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08章

作者:爱开小差

  【不久贵州土司首领曹东成击溃了贵州特度使吕方石,并在贵州宣布自立了。】

  【明德八年三月,贵州特度使吕方石战死以后,贵州地带乱成一片,孟华才慢慢悠悠出兵平叛。】

  【云南忠于大晟王朝的沐氏勋贵并没有识破孟华的真面目,双方协议联手共同前去平定贵州的叛乱。】

  【结果孟华故意让云南总督沐剑余的部队在前,他的部队在后。】

  【云南总督沐剑余对孟华起了疑心,故此没有着急先行平叛,而是对孟华说明自己路途遥远而来,已经没有了粮草,现在难以前进,希望孟华能够分出一些粮草供给他们使用。】

  【在他看来,如果孟华真的图谋不轨,在他说完自己粮草空缺的时候,必然会露出獠牙,袭杀他的这支部队。】

  【然而孟华感觉出来沐剑余对他的不信任,为了稳住沐剑余,孟华将他出兵的这支蜀地将士里近半的粮草分给了沐剑余。】

  【沐剑余将这些粮草收下,这才放下心来,怀疑自己是误会了孟华行军速度慢的动机,或许孟华是有其他的隐情。】

  【明德八年四月,沐剑余和孟华对贵州自立的土司将领曹东成发起猛攻。】

  【陆成安临时接管了大成御仪队,并前去援助浙江一带的正面战场。】

  【明德八年五月,贵州之战的进程异常顺利,沐剑余本身就是亲近大晟王朝的边疆勋贵,对于国家的忠诚非同寻常,再加上勇猛过人的武艺,草莽出身的曹东成,无论是战术涵养,还是军队素质都不是沐剑余的对手。】

  【晟书称——“贵州土司曹东成反复无常,叛乱数次,为沐氏将沐剑余所杀。”】

  【然而在庆功宴时,孟华却悍然发动了兵变。】

  【沐剑余对此惊愕万分,明明先前还是盟友关系,同为大晟王朝效力,怎么转眼之间就翻脸了。】

  【孟华却一脸诧异地问道:“沐将军,你竟然对我没有丝毫设防?”】

  【沐剑余对此无奈道:“你我同为大晟王朝效力,岂有提防同僚之意。”】

  【孟华的一声摔杯,沐剑余在庆功宴被弓箭手射杀,而沐剑余麾下的士卒察觉到孟华的兵变后,竭力反抗,但架不住孟华提前准备好的包围圈。】

  【沐剑余之死,让沐家军的士气溃败,整个兵变,孟华将云南军的中坚力量磨灭,这让孟华取得了在西南地区的绝对优势。】

  【兵变结束,孟华宣称——‘沐剑余’在贵州发动兵变,意图合兵云南、贵州两地,自立为王,而他早已看出了沐剑余的野心,在妥善安排下,瓦解了野心勃勃的沐剑余。】

  【他希望朝廷能够定性此事,将沐氏打为谋反的‘逆臣’,并且对他孟华及时平乱的事情论功行赏,而他孟华也愿意代表大晟王朝来平定沐家的叛乱。】

  【逃出来的云南军将士,将此事的真相告知在云南防守边疆的沐家人,而平西侯徐琰之子徐尹却对沐家人的忠心产生了怀疑,上奏朝廷,想要了解事情的真伪。】

  云南这块地方,大晟王朝是安排了两家功勋显赫的南方勋贵驻守。

  这捵一脉勋贵,和晋王这一脉不太亲近,晋王这边的勋贵,大多都是北方勋贵。

  平西侯徐氏、镇西侯沐氏,是被安排在同一个地方的两家南方勋贵。

  放一家,是避免那一家人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两家的话,就比较容易发生些摩擦,到时候也容易管理点。

  不过这次南方这帮地方大族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互相之间的狗脑子都快要打出来了。

