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33章

作者:爱开小差

  【你的道德-10。】

  ?

  什么意思?

  只许别人污蔑我,不许我污蔑别人?小八就搞不懂了,这种情况,明显只有污蔑才能战胜污蔑!

  我太子污蔑他一个近臣,他还能反杀我不成?

  【江充利用私人的人脉,并且借助你和汉武帝最近并不太融洽的关系,屏蔽了你和汉武帝之间的信息往来。】

  【你的栽赃陷害,汉武帝并不知情。】

  【但江充对你的栽赃陷害,效果显著!!!】

  【你被江充陷害了。】

  【巫蛊之祸】剧情继续推进!

  神技!真神技!

  这是什么畜生词条?

  我堂堂皇太子真干不过你一个近臣啊?

  小八决定有机会就把【江充】的这个词条偷了,然后用在父皇的头上,屏蔽切断正英帝和其他皇女的联系。

  往后就没人能进谗言害她,只有她耍小聪明的机会了。

  栽赃陷害反杀【江充】的思路失败,小八很快就迎来了又一次的失败。

  后面的动作,小八有所改变,但整局影响不大,还是落了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不知疲倦,不想放弃的成王开始了第三次的试验。

  这一次,她不污蔑江充了,在江充污蔑她之前,就直接把江充一刀砍死。

  傻了吧?

  这招是晋王教我的!

  成王得意一笑。

  【你在江充污蔑栽赃你之前就把对方给击杀了,但是宦官苏文依然找出了埋在你宫殿下的巫蛊,并进献给了汉武帝。】

  小八眼前一黑。

  行!

  下次给你一起杀了!

  而这一次的模拟推演,小八还是以失败告终。

  第四次的成王,犯愁了。

  显然没了江充、苏文还能有新的人来污蔑她,这摆明了是剧情中的一部分。

  看着臣卡选项中的【陆成安】,小八心态在动摇,最终选择了【正英帝】。

  说不用姐夫,就是不用!

  撑破天了,我就用一下父皇打打辅助,反正他也得不到这里的记忆。

  看着正英帝头上写着的八个字——【暂时无法得到记忆。】

  小八松了一口气。

  【正英帝正在随机抽取身份中——】

  【正英帝的身份为——公孙贺。】

  这是谁啊?

  小八想了三秒钟。

  然后她的目光骤然呆滞。

  这不是那个比她还要更早就被人给污蔑在巫蛊之事上的究极倒霉蛋吗?

  而这个名为【正英帝】的臣卡是按照父皇的性格和能力进行模拟推演的。

  以他爹的这个才识,被人弄死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就这还助力呢?

  小八要在父皇被【江充】污蔑之前,先给他捞出来!!!

  到底是谁帮谁还不知道呢!

  而陆成安在观战视角看到正英帝拿到的身份和小八焦头烂额的各种操作,已经是笑不动了。

  全是节目效果!

  看她模拟,简直是种享受!

  你永远都不知道她能干出什么大事来!

  .....

  .....

  .....

第507章 小八的自保之术!

  而这也是开放正英帝作为臣卡参与剧情模拟推演的首次历练,即便正英帝无法从中获取相关的记忆,其作为臣卡的数值在现阶段只能呈现一个恒定的数值。

  不像陆成安在功能上开放的那么全面。

  但有一个助力,总比没有助力要强得多。

  小八只求父皇能顶住压力,为她披荆斩棘,而不是她在模拟的过程中,还要分心把父皇给捞出来。

  看着画面上,取代了公孙贺,但能力数值除了政治、魅力远高于原先的公孙贺以外,其他方面的能力,正英帝处于全面劣势的状态。

  不知道他这个老爹能不能力挽狂澜,重振我大晟荣光!

  不得不说,系统给正英帝选中的身份,的确是一个关键人物,汉武帝想要对太子下手,公孙贺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公孙贺是无法脱离东宫党的烙印,他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

  也就是说太子刘据的母亲卫子夫和公孙贺的妻子卫君孺是姐妹关系。

  公孙贺和卫家的牵扯太深了。

  已经很难让公孙贺有任何切割卫家的机会。

  第二,这一层东宫党的关系,是汉武帝亲自加上去的,公孙贺最早是汉武帝的太子舍人,汉武帝对其非常恩宠,也是汉武帝将卫君孺赐婚给了公孙贺。

  第三,想要对太子下手,公孙贺是一定要先除掉的人,不然对太子刘据动手,那么公孙贺势必想尽办法帮助刘据。

  太子刘据,公孙贺是没办法坐视不管的,这关乎他们下半生的荣华富贵,从政治立场上是天然盟友关系。

  公孙贺是太子刘据的辅助关系。

  太子刘据可以没有公孙贺这样的辅助,但公孙贺作为辅助却不能没有太子刘据这个输出点。

  刘据可以抛弃公孙贺,可公孙贺抛弃刘据,差不多就是死路一条。

  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卫家人还是公孙一家人,除了老一辈还有些作用以外,新一代的全是酒囊饭袋。

