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83章

作者:爱开小差

  【天明十九年六月,苏知清请示了御前的侍卫,而后走入殿中。】

  【“圣天子陛下,罪臣是来劝谏的。”苏知清弯腰执礼道,“还请陛下请其他人退去。”】

  【陆成安摆了摆手,身旁的众人一一退下。】

  【“故君不用行礼,你是前朝帝君,享天子礼,无须与我称臣。”陆成安挥了挥手道,然而颇有兴致地问道:“不过,你有事要劝谏我,倒也新奇,还请说。”】

  【“我听闻陛下要废子另立。”苏知清不慌不忙地说道。】

  【“你从哪里听之?”陆成安皱起眉头道,“我的家事,您还要管的话,未免有些手伸得太长了?”】

  【“所以,罪臣是来死谏的。”苏知清继而说道:“我本就该在那一次天下大乱之中死去,如今苟活至此,已是上无颜面对君父,下无颜面对祖宗。”】

  【“但是,那一年京师大乱,我的妹妹出逃皇宫而后隐姓改名,她与我等绝了关系、断了血脉,已非我苏家之人。”】

  【“而后来我才得知我的妹妹是跟随了陛下,成为了天下之母。”苏知清淡淡道:“如今,陛下却因为宠溺瑾贵妃,深爱长子陆为英欲废嫡子,陛下可知我妹妹的伤心?”】

  【“朕何时说过朕要废了为邦的太子之位?”陆成安的声音洪亮。】

  【“那陛下为何要召诸子回京?”苏知清开口道:“诸子回京,不正是为了挑选皇位的继承人?而如果陆为邦是陛下心中最好的继承人,那还需要调集诸子回京吗?”】

  【陆成安陷入了沉默。】

  【“我的妹妹为了陛下所创立的大景王朝呕心沥血,而今,她要死了,她的丈夫却在思考让另个儿子来继承这个天下,这难道不可笑吗?”】

  【“难道,她再怎么努力,都抵不了陛下您对陆为英这个长子的喜爱吗?”】

  【苏知清将苏芷凝这段时间以来的策划一一托盘而出。】

  【“陛下...她可是皇后啊,她是一路跟着你走来的皇后啊,可她却要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不得不蒙受屈辱,死后不能和陛下同墓而眠,这是何等的悲痛?”】

  【你的谏言最终打动了陆成安。】

  【陆成安是一个念旧的人,在你的极力劝说下,他已经把问题想得很明白,最终,陆成安断绝了另择其子来继承皇位的想法,敲定了陆为邦为储君的观点。】

  【天明十九年七月,陆成安将陆为邦立为东宫太子,把诸子全部外放,就藩封地,同时找回了离开皇城的苏芷凝。】

  【天明十九年八月,皇后在宫中病逝,葬于景正陵,谥号孝贞,又可称景高皇后。】

  【《景史》——苏皇后仁慈,好书史,后勤于内治,助景高祖皇帝平定天下,治山河。】

  【暇则讲求古训,爱民如子,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天明十九年九月,陆成安伤心欲绝,而后不立皇后,开始让陆为邦紧随其旁,教导治国之道。】

  【天明十九年十月,苏知清在宫中再为医官,时常听到陆成安训子的声音。】

  【在耳濡目眩下,苏知清从中学到了许多曾经没有听说过的理论。】

  【而陆成安似乎并不忌讳这些,反而很乐意传授自己的见识给其他人。】

  【天明十九年十一月,陆成安凭借记忆徒手绘制了一幅地图,又召集天下人收集各个地方的地图。】

  【在天明二十年三月,陆成安和瑾贵妃协力而精心绘制了一幅大景王朝的全国地图,而在精细的全国地图外围,还有很多粗略一画的其他国度。】

  【天明二十年四月,陆成安又感不适,苏知清彻夜照顾,终于在天明二十年七月,陆成安再度恢复健康。】

  【这一次父皇的久病,让陆为邦泪流满面,他抄写经文,为父亲祈祷,他已是丧母,不想再面对痛失父皇的事情。】

  【天明二十年八月,陆为邦和她的太子妃终于是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为这个儿子取名为陆长青。】

  【而这一次清醒过来的陆成安有些诧异地询问起了苏知清,明明他陆成安带着天下之人推翻了大晟王朝,为什么她还要施以援手。】

  【苏知清对此的回答很是简单——因为你是我妹妹的丈夫,你是我侄儿的父皇。】

  【哪怕这个妹妹叛经离道,同样也是推翻大晟王朝的主事人,但是她这个妹妹对得起她这个姐姐,所以她这个姐姐也要对得起这个妹妹。】

  【她这一生活得荒唐,年少时以为自己会是那个英雄,受制于权臣而无能为力,年长时认为自己能扭转颓势,却发觉天下大势已去,年纪垂危之际,却见得了真正的盛世王朝,可笑可叹可泣。】

