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69章

作者:爱开小差

  【“等到老三军队里的粮食快不够了,父皇你再出面给他们粮食,再把拖欠的军饷给这些将士们。”】

  【“他们收了军饷,因为银子而凝聚起来的士气,也就散了,这时候没了士气的军队,便是我们弹指可破的存在了。”】

  【正英帝点了点头,秦王说得也有几番道理。】

  【但他们大晟王朝东边打打,西边敲敲,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银子可以拿出来。】

  【难不成他正英帝会仙术,能变钱?】

  【手上有银子的话,大晟王朝眼下就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策是好策,想法是好的,但基本上没有施展的空间,所以正英帝也不会用秦王的主意。】

  【“那么老四你呢?你的主意是什么?”正英帝的目光放在宁王的身上。】

  我的主意!我的主意是取消汉王和陆成安之间的婚事!友谊是一根绳子,只要绳子没断,咱们就是最团结的。

  话是那么说,但宁王有一个非常阴险的破局办法,那就是以陆成安为主将,御敌晋王。

  晋王碰到陆成安,那不是狮子变成小猫咪,任由陆成安揉搓。

  可问题是,宁王婑的立场是什么呢?

  她立场是和晋王一样的。

  这才是最滑稽的地方。

  汉王大胜,非宁王所愿也!

  晋王反败为胜,将陆成安营救下,是宁王心中所愿也!

  我宁王凭什么出谋划策啊?

  给汉王出谋划策,帮她抢相公是吧?

  我宁王还没有憨到这种地步,更没有这种送相公的习惯。

  【“我军只怕是九战九败。”你清了清嗓子说道。】

  宁王也是干脆放飞自我了,反正不想让汉王大获全胜,又不能给父皇看出来我摆烂了,所以故弄玄虚,给父皇一种我真的在给你想主意了,其实内心一直在哈哈哈哈狂笑的状态。

  【“第一,晋王远道而来,为民请愿,更是为将士们讨饷,此事我们有错在先,因此是一败之处,敌军士气远胜吾等。”】

  【“第二,朝堂之上,群臣不和,无法动用全力作战,此为二败之处。”】

  【“第三,山阳公吴英乃是晋王的外祖父,他正在为吾等拼死作战,与叛乱的魏王打仗,他要是知道了晋王的事情,难免横生异心,作战不出全力也就算了,要是在东南这块地方拥兵自重,也是我们吃不消的。”】

  【“第四,真正想为出全力的人,空手赤拳,我们这几位亲王,手上是一点权力都没有,如何御敌?”】

  【“第五,大晟王朝天京府的军防如同虚设,先前的大将军还是我先前所说的晋王外祖父吴英,因此他们对我军的军防了如指掌,真要打起来,信息上同样不是对手。”】

  【“第六,我们手上没银子又没粮食还没有可用之兵,这是硬实力上的差距。”】

  【“第七,我们不能勠力同心,朝堂之中却有叛徒,有晋王的人,动向是晋王了如指掌的。”】

  【“第八,京城中的诸位亲王,大多都是清闲惯了的,没有太多的作战经验,而晋王亲身经历了凉州的叛乱,无论是行军打仗的经验,还是带兵的手上都远胜于我等。”】

  【“第九,父皇您心里并不想对晋王动手,晋王是您的心头肉,您就算是现在依然抱有仁善的想法,那么就不可能出全力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怎么可能有胜算这一说呢?”】

  【“所以,父皇,我的意思...很简单的。”宁王沉凝片刻道:“今日若降,那还是太上皇。”】

  狂喷一顿,宁王感觉自己很爽,尤其是劝降父皇,也算是阴阳怪气了一番。

  是谁让你给汉王赐婚的?

  谁给的勇气!

  喜欢算计人?

  喜欢玩弄人心!

  我三姐就是硬!就是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惹怒了就起兵,你服不服!你不服下次继续赐婚!继续赐婚就继续打你!

