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06章

作者:爱开小差

  给刘备搞后勤的人,名字叫诸葛亮,是季汉的丞相,是为季汉续命的千古名臣。

  给刘备的祖宗刘邦搞后勤的人,名字叫萧何,他是汉初三杰,更是刘邦成就伟业的重要人物。

  给朱元璋搞后勤的人,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

  而李善长从没开疆拓土过,但就是靠着这么一手后勤工作的能力,成为了文臣集团中的佼佼者。

  后勤这个位置,不仅重要,而且权力极大,能在古时候管好后勤的人,那都是当之无愧的顶级人才。

  因为那个年代没有数据,你要管好这么多的人,对一个人的综合要求是非常恐怖的。

  你搁现代生活,一个公司管十个员工都感到费劲了。

  那就更别说一个人要管上万人,十几万人的吃喝拉撒了。

  【明德七年三月下旬,陆成安见大宁府缺粮严重,当即运送了一万石的粮食到大宁府。】

  父皇在世靠父皇,姐夫在世靠姐夫。

  都是我的衣食父母啊!

  小八感动得‘泪流满面’。

  大宁府作为临时建设起来的地方,能耕种的土地不多,之前小八都是通过手上的银子买粮食维系生活的。

  所以她一旦没了银子,粮食就一定会空缺,但有凉州作为接应点,愿意给她提供粮食的话,她就好受许多了。

  “我从大宁府修往凉州的官道,还能不是点睛之笔,还能不是灵机一现,还能不是神来之作吗?”

  小八连笑三声。

  这把有那么多的资源,还有如此重要的高光时刻,她必须通过这次大好时机打出最辉煌的战绩,然后刷出一张记忆卡,反复给她父皇加载一下这些她成王力挽狂澜的记忆。

  让父皇看看,什么叫未来可期!

  那可真是扛着大晟王朝往前走!

  想到这里。

  小八浑身都来劲了。

  她现在那是一点都不困,就想干票大的!

  干大事!!!

  .....

  .....

  .....

  3000人全订群已满。

  不活跃群友、群等级低被请离的读者还望见谅。

第417章 真不愧是从我好大娘手上流传下来的江山!

  【明德七年四月上旬,苏延朝以齐王世子的身份出仕于福建特度使齐王的麾下。】

  【原先两广总督潘威明宣布主动投靠魏王,但潘威明并没有交出手中的兵权,只是以认可魏王正统的口吻,顺势脱离朝廷的控制。】

  【大晟王朝失去了广东、广西两地的控制权。】

  【潘威明暂时和魏王形成了盟友关系。】

  在大地图上,潘威明所在的区域变成了一个全新的颜色,这意味着他脱离了大晟王朝的掌控。

  【潘威明脱离大晟政府后,通过兵权和名义上依附魏王的方式,取得了两广地区的行政权。】

  两广总督潘威明,陆成安对这人是有点印象的。

  有一次模拟推演,陆成安是率军解决了一些大晟本地人伪装出来的海寇、盗贼。

  当时那伙人所报出来的后台靠山名字就是两广总督潘威明,能嚣张到这种地步,其实就能看出来这个潘威明在地方上的权势确实非同小可。

  而【终晟之时】那次实在是太乱了,地方叛军非常多,这家伙估计想作妖都作不成,八成是被叛军给干碎了。

  这趟倒是赶上了一个作乱的顺风车。

  “魏王和两广总督潘威明暂时结盟,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勉强都能归魏王所有,她若是把湖广再吃了,顺势将福建打下来,一旦率军攻下应天府,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陆成安看着齐王一个人仍然牢牢占据着福建这块地盘,并且依然保持立场,承认大晟王朝的官方统治,孤军严守此地,他的心里是有些担忧的。

  哪怕福建这块地方是兵家‘不争之地’,但就怕魏王和潘威明这两个人脑子一抽,为了确保整个大后方的安全,就把被‘包围’的福建给围攻了。

  但,齐王这位置的确尴尬,她旁边,一个是魏王的老巢江西,一个是潘威明实控地区广东,头顶上是被魏王刚刚打下来的浙江。

  除了靠海的那一边暂时没有敌人,另外三面地方,所接壤的地区都是敌人控制的领土。

  好在福建这地方也是易守难攻的类型。

  无论从哪个方面进兵福建,那都无法避免高难度的翻山越岭,而后勤运输方面更是难上加难,但同样因为福建所处的环境,由于耕地面积稀少,整个地区经济全靠渔业、盐业、茶叶以及贸易支撑。

  魏王和潘威明智力上线的话,没必要费时费力费兵去攻打福建,只要经济封锁福建,不给齐王搞经济搞内政机会,她就囤不起兵。

  限制住齐王没有能力出兵,把她困在福建,对魏王而言就已经是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了。