  【我救你,并非医者仁心。】

  【而是想要看看这天下在你的带领之下,能有多么的昌盛,若是百姓在这样的天下之中能过得幸福,那么她这一救,便是对的。】

  【天明二十年九月,陆成安在内廷之中再组军机处,由程和以及几个值得信赖的近臣入内。】

  【通过内阁大臣批阅的奏折,再送入军机处进行二改,最终由军机处的大臣询问陆成安再做完整的决断。】

  【陆成安有时候将军机处呈上来的奏折询问太子陆为邦,还会让苏知清跟着一阅。】

  【天明二十年十二月,大景王朝的人口再次进入了新的喷涌状态,大量的新生人口,让这个国家愈发的强盛。】

  【天明二十一年一月,陆成安在人口激增的情况下,推出了《摊丁入亩》的政策,该政策对田多者的利益有损害,对穷人有益,无田、少田者负担减轻,有利于生产发展。】

  【因为有《一条鞭法》的前置,《摊丁入亩》的推广很快就得到了效果。】

  不得不说,大清这个王朝,很多皇帝都是假明君,几乎都是享受了各种时代的福利后歌颂出来的虚伪盛世。

  但是,雍正却是大清朝为数不多的好皇帝,雍正所推出来的新政是打击当时的权贵。

  在雍正眼里,你们这些权贵和老百姓没区别,你们就不应该成为皇权和百姓的中间层,你们甚至不该有特权,就应该和老百姓一样。

  而这些新政都必须要有无与伦比的决心和毅力才能执行下去,这在封建王朝是非常罕见的。

  当皇帝的,肯定是想要安于现状,我享受我的,你们百姓苦一苦,差不多就得了。

  雍正的儿子乾隆上任以后,就把雍正新政大部分都改了一下,不想让自己跟雍正一样那么辛苦,更不想和权贵对着干。

  《摊丁入亩》简单来说,便是田多的就多交税,田少的就少交税,没田则不交税。

  那田多的不就是大地主,大权贵,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缓和了社会上的紧张关系。

  陆成安推行新政就不怕得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一点一滴的进步是必然的。

  而现在二十年的休养,大景王朝的人口越来越多,开荒的土地也越来越不够用,哪怕陆成安很注重农作物的种子,但这样发展下去,人口会增加国家的负担。

  看到国库里每年源源不断涌入的财富。

  看着人口不断激增的天下。

  看着参加军伍人数越来越多的队伍。

  再一看全国马匹的产量,几乎屈服于中原王朝的草原,极度依赖中原资源而生的游牧民族。

  以及大景王朝军队中不在少数的异族骑兵。

  陆成安感觉这么肥的经济,这么强的军事力量,搁谁的手上,谁不慌张啊,谁不想出去打一架啊?

  “宝啊,你爹给你留了那么一大笔遗产。”

  “你不会一直在心心念念着你的西征计划吧?”

  【天明二十一年二月,陆为邦认为大景王朝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他直言进谏,对于草原西边是什么样的世界而感到无比的好奇。】

  【他想要让自己的哥哥弟弟们分封到更富裕的地方,而不是待在贫苦的边疆戍边。】

  【如今国泰民安,兵强马壮,正是为大景王朝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

  【天明二十一年三月,瑾贵妃病逝。】

  【诸子痛哭流涕,陆为邦不再提及西征之事,许久未有归京的诸子,在瑾贵妃病逝的那一个月,陆成安让他们归京入朝。】

  【陆成安将瑾贵妃葬于景正陵。】

  【回到京城的诸子,在瑾贵妃的陵墓之前嚎啕痛哭。】

  【其中,陆为邦、陆为昭哭得最伤心。】

  【天明二十一年六月,陆成安在皇后、爱妃先后病逝的局面下,积劳成病,情绪跌落谷底,这一次,苏知清为陆成安把脉,面露难色。】

  【苏知清开了几幅药,试图为陆成安延长寿命。】

  【然而躺在三个月的病榻上,陆成安还是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陆成安的驾崩,很快就在一封遗诏之下,而天下皆知。】

