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87章

作者:爱开小差

  【如此态度,如此高压,如此行事之下。】

  【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大晟王朝的贪腐度大幅度下降,大晟王朝的官员清廉程度短期内大量提升。】

  【为了降低贪腐事件的再度爆发,汉王规范制度,她认为官员通常是使用“一、二、三”等晟字记账,而这种方法容易涂改,难辨真伪,官员们通过做假账,就可贪污大量钱财。】

  【她将记账数字的文字“一、二、三、四、五”改成了“壹、贰、叁、肆、伍。”,这样一来,官员们就难以轻易改动账面了。】

  【正英十九年五月,汉王亲笔写了一封书信给前往江西就藩的宁王,她叮嘱宁王不可贪慕权术,沉浸在偏安一隅的环境下,在书信中,你隐隐有些托孤的意思。】

  【同月,你前往了中军,将汉王府本就不多的钱财拿出来赏赐中军训练的将士们,犒劳他们,鼓舞军士们的士气。】

  【同时汉王让楚王注重研发农具、研发能让百姓们方便农耕的工具,而不是沉迷于军械器具上的打造。】

  【正英十九年六月,汉王开始带着自己的幼子苏为溯出行政务,并且告诉他治国的道理。】

  【但汉王很快就发现苏为溯在治国理念上有许多幼稚甚至令人感到哭笑不得的地方。】

  【或许这个孩子,的确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

  【念及于此,汉王释怀一笑。】

  【既然治国不是他的本事,那么做人就一定要像他的父亲一样光明磊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你最终放弃了在这个年纪教他怎么去治国的道理,而是决定先教他怎么做好一个有德行的人。】

  【不光如此,汉王还要教会他当一个骨头硬的人,一个站起来不许再跪下去的君王。】

  【这就是她为数不多的期望,一个很简单的期望。】

  【你可以丢江山,可以丢了社稷,但你不能丢了骨气,没了脾气,堕了你父亲的威名。】

  【吾儿啊...吾儿...你要记住,作为天子,作为帝君,你只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不然啊,你就丢了身为君王最基本的气节。】

  .....

  .....

  .....

第556章 可我又怎么能舍得让你一人拼命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刘备临终前留给刘禅遗诏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话。

  汉昭烈帝没有告诉刘禅该怎么去当一个好皇帝,只是告诉刘禅要多听贤臣的话,至于自己的本分,那就做一个尽可能做善事,少做恶事的人。

  所以汉王也得考虑在暗中留一个能正常让朝堂运转的底子来给苏为溯兜底。

  不成中兴之主也罢。

  只要能守住一切,也算成功。

  不过,陆成安通过各方渠道的消息,自然是了解到了京城这边的信息。

  但陆成安其实并不认为自己现在有多么的光明磊落,或者光明磊落这个词并不适用在一个成熟的将领,成熟的军师头上。

  任何战事上,所谓光明磊落的战将,往往都会坑害自己的士兵。

  作为将领,你要记住,你要完成的使命是——保障士兵的安全以及保家卫国。

  而不是为敌人考虑什么优待不优待。

  你身为国家的重臣,作为军师,也该想尽办法和计谋去给敌人造成损失,而不是计较个人得失。

  陆成安身上的词条一身正气,让陆成安做不出像程昱、李儒这样毒士能干出来的混账事,是有底线的,但他绝不可能为了什么光明磊落,春秋大义的名头,跟别人挑个地方,来一场正面男人的万人大战。

  这不是光明磊落的正义感,这是蠢。

  能找到优先降低损失的办法,陆成安无疑是会采纳的。

  他是能出刀的。

  不会在该硬气的时候轻易手软。

  【正英十九年七月,你收到了汉王的来信,她询问你在晋阳一带的战事情况,又聊了些家里长短,对你诉说衷肠,谈到了这些日子儿子的长进。】

  【从信里,你似乎看出她已经不再那么殷切地期盼苏为溯日后能成为人中龙凤。】

  【蒙古人停下了攻势,这得以让你有了喘息的机会。】

  【大晟王朝的经济已经逐渐出现崩塌的情况,汉王通过狠辣的手段,暂时为你填补了空缺,至少在半年内,你不用为军饷和粮食奔波顾虑。】

  【但你深知这种手段并不能长期使用,在蒙古掀起的战争没有结束之前,大晟王朝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困难。】

  汉王利用马荣度的案子牵出了三族六姓,将京城之内影响力最大的王氏覆灭了,可以说把最肥的士族给缴了。

  但这种招数只能来一次,不能来两次,三次,甚至超过三次。

  陆成安之前能那么操作,大部分局势都是有背景因素在内的。

  一次晋王上位,属于是非正常皇帝登基,是藩王推翻了原有的统治阶级,建立了一套新的功臣集团。

  这就跟历史上奉天靖难的朱棣一样。

  朱棣的那批功臣,和朱棣之前的那批功臣就是两伙人。

  你旧臣和我新臣有什么关系?

  我不得给我的小弟清空一下薪资空间?

  而且朱棣虽然不承认自己是谋反取得天下,但他走的那个流程就是谋反流程,后续还把一批不服自己的人全杀了。

  故此,晋王当女帝的那次,陆成安就是新的功臣阶级,毕竟他是立下了给晋王取得天下的功劳,而一大批世家人,都是拥立和支持旧有皇族的,他们就是天生的对立面。

  陆成安不砍他们,他们以后也会还手。

  所以他是直接不给机会,在自己军中声望最高,晋王派系势力最鼎盛的时候,给他们来了一场大清洗。

  也算是换了一个方式重新建立了大晟王朝。

  还有一次,陆成安和宁王联手打造大景王朝,这个背景也不用多说了,不把那些旧体制的贵族处理掉,怎么给大景王朝腾出发育空间。

  这两次,陆成安都是有着绝对支配权。

  然而汉王和陆成安的背景局势都不一样。

  汉王不可能随便说抄家就抄家,这种招数,你有正当理由可以来一次,但你天天没事抄家,你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大家还能不防着你吗?

