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96章

作者:爱开小差

  他旋即转移话题道:“说起来,你是真打算靠平倭战功上位?这年头还是当文官比较吃香。”

  陆成安悠悠然道:“若无我一人,谁人可知东南战线不堪一击,这行军打仗也非我所愿啊。”

  “...”唐易给了一个话茬,万万没想到还给陆成安递了话,愣是被他给接上了。

  “哦,对了,我听说你现在还在做粮长?”陆成安道。

  他看了一眼模拟里的消息内容。

  唐易已经从白底的文臣卡,晋级为蓝底的近臣卡,显然当官不是唐易的特长,转移类型,臣卡品级就升上去了。

  而这个粮长,听起来是有些土里土气,但在地方乡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负责朝廷的征收和解运田粮。

  粮长的权力上,还能拟订科则、编制图册、申报灾歉、检举逃税、催办粮差。

  最早的粮长是妥妥的肥差,各地的大户都是抢着做的,这职位可以凭借权力欺压乡民,中饱税款。

  后面赋役加重,税户逃亡多了,粮长就要负责赔偿这部分税户逃亡的损失,给朝廷出粮,转而成为苦役,其职务也由大户单独承担变成若干小户共同充当。

  大晟王朝多次灭亡,最大的因素是国本问题,正英帝本身是能掌握局势的,岳父一死,多方争夺皇位这才导致全面失衡,在这个过程中再激化了土地兼并,最终多面问题全部一同爆发出来,渐渐走向了灭亡。

  “嗯,杭州府下有一县是我家做的粮长,他们推我出来坐这个位置。”唐易有些无奈地说道:“天天忙得要死,收不上税还要挨骂。”

  “我还不想当这个粮长呢,要粮要的紧,就是酷吏,被乡里乡外戳脊梁骨,要粮磨磨蹭蹭,就是贪吏。”

  “难怪张知府连着几年交不上税,有你这样办事不力的粮长,收税自然步步维艰。”陆成安摇了摇头。

  张海京躺着也中了一箭。

  “而且恰逢倭乱,好几个县都拿倭寇作乱为理由,不肯交满税,大多只交了五成不到。”唐易继续说道:“我能怎么办?逼着父老乡亲交税?”

  “那你就以工代赈。”

  陆成安思虑片刻道:“不是倭乱吗,不是不肯交税么,那我们就赈灾。”

  “杭州府本身就缺劳动力,让这些自认受灾的,交不上税的,来城里参加劳动。”

  “工钱就从他们没交上来的税里扣。”

  “杭州府的地方税已经连着欠了朝廷好几年了,年年都说歉收有倭乱灾情,年年都交不起,既然交不起,就让他们把前几年都没还上的税...用劳动还上。”

  “不知道是哪个狗大户,竟然堂而皇之想要用灾情作为借口来避税,还联合底下的乡民一起避税,他们就是吃准了你们的心态,给你们一并施压。”

  “张知府养尊处优,文人出身,拉不下这个脸做事,你顾虑乡里乡外的名声,不敢收税。”

  “人人都不肯交税,国库难怪是一点都用不出钱来。”

  张瑞思虑道:“陆兄,你的意思是,这里面有人推波助澜?”

  “不然呢?”陆成安叹了一口气,“没有高手支招,你认为谁有胆量明着这么做事?”

  “他吃透了你们的心态,估计还懂一些官场的规矩,这绝对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考虑到的。”

  唐易和张瑞听到陆成安这样说,果然也察觉到了一些蹊跷的地方,毕竟各地的情况都不一样,怎么到了杭州这边,全都是同一个口风,只是之前他们没有细想,因为收税这种问题是朝廷重中之重,在这种问题上耍小聪明,真碰到那种一查到底的硬骨头,准是会出问题的。

  这样一想,张瑞有些尴尬了。

  说白了,还是他爹这个知府做得不够强硬,以至于治下发生这种事情。

  就在此时,一个敞亮又带着些许暧昧的声音从外至内响起。

  “陆成安,过些日子,你陪姐姐我出趟差,本王这边有件事要让你做。”

  脚步随之临近。

  门口的门倌根本就不敢拦齐王的亲驾。

  这让齐王很顺利地走到了庭院。

  看到瞠目结舌、瞪大眼睛的唐易和张瑞。

  气氛顿时陷入了尴尬的沉寂。

  姐...姐姐?

  陆成安也傻眼了。

  他发现自己快要成为杭州府的核心人物了,每天过来找他办事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

  老张都没有他的事情多。

  但是,你齐王真把咱的陆府当成自家花园了?

  口无遮拦!

  跑到小辈面前丢人,就跟我陆成安没半点关系了。

  而齐王脸色微变以后,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她镇定自若地说道:“这两位是?”

  “在下张瑞。”

  “我是余杭唐家二房的长子唐易。”

  “十三姨,你怎么又来了?”燕王对齐王的到来,只能用切肤之痛来形容。

  看到齐王,燕王就有一种暴怒的情绪在凝聚,而且每次齐王冒出来,都要黏着陆成安。

  十...十三姨?

  这下...

  唐易和张瑞彻彻底底陷入了石化之中。

  又...又是一位亲王?

  “草民唐易见过殿下,先前冒犯之事,罪该万死,还请殿下宽恕。”唐易当仁不让地跪在了地上,重重地磕头道。

  “寡人恕你无罪。”燕王很给陆成安面子。

  听到这话,唐易心里长吐一口气。

  但是,唐易面对这种场面,已经是头皮发麻了。

  更麻木的是张瑞。

  因为,他甚至还知道京城里...曾经和陆成安同游过的女子,是堂堂汉王。

  怎么到了杭州府还能再牵扯出一尊亲王来?

