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67章

作者:爱开小差

  【在陆成安的管理下,天京府的治安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他刚正不阿的态度,让天京府内的名门望族一时之间都避让一二。】

  【言官宣平对陆成安的政治风格颇为赞许,多次向正英帝赞誉陆成安的为人。】

  【认为陆成安不畏强权,一视同仁的做事主张,才是大晟王朝真正的肱股之臣。】

  【宣平拜访于你。】

  【你和他相谈盛欢,他对你的政治理念极为认可,觉得有你在朝堂内,大晟王朝的公道就不会消亡。】

  【宣平希望自己的儿子宣德能够拜入你的门下,成为你的入室弟子。】

  【正英十年十一月,正英帝再起朝会,而这一次,正英帝拿出了吴英弹劾齐王的奏折。】

  【在奏折中,吴英怒斥齐王和魏王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她们在各自的战争之中消极怠工,而齐王更是拥兵自重,多次本该支援他率领的军团,结果迟迟不来援助,坐视他与魏王之间的火拼。】

  【在群臣的讨论下,大多数人都觉得不能只听片面之词,此等重大之事,还是得让人去一探究竟比较好。】

  【千万不可能伤了忠臣的心。】

  【在宁王的举荐下,程和就任钦差大臣,前往交战处调查齐王、吴英两位主将。】

  【在讨论完大多数的国事以后。】

  【正英帝沉吟着说道:“朕欲迎天京府大都督陆成安为东宫驸马,诸位觉得如何呢?”】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杂乱一片。】

  【有的人张口就是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以宁王为首的群臣大多数是极力劝说正英帝不要盲目做出主张。】

  【还有的人则是极力支持此事,以秦王为首的群臣,他们觉得此事可行,但是东宫的太子汉王若是有了驸马,她的太子之位就得让出来。】

  【只要汉王将太子之位让出来,那么陆成安并非不能成为汉王的驸马爷。】

  朝堂上。

  本来站在一块儿的秦王、宁王之间的联盟,忽然就告破了。

  她俩虽然是联盟的关系,但都是各自发展各自的人手,臣卡之间哪怕是互相之间可以帮忙的,可帮忙是帮忙,这又不代表为别人效力了。

  宁王的臣卡还是为宁王效力,秦王的臣卡还是为秦王效力。

  这些臣卡按照各自主君的意识,做出来的判断也是不同的。

  秦王的臣卡就认为汉王迎娶了陆成安,陆成安成了东宫的驸马爷,那么汉王的太子之位就是不成立的,得给她弄下来。

  汉王给弄下来了,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就是秦王了吗?

  那他们这些秦王的属臣,就是从龙之功了。

  秦王的臣卡和宁王的臣卡,本身的立场就是不同的,现在立场和收益发生冲突,自然互相之间出现隔阂和切割,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汉王其实从来没考虑对付宁王和秦王。

  一心就想着晋王的事情。

  跟晋王对着爆。

  晋王成功了,也能淬炼晋王作为人君的综合能力。

  晋王失败了,自己拿到了好处,也让晋王看到了勋贵势力的弊端。

  没想到一贤害三王。

  还没对付上晋王,这宁王和秦王就内部混乱,互相掐架打了起来。

  整个朝堂,都因为汉王和陆成安之间的事情而吵得大打出手。

  宁王的表情就比较无奈了。

  她还是那种比较淡定的人,什么大场面都见过,也清楚汉王肯定是和父皇秘密达成了什么条件,这才促使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这次,汉王想要迎娶陆成安的事儿,无疑是势在必得。

  就看汉王这次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让自己爽可能是一个目的,但她不可能只有这一个目的。

  她看了看最近汉王做出来的动静。

  这怎么看,都没有明面上的那么简单。

  在整个大晟王朝,能力方面能说是正常人的,其实也就汉王一个人了。

  所以宁王并不认为汉王做出来的决定没有深意。

  至少不会像晋王和小八那么荒唐就是。

  .....

  .....

  .....

第537章 就算是攻打自家的城门,都得把人给抢回来!

  “以晋王的性格,大姐这样的做法,势必是会让双方的冲突激化,这并不符合大姐的性子。”

  “而且大姐不可能不知道她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走势。”

  宁王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冷静下来的。

  陆成安和汉王的事情还没有到板上钉钉的地步,她就不会因此着急而失了分寸。

  何况,严格来讲,这只不过是模拟,就算是有记忆卡代入,她宁王也不会因此而伤心的。

  “可恶,不是都说了不许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吗?”

  “都说了一万遍不能找父皇赐婚,又来这招,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宁王一开始是冷静的,退一步她可就越想越气了。

  “而且,按理说,要赐婚的也该是本王啊!”

  “你汉王代表皇权,晋王代表勋贵,秦王代表世家,三家的顶梁柱,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捞不着,拿我出去联姻不是最佳选择?”

  “我都找不到另外一个更优选了。”

  “父皇就算是拉拢人,也该意识到谁才是最适合送出去的女儿啊。”

  宁王用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现在倒好,汉王要乱来,你一个当皇帝的,就看着她胡闹?”

  “我可不信父皇不知道晋王的心思。”

  “你就是想看她俩打起来是吧?”