  这些人也是有势力的,汉王做事太绝,被抄家的人为了保护家产、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就会变成叛军、变成带路党。

  正逢蒙古和边军打得火热,是真不怕这些人摇身一变,变成蒙古麾下的野犬?

  想硬气地全杀一遍。

  你首先要保证自己具备绝对实力,其次要保证没有外部影响的敌人,最后你要想清楚抄家这种手法只能救一次,不能救很多次。

  如果单凭抄家就能救国,就能治国,那么那么多的末代皇帝,他们只需要去抄贪官的家就能翻盘了。

  现在这局面,比之前遇到的任何一次局面都要僵。

  要是陆成安切成汉王的主视角,现在就属于各地民心跌宕起伏,很多人是支持又不完全支持的游离状态,稍微耍一下狠,可能还没和蒙古短兵相接,底下起义军就滚滚而来。

  问题是这次蒙古完全补足了过去经验非常欠缺的政治层面眼光。

  不跟你玩硬的。

  所以汉王要关注的地方太多了,而且还得进行真正的微操,她稍微有一个地方不怎么留心,没有处理好,就直接一路往下跌。

  就是陆成安自己管自己的,和汉王切割出来,他主治一片地方,甚至于自立一方,局势都是优的。

  修补一个王朝,只会比重铸一个王朝困难。

  像苏为英这样优秀的修补匠,也得要一个特别喜欢找事的阿母。

  但凡晋王沉稳一点,采取温和措施继位,苏为英都不可能完成那么顺畅地接管天下大局,成为圣主。

  至少晋王见不得有人比她还要富,比她富的都得给她跪下,都要收起尾巴低调做人。

  不跪,不给我晋王这样的圣明之主当狗?

  甚至活得很高调,喜欢当面挑衅,炫富?

  那就抱着你的万贯家财一起死了得了。

  不管你有没有罪,我必查你底细,针对你。

  而这样的人,往往底细都不干净。

  这人当女帝,是不讲原则,不走规则的,想针对谁就针对谁。

  汉王她要走原则,最起码要有确凿的证据,汉王才能出手,然而有些人自己本身没有错,可是他们的存在却有真真切切地在损害国家。

  你说那些世家大族里成天吟诗作乐,享福享乐的老爷们真的有错吗?

  他们只是继承了先人们给他们留下来的财富。

  天然地享受着这样的资源。

  他们甚至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不断地让底下的佃农给他们耕作,有了银子再去买新的地,再请来新的佃农给他们做奴隶,就能继续享受。

  还能因为士人身份的优待不用上税。

  不上税也就算了,还要不断累积土地,继续吸血。

  从封建制度而言,这些人没有错。

  因为在野蛮的时代里,弱者就该被强者踩头。

  人家祖上怎么说也给大晟流过血,你有什么功劳吗?

  可时间过得久了,这些人在更高统治者的眼里,就属于不创造价值的人,他们不光是不创造价值,还要吸你的血,平摊你的生存质量。

  所以在封建时代里,那些有远见有能力的皇帝几乎无一例外全部都在打压这些人。

  没有眼见,甚至甘愿同流合污的,便创造了最屈辱的魏晋南北朝。

  陆成安帮助汉王解决内部问题的想法和思路就一条。

  汉王办不了的事情,他来办,汉王管不了的事情,他来管。

  陆成安也能挑事,也是能搞事的。

  可还没等到最好的时机,蒙古人就打来了,这就很不方便扩大事态,一旦有人开了投降蒙古的先河,之前大晟对世族态度越狠,到时候世族跟随蒙古就更坚决。

  现在理论可行的办法很少,优先级比较高的是陆成安先和蒙古爆了,就用这半年汉王给的经济,把蒙古干碎了,把最难解决的外部因素处理掉,再来完善内务。

  问题是这蒙古的王女聪明啊。

  她似乎知道潜藏在大晟王朝下的暗流涌动,知道你现在打仗很吃力,她就和你打拉锯战持久战。

  拖着。

  有时候还能从侵扰战术转为防守。

  就现在蒙古王女的思路,陆成安可以确定,只要他这边一出问题,大晟王朝差不多就是一个等待平推的状态。

  不是汉王、晋王、宁王打不了。

  是这些人心不齐。

  多多少少自己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蒙古这边就一个声音,就一个想法,执行力非常强。

  而大晟王朝有想法的人太多了,就连小八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打到那个阶段,还没和蒙古全面交战,大晟自己先四处漏风,自行塌房了。

  【正英十九年八月,你思考再三,放弃了在晋阳打持久战,放弃了之前一直选择的防守策略,转变了对抗蒙古的方式。】

  【你的军事策略转变为主动攻势,从防守变为反攻,你打着收复辽东的旗号出兵。】

  【你派遣了晋王的将领慕容师前往草原,拉拢那些被蒙古铁骑踏平的中小部族,团结他们的力量进行雇佣来对抗蒙古。】

  【你和蒙古进行了一轮主动进攻的战事,在你的指挥领导下,你取得了略微的优势,但拖雷的撤退非常及时,使得你的战果未能持续扩大。】

  【同月,汉王第一次用正英帝的玉玺,向天下的亲王发下了诏令,要求她们回到京师共议大事。】

  【但凡违令者,即刻视为忤逆之罪,谋反之行,举国共伐之。】

  【在汉王强硬的态度下,除了晋王以外的其他亲王大多都选择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