  细想下来,这些日子里下过江南的亲王,只有燕王这一位。

  那么眼前这位八成就是那位神神秘秘的五王爷燕王了。

  而随着燕王先前直指齐王的一句问话落地,场面顿时是紧张起来了。

  “本王为什么不能来?”齐王反问道:“陆成安在本帅的旗下效力,本王乃是平倭主帅,难不成不能动用东南的将领了?”

  剑拔弩张的氛围被齐王的一声冷笑所打响。

  唐易和张瑞互相取暖,瑟瑟发抖了起来,先前还敢说话,现在直接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了,神仙打架,他们两小只凭什么掺和。

  你可真行啊!

  陆成安!

  搁这玩大的是吧?

  .....

  .....

  .....

第399章 看看是谁敲打谁!正英帝欲重用晋王!

  齐王在大晟王朝的地位非常高。

  或者说正英帝这一代的藩王,在朝里的地位都非常高。

  这里面是有很多渊远的。

  除开辈分上的问题,这些就藩的藩王所持有的权力之大非同一般驻京的亲王。

  当时的泰熙帝为了挑选出更适合继承皇位的皇女,对她们的教育都是一视同仁的,只不过后面生了一个儿子出来。

  泰熙帝就必须要自食其果,把诸多心中仍然尚存夺嫡之心的皇女一一废除。

  齐王作为泰熙帝最小的女儿,那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再加上没有夺嫡的意思,泰熙一朝的时候,齐王就很得势。

  到了五皇女统治时期,为了拉拢众多姐妹,获得支持,齐王的权势不变。

  再到正英帝一朝,刚刚宣布正统继位的正英帝,也不可能上来就说要削藩,尤其是像齐王这种从来没有露出反意的亲王。

  正英帝没有动她的理由。

  而现在,上一代的皇女死的死,被废的废,能够留下来的,哪个不是精如鬼狐,深知自保之道的聪明人。

  像这样有实际权力,现在坐镇东南军区的藩王,用巨头来形容也不为过。

  张瑞和唐易的身份,那都是不够级别来面见齐王的。

  而张瑞恰好深知陆成安的底细。

  好小子,你这个浓眉大眼的汉王党,居然还有和齐王这一边的关系网,那你可真是不怕被人猜忌!

  此时此刻,齐王再次拿出‘公务’来作为理由,呛得燕王又顿住了。

  一招鲜,吃遍天。

  虽然这个‘公务’里面,燕王怀疑有很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但是在明面上,你还真挑不了什么刺。

  齐王就是陆成安的顶头上司,而陆成安在东南军区还是为数不多有战功的将领,他受到重用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有理有据,确实很难找茬。

  但燕王说到底也是冷静的。

  “那本王就要问了,既然十三姨您是平倭大帅,掌控整个东南军防,更是日夜操劳,可为何还是未能解决海患之事。”燕王看出来齐王想要拿公务做挡箭牌,那她就找公务这个点来反击。

  好不容易和陆成安有了一个双人世界,燕王要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她不接受齐王独占私人空间。

  燕王的质问,齐王只是谈笑风生般地摇了摇头道:“海患已有数十余年未能平定,怎么可能朝夕之间便能解决?”

  “吾坐镇东南以来,久无倭寇犯边,这就是本王的功绩。”

  燕王论功绩,齐王就谈功绩,因为比起先前毫无作用的平倭将领,齐王确确实实完成了本职的工作。

  但要求齐王彻底解决海患,这样的要求本身就高,齐王在没有适当的条件下也非常难在根源上解决问题,何况齐王还真不想那么快就离开东南军区。

  齐王气定神闲,一幅不受燕王言语影响的状态,而这般‘恬不知耻’的模样,让燕王心里好生恼火。

  “不与你做这无用的口舌之争,若真有本事,你就别抓着陆成安不放。”燕王把核心需求说了出来。

  “不可能。”齐王断然拒绝,“陆成安可是我帐下的悍将,若是少了他,如何御敌?”

  “本王才疏智浅,非常需要这样的英才辅佐。”

  “再者,国家大事,岂能因为这样置气而荒废?”

  “若是仅仅因为和其他人赌气,便不用他了,这是何等道理?”

  燕王感觉自己是被齐王给吃得死死的,一拳打出去,反而是让自己大败而归。

  她可不像齐王这样,能做到那么的没脸没皮。

  齐王还真就吃透了燕王是个薄脸皮的性格,数十年来多少大风大浪,齐王都见识过了,她还能怕了你一个侄女?

  燕王放弃了争吵。

  争吵是没意义的,因为齐王已经决定放下面子和身段了。

  面对这样的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陆成安在旁假寐,这种地位的争吵,他是没法掺和的。

  两边都是亲王,真要给他治个罪,随随便便就进去了。

  齐王治他罪要麻烦一点,因为陆成安有权力督军,监察齐王。

  而齐王把他给送进去了,容易被弹劾,再被栽赃有‘造反’的嫌疑。

  但齐王给他一拳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等到两边针锋相对的气氛稍稍缓和下来,陆成安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燕王宽心,齐王久虑国政,可能真是与我有要事相商。”

  有陆成安给的台阶,齐王接话道:“确实如此,最近本王抓了几个海商,顺手逮了几个舌头过来。”

  唐易听到‘海商’一词,默默地缩了缩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