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611章

作者:爱开小差

  “不然,我怎么向父皇交代呢?”

  韦孚脸色惊变,他开口道:“诸君切莫中计,是我们做的便是我们做的,不是我们做的,殿下强加在我们头上也无用。”

  他言下的意思很了然。

  法不责众。

  尤其强调了关中诸族的关系。

  只要绑在一起,对方就算是亲王也不敢贸然将他们全部残杀殆尽。

  她要是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整个关中就陷入了瘫痪。

  但其他人可未必那么想。

  现在晋王的意思,明显就是只想抓一个人交代,不想牵连那么多人。

  你韦家是硬凑,过来捆绑,道德绑架我们。

  是自己保不住了,还要拖别人一块儿死。

  谁和你们是兄弟啊?我们各为其主,不认识。

  西安府县衙主事杜鸿是想都没有想,立刻开口道:“臣听闻半月之前,徐总督曾审查过韦家的粮车,其中应该是有些蹊跷的。”

  “如果关中叛贼有人勾结的话,韦家首当其冲,这些日子,他家的粮食运往何处,又有什么人需要如此巨量的粮草,臣下不好说。”

  有关中杜氏的牵头,第一个‘背刺’,其他人也不再碍于面子,纷纷附议,顺势开始指责韦氏的嚣张跋扈,直接演变成了一个申讨大会。

  韦孚听到这里,大概已经是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下场了,这差不多是大局已定。

  没人愿意保他们。

  韦氏是注定要在这里覆灭了。

  到了这个时候,韦孚也不想掩饰什么了,他怒斥道:“你们这帮贱种,你们以为自己很聪明,以为自己保住了自己的宗族吗?”

  “从今往后,关中大族名存实亡了,我为诸位谋利,落得如此下场,还有谁会真心出力?”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政治上的同盟关系就不再复存。

  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本身就是最不搭边的一句话,因为政治同盟决不可能牢不可破。

  晋王让关中大族选出韦氏来替罪的那刻起,先前若隐若现的同盟关系就变成了人人自危的残存之秋。

  谁都将不再值得信任。

  而晋王显然不想让韦孚在这里狺狺狂吠下去,她将腰间的宝剑拔出,一剑封喉。

  “过往之事,本王既往不咎,诸位都是大晟的肱股之臣,怎么会做出于国不利的事情呢?”

  “关中的叛乱,本王还希望诸位鼎力相助呢。”晋王笑着说道。

  正如韦孚所说。

  晋王不可能杀光在场上的所有人,而晋王同样知道关中如此混乱,这些人自然也是推波助澜的一方。

  可是,全部杀光的下场,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这不是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

  死一族而引起关中大族互相之间的忌惮。

  这些人自然会顾虑自己的把柄被人抓到而谨慎行事,晋王如此的敲打,实际上是收益最高的办法。

  而这也不是说这些事情,她晋王就放下了。

  有一种东西,叫做秋后算账。

  看着眼前英气勃发,姿态挺拔,颇有雄主圣王仪态的晋王,陆成安心中有些吃惊。

  在诸多亲王中,晋王绝对是变化最多,变化最快,成长最迅速的亲王。

  虽然自身条件出色是一方面,但是这寻常人难以跟上的行动力才是晋王变化最大的绝对功臣。

  从懵懵懂懂的尝试施政,再到明辨要理后的激昂气质,身上已经有了股永乐大帝的独特霸气。

  而此刻。

  晋王转过头来。

  眼眸定在了陆成安的身上。

  这一眼,如隔数十个春秋般的情深,犹如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好久不见。”

  “想你了。”

  “如果我在想着你的时候,你也在想着我,那便更好了。”

  .....

  .....

  .....

第577章 一身正气怎么天天被美人计当场驱散!

  晋王笑着寒暄,她拉着陆成安的手,指着眼前一个精壮冷峻的汉子道:“这是我在凉州寻得的义士,是个鲜卑人。”

  “姓慕容,名师,在凉州教化异族的事情,本王都是请他来办的。”

  说着,晋王又向慕容师介绍了一番陆成安。

  慕容师抱拳道:“在晋王殿下这里常常听到她称赞陆大人的才能,今日一见,果真是一表人才。”

  异族也分三六九等。

  慕容师这种几乎已经完美适应大晟文化,严格来说除却血液上还流着鲜卑人的血,他的文化同源已经变成了大晟。

  而作为鲜卑族中的贵族,他比寻常异族多了不少风度,至少他看上去不光是个武夫,还有股边塞名士的优雅。

  但可千万不要被他的样子给欺骗了。

  这人对凉州异族的教化,都是物理教化,跟常规的教化根本是两码事。

  教化的好评率更是100%,因为根本没有人能活过他的教化。

  总的来说,这人是把反对大晟统治,哪怕是有一丁点意见的都给宰了,只留下愿意听话的人。

  晋王能养出一批完全听话,忠诚度高的异族骑兵。

  就多亏了慕容师的暴戾,他对待异族的态度就是两个极端,不听话的往死里整,听话的就好吃好喝的供着,只要你能办好事。

  这样一来,就是个傻子都知道跟着晋王混有饭吃,自然诚心愿意接受教化。

  而像这种能从重重杀机里混出头来的人,毋庸置疑是个人才,哪怕是鲜卑人。

  陆成安抱拳还礼。

  晋王笑着坐在了上位,看向了一旁的吕琯,她轻轻吹了吹还有些发热的茶,放在陆成安这一侧。

  “关中的事情,本王大抵已经知道了来龙去脉,吕琯,你直接去查办韦家的田地、粮库。”

