑残者无药可医,你说不通的。那么既然说不通,你又何必管他们,让他们活活蠢死岂不更好?”

听得花满楼的话,一群书生都怒了,他们顿时就破口大骂。

花满楼无所谓的揉了揉耳朵,对一旁负责协助这群人炼铁的匠户道:“已经教了他们七天了对吧?”

那匠户忙道:“是,恩公,有七日了。”

花满楼点点头:“也算是耽搁了你们不少时间,这几日造火炉的人都拿到提成了……罢了,这几日的提成我出,从现在起你们可以不用管这群脑残了。造火炉的那边紧缺人手,你们也去吧,到时也好拿提成不是?”

那匠户先是一喜,可随即又瞧着依然破口大骂的读书人道:“可他们还是不会……”

花满楼撇撇嘴:“这我可就管不着了,谁让他们太蠢呢?陛下可是说了,他们若是造不好一万镰刀和一万锄头的话,从头再来,而且开春还得每人种两亩地,做不好还不准参加春闱……啧啧,后年开春就是春闱,他们爱蘑菇就蘑菇着吧。”

吩咐完匠户们,花满楼又转头对几个监工的少年兵道:“你们也回营吧,莫管这些家伙了,每日傍晚来此瞧瞧,看看他们到底造了几个就行。”

“千总,他们若是跑了的话……”一个少年兵扫了一眼那群读书人,有些不放心。

花满楼笑道:“莫管,反正任务没完成的话,他们没法儿参加春闱,说不得还会被革了功名呢。对了,今日他们的伙食从后勤那边出,你们这边不用管。”

“是!”

西山卫伙食最好的就是这群少年兵了,因为他们的训练强度大,若是营养跟不上的话很容易练废,所以花满楼自是不会在这方面省钱,甚至还单独给他们开了灶房。而匠户那边却不必如此,管饱就行,因而食物的品质自是不如西山卫。

也就是说,后勤那边可不管什么营养不营养,也不会管味道不味道——有吃的就不错了,谁还在乎旁的?

一开始花满楼不想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因此自是让西山卫负责这群读书人的饮食,可如今他们自己不要脸,那花满楼还在乎啥啊?

“对了。”花满楼又吩咐那匠户道:“先前是你们给这群二百五腾的房子吧?今日将他们赶出去,着神机营那边给他们提供几个帐篷。”

那匠户一脸惊恐:“恩公,这不好吧?这些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万一夜间冻出个好歹……”

花满楼笑道:“是啊,有功名在身的老爷不屑于住咱们的热炕,谁让咱们都是操持贱业的人呢?比不得啊比不得……”

有了花满楼这一通吩咐后,这群读书人在西山的所有特权全没了,他们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143.善莫大焉

花满楼这做法叫以直报怨,这是孔圣人的话来着。

孔子被称为万世之师、大至圣先师,直到花满楼前世那个时代他的思想依然在影响着国人,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足见其伟大。

可是随着时代的更迭,儒家文化的发展已经和孔子那个时候有了很大的区别,甚至连意思都反了,最精彩的大概就是以德报怨——实际上,《论语·宪问》中是这么说的:“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明白了吧?人家子的意思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哪儿是什么以德服人啊?

所以说,或许某个有关子曰的无良段子更能诠释子这段话的意思:打架用砖乎,不宜乱乎……

可正因为孔子的意思被各种曲解、误解,甚至是为了束缚思想而刻意歪解,这就使得‘以德报怨’这种糟粕忽然就成了儒家的精粹,致使在许多人的认识里,孔子就是如唐僧那般叽叽歪歪迂腐的老夫子,你揍他他也不生气——以德服人嘛,没关系,左脸揍完揍右脸,揍到你服为止……

可事实上,子曾经诛杀少正卯,当面暴起用手杖敲过原壤;臂力过人,曾单独推出陷入泥潭的马车;酒量深不可测,周游列国时以一当十从没喝醉过;不肯受气,卫国国君打算重用他,但说话的时候漫不经心看大雁他就直接告辞了……

种种迹象表明,这位万世师表的圣人根本就不迂腐,相反还是一副豪杰形象,哪儿像现在这群叽叽歪歪的读书人啊?