  【明德七年四月下旬,杭州府张氏不愿意接受魏王的统治,张瑞之子张伯瑄与杭州府曾经当过守城将领的秦傅响应朝廷,拨乱反正,起义反魏,归附晟少帝。】

  【杭州府附近六座县城应同了张伯瑄的号令。】

  【消息传至京城、福建等地,众人皆知张伯瑄危矣。】

  【大晟王朝重要的防守区域乃是燕王所在的应天府,而今大军尚未抵达应天府驰援,张伯瑄在杭州府的起义,大晟王朝不能因小失大,调遣军队助杭州而不助应天府。】

  【张伯瑄的所作所为,只能为大晟王朝拖延到大军支援应天府的时间。】

  【明德七年五月上旬,张氏之变沉重地打击了魏王攻打应天府的节奏,原先魏王在浙江等地募兵,征集粮草的进程,被张伯瑄杭州反正的义举打停,魏王不得不辗转分兵,以一路兵马再攻杭州。】

  【同月,苏延朝在福建抓住这个时机,向母亲齐王请命领军入浙,打通浙江与福建的链接,才能破开这样被封锁的糟糕局面。】

  【他一口气索要了福建之内全部可以作战的士卒近三万四千余人,只留给齐王五千人驻守此地。】

  【“天下风云出我辈,百万雄兵尽识君。”】

  【“人生一世,若不争一世之名,成一世之功,为一世之尊,那又有什么意思!”】

  【明德七年五月下旬,苏延朝带着三万之众的大军入境浙江。】

  【苏延朝的大军自福宁州、建宁府两路出兵,经过寿宁县、福安县、松溪县一同向浙江的处州府、温州府猛攻。】

  【浙江固然被魏王的大军攻打下来,但是魏王仅在几个重要的区域留下重兵,很多县城都是让各地的县城原来的守军自主防守。】

  【苏延朝以齐王世子的身份,连下数座县城,直逼处州府、温州府。】

  【福建突然的爆发,同样打了魏王一个受迫性的回退,只得全面放弃攻打应天府的想法,专攻浙江。】

  【而她怎么也想不通小小的一个福建,竟然能集齐三万多的正规军出兵。】

  【明德七年六月上旬,浙江绍兴府、宁波府被宁王手下活动着的锦麟卫、皇城司所煽动。】

  【多个和魏王交好的政治人物在不约而同的时间内都遭遇到了刺杀。】

  【明德七年六月下旬,秦王在辽东休生养民,并且表现出了对世家豪强、对勋贵将领、对寒门庶子的包容性,广纳天下的贤士。】

  【明德七年七月,绍兴府、宁波府、处州府、温州府、严州府、金华府、衢州府都被苏延朝凭借着个人的勇武和出其不意的谋略所攻打下来。】

  【苏延朝承认明德朝廷的正统性,希望晟少帝能册封他为东南总督,浙江特度使。】

  【明德七年七月下旬,晟少帝苏为英念及苏延朝援助朝廷及时,功劳具备,便满足了宗亲的想法,册封了苏延朝为东南总督,浙江特度使。】

  【明德七年八月上旬,潘威明看到魏王失利的战局,心生野心,率军突袭魏王后方的南昌。】

  【魏王重兵大多摆铺在前线,没有想到先前还满面笑容,依附于自己的潘威明会趁机袭打江西。】

  【好在魏王之女准备充分,在兵力远逊于潘威明的情况下,多次将他击退。】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决定修书一封,劝降魏王,她为魏王分析眼下的局势,退一步放下权力尚且还能保住荣华富贵,若是执迷不悟下去,不说自己死路一条,更会连累其他人。】