  宁王这就是无端猜测了,但父皇明明是唯一一个拥有阻止能力的人,他却不阻止,这就很难让人确定他的心思到底是什么心思了。

  “还有秦王手下的这帮人。”宁王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些表面同盟的东西。

  “陆成安是事功学说,你们直接就功利学说,反正啥也不管,也不在乎政治盟友的立场和态度,只要是对你们有好处的,就像一条狗一样咬上去。”

  “下贱!”

  “这就是世家的逐利本质,本王就知道秦王的人只可借势,不可偏信。”

  宁王说到这里,又道:“汉王已经出招,就该肥婆是怎么想的了。”

  汉王的真实想法,宁王不知道。

  但宁王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汉王这一套连招,委实是猛打晋王的七寸。

  出招,晋王要是忍了不接招。

  那么晋王就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

  知道什么时候可为,什么时候不可为,懂得进退,懂得掌握优势的风向决定走势。

  但她往后怎么好意思在大家面前说自己是最爱陆成安的那个人。

  毕竟这事儿,你都能忍?

  你还能是最爱陆成安的那个人吗?

  她没法避重就轻。

  晋王冲了,跟汉王正面爆了,那就证明晋王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半点进步,还是冲动,还是做事不计一切后果。

  而且汉王这么做,后面绝对是给晋王留了套餐的。

  可怜的肥婆,就是请君入瓮的画面。

  要么,就剩下一个最高难度的方案,先是兵不血刃完成政权交替,再自己继位当上女帝,最后否定父皇的赐婚。

  【正英十年十二月,正英帝赐婚于汉王和陆成安,并择良辰吉日,选择在来年的佳辰中设下宴席,请各路藩王回天京府赴宴。】

  宁王皱着的眉头忽然松开。

  “原来是如此简单的事情,我说父皇怎么会草率同意。”

  “这根本不是草率,而是想要以诸王为质,控制手上分散出去的权力。”

  “这种实权的亲王,在外面是土皇帝,回到了京城,手上的权力还能奏效吗?”

  “并不能。”

  “之前并没有一个妥善的理由,请这些藩王回到京师,但是汉王作为嫡长女要婚配的事情,实在是太特殊,太意外。”

  “自立下规矩以来,这规矩非但没有形成,还打破了规矩,像这样重要的婚事,又是帝婿,你拿什么理由来推脱?”

  “而且汉王又是我们的长姐,不来也毫无孝义道理可言。”

  “来了以后,父皇再把你们这些有异心的皇女给扣下。”

  “晋王派系想要作乱,他们的主子都被押在京城了,怎么作乱?”

  “晋王在外,他们才有操作的空间,才有理由出兵,晋王也才能发号施令,越过父皇来行事。”

  “可晋王在京城,你为谁出兵呢?”

  “总不能造反自己当皇帝?那不是被天下人所针对吗?”

  “晋王系想要晋王顺利继位,他们是没办法越过晋王这一条线的,所以晋王回到京城赴宴,勋贵派系就很难再有多余的野心,只能去当父皇手里的一把刀了。”

  “父皇这招,是让晋王系没了主心骨,那这些大老粗,不就任父皇揉搓了吗?”

  “而且有了晋王在京城,父皇反而是能使唤的动这些将领。”

  这思路虽然简单,但绝对粗暴,而且是阳谋,一旦计成,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稳固局势。

  唯一比较困难的,便是晋王回京以后,该如何调停晋王和汉王之间的矛盾。

  这要是汉王想到的,那么此招可谓是以退为进,封堵了晋王每一个选择。

  太高明。

  晋王不来,那就是对陆成安的亵渎,面子上没有着落,以后在她们面前也没有十足的说服力证明自己足够的忠贞。

  她下次再敢说这种事情,其他人都有理由来证明自己更喜欢陆成安。

  晋王来了,那就是交出兵权,乖乖在京城当人质,协助父皇稳定有些混乱的政局。

  而可能最令晋王愤怒的,就是晋王哪怕是来了京城,她也未必可以从父皇这里讨到说法,完全就是无用之功,纯粹的白给。

  但宁王可以肯定,汉王应该是想不到那么深远的地方去。

  她就是突然情绪化了,后面发现这么做确实可行,然后找了一些理由,为自己找补一下面子,来佐证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能想到那么深远的,且有这个能力做局的,只有父皇一人。

  毕竟这件事情,如果只是汉王一人的强烈要求,父皇不同意,那也是白搭。

  父皇同意了,说明这件事情对他,对大晟王朝有良性的一面,所以他同意了。

  汉王是明面上的明牌,那父皇就一定是藏在水下的暗牌。

  看似左右为难,很是苦恼的父皇,指不定早就想好了后路,全他妈的是演技!

  天道酬勤对父皇的加成,一开始还没体验到,现在宁王是真切感受到了。

  最难顶的是,如果这件事情是父皇做的局,那么现在宁王做任何手脚都没办法阻拦此事。

  因为这显然不是父皇在客观意识下的决策,是他主观上拿捏着的主意,只是为了把自己藏起来,这才显得自己很无辜,很被动。

  这下,宁王是彻彻底底没有操作空间了。

  汉王做的局,宁王可以从父皇那里想办法救过来。

  父皇做的局,宁王难不成从汉王这边把局面救过来,求汉王不要迎娶陆成安,劝说汉王此中有诈?

  有诈汉王她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