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70章

作者:爱开小差

  【三日后,天京城的城外。】

  【晋王带着大军压境,直接是在城外进行原地的扎营驻扎,由于本身就没有考虑硬打,只是威胁和堓恐吓,所以扎营的方式相对草率和节省。】

  【为了加大阵仗上的力度,晋王命令麾下的将士们整理军容,歇息片刻,就要在城门下列阵,以此来进行阅兵示威。】

  【“殿下,有人出城!”】

  【前方探子入营帐,跪在地上道。】

  【晋王身着将铠,外边披着鲜红色的披风,头顶冠玉,剑眉星眸,英气勃发,她有些诧异道:“竟还有人胆敢出城?”】

  【“大抵是我父皇的使者。”】

  【“许是想劝走本王。”】

  【“但要是不能满足本王的需求,就让本王走了,那本王大动干戈来这里干嘛?”】

  【“且看父皇是怎么个说法。”】

  【不多时,宣平走入营帐中,“臣携天子书信,拜会晋王三殿下。”】

  【“你就是我父皇请来的说客?”晋王冷声道。】

  面对画面,晋王看了看双方的数值,以自己的才识和政治,其实完全不是宣平的对手,要是对方来当说客,她会很吃亏,容易做出决策上的失误。

  但好在晋王经常和模拟推演中和宁王进行辩论大战,之前总是输掉嘴皮子,后面就刻意去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她的才识和政治是不行,可政治里面的个别数值,比如说辩论,却提炼出了较高的水准。

  只要宣平不是专精辩论的,晋王还是有胜算的。

  【“我并非陛下的说客。”宣平板正着脸说道:“只不过是一个送信的使者,但为臣者,有言而不敢谏,是为不忠。”】

  【“殿下,汝如此行径,是弃万千百姓于不顾,只为一己私欲任意妄为,您这是错了,您这是在葬送我大晟的江山社稷。”】

  【“什么是弃万千百姓于不顾?”晋王平静地说道:“凉州的百姓是不是百姓,关中的百姓是不是百姓。”】

  【“人没有了粮食,就会饿死,士兵们同样要养家糊口。”】

  【“莫非宣先生认为士兵为国家而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晋王踱步走动,“你在我军中随便请一位儿郎对峙,你问问他有家人吗?他要不要军饷来填饱肚子。”】

  【“什么时候,我们大晟的士兵,是白白给我等卖命的?”】

  【“今日本王不过来讨饷,可以。”】

  【“来日会有人替我来讨饷,可那时候,来的就不是我们大晟的军队了,那就是叛军。”】

  【“凉州能有一叛,未必不能有二叛,三叛。”】

  【“本王的士兵是人,本王也是人,我的士兵有需求,有欲望,本王也有需求,也有欲望,他们要拿到本就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有错吗?”】

  【“先生,您不能只从您的出发点来考虑您自己。”】

  面对道德怪的最高办法,就是用道德击败对方!

  晋王承认自己的欲望是有些自私的,但是她这次过来师出有名,是为了讨回拖欠凉州军的多年军饷!

  而且,说起这话来,她是振振有词,爽快至极!

  有种为民做主的快感。

  当然顺路给自己也要做个主。

  【宣平被你说的鸦雀无声,但你看过书信以后,哑然失声,沉寂片刻道:“父皇要在城外和本王会谈?”】

  【“陛下认为殿下是有什么冤屈在心中,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做出如此选择。”宣平语重心长地说道:“还望殿下迷途知返。”】

  什么?

  父皇这一招打了晋王一个措手不及。

  “什么时候父皇会有如此胆识?”晋王大为惊讶,她只是略施小计,虚张声势。

  无论是父皇,还是汉王都会妥协她的想法。

  在她心里的结果,大概率是汉王为了皇位,为了江山社稷选择妥协,取消赐婚一事。

  而父皇见到事情大了,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曾想,汉王为了陆成安,不仅自己没有妥协,父皇这次也是硬了起来,居然单刀赴会。

  父皇敢单刀赴会,反而是让晋王不知道该怎么去收拾这个局面了。

  因为父皇的赴会,只要他言辞得当,知道该怎么化解局势,收买了凉州军的人心,那么在舆论上的优势,就不在晋王的手里,而是在父皇的手里。

  现在有两个选择,父皇单刀赴会,把他绑了,带去凉州,再立个朝廷,看她汉王是自立还是怎么着。

  还有一个,就是提出自己的诉求,把陆成安从父皇的手里弄到自己的手里,老老实实当个凉州王。

  第一个风险太大,而且多少有点过分了,父皇拿到了记忆卡,指定是要气死,估计比拿到小八的记忆卡都要生气。

  说不定觉醒记忆那一秒,她晋王就得去天牢反省,软禁一生。

  这样想来,还真只有第二个选择。

  把自己对陆成安的想法,还有她晋王的需求向父皇给说出来。

  只要父皇同意,别说是退兵了,皇位不要,她晋王都是乐意的,让她给父皇卖命,晋王都是高兴的。

  什么努努力就能当皇帝。

  什么勋贵家的天下就靠我了。

  都是空话!

  你当晋王看不出来这些勋贵的人,也是想靠她来稳固自己后人的荣华富贵吗?

  但她得用人啊,不可能说她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不用了。

  你就问有哪几个人,不想为自己后人谋福利的!