  “遵命。”吕琯抱拳,听候晋王的驱使,正欲转身离开。

  在边境的这些日子里,吕琯似乎变得成熟了许多,完全不像是在京城时那幅不着调的模样。

  带着的头盔,也让吕琯颇有股将军的气势。

  “先别急着走。”晋王叫住了吕琯,她顿了几秒钟道:“大概还有几天,父皇派遣的钦差大臣马上就要到了。”

  “在他们来之前,我们要敲关中大族一笔竹杠,不能白跑一趟。”

  她是真没把陆成安当外人。

  已经开始谋划着怎么从关中人的手里拿好处了。

  陆成安愣了一下,默不作声,他的一身正气是留给百姓的,可不是留给那些成日吃肉的大族。

  晋王拿那些大族开刀,陆成安是不可能为他们说话的。

  而这些年来,大晟王朝的政权不稳,主要原因还是主政的官员是一批一批换的,这就导致官员的素质下滑严重,然后国家走势就磕磕绊绊的,这才给了外界可乘之机。

  从泰熙帝之后,正英帝的五皇姐管理朝政的那几年,是一批官员,正英帝上位以后,又是一批官员。

  差不多是短短的二十年,管理大晟王朝中枢的朝内大官,换了至少三轮。

  模拟推演里,正英帝也有突然驾崩的时候,在他之后,还有其他亲王的接替。

  最不理想的状态下,大晟王朝可能在二十年内会有四批核心官员的替换。

  这都快赶得上微操大师崇祯换人的速度了。

  你说一个一直在换官员治理天下的政权,它能长久吗?它能稳定吗?

  像这些大族能那么嚣张,还不是仗着自己是皇权关系中不能轻易替换掉的支持者。

  他们可是比大臣还要稳定的一批存在。

  你杀一两个大族是无所谓,把所有的大族都杀了,皇权就崩了。

  这些人,你只能尽量想办法压制,去管理他们。

  尽管这些蛀虫的存在一直令人感到恶心,但是现在的大晟王朝还是没有资格收拾他们,至少一个各方面都岌岌可危的国家,真没有那么多的余力去对付这批人。

  哪怕是大一统王朝的巅峰期,对付这些人也要出很大的力量。

  而此刻的晋王非常兴奋。

  现实里的大晟王朝就像是一个还未开荒的肥沃之地,谁先抢占了先手,谁先干出一番大事,谁就夺走了先机。

  很多事情,很多名望,都是可以抢着做的。

  包括人,晋王都可以抢。

  在慕容师和吕琯从总督府内离开,两人开始在关中内展开行动时,晋王目光停在了陆成安的身上。

  “成安,你说这徐将行该如何处置?”

  半响,陆成安答道:“徐总督只是愚钝,并非人心向恶。”

  陆成安不是一个圣母,徐将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险些坏了大事,他是罪魁祸首,但是别人问起来,陆成安就要报复回去,那就不是一个君子所为。

  实事求是来说,徐将行的罪行也的确犯不上什么死罪,卸去他的职务已经是差不多了。

  晋王思考片刻道:“那本王就卸去他的职务,命他好好反思。”

  晋王大体上的行事风格,思考方式都是出自陆成安的,这也让他们两个人很容易想到一块儿去。

  当然,晋王也不是完全跟着陆成安思路走的,她相当于激进派的陆成安,有时候仇恨占据大脑的时候,她可不会让着谁。

  她走到了总督府的大殿前,平视前方一切,感叹道:“关中确实是个好地方,比之雍凉繁华无数。”

  感慨片刻,她悄悄推手,将大厅的正门合上。

  旋即转过头来。

  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旖旎的气氛,陆成安深感不妙,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将有些微凉的茶杯放在嘴边,正欲饮下。

  屏风忽然挡在陆成安身前。

  晋王伸出精致有力的大腿坐在陆成安的身上,双手怀抱陆成安的脖颈。

  好暖,好肉。

  事实上,你远看晋王的时候,是看不出来晋王身材有多妙曼,可是近距离接触的时候,那种难言的舒适感就能展现出来。

  靠着她真的很暖,很舒适。

  那是一种不腻烦的肉感,你能感受到她强有力的力道,还有种摄人心魄的魅感。

  坏了。

  一身正气碰到美人计直接就被当场驱散了。

  不中用的东西。

  你也配是金色词条?

  而晋王伸出手来,微微搭着陆成安的下巴,她红润的嘴唇毫不犹豫地贴了上去。

  为了不让自己鼻子和陆成安来个对对碰,晋王歪着脖子避着交吻,舌头抵在齿间,晋王白皙的脖颈红得厉害。

  心跳声。

  扑通扑通响起。

  近距离的接触,两个人彼此之间似乎互相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