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56章

作者:爱开小差

  既能玩弄权术,压制下属,又能运筹帷幄,让这些心怀不轨的人分崩离析,还能行军打仗,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军,甚至还可以突袭千里,袭敌不备。

  这种全方面发展的臣卡,是成王自己幻想中的模版,她渴望自己哪一天也能像陆成安这样的强悍,这简直是梦中臣卡。

  更是梦中的自己该有的表现。

  开练!

  成王咬牙。

  反正模拟中的自己,又不是现实中的自己,顶多吃了记忆以后,多受点苦罢了。

  切换到行程表。

  白天先念三个时辰的书,增强自己的才识,进一步扩展智力方面的发展,有必要的时候观摩一下父皇的驭下之术,补一补自己的政治能力。

  下午练两个时辰的骑马射箭还有枪术。

  晚上也不能闲着,得多跑步,多锻炼体格,增强自己的免疫力,精力、体能上都要有提升。

  每天都得这么来。

  一年没用,练十年。

  隐龙在渊都是十年生效的,我小八练个十年出山,能力不够,那就再加十年,我隐忍刻苦二十年出山,总不能还是个软脚虾吧?

  二十年不行,那就三十年,四十年。

  我命长!

  选中未来成长的模版对象就是陆成安的小八,陷入了极端亢奋的状态。

  我要活成像陆成安这样的顶级人才,要让姐姐们都拉拢她,而不是一个挨着一个嫌弃她。

  【正英九年七月,凉州叛乱已经接近半年之久,阴尹在这半年之间,已经从最初的三万兵力扩大到了七万兵力,更是配有五千骑兵,而属于凉州的官军仅仅剩下两万人的苦苦支撑。】

  【陆成安在关中向燕王请命,打算自领一军,前往凉州为晋王解围。】

  【燕王没有犹豫,将夷灭韦氏所得的六百万白银和大量的粮车全部分配给了陆成安,由陆成安自由掌控。】

  【拥有大量资源的陆成安,仅仅用了二十万两的白银,在一月之内就招募了三万关中乡勇,并且给他们全部装备了大晟王朝制式甲胄、兵器、弓弩,甚至很快就训练出了一套拥有正规体系的军队,配有了高训练度、高精英度的斥候、先锋等等的正规军队配置。】

  这是什么爆兵速度啊!

  燕王知道自己给资源能很快就迎来回报。

  可她怎么都想不到付出资源和得到回报的速率能那么快。

  而且这是绝对正向的收益,陆成安只用了二十万两白银就招募到了这么多的乡勇,还有配有如此众多的军械器具。

  如果不是关中的人口因为灾情还有叛乱导致有所下滑,燕王感觉如果关中的人口足够的话,那么陆成安都能把六百万两白银立刻转化为即时战力。

  这种光速就能见效的臣卡。

  一个月就能看到成果的能力。

  哪怕是生性佛系的燕王,内心之中都有些小小的震撼了。

  这就是能给小八都带来安全感的存在吗?

  有他在,燕王感觉自己都能打十个晋王!

  .....

  .....

  .....

第527章 陆成安到底是怎么把你小八给带起来的?

  就目前天道酬勤的提升效果来看。

  陆成安绝对是最超模的存在。

  这也让陆成安狠狠体验了一下满级的自己,到底有多么的威猛!

  历史上的那些壮举,就陆成安这个模版几乎都能做到,比较困难的,只剩下那些不光是要能力,还要些许运气的。

  后三国第一猛男文鸯在大军中七进七出,震慑了带有眼疾的司马师,以至于他眼伤复发而暴毙身亡。

  这可以说是武力天花板级别的实力体现。

  而另外一个天花板的存在,楚汉第一猛男项羽的无敌带兵手法,便是一个人带着一群骑兵,把对面主要的将领和精锐杀光了,就算是带兵打赢了。

  从物理角度而言,项羽也是名将,只是天赋树点的方向和寻常人不太一般。

  陆成安在数万起义军中,直取上将首级,按理说同样是万夫不敌之勇,但相较而言,差得还是比较多的。

  无论文鸯还是项羽,他们所冲杀的敌阵,都是带甲之士,打的是正规军,陆成安所欺负的起义军,大多都没有什么战斗经验。

  这几个起义军将领,其实能力还是有的,给他们一段时间,假以时日,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患,但陆成安提前给他们掐灭了,导致这几个人还没出名就夭折了。