  皇室如此,世家如此,勋贵如此,就连一个平头老百姓,都想自己的子孙后代过上好生活。

  这种事情没法阻止,只是更高一层的统治者,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晋王没那么上进,她很老实的。

  争夺皇位,只是争夺陆成安的一个重要筹码。

  并非她本意想要去争,想要去抢。

  接着,晋王又将书信给看了下去。

  “陆成安也跟着父皇一起来了?”

  “那更好!”

  “你汉王喜欢跟我亮剑是吧?!”

  “莫不是以为本王就没有亮剑的精神了!”

  “本王就不该在现实里跟你们这些心怀鬼胎的坏女人们妥协!弄什么约法三章。”

  “现在被弄得防不胜防。”

  “本王当时就该一步到位,直接抢走陆成安,给他绑到自己的府上,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可恨啊!”

  “对,陆成安现在就在关中,本王等下直接亲自过去抢人。”

  “还能再给你汉王亮剑的机会?”

  “不可能的!”

  “还得谢谢大姐,是你在模拟里提醒了我,动手要趁早!”

  “喜欢掀桌!喜欢砸妹妹的饭碗。”

  “来嘛!本王可是将门出身,哪像你们这般金贵,不敢公然示爱,求爱。”

  而此刻的陆成安还保持着平和的心态,甚至是认真的态度面对这次模拟推演。

  即便隐隐约约感觉出来晋王如此行事,是对汉王所作所为的不满,想自己干一番大事,以全功名之身,证明自己在各方各面上的能力优胜于汉王。

  但陆成安怎么也想不到这两人之间根本就不是在能力上怄气。

  而还在想着如何劝说晋王不要冲动的陆成安,此刻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汉王和晋王如今在模拟推演里的争执,已经快要蜕变成执念,马上要从模拟转为现实的全面开战。

  .....

  .....

  .....

第540章 人之有骨,莫如竹之有节。这是儿臣的骨气!

  不过,为今之计,还是得优先稳住父皇。

  晋王是不可能给自己坐实一个造反的身份,她可以桀骜,可以傲气,甚至可以在规则内做很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但她不能公然造反。

  而本身,晋王也不是来造反的。

  只是想给庙堂之内的姐妹们一点压力,告诫她们不要动手动脚。

  这次,父皇主动主城相会,晋王就不得不卖父皇一个面子,这说明了父皇也并不想将事情闹大,所以这显然就是晋王坦露心扉的机会。

  你想和解,你想同我商榷大事,这不就是晋王把自己想法给说出来的最好时机吗?

  而且,晋王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是否贤德,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晋王是愿意牺牲名望来成就大晟王朝,成就父皇的。

  【你同意了和正英帝之间的城外相会。】

  【来到双方约定好的地点,于天京府外的京水县,双方的军队在各自的地方留步。】

  【大晟王朝兵力空虚,整个天京府的兵力不过数万,不过正英帝心里却很清楚,不管怎么样,他是不能再让事态继续扩大下去的,这次,他一定要出面。】

  【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失去底气,一旦失去底气,皇权就会迎来挑战和反扑,往后皇帝的号令就越来越没有用处了。】

  【而晋王来到京水县,细细打量了远方的大晟军队,对方的军容严整,应是京营中的精锐之师。】

  【“殿下,在陛下身后的人,不正是陆成安将军吗?”先前凉州的叛军降将方旭璠露出了难言的尴尬,他不由有些心怯道:“殿下,您还是小心为妙,若是要战,恐怕我军并非陆帅的对手。”】

  【陆成安在凉州的声望,已经是足以令小儿止啼。】

  【曾经在陆成安麾下受命一段时间的方旭璠深知陆成安用兵之道的可怕之处,阴尹的大军顷刻之间就化为乌有,短短时间内,并不齐整的凉州军立刻就变得勠力同心,不再各自为战。】

  【如此手段的将领,而今在陛下的手上得到重用,这如何不让方旭璠所顾虑。】

  【在他看来,贸然交战,他们这支军队是没有退路的,粮道更不可能从凉州一路穿插多地来到这里。】

  【也就是说,真打起来了,他们必须要在粮食用尽之前,打下天京府,而这显然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就是陆成安这三个字,他就不可能会让天京府在短短时间内失守。】

  【要知道在攻坚战和防守战里面,攻城战是远比防守战困难的。】

  【防守,可以出现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防守可以用几千人挡住几万人的进攻。】

  【攻城的这一方,只要进攻不够坚决,舍不得豁出命,又没有优秀的攻城手段,想打下一座固守的坚城简直是异想天开。】

  【而陆成安在攻城战上,就已经是此中高手,他要是固守城池,又有谁能打得进去呢?】

  【以方旭璠的认知,他不太认为己方能在陆成安带领的军队面前取得胜利。】

  【这是他凭借着经验自行做出来的判断,并非是危言耸听。】

  你知道,我不知道?

  我模拟推演多少次了,陆成安的能力,我晋王还能不了解?

  而且,陆成安的能力还不是单方面的,他是一个多面手,很多重要的地方都有建树。

  最关键的是,陆成安还很得晋王的欢心。

  一个既有能力,关键时刻又能站得出来,并且立场足够坚定的人,很难有人不喜欢。

  但晋王的见识和能力早有充足的增长,以前肯定就被正英帝这一套做法给唬住了。

  可现在,正英帝表现出来的态度越强硬,越说明大晟王朝已经到了临门一脚就要崩盘的尴尬地步。

  你要是真有那么多人,还用得着谈判?

  直接就一道旨意下来怒斥晋王。

  警告她晋王如果还敢继续胡作非为,大晟王朝的军队就要亲自踏平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