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605章

作者:爱开小差

  养蛊十余年。

  小妖女终于养成出师咯!

  她心满意足地关闭模拟,准备等待明天醒来以后的消息。

  如果料想不错的话,削藩这步棋,苏徽益想要真正成为女帝的话,是一定会走的。

  宁王挺期待肥婆、小八满头大汗地面对咱这个终极全能兵器的画面。

  那想必一定非常精彩。

  你们继续熬吧!

  反正醒来她就看结果,如果没错的话,等来的一定是几个好消息。

第572章 局中局?苏为溯才是真高手?有特么的脏东西!

  【很遗憾,你已被镇压。】

  成王看着眼前这一行字,血压是一个直线的飙升,在城池运营上,她按照以前积累的经验,把整个关中做成了自己的一个铜墙铁壁。

  最重要的是,燕王先前的积累,很好地补足了成王在资源积累能力上的乏善可陈。

  给成王资源,她能做很多的事情,但她没有资源,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少了。

  燕王在这方面的能力,却是大晟王朝最强的人没有之一。

  为什么燕王之后的大晟皇帝,很快就能在这个位置上崭露头角,表现出一幅明君做派。

  你国库有足够的银子,你也行!

  地方遇到灾情了要赈灾,你国库没银子,没办法去赈灾,你是昏君。

  地方有叛军起义,要军队镇压,军队出兵要军饷,你国库没银子,只能强迫官军效力,弄得民不聊生,军心思变,你是昏君。

  做建设要钱,扩展科技要钱,就连开发器具服务百姓也是要钱的。

  你有燕王这个能给你攒满一代的大金库,谁来接她后手的位置,都是福利局。

  汉王这个儿子表现力那么差,第一是穷的,第二是压根就没权力。

  权力都在他爹陆成安的手上。

  那银子又去哪了?

  这可就得问汉王了。

  听话在皇帝身上,可能是一个优点,但又不完全是一个优点。

  不过呢,在小八的眼里,苏为溯真的是一个好皇帝。

  因为他是真不管诸王私下的任何动作。

  当然,这么一来,也纵容了诸王暗中蓄养出庞大势力,形成尾大甩不掉的情况。

  尤其是庙堂的话传到关中、凉州是没用的。

  特别是这边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晋王和小八自己一手包办的,安插的都是自己的人,和朝堂上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相当于这两个地方是名义上服从中央指挥,实际上是两片半独立的军区。

  以至于汉王这个女儿苏徽益发动宫廷政变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颁发旨意,要求各个藩王回京庆贺她的登基。

  这样一个对手登基,成王自然是不认的。

  苏为溯当皇帝多舒服啊,都不管她和晋王在自己的封地做什么事情。

  这苏徽益野心勃勃并且虎视眈眈地上位,显然是要针对她们来下手,处理掉内部不能统一的问题。

  成王当场就是一个先下手为强,指责苏徽益是夺位登基,不是正当登基,是篡权,无论是法理还是情理,都是过失方。

  她不认这个皇帝,自然不会前去京城庆贺苏徽益的登基。

  而且成王清楚,她傻乎乎地去了,铁定是被对方给抓住了软禁在京城,再也没有肆意快乐的自由活动了。

  更何况她效忠的是大晟仁皇帝,我大汉王!怎么可能愿意归顺这个篡位之徒!

  她拒绝前去庆祝的第一个正义之言,就是否定苏徽益女帝身份的合法性,公开质疑,表明自己的心中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仁皇帝指定子嗣苏为溯。

  话是这么说的,但成王也主要是图一个在苏为溯手下当藩王比较活跃,能做的事情多。

  然而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成王满打满算,都认为苏为溯是被迫让出来的皇位。

  没几天,朝廷就送来了苏为溯的亲笔书信,公开承认了苏徽益女帝身份的合法性,表态自己是禅位而非被夺权。

  小八不接受朝廷征召的第一点,就是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结果苏为溯马上就送了一个合法性。

  她要是不听从命令,就成了真正的乱臣贼子。

  于是,小八就用了第二招,装病,说自己抱恙在身,没办法长途奔波前往京城。

  在这个过程之中,成王也是暗中蓄养力量,高筑墙,偷存粮。

  经济、利息、粮食都龟缩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对方非常的稳健,没有直接开始选择削藩和动手。

  而就现在成王的眼光角度来看,也必然是能看得出来对方的核心目标是削藩。

  不削藩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这些实权的藩王存在一天,那么就永远没办法集中起整个国家的力量,哪怕她们几个在地方上事情做得很好,也不能掩盖她们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实质矛盾。

  之前被长孙明为代表的势力削藩过。

  见识过削藩的手法,故此小八的经验也积累得比较多。

  除此之外,成王还有一个最佳的选择。

  那就是接受现状。

  投降为上。

  苏徽益也姓苏,都是自家人,打什么仗啊,这可是会死人的。

  内战之事,成王一直以来都很抵触。

  可问题是,苏徽益是发动宫廷政变的人,说好听点是政变,难听点就是谋反,自己把自己弟弟的皇位给推翻了。

  你怎么判断自己投降了,能获得较高的待遇?