  而长期的战乱,也让这些人的能力得以迅速的提升。

  能让西南乱成这种地步,多亏了魏王在正面战场拖足了大晟王朝平叛的时间。

  毕竟大家都去为应天府的燕王解围了,没工夫去管西南方向的小打小闹,结果太久不管,小打小闹也能养成大患。

  【明德八年六月,成王又引一军,自封主将,从河南开封而下,前往西南战场。】

  陆成安看着眼前的画面站在C位的小八,有些欲言又止。

  想了想,陆成安决定还是从自己手上引荐一个人过去吧。

  【陆成安引荐了出身寒微的凉州名将——阎放。】

  说是引荐,但和临时租借没什么区别,只是把人给借过去了,归属方还是陆成安。

  如果不借些厉害的人过去,陆成安是真怕小八手忙脚乱给自己打没了。

  有意思的,不同地方招募的人才,产出率也是不同的。

  【凉州】、【山西】、【辽东】、【河南】、【河北】这几个地方,将卡产出率比其他地区高出5%的概率。

  【凉州】、【山西】、【辽东】这三个地方,名将产出率额外增加1%的概率。

  这个机制,陆成安感觉是根据古往今来的历史性武将产出率衡量的。

  【山西】最有含金量的两个名将,一个是霍去病、一个是卫青,大汉的【帝国双璧】都是山西临汾人。

  先不说霍去病和卫青。

  关羽是山西运城人、张辽是山西朔州人,也就是汉末的雁门马邑那一块地方。

  霍去病、卫青的含金量,你得认吧?

  这放中国历史,那都是震古烁今级别的名将。

  而关羽还是公认的武圣,江湖规矩都是拜关二爷,以示忠勇。

  张辽,张八百,逍遥津战神,一己之力在合肥击溃了孙权十万大军。

  可是把张辽放这四个人里面,他居然只能算是比较普通的名将,这才是最夸张的。

  即便没有这四个人。

  唐代的尉迟恭、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明末重臣孙传庭。

  山西老乡在名将这块儿,属实是拿捏了,猛滴很。

  倘若真让这些人组团,都不知道谁能扛住这群人的普通一击。

  这在名将的产出上面,南方是略逊色于北方的,没有老朱这个淮右布衣,没有老朱这帮淮西的小兄弟,南方在名将产量方面几乎是全面溃败。

  但即便是有老朱这个淮右布衣,这淮西二十四将的强度,也不可能高于卫青、霍去病、关羽这三尊大神。

  能和这三人比一比军事能力的,只有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个君主。

  问题是君主只和君主比较,怎么可能拿来和武将相比较。

  如果河南也算南方的话,那南方人应该还有一个岳飞能拿得出手。

  尴尬的是,河南带个南字,但人家是属于北方的。

  古代名将产量比较多的都是北方那块地方。

  深挖下来,其实南方也有如韩信,项羽之类世间少有的顶尖猛男将领,但真抓人数的话,在名将的产量方面,南方还是逊色一筹的。

  也正和这个特点相同,大晟王朝模拟推演里,招募臣卡之中,北方更容易招募到名将,南方更容易招募到名臣。

  但是,是金卡还是紫卡,全看运气。

  初始就是金卡的人,是挺少见的,大多数人都需要培养,而初始是紫色品质的名将,在经过培养后,是必定能成为金卡的。

  初始越强,越证明天赋。

  不过,也不乏那种白卡逆袭的存在,比如说陆成安在贸易上的好伙伴唐易。

  他当文臣卡,是白卡。

  当近臣卡,当商人,初始就是蓝卡,而且经过长期的训练,已经提升到了紫卡的品质。

  陆成安借给小八的这个凉州名将,就是陆成安挖掘出来的一张初始天赋就比较出众的将卡。

  当地区教育资源比较好的情况下,招募到出色的臣卡概率也会提升。

  文治高,名臣产出率高。

  武德充沛,名将产出率高。

  问题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成王在她建设的大宁府,就那么难招募到强度非常高的臣卡。