  但这不是说陆成安打不出这样的效果,而是陆成安没这个机遇。

  辛弃疾当年单枪匹马杀入金人主账,杀死了叛徒再扬长而去,重归大宋听候差遣,可到最后没有机遇,根本就没机会上战场抗金。

  猛人再猛,没机遇,空有一身本事用不出来,只能郁郁而终。

  陆成安这边吃着燕王给的资源,实力膨胀的速度比晋王还要快,这就是超高的能力值和声望所带来的好处。

  然而,燕王坐镇关中给陆成安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只是如此。

  种田流的最佳搭档,就是燕王。

  画面上,不断地弹出有关于燕王的各项好消息,时至今日,陆成安就没有收到过关中有什么负面的情况加身。

  本身陆成安这边是有些两头忙的,既要抓内部的矛盾,要和这些世家门阀勾心斗角,又要考虑带兵平叛,援助晋王。

  尤其是要防范自己外出平叛的期间,这些门阀趁虚而入。

  所以陆成安从来就没有单独出去平叛过,他随时都要防着偷家,燕王来了,解放了陆成安的困局,有人能帮忙缓解甚至于压制内部的矛盾,他陆成安也可以大展拳脚了。

  【正英九年六月,蒙古的巴林部族已经基本完成了蒙古族的内部统一,并且打算盘踞整个草原,奉己为皇。】

  只见草原上出现了一个全新势力——蒙古。

  在没有完成统一之前的蒙古,是没有势力图标的,只能按照每个部族的名称命名,一个部族为一个圆圈单位,而且他们的走位极为杂乱,四处分布。

  现在的草原,是直接一大片的地区准确标识为——蒙古。

  【蒙古现在的主君是巴林·阿露娜。】

  【巴林·阿露娜试图和大晟王朝建立外交关系。】

  【正英帝同意了此事。】

  【蒙古和大晟王朝正式成立外交关系。】

  【成王投靠了秦王。】

  ?

  你小八几个意思,每次模拟推演都要换个人拜大哥?

  跟完晋王跟汉王,跟完汉王跟燕王,跟完燕王跟宁王,跟完宁王跟父皇,跟完父皇跟姐夫,整个大晟王朝都给你兜了一个遍。

  这次是直接投靠了秦王。

  想干嘛?

  其他人的目标一开始是被蒙古迅速的崛起所吸引,可很快就被成王偷偷摸摸的动作给抓住了吸引力,主要是小八总是干出一些很显眼包的事情,那是一抓一个准。

  别的人多少都有点骨气,不会选择马上就投靠一个人混,大多都想自己起家,自己当个集团之长。

  然而小八这边刚刚吸引到注意力。

  蒙古人也不甘示弱了。

  【巴林·阿露娜为了证明蒙古与大晟王朝之间的友好关系,决定发兵援助大晟王朝,协助平定凉州之乱。】

  【晋王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希望父皇不要接受这种不明来意的所谓‘好意’,严防异族入境。】

  【正英帝当然没有同意此事,他绝不能让其他国家的人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万一蒙古入境,打着援助大晟王朝的名义,将凉州据为己有,那大晟王朝又该如何处置?】

  【大晟王朝拒绝了阿露娜的提议。】

  【阿露娜表示出了遗憾的情绪。】

  然而东南方向的齐王同样是没有消停的意思。

  她立足于东南镇江一带,不能说是积攒力量,但怎么说也是给自己藏了些东西。

  其中...齐王是偷偷地收集了不少蓝色品质、紫色品质的臣卡,为她所用,眼下的局面有浑水可以悄悄尝试,那么她完全是可以拼一把的。

  唯一让齐王忌惮的,就是记忆卡的存在。

  要是有人恶意搞针对,给正英帝上了记忆卡,那她齐王后面把皇统嫁接到自己这一脉上,皇兄搞不好是要弄她的。

  故此,齐王很快就做出了应对之法。

  皇统转移到齐王这一脉,根本就不用齐王这一代来做,假设局势一如向好,她大可执掌朝堂,拿捏实权,随便找个侄女当女帝。

  按照我朝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同样是从来没被人遵守过的规矩,那就是女帝不能有驸马的条例。

  齐王大可强权逼迫对方不能婚嫁,而自己再和陆成安生下个大胖小子,又是宗室成员,又是男丁,她齐王还能是大晟王朝的忠臣!

  简直是一石三鸟!