  如果投降了,自己却被处死了怎么办?

  决定自己生死命运的东西,你是不能放在别人的身上,看别人仁慈不仁慈的。

  命可是自己的。

  但凡苏徽益不是政变上位的,成王都能考虑一下投降这个选项。

  现在不知道底细就投降,不就是在赌对面的人性么?

  特别是成王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了解到了苏徽益在宫廷内的老师是宁王时。

  那基本上是确定对方铁定没人性了。

  我们都不会在姐妹上位以后还抢位置的,你一个当姐姐的抢弟弟位置,这是无法原谅的。

  深知自己几斤几两,可能扛不住局势的成王,立刻修书一封送到了凉州去。

  此乃唇亡齿寒的定局。

  她成王被收拾了,下一个被收拾的就是晋王,恰好她俩的位置很接近,不如抱团取暖。

  这份书信,成王的姿态很低,表明自己愿意帮助晋王一统山河,成就霸业。

  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她的资历根本没办法自成一家,成为老大。

  晋王年龄和资历摆在这里,战功也是碾压她的。

  然而朝廷迟迟没有削藩、讨伐的意思,保持着异常的平静态势。

  但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成王每个回合都能看到自己麾下的臣卡,他们的态度立场不断地发生变化。

  自己只是一个藩王,而对方代表的是全是整个天下。

  对方就没打算使用武力的强宣称,而是利用大晟王朝庙堂的最正当名义,通过地位吸引和政治地位的方式不断地瓦解成王这个班底的忠心。

  外伤不可怕,可怕的是内伤。

  成王磨刀霍霍进行了一大堆的准备工作,可对方一点都没有武力攻打来强制削藩的意思。

  她招兵买马蓄养了大量的军队,没有战争,只能用关中一个地方的资源去养那么庞大的队伍,就这样耗下去,不攻自破。

  但问题是成王还不能主动打。

  主动打,那就是坐实了自己意欲谋反的事实。

  师出有名,大晟王朝反打也会轻松无数倍,削藩的理由更有权威。

  这种软刀子才是真实伤害,打的就是要害。

  就这样磨了三年,晋王一幅跃跃欲试的样子,但是被底下的谋臣反复劝说,按住了拿出‘清君侧,讨晟贼’的旗帜。

  而第四年,晋王偶感风寒,因为年龄颇大,不治病逝。

  小八感觉自己这样下去就是慢性死亡,打算先拉拢了凉州集团再做决断。

  正当她不得不动的时候,她麾下的大将范有仪发动哗变,在成王想要发动命令动师之前就将其拿下。

  将即将爆发的叛乱硬生生镇压下去。

  时至今日。

  成王承认了一点。

  犹豫就是败北。

  全程就输在了一个斗智方面,直接起兵的结果可能会跟更好一点。

  被拖入了对方的节奏,拿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跟别人磨,硬生生被磨死,甚至手下的人被策反了,她小八都不知道。

  而且对方这个手法太恶心了。

  硬不打,硬拖,硬和你耗,稳得不能再稳,唯一的机会,就是鱼死网破的那一波。

  但真敢这么做,舆论是完全的劣势,对方反而是出师有名的优势方,自己只有赢了才能改写历史,才能篡改史书,输了就是板上钉钉的反贼。

  纯被玩弄。

  成王真有点急眼了。

  而且她最没想到的是晋王那是说走就走,她历经了正英朝、汉王统治时期、端康十五年。

  历经三朝,健康值和精力都保持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

  晋王得了一个风寒就病逝了,着实是没想到。

  但凡晋王没这个意外,这把成王真认为自己是有机会的。

  搞不好晋王还能给她小八打工。

  帮她推平了大晟王朝以后病逝,正好没有继承人,她小八顺利接管。

  天选剧本。

  “但其实对方也拿自己没办法,不能硬来。”成王沉默了几秒钟思考道:“肥婆就是生生被两个年轻人给熬死的。”

  “打到这种局势,寿命才是最大的问题。”

  成王眼前一亮。

  “我应该针对我的天赋词条去做事,而不是去围绕着别人最强的时期去干事啊。”

  “拖到后面,我岂不是最无敌的人?”

  “能打的都死了,不就只剩下我了?”

  “思路大问题!”

  想到这里,小八又气急败坏地想到了自己全程被当成提线木偶的模拟画面。

  对方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步都猜到了她的动作。

  看起来就像是她自己一步一步踩进了别人的陷阱,主要最后输掉的方式还很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