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83章

作者:爱开小差

  【他承诺会给移民的百姓一份土地,且让他们获得燕国在经济上的补助。】

  【大晟十七年,宁国的李成梁击退了晋国的进攻。】

  【此战,晋国损失了一万余众的士卒,李成梁却宣称败敌五万,乃是大捷。】

  【宁王思来想去采取了李成梁的说法,高度赞赏了李成梁的作为。】

  【李成梁的声望提高了,宁国举国上下的士气提高了。】

  宁王是专门研究过大明这个朝代的背景历史的,毕竟她在这个朝代有个剧情模拟是替换了嘉靖。

  打完那次剧情模拟以后,【女帝成长计划】就给她解锁了明朝的全部背景历史。

  这个李成梁作为接近晚明时期的人物,宁王查过此人的案底。

  比起戚继光,这家伙人品是不行,但架不住能打,当时那个背景的明朝,辽东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辽东到底算不算明朝的,都还是另说。

  就跟大晟王朝的辽东一样,名义上是大晟王朝的,实际上的控制权很尴尬。

  可以说是高句丽霸占了大晟王朝的大半个辽东土地,但是在宣称上却还是宣称是大晟王朝的。

  而在李成梁当辽东总兵前,前面的辽东总兵,连续战死三个,以至于都没法从别的地方找人过来。

  可是李成梁当辽东总兵后,更是把周遭全部的游牧民族打到重新开始建设的初始化状态,一己之力几乎把这帮人全部给打散架了。

  你可以骂他有私心、骂他道德败坏、骂他贪财,但惟独不能说他没能力。

  最起码不能说他是个不合格的将领。

  宁王用李成梁,答案很简单,就是这个人确实好用。

  谁不想用那种道德又高,能力有强的狠人啊?

  可问题是,能打的人里面,没有道德能到诸葛亮、陆成安这种地步的。

  不能打的人,道德高了有个拳头用。

  就跟曹操那句话一样,“诸公明哭到夜,夜哭到明,日日哭,夜夜哭,能哭死董卓否?”

  道德低,她宁王这个主公是白当的?

  她能管啊!

  可是能力差,宁王没办法给这些臣卡大幅度的提升,每个人的天赋都是有极限的。

  你看,这不就把晋国给打回去了吗?

  【大晟十八年二月,程和进言。】

  【“今六国争锋,燕攻齐而大胜之,而今虎踞临淄,恐成大患,若是坐视不管,宁国前有豺狼,后有恶虎,两夹之下,必亡无疑。”】

  【“依臣之见,休战于晋,与汉攻燕,以得自保之地,留全可用之身。”】

  【宁王采纳了程和的意见,主张与晋国议和。】

  【然而晋国遭遇新败,众将义愤填膺,不愿与宁国谈和,认为攻下宁国再取燕国,柉则天下唾手可得。】

  【晋王在思虑再三过后,心中有议和的倾向,毕竟燕国起势过于惊人,佯装配合宁国出兵燕国,便能牵扯宁国的国力在燕地交锋。】

  【而她坐收渔翁之利,就可干耗宁国的国力,更能限制燕国的发展。】

  【宗泽的观点与晋王一致,可是韩世忠却认为宁国都是宵小之辈,不值得信任。】

  【在两地百姓互相交易上,宁国人都会弄虚作假,国与国之间,又怎么能轻信宁国的说辞?万一晋国出兵借道伐燕,被宁国截杀,反而折损大量的晋国士兵,那又该找谁讨个说法?】

  【晋王面对两边的各执一词,都觉得很有道理,举棋不定下,晋王决定支持人多的一方。】

  【晋国拒绝与宁国议和。】

  【同月,正英帝在代郡自立了,王允、杨博、狄青、孙传庭表示出了积极拥立的态度。】

  【恭喜你发现了正英帝的天赋词条。】

  【拥立为帝】

  【效果:具备正统继承权力的情况下,不被限制人身自由且享有一定权力时,声望达到一定条件,五年后将会被四名不同资质的臣卡拥立。】

  ?

