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610章

作者:爱开小差

  .....

第576章 如果我在想着你的时候,你也在想着我,那便更好了。

  关中的问题到底有多好解决呢?

  大抵就是随便来个亲王,这件事情不说是迎刃而解,那也是翻手覆云,轻而易举。

  陆成安差的是身份,缺的是地位。

  他即便是正英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官职地位比之关中总督又如何?

  更别说在关中诸族的影响力了。

  大族之所以是大族,就是地区上的影响力。

  陆成安这一套,在人家的主场,别人偏偏就不吃这一套。

  能无视这套规则的,只有比大族更加大族,比大族更加权威的人出手。

  这当然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

  陆成安的想法自然是不想把这边的事情拖大,巧施手段,逼着徐将行出头。

  只是他没想到这人确实是个软骨头。

  陆成安将关系破坏成这个样子,他竟然不考虑加大一下力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韦氏给锤死了,而是在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妄图继续以平衡求生存。

  无论证据确凿还是不确凿,只要咬准韦氏的粮食去向有问题,徐将行就一定是占理的一方。

  脑袋灵活的人,现在已经在去想如何坐实这件事情,不管陆成安提供的消息真假,只要咬死了韦氏和叛军勾结,给这个案子坐实,这便是大功一件。

  这才是最合理,最符合自身收益的做法。

  因为都走到了这一步,就不可能再有第二个选择给他空出来了。

  不出三天,徐将行就会认清现实来找他。

  陆成安给自己倒了一壶茶。

  什么场面都见过了,精神层次的见多识广,让他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好怕的。

  ......

  “徐将军,汝擅动吾族粮库,究竟是想怎样?”韦孚目光凶恶,气势迫人。

  这些天,韦家已经给足了徐将行压力。

  而韦孚过来,就是再给他上一把火。

  徐将行自知惹上了麻烦事情,又拿不出实际的证据,可面对一幅问罪的韦孚,他却不想让自己失了面子。

  “例行公事,怎么?惹得韦大人不悦了?”徐将行冷声道:“还是说,韦大人做贼心虚,来我这里故作姿态?”

  韦孚被顶了回去,有些意外。

  然而徐将行又道:“朝廷上午调令,我方才得知消息,马上就有钦差大臣过来监察关中。”

  韦孚心里一笑,难怪这徐将行比往日有些胆量了,原来是朝廷里面来人了。

  不过,他已经是把收尾的事情处置干净,自然是不怵什么钦差大臣。

  不光如此,韦孚还要借题发挥。

  毕竟,谁见过关中大族吃过亏?他们大族的粮车被查了却默不作声,反而是容易让人看出些端倪来。

  “钦差大臣来了又能怎么样?”韦孚笑呵呵地看向了徐将行,“徐总督无故捉拿我韦家的族人,还清查我族中产业,这事儿,你认为你说得过去吗?”

  “钦差大臣不来,我要向陛下参你一本,钦差大臣来了,我还是要向陛下参你一本。”

  弹劾这种事情,说白了就是告状。

  当皇帝的都是有耐心的,一两次告状,他不当回事,但天天看到一个人被点名,那就未必有这个耐心了。

  很多皇帝都想当个省心的皇帝,天然厌倦这种互相争斗的事情。

  弹劾,对双方来说,都是消耗皇帝信任的举动。

  像徐将行这种完全依赖皇帝信任这才当上总督的官员,他回到老家,可没有那么硬的宗族站在他身后。

  在地方上很怂,自然也有这些因素存在。

  所以韦家越发难,越咄咄逼人,徐将行越觉得是陆成安把自己拉下了水。

  他本可以不染上这些破事的。

  是陆成安硬把他带了进来。

  两人不欢而散,徐将行怎么着也是要面子的人,被韦家这样踩头,就清楚对方并不想调和这件事情,宁事息人的路就此断掉了。

  而韦孚凭借着关中大族,又是地方名士的特长,在关中煽风点火。

  关中这么多年下来都能貌合神离。

  还真就是徐将行特别能忍。

  但陆成安指挥徐将行擅动官军检查韦家那些商人的粮车,使得这一团纸彻底包不住火了。

  这件事情被拿出来做文章,韦孚一发声,其他关中大族的名士们自然是不遗余力地一同声讨徐将行。

  说到底,韦家是和他们属于同一条战线,今天韦家的商人粮车可以被徐将行查,明天其他几家的粮车也能被徐将行查。

  走私这种事情,在大族之中是非常常见的行为,今天他们放任了徐将行,往后徐将行把矛头找到他们头上该怎么办?

  这种触碰利益的事情,大家还是很团结的。

  那么问题来了。

  徐将行能团结到谁呢?

