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14章

作者:爱开小差

  魏王必须要打一波流,一口气平推大晟王朝才有获胜的可能性。

  她拼发育是不可能拼得过大晟王朝的。

  所以应天府之战,是魏王一定要打下来的战役,但燕王的极端收缩,不留余地的防守形态,让魏王打不下来。

  等到应天府获得了支援以后,福建的齐王又杀了出来,把浙江拿了回去。

  魏王失去浙江这块地方,局面就已经很崩了。

  而且苏延朝这小子太疯狂,整个福建,齐王手下一共就三万五的兵,这都是要拿来防守的。

  他一口气要了三万人,不仅不防守,还要打出去。

  一旦苏延朝打出去,没打下浙江,人员上损失惨重,差不多福建这块地方也就等于是失守了。

  五千人是不可能守得住这块地方的,再易守难攻的地方,在绝对的人数差距面前,也是浮云。

  真要说功劳,苏延朝在这一路的发挥是很重要的。

  抓住了张瑞之子张伯瑄在杭州府起兵反魏的时机,进行了里应外合的战略行动,延缓了魏王攻打应天府的节奏。

  陆成安看到苏延朝这边不断绞尽脑汁的动作,只是笑了笑。

  他能打,但现在没必要冒风险。

  而且你见过哪个当爹的会跟自己的儿子争功的?

  跟自己儿子争强斗狠,这未免也太跌份了。

  陆成安追求的是更合理的胜利,他每次冒风险的时候,那都是进入了一种死局。

  这种死局之中,他不得不冒风险,来创造机会。

  如今三路大军围攻,陆成安跟苏延朝抢功,比谁攻下南昌的速度更快。

  这就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陆成安本着损失最小化,一定是等着更好的出手时机来出手。

  战争不是儿戏。

  他不能把手底下人的性命,当做自己争军功的本钱。

  那是军阀。

  看到苏延朝急不可耐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样子,陆成安任由他这个蠢儿子抢功去了。

  反正陆成安不做意气之争。

  【明威十年二月下旬,苏延朝的副将王侯率上百亲卫投诚魏王。】

  【他们写一份书信,控诉苏延朝残暴不仁的性格,想要半夜入城,投效明主。】

  【魏王同意此事,但是等到王侯来到城下时,她挥手示意放箭,将这些可能有诈降嫌疑的人通通射死。】

  【如此不留余地的做法,苏延朝心一横,决定事后再为王侯平反,他对外笑道:“魏王对降将都如此绝情,更何况其他人呢?”】

  【苏延朝凭借此事大做文章,以‘王侯’为例子,降低了大晟王朝向魏王投降的态度。】

  【明威十年三月上旬,苏延朝决定正面攻坚,不再使用什么计谋。】

  【魏王以严守的态度继续应对,不愿意就这样输掉。】

  【她很早就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故此早早就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以城内的粮食,可以力保半年无失,但是外无强援的情况下,魏王也知道自己早晚一败。】

  【观察周遭的情况,魏王向成王修书一封。】

  【她吐露自己的处境凶险,分析情况,认为现在的大晟皇帝向宗室让步,是因为还有她这个魏王需要平定,所以这小皇帝才会向你们退让。】

  【一旦她魏王被平定了,当今的小皇帝就用不上你们这些宗室了,到时候你们被削藩也是必然的事情。】

  【与其坐以待毙,等待一死,不如你我联手,抗击这不公的世道!】

  【她对成王劝说道:“我们共同起兵,事成之后咱俩平分天下。”】

  【经过判定,魏王的政治才识高于成王。】

  【成王有所动摇,但很快她判断了一下敌我的实力、势力、地盘,认为跟随魏王毫无前途,最终拒绝此事。】

  【明威十年三月下旬,粮食开始出现紧缺,汉王和陆成安围拢攻城。】

  【三面城门的压力越来越大,魏王麾下诸多将士劝说魏王突围弃城而逃。】

  【在苏延朝那一路的城门,更是岌岌可危,很快就要被打下来的模样。】

  【陆成安为了降低双方将士的伤亡,给魏王亲笔写了一封书信。】

  【魏王看到了这份精心书写的劝降书,陷入了犹豫。】

  【经过判定,陆成安的魅力高于魏王、陆成安的才识高于魏王、陆成安的政治高于魏王、陆成安的道德高于魏王。】

  【他的劝降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劝降书里,陆成安先将此事认定为被外人撩拨的兄弟之争,而不是魏王主观上的叛乱,把朝廷为五皇女平反的事情提及。】

  【陆成安告知魏王,朝廷的态度已经很宽容了,并且已经在自省过往。】

  【可若是魏王再执迷不顾,一反再反,那朝廷就未必认定你是为了五皇女平反而起义的‘义举’,相反是趁着此事而借题发挥,无疑是板上钉钉的谋逆。】

  【在书信里,陆成安又说到双方将士们本是同根生,而今却要为君王的私欲将生死置之身外,这些儿郎们本该有幸福的家庭,不该卷入像这样的战争之中,魏王殿下,您也有女儿,您该去设身处地想一想。】

