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05章

作者:爱开小差

  你是真想来一打十的?

  张珣看热闹不嫌事大,在旁附和道:“我认得他,绍兴人,叫古糜,和余正是同窗,绍兴三才之一。”

  “我说你们也奇怪,无论什么地方都要来个什么什么才子,但我看了半天,这不就是腐儒吗?”陆成安攻击性极强。

  “怎么,你是瞧不起武夫?”陆成安又问。

  古糜也直接,他点了点头道:“不就是一些舞刀弄枪的家伙么?现今连个倭奴都平不了,还不许人说?”

  陆成安这下是真有些愤怒了。

  他是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不起军人的生物。

  他反驳道:“你古大才子是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古糜点头,“那是自然。”

  “我听闻秦淮河畔有很多人,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陆成安继而说道:“但是,琴棋书画,卖弄得再厉害,于国于民有何用处?”

  “倘若国家危亡之际,只剩下了几百石的粮食,你问问这些粮食,会给你这样的人,还是会给我这样的武夫?”

  “国家没了农民,没了百姓,就没有粮食。”

  “国家没了武夫,没了将士,就会亡国。”

  “国家没了你,却照样能运转。”

  “我觉得我弃笔从戎不丢人。”

  古糜继续说道:“这无非是气节不气节的问题,你武夫能为国家慷慨赴死,我辈读书人当然不畏生死。”

  “这又有什么的?”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陆成安噗呲一笑道:“这就是气节了?”

  “腐儒治国,平时就知道高唱盛世,只记得风花雪月,真遇到了事情,治国不下去了,便死了一了百了,独留一个清名。”

  “却忘了亡国全都是自己过去的无所作为而留下来的一地烂摊子,但只要死了,就是没错,就是正义,就已经是为国家尽力了,我认为这并不好笑。”

  “我想陛下也不需要这样的才子入朝为官。”

  陆成安说到这里,他想到了宋朝灭亡的时候,大量的人殉国,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通通在崖山一战后,投海自尽。

  这是最壮观的殉国。

  不知道多少文人在这里殉国难。

  但因为他们殉国了,所以没有去追究这些文人们到底在位期间,为百姓们做了什么。

  死了,就一笔勾销了?

  账,不是这么算的。

  陆成安这段话,彻底杀死比赛,事实上战胜愤青的最佳办法,就是比愤青还要愤青,你们喜欢喷,我比你们还能喷!不服?那就比划比划!?

  张海京人都傻了,见过能打的,没见过那么能打的,职业讲师啊?

  以死证明气节,已经是一种绝杀式的言论了。

  在这个视气节、视忠诚为最高的年代。

  只要你忠诚,你气节高,能得到皇室很多的宽恕。

  陆成安的言论却把以往最牢不可破的防守言论彻底击穿。

  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完胜。

  【恭喜你,南方将士们对你的立场上升了。】

  【更多的武人愿意为你效力了。】

  【你相比起其他人更容易登庸到武臣。】

  苏灵然叹为观止。

  他爹这也太能打了吧?

  一开始,他只是好奇老爹想怎么训斥这帮人,还以为这些人能同台竞技一下,没想到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虐杀。

  而以余正为首的那帮人,从最初的诧异,觉得这小子凭什么能来挑衅我们,再到后来的震惊,意识到这小子确实是有点本事,再到最后被爆杀后,彻底陷入了自我怀疑的过程。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就这么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思考很久很久的时间。

  “知行合一,方能笃行致远。”陆成安叹了一口气说道。

  张海京立刻出面,他得拦截一下陆成安的火力全开了,再这样下去,陆成安已经不是针对一个两个人了。

  他现在这个口气,根本就是在针对整个南方的文坛。

  挑衅的是所有人。

  无事袖手谈心性说的不就是他们这些平日里没事就做做文会,搞搞文学的人吗?

  而张珣听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时候,先前有些不太灵动的眼眸忽然转动了起来,陷入了漫长的思索之中。

  仿佛全身是激活了什么似的。

  就连张瑞都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起来。

  .....

  .....

  .....

第321章 齐王下场了?!

  正英帝最近的日常,有些奇怪。

  也不能说奇怪,就是跟往常有太多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寡言少语的成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活泼起来了,她时常在她各个姐姐的府邸之间奔波,左边逛一逛,右边请一请安。

  东宫的汉王行事比过去多了一丝英敢,而且在引经据典上,经常能说得那些大儒鸦雀无声,无人敢与之对峙,在她的打理下,东宫变得井井有条,朝中不少没什么上升渠道的小臣归附了汉王。

  形成了强而有力的东宫系。

  而且,汉王每次做什么事之前,都会提前知会他这个父皇一声,这样的做法,是想要打消他正英帝的猜忌。

  无论做什么,现在的汉王都有一股滴水不漏的风度,是越来越有身为储君的气象与担当。

  然而,最让正英帝想不到的人是——晋王。

  如果说汉王是进步,那么晋王给正英帝的视觉冲击感是震撼的,甚至到了反差的地步。

  自从陆成安离开京城以后,晋王就在妥善地经营自己的名声,时常微服私访,下访京城九门的贫困百姓。

  不是送些过冬的衣物,就是恩赏一些粮食,而晋王不单单是体恤民情...还约束底下的勋贵二世祖,晋王本人更是没有像曾经那样喜爱围猎,隔三差五都要泡在南苑打猎。

  最后晋王她竟然还劝学那些二世祖,让他们好好读书。

  夸张的是,那些二世祖还偏偏就被晋王给劝住了,整个京城的京二圈风气焕然一新。

  借此,晋王还找他这个父皇说事,想要安排这些人分派到各地的军队之中打磨一番。

  不光是这些,晋王在闲暇的时候,特地献画给他这个父皇。

  正英帝的文化水平不低,文学方面,他都略知一二,尤其是在围棋一道上,更是出类拔萃,而正英帝在画技上也是有那么一手的,但是当他看到晋王的画作以后,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

  完完全全的大师之作。

  偏偏这类画风的纹路,个人风格的都极其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是晋王的画作。

  不像是其他人的伪作。

  所以,正英帝现在整个人都犯糊涂了。

  是以前这些女儿们藏得太深,还是他这个当父皇的没有发现她们的真本事呢?