  他还真就除了一个枪杆子以外,什么都没有,他又不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

  最终,徐将行只能在府中称病,不再见任何的外客,装起了缩头乌龟。

  这几日里,舆论几乎是一面倒地站在了韦家这边,握着笔杆子的一方,永远有办法让自己站在真理这一方。

  因为真理,是他们自己写的。

  就在徐将行持续装病,韦孚准备单方面宣布胜利的时候,晋王到了。

  凉州到关中所需要的脚程,晋王仅仅就用了十二天的功夫就到了,她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往这边赶路。

  一到关中,晋王就接管了整个关中城的兵权,由手下的吕琯、慕容师卸掉徐将行的职权。

  她甚至都懒得去总督府问罪。

  起手先把关中最重要的控制权给握在手上。

  在慕容师、吕琯还有一千凉州铁骑强有力地入城以后,他们两人出示了晋王的令牌,就接手了关中的军权。

  这无疑是僭越。

  但晋王认为这样更加效率一些,若是什么事情都要请示父皇,大晟王朝不用救了,直接拖死它算了。

  晋王的到来,有些突如其来。

  可晋王一来,就把徐将行的职权全部下掉了,这肯定是让关中大族欢呼雀跃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永不过时。

  然而大家根本没有笑得了多久。

  晋王就派遣慕容师将住在关中族地的韦家满门全部都捉拿了起来。

  她令使关中手握要职的官员,全部通往总督府觐见,直接让关中的气氛陷入了一种无名的恐慌感之中。

  “陆君...我来晚了啊。”

  总督府内,晋王伸出手来,拉着陆成安,双眸微红,显得很是怜惜。

  紧紧揪着的玉手,还有那求贤若渴般直勾勾的眼神,让陆成安有些坐立难安。

  而在陆成安的不远处。

  徐将行和韦孚二人几乎都是跪倒在地上,被绳子牢牢束缚住了双手。

  慕容师的目光有些好奇地张望在陆成安的身上,似乎是在揣摩陆成安的定位。

  也不知道,这是晋王麾下的哪一位爱将。

  不过,最尴尬的当属是关中之前的总督徐将行了,他这些天来数次怀疑陆成安的身份,质疑对方的来意叵测。

  等到了大晟王朝的皇室来接管这一地破事的时候,他是松了一口气的,没想到随后他就被上了绑绳。

  晋王瞥了一眼徐将行。

  这些天,徐将行干出来的事情,晋王都看在眼里,到了关中又详查了一番情况,更是令晋王火冒三丈。

  遇到强大的对手,只会感叹自己的实力不足。

  遇到这种扯后腿的猪队友,那就是另外一种令人恼怒的情绪了。

  其实,水平不高也没多少人会去计较,只要你对朝廷忠诚,这件事情就给你放下了。

  但干了一堆蠢事,就是再好的君主也忍不住大发肝火。

  我知道你是想赢的,可你别天天干出这种不想赢的事情啊。

  血压给晋王上的满满当当。

  她坐上总督府的主座,目视前方,撩动衣摆长袖,眸光不乏勃然杀意。

  徐将行和韦孚都不敢轻易张口。

  “关中叛军四起,本王轻骑快马前来勘察情况,而今,已是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两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殿下,卑职冤枉,卑职冤枉——”徐将行上来就是辩解道:“卑职并不知道陆大人是您的亲信。”

  晋王怒而拍案,“不是本王的亲信,你做出这样的事情就对了吗?”

  “怎么会有如此蠢物。”

  “再者,关中叛乱四起,你一个总督迟迟未能平定,可到了现在,你都没有发现一丝端倪,你对得起父皇对你的提拔吗?”

  徐将行脸色微微发白。

  但韦孚的脸色更加难看。

  他总觉得晋王的话意有所指,可眼下韦孚只能让自己镇定起来,因为他确信自己已经把任何能流落在外的证据都销毁了。

  天知地知,还有他知。

  其他知道内幕的,除却族人,全部都被他送进了土坑之中。

  下一秒,晋王已经走在了韦孚的跟前,一脚就踹在了对方的胸口。

  一身戎装的晋王脾气从来不好。

  面对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晋王更不可能给对方任何面子。

  前一秒还面如死灰的徐将行,看到晋王的动作,似乎脑海中的灵光微微乍现,想明白了些许脉络。

  “殿下,臣下又有什么错。”韦孚任凭嘴角的鲜血微微往下滴落。

  晋王这一脚力大气沉。

  已经是让他呼吸困顿了不少。

  “我大晟王朝对你们这些大族苛待了吗?”晋王冷笑了起来,“吃里扒外的东西。”

  “朝廷刚下令各地审查隐户,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就来这一出,怎么?是觉得锦麟卫是摆设?查不出来你们的心思?”

  果然,晋王这句话出来,韦孚脸色异常难看,煞白万分。

  “原来...原来关中的叛贼真是你们这些关中大族养的?”徐将行哈哈大笑道:“我就说这一群毛贼,怎么镇压都压不下去,如果是你们暗通叛贼,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殿下,我等不知啊——”

  而在徐将行和韦孚之外的关中诸臣们立刻跪拜起来,他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出身于关中的豪强地主,哪一个不是衣冠堂堂的大族之身。

  晋王看着清一色跪拜在地上的关中群臣们,她踩着靴子在殿中踱步。

  “那你们告诉我,关中的叛贼,他们吃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关中这群叛贼,他们是哪一家哪一户的人,总不可能凭空出现几千口人吧?”

  “除了关中的隐户,还能有谁?”

  说到这里吘,晋王停下脚步,“就算本王不拿你们问罪,那总得有个人替罪吧?”

  话口顿在这里,晋王给的台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