  当时陆成安诧异了很久,后来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小八在领地里的建设比较畸形。

  文治基本没有,武德也不充沛,人口结构大多都是工匠类型的技术人才,这让大宁府的科技比较高,而成王的发展路线是商业,所以大宁府在贸易这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离谱的是,因为成王早年伪造纸币的事情,当地人很喜欢低价仿制其他地区的工艺品,再以高价冒充真货的方式售卖。

  这让大宁府的地区名声较差,很多人不喜欢同大宁府展开贸易。

  一战乱,大宁府便接不到贸易订单,小八重要产业链就断了,本身就是主打经济商业的地方,不搞文治武功,商业都崩盘了,还指望位置比较尴尬的大宁府能做什么?

  哦,小八如果愿意招募那种近臣,那估计挺容易的,运气好,也不是没可能招募到那种顶级的奸臣或者奸商。

  可那种玩意儿,谁要啊!

  这不是纯粹拿来坑人吗?

  【明德八年七月,苏延朝在浙江与魏王的大军进行今年的第十次交手,他亲率百骑绝尘,诱使魏王冒进。】

  【“哈哈哈哈——尔等藏头露尾的鼠辈,怎么敬我如鬼神?”】

  【“如此懦弱,还不滚回家去带婆娘——”】

  【魏王的大将甄爽并不中计,面对苏延朝的嘲讽和激将法,他已经司空见惯。】

  【陆成安正式进入浙江的地界,故地重游回到了杭州府。】

  【而此时浙江的特度使正是苏延朝,他在杭州府内处理事务。】

  【陆成安以封疆大吏、亲王驸马、朝廷钦差的尊贵身份亲至杭州府,苏延朝思索再三后,勉强决定迎接。】

  【像以往的时候,苏延朝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迎接任何一个人,除非是他娘亲至。】

  【固然他知道眼前之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苏延朝的心里是不怎么在意的。】

  【而在齐王培养下,从小到大,苏延朝都是以冠绝一世的天生将才自诩。】

  【谦逊?】

  【那只不过是失败者的遮羞布罢了。】

  【真正的天才,就该狠狠地踩在弱者的脸上,让他们清楚地认知到敌我之间的差距,在无能为力的局势下哀叹为什么自己的能力那么弱小。】

  ?

  陆成安发现这齐王系的小兔崽子怎么都那么狂呢?

  他以为陆谦己的性格已经是狂到没边了,好家伙,来了一个更狂的。

  怎么教育的这是?

  还是说他陆成安有狂傲的隐性基因?

  那不对劲啊。

  苏为溯、苏为英和苏灵然都没这个狂劲啊。

  苏为邦勉强能说性格有些倨傲,陆谦己的性格,则属于那种狂妄之中带着一些得瑟。

  苏延朝看着,怎么像是头有反骨的模样?

  COS韩信的大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是吧?

  可把他傲的!

  陆成安回顾了一下前面的信息,看了一眼先前的资料。

  深思片刻,他这波南下,不会是要和这个地主家养出来的傻儿子一起创造典故吧?

  你齐王到底是怎么带的小孩!

  太不让人省心了。

  陆成安总感觉这娃儿很有九族消消乐的天赋。

  必须要给他纠正纠正。

  .....

  .....

  .....

第419章 谚语达人苏延朝,奉行快乐主义的小八

  苏延朝这个性格。

  齐王心里也是比较无奈的。

  子嗣一般随父母的性格会有所转变,但转变的差异不会很大。

  宁王的儿子随宁王的一往情深,燕王的孩子随燕王的怡然自得,闲散逍遥。

  汉王和陆成安的儿子,直接是双向道德加成。

  而齐王在苏延朝小的时候,教育的方针,是想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性,有狼性,有骨气的人。

  在培养的过程中,齐王还塑造了苏延朝的自信,最终苏延朝就变成了这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