  之前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但这次是直接察觉到了前后的差距变化。

  或者说...可能是陆成安离开京城的两个月时间,他的这些个女儿,因为这件事而铭记在心中,致使性情大变,短短时间内就因此而有了充足的长进?

  反正正英帝这会儿怎么想都是想不通的。

  余光扫了一眼,正英帝在御书房继续批阅着奏疏...却发现有一个奏折放在一个很奇怪的位置,他拿了起来。

  却发现这是自己的笔迹。

  在上面写着几行字,里面标识着几个字眼,一个是长孙明的长孙、一个是凉州的管氏。

  正英帝似乎脑海里回忆起了什么,但尽力去想,又什么都想不起来。

  不过这两个名字,都是被一条横线划过,这怎么看都是在提醒自己要小心注意。

  “晋王求见!”一道声音在御书房前响起。

  “进来吧。”正英帝把这个奏折放下,等下他再去好好地参悟一番。

  而他这一句话落下,很快晋王就跟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儿臣见过父皇!”晋王如今对着装方面的款式也是越来越讲究了,她出行是穿方便行动的武装,入宫则是显贵的华袍,彰显自身的地位,方便以势压人。

  在晋王的肩膀上,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说着什么。

  但正英帝丝毫看不到这道身影,就连这道声音在说些什么,他都听不到。

  在正英帝赐座了以后。

  晋王抱拳道:“父皇,儿臣这次入宫,是想要弹劾丞相长孙明的。”

  正英帝一听到这个,就有些来兴致了,“你是因何事来弹劾丞相的?”

  “今日儿臣骑马出行,与长孙明在官道同行,我身为一字亲王,他却不懂得尊卑。”晋王张口说话道:“按照大晟王朝的规矩,丞相遇到亲王,无论如何,都得避路,让亲王先行。”

  “所以儿臣按照祖宗的规矩,直接抢了长孙明的道,在他的马车前慢行,结果却遭到了丞相的怒斥。”

  “长孙明这番做法,分明是没把父皇您放在眼里啊!”

  正英帝眯了眯眼。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正英帝觉得长孙明素来低调,不太可能会在这种地方犯下错误。

  何况,正英帝也不可能为了这件事情,而去追责身为丞相的长孙明,所以在正英帝听来,晋王这番话,更像是在暗示些什么。

  正英帝也不是那种怎么点都点不明的人,他听了下来,晋王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

  长孙明不尊皇权。

  这件事情,宁王也曾有意无意想表达出来,但是她是长孙明的外甥女,所以态度是很隐晦的。

  正英帝心里还是很器重长孙明的。

  这些年来,长孙明当丞相,为政上面确实没有太多瑕疵的地方,很多事情上做得比较体面,既是自己的从龙之臣,第一个跑过来选择他的世家大族,后面又发展成了亲家。

  正英帝对长孙明是有很高的容忍度。

  收权是一定要收权的,但正英帝又想留一定的面子给长孙明,在他的心里,宰相的权力确实太大了,正英帝得拿回来,可他也不想对着长孙家赶尽杀绝。

  晋王心里掐算着火候,她这个做法,就是加深父皇对长孙明的坏印象,你说是谗言吧,在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时,的确是谗言。

  可模拟推演中给出来的信息,不太可能有差失,在确定了长孙明有不轨之心以后,这必然不能说是谗言了。

  看着父皇沉思的模样,晋王也没想过就这样一举就能把长孙明给扳倒了,她接着说道:“儿臣这趟过来,除了弹劾长孙丞相以外,还想推举两人平倭。”

  想用规矩里的那套想把人扳倒下去,整个过程是非常繁琐的。

  长孙明说被下放就被下放,那就不是长孙明了。

  毕竟这会儿还是和平时期,要是战乱时期,晋王早就想个办法,愉悦地把人送走了。

  正英帝听到晋王主动转移话题,就顺着话问道:“你想推荐谁呢?”

  “衡州参将王世真。”晋王没有卖什么关子,她现在就是简单粗暴的填充人手,“京营的练兵督司陈济。”

  什么地方有危险,就放入已知的所有能打的人过去。

  王世真在模拟推演中已经变成了一张常备武臣卡,属于是通用武将,虽说比上不足,但是比下那是真的绰绰有余。

  而且,这货的政治水平比较低,晋王通过自家的关系,很早就联系到了王世真。

  她就随手写了一封信,说明了一下自己的身份,拿出了一定的家族资源,王世真就表示自己愿意效力。

  晋王最早还以为王世真不是真心归附她晋王系,只是想借着晋王一脉的资源步步高升,结果模拟推演一开,就看到王世真已经是属于晋王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