  【这次,如果魏王愿意投降,减少兵戈,不光是百姓能感恩魏王殿下您的仁义,大晟王朝的皇帝同样愿意对您这一脉的皇室从轻发落。】

  【而这份书信您可以公开出来,要是大晟王朝背弃了这番承诺,天下人都可以唾弃之。】

  至于陆成安所写的这份劝降信的名字为——《与魏王书》。

  【明威十年四月上旬,陆成安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南昌,魏王打开城门以后,宣布向大晟王朝投降。】

  【她要求陆成安善待魏王这一脉的皇室,而得到陆成安的点头同意后,魏王没有犹豫当众提剑自刎。】

  【明威十年四月下旬,动荡了整个大晟王朝的魏王之乱,历经六年终被平定。】

  【同月,成王在川蜀一带招兵买马,声势浩荡,一时之间兵力达到六万之众。】

  【“会师南中,本王要兵发蛮族!”】

  成王这边肯定要打下南中这块蛮人的地盘。

  她一直以来都在解锁自己的人生图鉴。

  各种植物、水果、动物、奇珍异宝的图鉴,很多东西,她现实里面都没吃过,但是模拟推演里已经吃了很多次了。

  比如说在贵州这片地方,有一种珍稀水果叫枇杷,而这个叫枇杷的东西,在北方是没有的,即便是南方,也只有极个别的特定地区有。

  拿下贵州,抢他枇杷!

  打下南中,抢他们的大象!

  拿下四川,偷走他们的食铁兽!

  成王在模拟推演里,一路上可谓是到处吃各地的美食佳肴,什么奇珍异宝她都要看两眼,各种动物她都已经吃过了,就连一些奇奇怪怪的水果,看起来有毒的东西,她小八也有所品尝。

  反正小八对于汉王她们,是无话可说的。

  咱们先把模拟推演这个理念搞搞清楚好吧?

  像汉王她们,天天按部就班地当什么女帝。

  这点,成王也就认了,毕竟谁都想坐到这个位置上。

  可是呢,汉王她们当女帝,还都要去走同一套的流程,要当一个好女帝。

  全走王道路线。

  从来不开发新的内容。

  那这还是模拟推演吗?

  还能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路线吗?

  成王肯定不想在模拟推演里如此平庸。

  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做大事就冲锋!

  而她猎杀这么多的动物,偷吃那么多的水果。

  也不全是一己私欲。

  成王这是在为大晟王朝老百姓们的粮食寻找替代品,寻找各种优质的粮食、产量高的粮食。

  打南中的话,她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想试试看这个大象肉的味道。

  如果大象多的话,完全可以猎杀这些大象来作为口粮,从而把这些大象肉供给老百姓们在饥荒年代吃。

  只有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这才叫模拟推演!

  稳健有什么用?

  稳健只能当个中庸的守成之主!

  但你乱来的话,搞不好就能成为功在千秋、名垂青史的皇帝。

  那么,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己呢?

  要是下次还能当女帝。

  成王都计划好了重铸长城。

  在北方打造一个牢不可破的最强防线!

  让这些凡夫俗子看看什么叫东方巨龙!

  而这才是真正的帝王该有的威仪!

  .....

  .....

  .....

第423章 六擒蛮王的‘诸葛’成,《空中花园》的建造!

  成王吐了吐自己的小舌头。

  在她的画面上,一秒钟通过大脑已经发出了十几道的指令。

  汉王能管制她,只是有一个长姐的身份,汉王本人是并没有在川蜀一带建立有效统治的。

  因为汉王手上的兵,都是找别人借来的。

  她自己是没有兵权的。

  这一点,成王不是很理解。

  要想有话语权,权力是最重要的,你什么权力都没有,别人那是想怎么对付你就对付你。

  弃你如敝履。

  像她小八目前的权势,晋王也不敢太对她怎么样。

  因为真惹怒了自己。

  成王是不会惯着晋王的,她会和其他一起被压迫的亲王,一起反对晋王的统治。

  晋王不对她们下手,成王也不会造反。

  汉王的离开,成王顺势就把整个川蜀给控制了,将大部分重要的隘口,城池都扶植亲近自己的人。

  她十几道指令,全都是安插自己的亲信。

  等到汉王回来的时候,整个川蜀之地就直接姓成了。

  实际上,汉王没有兵权,是因为她没有一个长期就藩发育的地盘。

  在晋王一脉上位之前,汉王是以储君的资格培养的,所以一直都留在京师。

  天京府是汉王的基本盘,但天京府又不仅是汉王的基本盘,还是皇帝的基本盘。

  正英帝最终将皇位传给了苏为英。

  在那个时候,汉王没有兴兵造反,中断正英帝传位的这个过程,她就注定和皇位无缘了。

  当时汉王的部众,其实大多都在劝说汉王立刻掌控京城,控制进进出出的所有人员,将正英帝的圣旨给劫走,另写一封册立汉王登位的圣旨。

  这是汉王进取天下的最好时机。

  毕竟天京府的兵权还在汉王的手上,被汉王一个人所掌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