  【“来人,将宁王带下去,关入天牢自行反省。”正英帝深吸一口气道。】

  【“此事,还容朕三思。”】

  【“父皇不听吾言,来日必生大患!”你叹了一口气,“要是当年不放晋王出京,岂能横生如此祸端?”】

  【“亲小人,疏贤淑。”】

  【“吾大晟,又如何不因此而灭?”】

  【“忠言逆耳利于行。”】

  【“若是再一意孤行,今日之我,便是往后的父皇。”】

  装疯卖傻结束的宁王,长舒了一口气。

  这下直接去天牢韬光养晦,无论出什么事情,反正汉王和晋王之间,她最起码两边都没得罪。

  到时候皇位上的争夺,汉王赢了,她能出来,晋王赢了,宁王甚至还能加官进爵。

  与此同时。

  小八已经一封书信写给了晋王。

  高级的站队,就是哪都站。

  对父皇,我没异心,对汉王,我没异心,对晋王,也是没异心的。

  反正谁都是我小八的明公,我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的忠臣。

  只不过我小八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对局势的判断也不明朗,所以没办法一开始就买中胜负手。

  因此,走一步看一步,都写一份书信,理论上也不费事。

  “这便是我的自保之道。”

  “学不来贾诩的聪慧计谋,还能学不来他的明哲保身?”

  “现在就等谁赢了。”

  “谁赢换谁的旗帜,而我还是我,我还是大晟王朝的亲王!!!”

  “赢麻了。”

  ......

  ......

  ......

第539章 问题的严重性,晋王决定和汉王进行线下的全面战争。

  【正英帝和诸王商议,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他认为大晟王朝的内忧,根本不在边疆,不在庙堂,不在后宫,而是就在眼前。】

  【面临晋王大军即将压阵的情况,正英帝决定朝会与群臣共同议事。】

  【以兵部尚书陈放为首的官员大多认为此战不能打,应当尽力满足晋王的需求,万万不可再次激怒晋王,使得魏王获利。】

  【这样的说法,正英帝已经听了不下数回,他自然没有采取此等策谋。】

  【“臣以为,可请吴贵妃来处置此事。”吏部右侍郎程和缓缓从人群中出列道。】

  【听闻此言,正英帝略微抬眉,终于听到了一个和其他人不太相同的看法。】

  【“臣恳请陛下,让吴贵妃进位为皇后,只此一举,稍作安抚,可退千军万马。”】

  【“程侍郎,您这是要挑战汉王殿下之正统吗?”一老臣深吸一口气,怒斥道。】

  【皇后之位一直以来都是已故的汉王母上,即便是现在,正英帝都没将后宫之中的诸多贵妃扶持到皇后的位置上。】

  【当然,正英帝同吴贵妃、长孙贵妃都是有感情在其中的,只不过除开感情以外,还有很多极为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有时候看起来,这些感情并不纯粹。】

  【正因为已故的皇后还是皇后,正因为正英帝还未续弦,还未让其他贵妃进位为皇后,即便正英帝很多时候并不喜汉王的所作所为,可汉王的位格在重要的继承权上还是要高出其他亲王一等。】

  【汉王这些年来精心打磨东宫班底,朝堂上还是有不少支持汉王的保守派。】

  【这些人也很清楚,一旦汉王的继承权得到了挑战,那些支持汉王殿下的,势必是会在下一任皇帝上位以后被清洗掉的。】

  【相比起其他的亲王,汉王的仁善宽厚,还是普遍得到这些保守派大臣的认可,至少可以维持朝廷稳定。】

  【所以程和这不光是在挑战已故皇后的权威,还是在挑战汉王的继承权。】

  【但,这只是潜在的意思,明面上,还是想打感情牌,想借吴贵妃的名义压下此事。】

  【可是吴贵妃变成了皇后,那么晋王系的话语权也就迎来了真正的蜕变。】

  【“朕是听明白了你的意思,你是想借吴贵妃的势来压一压老三吗?”正英帝似乎是在推敲此事的可行性。】

  【旋即,正英帝的目光放在了陆成安的身上。】

  【“末将认为,陛下可以亲至城门,与晋王相论。”你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话怎讲?”正英帝说出来的话语有些迟疑。】