花满楼觉得,若是子知道自己的意思被这群人分分钟玩坏,估摸着得气得直接抄刀剁了这群不孝的徒子徒孙,所以他就直接以直报怨了,这是子的教诲啊……

而且硬要说的话,花满楼也没把事儿做绝,毕竟还给他们管饭,而且还给了他们帐篷,也没让他们和某个言官一样去野外生存不是?

从这一天起,发配到西山的这群读书人就彻底没好日子过了。

没人管他们是不是过得舒坦,也没人理会他们是不是冻着饿着。

后勤那边将饭做好了后仅仅是过来打声招呼而已——听起来很像是‘嗟,来食’,反正你们爱吃不吃,不吃饿着;神机营丢给他们一些漏风的帐篷后,甚至都没管他们会不会搭边闪人了,他们的任务可不是伺候这些老爷。

而自打考上举人后,这群举子就已经算是官员预备军了——范进中举就是例子,中举后自有人给他们送钱送物。由俭入奢易,可奢惯了后在吃苦……

不少人当天就哭出来了。

他们原本还能耍威风,仗着自己有功名欺负欺负匠户,让他们腾房间,呵斥他们替自己炼铁,可随着花满楼一声令下后就没人迪奥他们了,匠户们甚至还好心的在空地给他们单独起了一座高炉,因此这群人只能呆呆的杵在寒风中抓瞎……

对此老油条柳凡表示了一定的担忧,毕竟这事儿搞不好就是一顶‘虐待士大夫’的帽子压下来了,这罪责可不是一般的大。

可花满楼却丝毫不在意:“子在川上曰:耗子的腰子,多大个肾!有吃有喝有住,待遇上和神机营那群人几乎一模一样,他们有脸说我虐待?至于炼铁种田啥的那是陛下的旨意,有本事和陛下论道去,没本事的话他们就莫要叨逼叨,叨个勾八啊!”

不得不说,花满楼亲手断了自己的文人路线后,说起话来就越来越粗俗了……

“这些事情都不要你管,你只管做你的事儿就成。”花满楼在暖和的屋子里无比悠闲的品着茶道:“话说,这两日让你招募京都所有铁匠铺的人,你打问的如何了?”

花满楼如今确实是非常缺人,不仅仅是缺匠户,还缺挖煤的重劳力。西山将火炉的生意做开后,此时不单单急缺铁匠,且煤炭的使用率也大幅提升,因此现有的人手可就不太够了。

柳凡答道:“差不多了,那些匠户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咱们西山炼铁又快又好,知道若是咱们出手的话,他们可就没活路了,这些日子正抓瞎呢,所以标下去说了一嘴他们便答应带着家小来西山了。”

花满楼点点头,却又不放心的问了一句:“这么容易?你们这群杀才没威胁人家吧?”

柳凡一脸无辜道:“哪儿能呢?这些日子西山匠户的待遇都传了出去,所以满京师的匠户们都想着能投奔千总呢。现而今这个口子一开,莫说铁匠了,只怕京师一带的木匠、石匠、瓦匠这些人也会找着来,只是如今眼瞅腊月了,来西山过冬是难题,所以估摸着明年二三月大批人才会动身,如今来的倒是少一些。”

花满楼沉吟道:“这……都跑来不好吧?”

坐在另一边儿的赵仁却插话道:“没啥不好啊,多来一个就多一个人吃饱穿暖不是?而且我也要用人呢!”

花满楼愕然道:“你用什么人?”

赵仁叹息道:“你不常说术业有专攻么?我这两日鼓捣那热气球,发现理论上是行得通,可实际上单单气球的材质就不好找,不但得轻便牢靠,还得不透气……”

花满楼听得这话不由得就笑了:这位物理小天才不知是怎么想的,前两日鼓捣了一个以竹枝填装的超大的纸气球,结果……

咔嚓了。

就是咔嚓了,竹枝强度不太够,在加热到能起飞时,拴在地上的绳子将竹枝扯断,随后搞得一团狼狈。

当时花满楼就震惊了,他问赵仁:“你就不会用类似渔网的东西做框架,然后用动物的皮密封么?”

