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13章

作者:爱开小差

  成王这一招顺手来一记调虎离山之计,把汉王这个大姐调走,自己在山里当山大王。

  还能减缓陆成安的进攻压力,一石二鸟。

  【汉王虽然担忧成王会在川蜀一带残害百姓,提出各种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户。】

  【但如今是彻底击破魏王的最好时机,三路一同兵发南昌,也能将大晟王朝长久的分裂状态重新合为一体。】

  【于国于民都有很深的意义。】

  【故此汉王心里是倾向于三路决战南昌,一举攻克魏王。】

  【于是汉王命令张珣留在这里辅佐成王,并且再三叮嘱他,一定不要放宽了对小八的管教,同时集结手上的部队,朝着江西南昌的方向进攻。】

  汉王一走,成王就全身轻松。

  张珣管不管她,这件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她是亲王,是一字王,张珣注定是管不了她的。

  天高任鸟飞,在川蜀一带,成王的权力迎来了人生的至高点。

  【明威九年十一月,晟少帝苏为英决定为前朝的五皇女沉冤昭雪,对她代政期间做出来的一些政策决断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一策略,让许多曾经效力于五皇女的文臣,降低了对大晟王朝的敌意与不满。】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有时候攻心能赢,就没必要一直尝试去攻城,这种事情对国力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而苏为英顺手看了一眼最近和楚王大搞军器处的阿母,他叹了一口气。

  五百万两!

  足足要了五百万两!

  就为了弄个军器处来研发军器!

  国库的银子都是这样用的?

  苏为英承认军器很重要,武器越好,打仗越能彰显出威力来!

  但国家的危机还没解除,甚至还在一个动荡的时期,她娘就能拿五百万两来投资这种不能即时转化为战斗力的东西,这是不是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一些?

  最气的是,苏为英还管不了他娘活蹦乱跳的思维。

  还是得请我爹火速回来!

  苏为英左思右想,这天底下能管住他娘的人。

  也只有陆成安这个亲爹了。

  毕竟晋王娘亲这无法无天的性格,没几个人能制裁。

  就连皇爷爷都制裁不了。

  他这个当儿子的,作为弱势的一方,同样也制裁不了。

  苏为英真不知道他爹是怎么管住阿母的。

  太难了...他太难了!

  如今之计,唯有等咱爹回来再做定夺了。

  至少咱爹是能和阿母心平气和地讲道理的。

  而他作为儿子,却没有这个资格去讲道理。

  就看他爹回京城以后,阿母愿不愿意放权回来了。

  .....

  .....

  .....

第422章 先把这个模拟的理念搞搞清楚!

  连年战乱的大晟王朝身处于一个风雨飘渺的阶段,多地分离的时长已经接近五年。

  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经济。

  它关系着一场战争的开始,过程与结尾。

  正英帝留下来的国库,在开海放关以后,还是比较充实的,可以用非常久的一段时间。

  然而再怎么有钱,也经不住晋王这样去糟蹋。

  军器处从建设到现在,苏为英一直都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不是说国家不需要一个发展军器、研究装备的机构。

  而是晋王的建造时机很有问题,内部的叛乱还没结束,就加大了对平叛以外事情的经济投入。

  一旦战事失利,资金流通跟不上,问题就大了。

  何况,像这种发展军器的项目,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那么短的时间里,苏为英也不认为它能有什么成效啊!

  在这种紧要关头,还要把资金投入长期项目,苏为英也不知道他娘是怎么想的。

  可晋王对此的态度很坚决。

  苏为英的视角是没问题的,他想着的是怎么搞定内部的叛乱,提前结束战乱之秋,统一国家以后,再开始用最王道的方式去治理社稷。

  目前这个大晟王朝,不能说是一个正常的国家。

  正常的国家,是不可能有分裂这种情况出现的。

  不先解决这个问题,还怎么操作?

  但晋王的视角其实也没问题。

  她的想法就是团结宗室。

  搞好人际关系。

  这五百万两看似是在建设一个军器处,其实是和楚王合流,笼络老六。

  大晟王朝的宗室,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晋王当亲王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处处受到限制,权力太小了,可晋王当上了国家的一把手时,她才意识到这些亲王作为宗室的力量,那是分分钟可以闹出大动静的。

  汉王限制她们的办法是,剥夺兵权、行政权,其他方面不受限制,日常出行都在国家可以忍受的范畴内进行补贴,要求她们老老实实地当个皇亲国戚。

  所以在汉王之前的那段模拟推演中,藩王都很难出现什么乱子。

  魏王在乱之前,她的权力就被汉王给削平了。

  晋王这一系的执政时期,对宗室的管理和约束是最宽松的。

  这间接导致了目前这种乱局的滋生。

  如今,秦王实际控制了辽东,手上握有兵权和当地的政治系统,基本可以说是一个国中之国。

  她若是造反,虽然不是腹地,但对大晟王朝的威胁是很直接的,毕竟辽东距离京城很近。

  汉王、燕王、宁王、成王都有各自的班底,且享有一定的权力。

  以前模拟推演的亲王之乱,一家顶多只能集结出几千个人,这样的战役纯属小打小闹。

  这次模拟推演里,这些亲王若是造反了,那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晋王是不知道小八是怎么发育的,光是小八一个人,她就能起五万大军。