  【他的驾崩,致使大景王朝上上下下的诸多百姓都为之落泪。】

  【军士们得知消息,纷纷下马伫立在原地;农户得知消息,放下了手中的农活;各地行商的商人为之叹息;天京府之中的百官泣立宫廷。】

  【遗诏曰——“朕膺天命二十余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太子陆为邦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朕哀叹,未得盛世所愿,不见心之所向。”】

  【“余生望天下百姓可荡尽不屈之事,望天下官僚清廉爱民,望天下军士保家卫国震江山。”】

  【“朕之所冀,乃日月山河随处可见之处,尽为景土,日月山河之民,皆为景民。”】

  【“可叹未见心中之盛世,诸公慢行——”】

  【天明二十一年七月,陆成安葬于景正陵,陆为邦上谥曰“圣一统武德文明俊贤孝义正景高皇帝”,庙号太祖。】

  【史称——景高祖。】

  【景高祖驾崩后,陆为邦择日继位。】

  【而景高祖陆成安留给陆为邦的天下,是一个——小吏清明、百姓安康、群臣贤惠、将士齐心、军力勇猛、王室和睦、国富民强的天明盛世!!!】

  【这天明盛世可称历代开国之最强基业!】

  【天明二十一年八月,一个与陆成安颇为相似的英武男子,他头戴着冠冕,发丝雪白,言语之中满是霸气,在群臣的瞩目之下,一步一步走向了大景王朝的龙椅宝座。】

  【“朕要朕的天下,可称历代之最强盛。”】

  【“朕要朕的百姓,可称历代之最安康。”】

  【“朕要朕的军队,可称历代之最勇武。”】

  【“朕要朕的疆土,日月可见!”】

  【“朕要朕的父皇,在天之灵能看到他这个儿子,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好皇帝。”】

  【“尔等,可愿为朕分忧,共铸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基业?”】

  .....

  .....

  .....

第302章 你儿子有出息,我立天功知道吧?

  宁王现在很慌。

  看着陆为邦的登基,她可以说是非常的忧虑了,但凡陆为邦的处境差一点,他没有治理好江山社稷,那都有理由推脱。

  可问题就是这个基础实在是打得太好了,陆为邦当上皇帝以后,但凡出错一点点,那都要被无限放大的。

  “苏——芷——凝——”

  耳畔,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

  在观战席上,汉王的虚影凝实,她的笑容还是那么的温和,可温和之下勾勒的笑容却让宁王心惊胆战。

  “大姐,你是了解我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是不可能想着推翻大晟王朝的,这一次是局势太烂了,我才想着开天换日。”宁王当即解释道:“而且再说了,推翻是推翻了,但我的儿子是成功继位了,这能说是推翻大晟王朝吗?只是让我们的大晟王朝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景朝的正统在我大晟啊!”

  汉王先前心态还好一些,宁王说完了,她当场勃然大怒道:“你还好意思说!”

  “你推翻就推翻,怎么还手上还拉着陆成安啊?”

  “本王难道不知道大晟王朝烂了吗?若是没烂的彻底,我那次操作结束,晋王和秦王不管怎么说都能扳回来的。”

  说到这里,汉王冷声道:“但最可恨的是你们屡屡对着我男人不放,是平日里本王太遵守规矩了,纵容了你们这帮混账东西的性子?”

  宁王这可就不服气了,“大姐,你这话说的有些没道理了,晋王她也抢你男人啊,怎么我就不能抢了?”

  “再说了,人陆成安跟你有婚约了吗?怎么就是你的男人了?他顶多就是你的门客。”

  “再说了,我这次建立大景王朝,我是有私心吗?”宁王继续说道:“模拟推演,推演的是无数个走势。”

  “这么多次模拟推演下来,不同的选择能打出不同的路线,晋王是地方谋反成功,以藩王之身成就帝王之躯。”

  “大姐你是正统继位成就皇位。”

  “那我起义起家,又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了?”

  “何况,陆成安当皇帝,我们的收益才能最大化啊,你想想看,我们平时要的各类政策,各类改革方针,还有各种思想,不都是从陆成安这边一点点流出来的吗?”宁王一板一眼地说道:“他当臣子,有些东西是不敢说出来的,可他当皇帝就未必了。”

  “你看看陆成安推行了多少的政策改进。”

  “又是开海,又是统御草原民族,又把税法改革,从《一条鞭法》促进成《摊丁入亩》,还有《改土归流》,除了《内阁制》,内廷之中还有《军机处》作为隐秘机构辅佐皇帝完成政务。”

  “这些东西,陆成安是臣子,你能看到吗?”

  “你模拟推演,无非就是想通过一次次的人生来逐渐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