  【魏王还是不愿意放弃,她命令自己的女儿抵抗潘威乺明的同时,再次率军和苏延朝展开拉锯战。】

  【魏王使用解封的词条技能——前朝遗孤。】

  【泰熙帝生女无数,自正英帝出生以后,泰熙帝就想立正英帝继承皇统大位。】

  【长女知道了泰熙帝的心意,心生不满,于是起兵谋反,在兵败过后下落不明,二皇女、三皇女则因为互相夺权的事情,相继被废除为庶民。】

  【魏王和五皇女是同父同母的姐妹关系。】

  【她们的关系亲密,泰熙帝曾经多次因为一些事务而训斥魏王,是五皇女的多次说清,才让魏王免于很多来源于父皇的责罚。】

  【泰熙帝离世之前,任命魏王从北方的藩地迁到江西就藩,又在遗诏中委托五皇女作为宗室中的托孤大臣来安排。】

  【在泰熙帝的安排中,他想让五皇女暂时以摄政王的身份来代理政务,等到正英帝有了足够的能力时,再把权力重新还给他。】

  【而泰熙帝将魏王从北边的藩地迁移到江西,就是避免魏王和五皇女之间的关系过好,出现魏王拥立五皇女,发生篡夺皇位的事情。】

  【五皇女执政时期,是她第一个提出了科举制度来打压世家发展的思路。】

  【为了压制北方的名门望族,豪门大姓,她任用了南方派系、出身寒微的臣子治理天下。】

  【但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五皇女几次政治资源上的互换,都没有讨得多少好处,甚至于科举制度,都被世家大族所操纵,很多次科举的名单上,都是出身于大家族的士子。】

  【多年的操劳下,五皇女积劳成疾,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她想要完成父皇交给她的使命,想在离世之前,留给正英帝一个比较稳定的社稷江山。】

  【但很多人很早就看出来五皇女的身体状况危急,并且早就意识到了正英帝早晚能够继承天下。】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渗透到正英帝的身旁并蒙蔽了正英帝的视听,塑造了五皇女贪权枉法的形象,年轻的正英帝虽然感觉上有些不对,可是在五皇女掌权的期间,正英帝的权益常常遭到侵犯。】

  【正英帝不得不顾虑五皇女真的心生出这样的野心,想要废除他这个弟弟,考虑到自己的王妃,考虑到自己的女儿。】

  【若是他死了,他的王妃将无人照料,他的女儿也危在旦夕。】

  【为了自保,为了安全感,他只能和这些主动靠过来、心怀鬼胎的大臣结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终于有一天,五皇女病逝在宫中,诸多大臣秘不发丧,没有将五皇女病逝的事情流传出去。】

  【他们派遣各方的使者和门生先在南方的应天府提前拥立正英帝称帝,一路又赶到天京府,再宣布五皇女因为畏惧正英帝的天威而自缢身亡,以此来确保自己的从龙之功不受影响。】

  【不过正英帝并没有见到五皇女的尸首,故此他的心中存疑,更觉得此事蹊跷,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与拥立自己的群臣产生矛盾,只能将此事含糊而过。】

  【而对于宫里突然下落不明的一些人,正英帝勒令手下的大臣不必再去细细追查。】

  【在天京府通往南方的官道上,一个宫女,偷偷将五皇女的世女公主带出了京城,一路上费尽千辛万苦,她得以见到魏王,不仅道明了政变的真相,并将这个孩子托付给了魏王。】

  【看到这个孩子,魏王的心中燃烧起了熊熊的复仇之火,她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并让她继承魏王世女的位置。】

  【她发誓迟早有一天要找到机会,推翻正英帝的统治,去为自己的妹妹平反,再将当年那些所谓的从龙之臣全部都给...满门...抄斩!!!】

  【明德七年八月下旬,魏王秘密联系了一些曾经是五皇女旧部,在南方曾经受过五皇女恩惠的人,一些忠于五皇女的人宣布投靠魏王。】

  【而感觉自己已经接近回光返照的魏王,将她的‘女儿’托付给一支亲卫军,若是她在前线不利,就立刻带着她隐姓埋名,远离朝堂。】

  【她将用血与荣耀来传达自己的愤慨,发泄她对父皇泰熙帝的不满。】

  【皇位为什么只能留给正英帝,为什么只能给他的弟弟。】

  【她的大姐为了这个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下落不明,她的二姐三姐,因为这个皇位,疏远了关系,互相攻讦,她的妹妹对这个皇位没有野心,只想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却遭到了奸人所害,被猜忌。】

  【她只恨自己没能亲手杀了正英帝。】

  秦王和宁王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权力可能使人疯狂,但是在绝对的差距和力量之前,没有人每次都会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

  魏王次次都要造反,次次都要给大晟王朝来那么一下,果然不可能只是为了权力那么简单。

  魏王这一段信息,给这次模拟推演带来了一丝丝沉重感。

  难怪那次正英帝南巡,这魏王完全就是冲着人去的,她单纯就是想杀正英帝。

  但问题是,无论是正英帝还是五皇女,实际上都是受害人。

  这纯纯是信息差上的差异。

  而促成这次宗室之间‘相爱相杀’的结果,这其中又有多少人的推波助澜?

  有些人知道实情,就是不愿意解除误会,通过这样的信息差,方便让自己获取利益。

  受伤的只有皇室的宗亲。

  这样故意带动节奏的孽畜难道不该杀吗?

  所以,当这个问题再次出来的时候,其他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怎么完美地分配好每一个人的利益。

  皇位只有一个,皇女却有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