  在小八实际的名义下,纸面上就有三万大军,两万大宁府地方乡勇,一万大成御仪队。

  以晋王对小八的性格揣摩,这不藏一点东西,她是不信的。

  尤其是这次抄家孟华的数目,晋王明显感觉账不对板。

  因为晋王也经常在抄家的时候做点手脚,偶尔偷拿点银子,也很正常。

  只要做的别太绝,晋王也能接受小八偷钱的行为。

  这次晋王发觉出问题,是小八抄家,交给大晟王朝的抄家所得,大多数都是名贵的物品,而不是可以流通的银两。

  晋王想要变现,还要把这些名画、瓷器、宝物挨个出售。

  但,孟华作为一个地方诸侯,手上没有可以流通的银两,这用常识来看都知道不可能,小八一定是脏钱了,就是不知道脏了多少。

  经过那么多次模拟推演的洗礼,小八自身发育的能力还有各方面的决策,都比过去的她强太多了。

  至少在不要脸这一点上,成王已经是非常合格的政治家了。

  而仅是成王这一家,就能积累这么夸张的基本盘。

  这燕王能发育到什么水平,晋王不敢想。

  与其和自家姐妹来一场权力与制衡。

  在这种没必要内耗的地方,互相打来打去。

  那还不如团结宗室的力量!

  先充分信任一波宗亲!

  在模拟推演里,谁敢弄些幺蛾子出来,做出不义之举,那就休怪她晋王跑现实里面重拳出击了。

  这个军器处,就是晋王拉拢楚王,送给她的礼物。

  既然确定了团结宗室的政治立场。

  晋王干脆送佛送到西,用人用到底。

  她重新把宁王喊回了京城。

  让宁王这样的人才就藩享福,这是对人才的不尊重。

  晋王计划让宁王再次重启大晟王朝的情报系统。

  没有宁王的皇城司、锦麟卫,在情报上欠缺了很多。

  这小八到底在干什么,晋王想了想,有必要让宁王去监控一下。

  【明威十年一月上旬,晋王重新启用宁王,并任命她为锦麟卫首领。】

  在宁王成为锦麟卫首领的一瞬间,画面上的各类信息炸开了一样,不断地弹射了出来。

  大晟王朝的信息获取强度直接被提升到了金色水平。

  妹妹是真好用。

  晋王还是要承认一下,在自家宗室里面,也不全是酒囊饭袋。

  还是有一两个人才的。

  【明威十年一月下旬,陆成安听闻了四川方向,汉王出兵从另一侧往魏王的都城南昌进攻,于是没有急于冒进,选择暂时驻扎,等待三军围攻的时候,再发动联合进攻。】

  【苏延朝立功心切,没有等待汉王和陆成安形成联合进攻的掎角之势,就自行一路进军。】

  【而苏为英一朝为五皇女平反的政治事件,让支持魏王的大多数人陆续选择围观,他们已经发现了魏王外强中干的事情,渐渐心生了离去的意思。】

  【苏延朝料想现在的魏王受到各方的压力很大,无论是信心上,还是在稳定军心方面都要有强有力的外援。】

  【于是,苏延朝在军中口出狂言说——“本将既然已经打到了南昌府前,那就三日内拿下南昌!”】

  【“若是打不下南昌,那就休怪本帅无情了!”】

  【他佯攻南昌府数日,久攻三天不下,在军中愤慨万分。】

  【不日之后,在苏延朝的大军中传出他鞭打军中副官王侯的事情,还扬言再打不下南昌,他就要执行军法,将那些不效死力的人全部在军前斩杀祭旗。】

  【魏王在南昌府内放声大笑。】

  【她料定这是苏延朝做出来的一幅假象,是诈降之计。】

  【苏延朝从其他地方运来一些死囚,让他们穿上大晟王朝的制式军服,当众斩杀了这些人。】

  【军中一片肃然,对苏延朝的号令不敢不服。】

  【苏延朝如此血腥残暴的杀戮‘将士’,并把这些人的头颅立在南昌府不远处的一块空地立起来,这让魏王心里生疑。】

  【明威十年二月上旬,汉王的部队从侧翼一路攻来,终于是到了南昌府的附近。】

  【三路大军的汇聚,种种压力让魏王焦头烂额,终日不眠地考虑对策。】

  魏王从最早的拿下浙江、间接控制两广,甚至一度打到应天府、还要染指湖广一带的超大版图。

  到现在只剩下江西一处地盘,这已经是四面楚歌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