  突然自立的正英帝,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看到这个正英帝的这个词条,小八瞪大了眼睛。

  “父皇还藏着这种词条?”

  “这也太猛了吧!”

  可小八的惊呼声还没有几秒钟,晋国的局势再度陷入逆势。

  【大晟十八年三月,晋王虽然待民极好,但是晋国的人口众多,无法满足每个晋国人的诉求,正英帝的自立,很快就有大量的晋国百姓响应。】

  【《二分为晋》触发!】

  【至此晋国被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晟国因而复立。】

  【晋国不得不与宁国休战。】

  【大晟十八年四月,齐王颐锦面对燕国大将张飞的大军,一箭射下了张飞的军旗,百步穿杨之举,劝退了张飞军的攻势。】

  【张飞军士气大减!】

  【大晟十八年五月,汉国想要出兵支援齐国,但两国路途遥远,加之还要借道宁国,只得作罢。】

  【陆成安平定楚地以后,被汉王用一道诏令请回了汉国的都城成都。】

  【大晟十八年六月,汉王宣布立陆成安为汉国王夫。】

  汉王咳嗽了一下。

  脸色微微发红。

  她大晟王朝后面的模拟里面抢陆成安还要走一些程序,面子上会好看许多。

  怎么这个托管模式,连走程序都懒得走,直接就把人给硬抢了,而且这是不是也太迫切了点。

  我有那么着急吗?