  【“程侍郎的意思,便是想以吴贵妃的名义压住晋王,因为晋王素来敬重她的母上。”】

  【“但,晋王未必就不敬重您。”陆成安继续说道:“此次晋王殿下发难,我认为其中必有误会之处,只有陛下您亲自在城下相谈,才能正确地化解掉出现的问题。”】

  【“况且,晋王拿着的口号,是想为凉州的将士们讨回军饷,国库现在有没有银子并不重要,只要陛下您亲自出面安抚了,就有这个空间多拖一阵子,往后只要能补上,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除非陛下您是打算拖一辈子的军饷不发。”】

  【“只要陛下还想用这支边军护佑大晟,那么军饷的事情,早解决晚解决都是要解决的。”】

  【“您亲自出城,当面安抚过后,晋王的部队军心自会涣散。”】

  【“更重要的是,陛下若是有胆量出城与晋王议事,我等部众再为陛下造势,城内声势浩荡,凉州军也不敢贸然而攻。”】

  【其实有句话你没有说死,这些叛乱的凉州军先前是被你所平定的,此番若是再聚首,以你的声望,的确是有能力劝退这些将士。】

  【“再者,晋王一路过来,沿途都是放她通行,可说到底,殿下也是借道而来,她要是敢攻打京城,只要据守,晋王殿下就不可能有任何的胜算。”】

  【“这一切就看陛下怎么解决问题了。”】

  【“末将认为开战了,那就不可能有调和的余地。”】

  【“这只会两败俱伤,使旁人所笑。”】

  【你的话语一出,满朝皆惊,固然你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可是谁都不敢赌晋王的纯良秉性。】

  【“陆大人,陛下万金之躯,他去城下与晋王相会,要是晋王裹挟了陛下,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你到底是何居心!”】

  【“此法是有可取之处,可风险太高,陛下您可要三思啊!”】

  【正英帝心里满是苦涩。】

  【他起初的用意是迫使晋王回京,再以晋王的名义号令吴家的权势,借此重新控制勋贵集团。】

  【否则以现在的情况,勋贵集团不受约束,放飞自我,只会让大晟王朝饱受其害。】

  【只有晋王回到京城,才能稳住勋贵们不断勃发的野心,可谁能想到晋王却是比勋贵们还要不稳定,还要冲动的一方。】

  【似乎是下定了主意,正英帝目视前方诸臣,朗声开口,在殿中缓步前行,四方步走得稳稳当当。】

  【“朕乃大晟天子,而今困局已显,南北之乱,朕心神俱伤,焦头烂额,前有凉州之叛,后有关中起义,再有魏王作乱,若是宗室再起争端,则天下亡矣。”】

  【“退,岂有退路!”】

  【“老三的事情解决不掉,她要是真反了,朕就是亡国之君,朕这个时候能退吗?”】

  【“朕不见她一面,哪怕她回到了凉州,我们父女之间,隔阂已有,往后再起端倪,朕莫非是要亲手杀了她不成?”】

  【“宣平。”】

  【“臣在。”宣平走出来,合手行礼。】

  【“朕等下将亲手写封书信,你亲自将此信送到城外的晋王营中。”】

  【“就在天京城的城外,朕要备马和她亲自见面。”】

  【“陆成安,你率军随朕一共出城。”】

  【“等到了地方,你便在朕数里外的地方候着,相商之后,成则朕归,如果朕出事了,那就让汉王即刻登基吧。”】

  【这一次正英帝没有托孤,他认为自己应该是没有事的,就算是有事,他相信汉王已初成,自行执掌朝廷当是无虑,不必为其加上枷锁。】

  【对于正英帝而言,他要是传位,就不得不考虑更加综合的情况。】

  【晋王可能会受制于勋贵,使得武夫们无法无天,猖獗于世。】

  【秦王可能会受制于士族门阀,使得忠义之士报国无门,朝堂之上尽是空食俸禄之徒。】

  【不可让外戚干政,是正英帝心里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