听得这话赵仁才意识到自己的经验不足,所以他急切的希望找来一些皮匠帮他鼓捣,并且还举一反三,认为肯定会有比花满楼说起的两样东西更好的材料。

“其实我要是能在结实的布上贴纸密封也不错,都怪你说什么孔明灯,害我以为非纸不行,”这个时候赵仁还在怨念他的气球:“而且我手底下那几个人手也潮,糊个纸气球都有些漏气……”

花满楼笑喷了,笑了好一会儿才在赵仁怨念的目光里对柳凡说道:“行吧,想要来的人你让下面的人挨个登记造册,别让一些宵小混进来就是,此外这两天也去找几个靠谱的皮匠先带来,交给这货……”

说着花满楼转头对赵仁道:“这些人的工钱你自己看着给啊。”

“切,小气样儿!”

……

京师,温阁老府。

“好暖和啊……”书房里,某位大小姐依然捧着书裹着毯子蜷缩在椅子上,宛若猫儿般慵懒。

温玉宸买回了火炉后,第一时间就让人在这儿安放好生火,因此怕冷的温凉就此便赖在这儿了,连吃饭都不出去,只让人送来。

瞧着自家妹子,温玉宸满脸都是苦笑:“若是让旁人知道你是如此做派,你还能嫁出去么?”

这年头的大家闺秀讲究其实蛮多,如温凉这般坐没坐相还真是比较影响行情。

“兄长若是不说出去的话,谁会知道这个啊?”温凉对此却毫不在意:“我还想搬个罗汉床进来呢,就是爹爹不许……”

温玉宸叹息道:“怕冷怕到你这份上,只怕也是绝无仅有了。”

温凉嘻嘻一笑,伸出小手捧起茶杯后将脸挨了上去,感受着茶杯带来的温暖她舒坦的甚至眯上了眼睛:“这火炉产自西山,那就定是花满楼的创意了吧?”

温玉宸心里忽然有点泛酸:“谁知道呢!而且是为兄亲自买来给你装上的,你总不能连这也念着他的好吧?”

温凉愕然道:“兄长说什么呢?我只是觉得,有此物的话,以后如小妹这般苦熬冬日的人可就好过多了呢!”

温玉宸忿忿道:“你说错了,苦熬冬日的人依然得苦熬,除非他有钱。六百两银子不二价,你觉得一般人能买得起?”

温凉微笑道:“兄长莫不是以为,这火炉的价格会一直不变?”

“这……”

“兄长且看,你买回来的这铁炉明显是下了一番功夫才造出来的,但多半的心思都用在这外表上,为的正是让有钱人能心甘情愿的出钱。可实际上这铁炉最紧要的地方却是这烟筒,也就是说,哪怕形制非常粗糙难看,只要有了这个的话,火炉照样能用。”

温玉宸点点头:“是吧?可这又能说明什么?”

温凉笑道:“这说明,待得这精致的铁炉卖出一大批后,花满楼手上有了钱自会大肆招人造火炉,可物以稀为贵,造的多了价格自是会降下来,继而他会鼓捣一些不好看但依然好用的火炉卖给平民,如此一来岂不是所有人都受惠了?”

温玉宸脸一黑:“所以我们这些花大价钱的就是冤大头了?”

温凉哭笑不得道:“也不能这么说吧?且早一刻买早一刻享受,反正我觉得不亏。何况……”

“如何?”

“听闻西山匠户的生活较从前过得更好,所以花满楼若是大肆招人的话,京中的匠户必定闻风而动,如此一来许多活不下去的人也能跟着他吃口饱饭了,而多一个吃饱饭的人,就少了一个可能会酿出大祸的暴民乱民,这不是善莫大焉?”