  好在画面一闪而过,很大地缓解了汉王的害羞情绪。

  【大晟十八年七月,宁国出兵伐燕,而这次援助齐国的大军之中,以李成梁为主将,程和为军师。】

  【对于燕国的强势崛起,汉国的丞相陆成安同样有所忧虑。】

  【在程和出行救齐国时,陆成安托人给程和一个锦囊,而依此计行,可延缓燕国吞齐的格局。】

  【“乱你军心,此计足以——”】

  程和的一声冷笑之下。

  【同月,李成梁、程和绕路围攻燕国的粮道,还未攻至,程和就提前点燃火焰,制造粮仓已烧的假象,四处谣传燕国粮道已毁的消息。】

  【同时又以一路军朝着燕国的国土前进。】

  【诸葛亮对此岿然不动,并和麾下将士们饱餐了一顿。】

  【原本因‘烧粮’之计而恐慌的燕国士兵在诸葛亮的镇定下恢复了平静。】

  【然而,程和突袭粮道,烧毁燕国运输到齐国境内的粮道是假,实际上借助着夜色,在假意要去烧毁粮道的同时,暗中命令万人之数的宁国士兵夜行至燕国。】

  【大晟十八年八月,燕国的边疆突然出现一支奇袭的宁国士兵,先前为了攻打齐国,燕国大量的兵力是放在齐国的土地上,这突如其来的宁国士兵,打乱了燕国的防线部署。】

  【暗渡粮道,突袭燕国,才是这些计策之中所藏着的暗招。】

  【好在燕国多年以来政治清明,军民一心,燕国边疆的守军抵挡住了宁国这支突袭队伍的进攻。】

  【“此乃计中计。”】

  【程和在齐国、燕国散播谣言,意指诸葛亮有自立为王之心,诸葛亮久攻不下齐国乃是养寇自重之举,待到时机成熟,他便要篡齐称王。】

  【面对这般阳谋,诸葛亮不得不亲自班师救燕,让张飞暂领一军驻扎临淄,避免齐国的反扑。】

  【计策——《围燕救齐》...生效!】

  诸葛亮一生中计的次数屈指可数。

  说句玩笑话,如果刘琦的抽梯计能算进去的话,诸葛亮也就中过司马懿一次计。

  还有一次被人看穿计策,而看穿诸葛亮计谋的人,名字叫姜维。

  对付丞相,最奏效的还是阳谋。

  这就像三国杀里,诸葛亮明明有黑色的牌可以替换成无懈可击打出,但面对某些锦囊牌时,他宁肯不去看破。

  【齐王号召齐国百姓起义,多年经营下,齐王贤明,待民极好,固然诸葛亮已经将一些齐民安抚下来,可仍然有忠于齐国王室的百姓。】

  【临淄有投降于张飞的齐国将领起义了。】

  【自诸葛亮离去以后,作为燕国在临淄最高将领的张飞为了严肃军纪,总是鞭挞那些不遵纪守法的将领,在酒后更是经常羞辱齐国投降的将领,认为他们没有骨气。】

  【这让诸葛亮先前的安抚之策大打折扣,齐国系的将领对于张飞很是不满。】

  【大晟十八年十月,晟国自立后,晋国陷入了衰败,作为盟友的秦国降低了每年提供的经济资助。】

  【晋王在突遭诸多变故之后,开始唉声叹气,饮酒自乐。】

  【马钧献上了《水转百戏图》,这是一组可活动的木偶模型,极为精巧。】

  【只要把上面的机关一开,乐工木偶们立即击鼓吹箫,歌女木偶们便能翩翩起舞。】

  【木偶千变万化的动作,让斗志沮丧的晋王恢复了一些心情。】

  【大晟十八年十二月,秦国大将袁崇焕宣布西出。】

  【秦晋盟约破灭,袁崇焕率大军攻晋。】

  晋王怒了,怎么人人都在打我。

  你秦王多少带点个人恩怨了。

  【大晟十九年二月,晋王削发立志,面对秦国突然的背弃盟约,她感到出奇的愤怒。】

  【你要战,那便战,死战终国为止!】

  【大晟十九年三月,晋王琢磨如何提高军队的军事实力,她发现胡人、戎狄的服装更适合骑射作战,而且骑兵作战远胜于步兵。】

  【为了国家的强大,晋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而如此改革以后,晋国的骑兵战力迅速提升。】

  【韩世忠与袁崇焕交战,知耻而后勇的晋国士兵在人口优势的情况下,击退了秦国的试探性进攻。】

  【大晟十九年八月,汉二世苏为溯诞生了。】

  【公子为溯的出生,让汉王热泪盈眶,故此大赦天下。】

  【大晟十九年十月,齐国起义的声音越来越浩荡,燕国在宁国的干涉下,彻底占据的齐国土地仅有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被齐王所复国,而宁国则把剩下的土地悄悄瓜分。】

  【大晟十九年十二月,燕国与宁国签订了休战的条约,在大战中趁机捞上一笔的宁国人已经无比地满意。】

  【宁王扶持齐王率领剩下的齐地来反抗燕国。】

  【寄人篱下的齐王很是不满,先是被燕国围攻,又被宁国利用,而看似出手援助的宁国,实际上同样是趁机霸占了齐国的国土。】

  【大晟二十年二月,晟国与秦国结盟,双方约定同时出兵攻打晋国。】

  【大晟二十年三月,汉王出兵援助晋国,命令魏延和邓艾率军攻打秦国。】

  【大晟二十年四月,魏延和邓艾互相出了一个攻灭秦国的计策,结果都不服气对方的计策能够灭亡秦国。】

  【两人心生不满,各领一军,按照自己的想法攻秦。】

  【忽然出兵的汉国,让秦王不得不让袁崇焕回秦护主。】

  【然而袁崇焕有自我的思维判断,他拒绝听从秦王的命令,坐视汉国的魏延和邓艾出兵秦国,等到汉国的大军即将打过来的时候。】

  【“我若是能帮到秦王大人您击退了汉国,秦王殿下您封我为大将军可好?”】

  【“而只要您给我大权,我三年之内可攻下汉国,力保秦国不失。”】

  【袁崇焕的讨价还价,让秦王勃然大怒,但权衡之下只能答应,同时秦王又令一军,侧翼配合袁崇焕的回防之师夹击汉国。】

  【汉王命令陆成安也领一军去攻打秦国。】

  【十万精锐尽出的汉国,此番战,不灭秦国,誓不回还!】

  【大晟二十年五月,魏延和邓艾比划谁的行军速度更快,两人日夜不眠,在陆成安刚出汉国的时候,两人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进入了秦国的境内。】

  画面上,各国的纷争已经陷入了你来我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