  在汉朝,二世祖几乎是一种很神奇的现象,很多在历史上非常无解的人,他们的儿子、孙子一辈,大多都是无用之徒,很少会出现那种几代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家族。

  公孙贺凭借资历和老道的政治生涯,还能说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他的儿子就是一个纯纯的坑爹货。

  可以说就是公孙贺的儿子一手送走了他们一家子。

  其实,说到底还是公孙贺的底子不够干净,汉武帝有理由杀他们一家,而恰好汉武帝想杀,一查就发现四处漏风的案底。

  历史上的公孙贺对太子刘据也是尽力了。

  这公孙贺父子二人身死狱中,那是受尽了酷刑折磨。

  但即便如此,父子二人也未攀扯太子。哪怕是身死狱中,也没吐露出半点对刘据不利的口供。

  也不知道正英帝的人物模型所拥有着的超高政治嗅觉,能否将事情带到一个全新的转机上。

  由于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出了名的政治大案,陆成安对这些事情还是很有印象的。

  【太初二年,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受汉武帝喜爱,由侍中直升为九卿的太仆,父子同居公卿之位。】

  【公孙敬声仗恃自己是卫皇后姐姐的儿子,骄纵奢侈却不守法令,汉武帝征和年间,擅自挪用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事情发现后,被逮入监狱。】

  陆成安再度看到这个信息,对这个二世祖只能说佩服。

  汉武帝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挪用军费,因为他一生都在抗击匈奴。

  公孙敬声又是汉武帝幼时好友之子,又是妻姐之子,所以汉武帝对公孙敬声是倾注了很大希望。

  对方的官位节节攀升,全赖汉武帝对其的信任与好感。

  当公孙敬声被发现挪用军费,武帝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是公孙家丧失信任的第一步。

  正常的统治者都无法接受,哪怕是陆成安,多少都要给他治个罪,杀不杀全看心情。

  就看正英帝化身的公孙贺,会不会做出错误的示范。

  【在公孙敬声入狱以后,公孙贺(正英帝)到处奔走,想要救出自己的儿子,为此登门拜访了太子。】

  正英帝的自动托管,没有切割这个坑爹的儿子,陆成安认为在性格上是完全合理正英帝的。

  那么多个惹事精一样的女儿,正英帝都没有下狠手,由此可见,他这个皇帝,对家人是有特殊情感的,这或许是他早年和五皇女刀剑相向过,故此不愿再发生同样的事情。

  但实际上,这是很错误的示范。

  汉武帝不是那种你能求情就能求情的人,哪怕他很意气用事。

  霍去病能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汉武帝给霍去病打掩护,而不是责备霍去病,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是帮亲不帮理的。

  可公孙敬声挪用军费这事儿,完全没道理,汉武帝的功绩都是靠对外战争打出来的。

  你这让汉武帝怎么想?

  这人还救个锤子啊!

  尤其是卫家自卫青死去以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全都是靠祖上吃饭的平庸之才,偏偏老是把卫青的功劳自恃为卫家的功劳,你这不是在找抽?

  陆成安觉得但凡卫青的儿子里面,有一个人能有卫青一半的水平,这卫家都不至于闹到个如此凄惨的下场。

  可偏偏卫青的儿子,都挺离谱的。

  长子卫伉出道即巅峰,汉武帝对他特别好,但是这个人真有点贱。

  先是假传圣旨,诈称君命,擅自行事。

  汉代的制度相对比较宽松,对矫制矫诏的处罚要看犯罪所造成的后果,分别定罪为“矫制大害”“矫制害”和“矫制不害”。

  假传圣旨造成恶劣影响的,判腰斩,假传圣旨造成一定影响的,斩首,假传圣旨没有造成负面或者恶劣的后果,还有可能是善意的或者有功的,则是无罪。

  哪怕是汉武帝时期,律法在这方面也不严重,放到明清,就假传圣旨的事儿,就够这小子喝一壶的。

  卫伉因为假传圣旨,免去了爵位。

  说明他坐实了假传圣旨的事情,并且不是那种对国家有功的事情,极有可能是有负面影响的事情,但汉武帝念在卫家的功劳上,放过了他,没有追究,就把卫伉的爵位免了。

  结果更重量级的事情来了。

  卫伉在没有带门禁的符令擅自进入皇宫。

  你能理解吗?

  皇宫是重中之重,汉武帝搁那住着呢,万一有刺客进来刺杀他呢?

  但凡卫伉不是卫青长子,早就死透了,可汉武帝依然只是小小惩处,罚对方去戍卫边塞,为期五年,对一个将军而言,这样的惩罚也已经不算惩罚了。

  想想卫青的儿子,想想公孙贺的儿子。

  你让当时的汉武帝怎么想?

  所以闹出来巫蛊的事情,疑似有人在诅咒他,汉武帝还真怀疑起来了。

  因为卫伉和公孙敬声这两个跟卫家外戚集团有很深关联的人,简直是卧龙凤雏。

  一个是屡错不改,一个是挪用军款。

  换成你,你也会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