温玉宸忿忿道:“我才不信他想了这么多,照我看他就是个奸商罢了。你若不信,为兄陪你走一趟西山,你亲自探探虚实?”

温凉闻言立刻缩了缩身子顾左右而言他:“过……过些时日吧……我不愿出门……”

温玉宸抚额长叹:“有那么冷么?”

144.千总很头大

当花满楼公开招募匠户和劳力后,京师一带的匠户可谓是闻风而动,虽多有不便于在腊月动身的人,但来的人依然不少,青壮尤其多。

冬季正是农闲的时候,京师附近多得是闲着没事儿干的农户,便是京师流民营那边也多得是吃不上饭的人。

原本许多人都对在西山做工有疑虑,可如今西山的情况渐渐流传了出来,且有一些本就在西山做工的人出门大肆吹嘘西山的待遇,如此一来许多人也就大着胆子来看看了。

要知道,西山千户所原本就是挂名玄武卫的西山千户所,玄武卫的凶名在外,恶名昭著,若非是日子真的难过,谁又肯如此冒险?

但来了之后却发现,这里的玄武卫居然是前些日子战瓦剌的那些少年,他们非但不会仗势欺人,还偶尔会在闲暇时帮遇到困难的百姓做一些事情,这……

就很让人惊悚了。

不得不说,花满楼的思想政治课进行的非常成功,这些少年自认自己的伙食费和军饷是匠户和青壮们赚回来的——理论上来说也大差不差是这样,毕竟现在西山运转起来后,宫里已经不给钱了,所以西山这里虽然没到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程度吧,但遇上之后帮一把则成了少年兵们的共识。

并且么……

之前花满楼将柳凡带来西山是想着让他稍稍做点离谱的事儿以至于自己被弹劾,继而将自己从千户的位置上削下去,可柳凡是什么人啊?这老油子伶俐的很,抱上花满楼的大腿后就将自己的前途彻底压在了花满楼身上,他又怎可能做坑花满楼的事情或者做一些不着调的事情自砸饭碗?

所以花满楼吩咐的事情他都会全力去做,拿不准的事情他则是早请示晚汇报,莫说是经手西山大笔银子他不曾伸手吧,便是对最底层的矿工他都不曾苛责,甚至东街百户所带来的人他也极力约束不让他们作死作妖,因此在黄子超带人出使后,柳凡俨然成了花满楼身边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仅次于把匠户们当大爷供的彭广……

就最终的结果来看,花满楼可谓是阴差阳错的将西山运营的相当靠谱,简直是上下同心齐力奔小康。

顺便一说,小康是子对于天下大同的大同社会低一级的追求,描绘的却是如夏禹、商汤治下出现的盛世,《礼记》里这么描述的: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

这事儿也是前番光兴皇帝怀疑的地方:自周公后,达到这种盛世的朝代根本没有,且如何达到如此盛世史上也无记载。说得直白一点,光兴皇帝甚至怀疑这事儿是儒家厚古薄今,吹牛逼来着,反正这种事儿他们常做……

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花满楼更忙了。

原本西山卫的构成是新军加上各矿近千矿工以及一百户左右的匠户,可如今每日都有迁居西山的百姓,因此首先受不了的就是后勤部了。

事实上,后勤除了做饭的匠户家人外,还有一批人是专司采买的,他们不仅仅要买西山这数千口人的口粮,还得采购各类矿石,如今甚至还得加上一些古怪的材料比如牛皮啊渔网啊什么的,此外火炉和农具他们也得运到京师销售,如此一来这群人可谓的忙的脚不沾地,有人不得不每日于京师走一个来回。

此外,矿上招募的青壮基本是没人管理的,反正他们只需要出力挖矿,随即过称记录就行。

然而因为招募的人多了,这就使得一些浑水摸鱼的家伙混了进来,他们不求挖矿给钱,而是只想要那一天两顿饭,因此每到上工时这群人就随便找个避风的地方呆着,只等矿上开饭。此外,一些人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矿工区那边屡屡有人被人偷了放在屋里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