  而最好控制的无外乎是成王小八。

  只要保障她的安全和衣食住行,她就会安分守己,更重要的是成王的那些稀奇古怪想法,很难吸引到什么可用之人,从理论条件上,成王当女帝,最难威胁到齐王。

  小八给齐王当傀儡女帝,那就是理论反杀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现在万事俱备,齐王只等魏王的一声开战,而她就顺势接管东南军区的全部兵力来抵抗魏王的叛乱,在这一场叛乱中,齐王就能排除异己,把自己手上大量的臣卡安插在东南地区的各个要地。

  一场叛乱,我齐王打她个两三年,等皇兄回过头来仔细看的时候,这东南几片地,早就改天换面,易帜为齐!

  场面上,没有一个亲王是闲着功夫的。

  除了汉王是真心实意为正英帝效力的,整个体系都围绕着大晟王朝转,其他几家,都是在思考怎么给自己扩大优势。

  如若不是天道酬勤的效果惊人,如若不是凉州的莽夫太多,晋王应该是发育最顺畅的,结果碰上了这种事情,别说是打停了晋王的发育速度,现在的晋王,性命恐怕都已经堪忧了。

  她手上的兵在打仗中不断消耗,叛军的兵,在打仗中不断地增进实力,双方的地盘占比,晋王的地盘是越来越少,叛军的地盘是越来越大。

  粮食产量、人口都陷入劣势的情况下,晋王填充兵力的速度比不上对方扩张兵力的速度。

  不是晋王手下这几个将领能打,凉州只怕是几个月前就沦陷了。

  【正英九年七月,凉州叛军的人数已经来到了九万之众,其中三万是带甲士卒,一万骑兵,其余人大多都是地方乡勇,但出身于凉州的他们,只要给他们装备上装备,那么他们就是最精锐的战士。】

  【凉州叛军已经形成了格局,在阴尹的带领下,除开一些愿意背井离乡的士人选择离开了凉州,投靠其他地方,大多数本土扎根的士族豪强决定加入阴尹的势力。】

  【阴尹在凉州的影响力提升了,大晟王朝在凉州的影响力下降了。】

  【凉州形成了新的集团势力。】

  【阴尹将己方集团自称为北凉,但他没有称王的意思,他上奏了一份书信,告知正英帝,他愿意接受大晟王朝的招安,也愿意保全晋王的性命,让她和她的部队人马一起离开凉州,但是正英帝要将凉州总督、凉州巡抚的两个职务,全部交给他们凉州人自行任命。】

  【正英帝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他断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一旦同意此事,那么大晟王朝的官府公信力何在?皇威又何在?】

  【而且正英帝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晋王依然掌控着凉州两座最大的主城,这也是阴尹迟迟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正英帝一旦同意此事,那么晋王严守数月的心血就白费了。】

  【相当于是晋王拿两个城池换取她和她的士卒安全,同时正英帝还要搭上一个地区的控制权,将凉州的实际掌控权拱手相让。】

  【面对这份奏折,正英帝心里固然极为看重晋王的安危,可大局为重,他还是不能轻易动摇,松开这个口子。】

  【阴尹送出奏折以后,迟迟没有收到正英帝的诏书,清楚这是对方的缓兵之计,他没有犹豫,为了进一步威胁正英帝,动摇对方的意志,完成他想要的效果,他发兵围城,势必要将晋王手下的两座城池围困成孤城,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

  【凉州之变的消息,终于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北方局势如此混乱的情况下,魏王心头一动,在江西发起了讨贼宣言顺势起兵,她认为正英帝的统治是不合法的,不正统的,他的皇位是通过篡改先帝圣旨所得。】

  【同时,魏王列举了正英帝在位期间碌碌无为的表现,以至于苍天震怒,降下天罚而干旱数月。】

  先攻击合法性,再拿出封建迷信的说法,给正英帝继位一事上增添迷雾,让民众们对官府产生一定的怀疑,再加上干旱期间,民心思动,大多数人都对朝廷有所不满。

  魏王这一挑拨,局势顷刻之间就乱掉了。

  而且,不同于往常的犹犹豫豫,挑选的时机不够出众,这次魏王打得非常坚决,三把火燃烧的速度极快。

  以前的魏王,她的动作就像是后明朝时期的南明。

  大清建立统治不久,其实北方一直都有汉族将领进行叛乱,这不间断的叛乱,使得大清满头大汗,一直在想着法平叛,但是南明就是在自己玩自己的,不抓住这些人反攻大清的时期,把自己的兵力给反推出去,而是在自己的小地方窝着,不光是乐不思蜀,还一直窝里斗。

  犹豫不决不说,态度还很暧昧,这就使得那些北方的汉族将领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魏王这下干就干大的,而且她这次打得很稳,没有像之前那么急匆匆地一幅要直接打下应天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