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56章

作者:爱开小差

  而相比起之前滔滔不绝的猛烈攻势,宁王没有选择和陆成安在关系上更进一步,反倒是慢慢地为陆成安规划出了整个战略计划。

  眼下,淮西二十四将的事件意味着南方的将士不缺,能打的将领产出较多。

  桃源三杰就是为陆成安的内政结构打下了基本盘。

  而宁王的内政同样出色,这么一个内政班子的齐全,能让陆成安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正英十年二月,你和宁王开始筹备农民起义,计划为腐败的基层政府敲响警钟,还天下万民一个朗朗乾坤。】

  【恭喜你在南方长年累月地积攒声望,在完善起义计划以后,你触发了一呼百应效果!】

  而在宁王的眼前骤然之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撼无比的画面。

  真不愧是你啊!

  陆清正。

  我的陆大人。

  .....

  .....

  .....

  胸闷气短,有点难受。

  睡觉了。

  起床再检查错别字和病句。

第275章 三州之地尽归陆公,晋王准备抢地主。

  【陆成安乃是杭州人士。】

  【曾入朝为官,侍从官府,平叛而立功,为当地受苦的百姓开仓放粮,而略有薄名。】

  【辞官回到杭州,多地办学,期望开民智,唤醒那些甘愿受世族宰割的庶民。】

  【历经三年的讲学,陆成安在南方的影响力深远。】

  【有的人,从陆成安讲学起就开始做学生,有的人,只听过陆成安的几句话,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听过陆成安讲学的人都受益匪浅。】

  【陆成安心中的思想在五年的积累下,在南方诸镇越传越远,学说的力量就此诞生。】

  【同时,陆成安对穷苦的百姓慷慨解囊,赠人衣食,手留余香,故此很多受过陆成安恩惠的百姓都对陆成安心怀感激。】

  【然,时局动荡,百姓们无以为继,也不能为陆成安做什么。】

  【正英十年三月,陆成安宣布起义。】

  【“士无德,皇无威,百姓苦,苍生难,食糟糠,不得活,复新晟,讨国贼......此乃起事之檄文。”】

  【“这个国家,需要英雄。”】

  【“这个民族,需要英雄。”】

  【“这个文明,需要英雄。”】

  【“今日,我陆成安就此起事!!!!!!”】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每一个辛勤劳动的人,得到他应得的所有,让所有人吃饱饭,更是要把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绳之以法,拉下马来!”】

  【陆成安一声起,一呼百应万民激。】

  【短短三天内,杭州府沦陷,易帜为陆旗,随后依附在杭州府的诸县接连遭遇到大量的起义。】

  【之前浙江等地的百姓对朝廷们所积留的不满彻底爆发。】

  【为了赈灾那些灾区的百姓,朝廷往往会选择富庶的江南地带来加税补缺。】

  【然而江南的豪强土著、世家士族通过各个手法逃掉了交税的方式,反而是通过这个机会加大了对当地百姓的苛税。】

  【有银子有粮食的人不交税。】

  【没银子,手上余粮不多、磕磕绊绊的农户们却成了交税的大头,甚至这些交税的银子还远远喂不饱当地官府的胃口,他们在朝廷起征的税上,又多添加了一些小额的私税、人头税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经过了官老爷之手,这些上交朝廷的银两所剩不多。】

  【地方官府有权有势的,越来越富裕。】

  【困难的百姓越来越艰难。】

  【陆成安的出现,填补了这些百姓心灵上的裂痕,他们知道不公不正,但是不敢反抗官府,因为他们是民。】

  【像陆成安这样曾有官身,又在当地极具声望,富有清名的人,在宣布起事,要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时。】

  【这些百姓一呼百应,自发式地拿着手中的农具向官府的官兵发动了冲击。】

  【“还当什么兵!当兵的都不给军饷,还要对父老乡亲们下手,我不当兵了。”】

  【在一呼百应的效果影响下,百姓们的起义们如滚滚涛浪,一潮接着一潮,那些吃着官府军饷的士兵们不想拿起兵戈对着乡亲们下手,发生了大规模的哗变选择叛逃军营。】

  【不得已的情况下,豪强和世家们利用自己手上的财富,招募了私兵来抵御和护卫这跌宕起伏,声浪浩大的起义。】

  【“七日内,给我攻下安庆府——”】

  【滔天声浪下席卷的起义农民与叛逃军伍的官兵同时响应了陆成安的号召。】

  整个大晟王朝的南边地图,顿时转变为了时暗时明的颜色。

  由于宁王是加入了陆成安的阵营,共同起事的情况下,她的大地图全部变成了漆黑的颜色。

  然而,漆黑的地图并没有几秒钟的时间。

  正应了那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块地方的点亮,数块地区的闪烁,成片区域的斑驳,然后染成了一种新的色块。

  由杭州府为中心,旁边的地区骤然之间被吞没,短短半月的进度,周边五个县衙全部被起义军掌控。

  而宁王所震撼的是,她完完全全没有想到陆成安五年的积累下,影响力和声望可以来到这种地步。

  真应了一呼百应那四个字。

  接下来在宁王和陆成安的视角前方,刷屏出现的是大量起义军头领的加入,无论是各路臣卡的加盟,还是陆成安手上士兵乡勇数量的激增,都是让宁王叹为观止的。

  【“陆公之名,天下人皆知,在下濠州罗胜英愿为将军效力。”】

  【濠州罗胜英、濠州陈斌、怀远县花虞、杭州府陆成臻加入了你的阵营。】

  大名单不计其数。

  一瞬间涌入陆成安手上的武臣卡接近三十余人,其中三人为淡紫色,七人为淡蓝色,二十余人是白色的武臣卡。

  陆成臻乃是陆成安叔父的儿子,可惜能力很平凡,深蓝色文臣的水准,不过在陆成安和晋王儿子苏为英手下,是一度锻炼到了金色名臣的地步。

  现在陆成安起事,他在杭州的家族势力瞬间加入了陆成安的阵营。

  同时淮西二十四将的星图一口气点亮了三个人。

  陆成安先是用一个相对公式的檄文作为起事的基础,再用一个口语化,白话文的内容引起百姓的共鸣。

  模拟画面当中,陆成安所号召起来的起义军,密密麻麻的百姓们手持着农具,甚至是家用的座椅,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地冲入了官府之中。

  从画面上看,这些起义军的力量可能很薄弱,但是成百上千个类似的场景下,这股凝聚起来的力量就非常骇人了。

  陆成安从无到有,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就这么一个月的时间,浙江、福建两个地方全部响应了陆成安的起义,而濠州方向沿着安庆攻略过去的部分地方,同样成为了陆成安手上的地盘。

  按照这样的攻势下去,很快陆成安就能顺势攻下陪都应天府。

  而福建响应的那么快,是因为当地的官府过于腐败,加上福建人本身就带着一股不服管教的血性。

  看到杭州方向的起义军那么凶猛,不满意闽地官府的福建乡勇自己就反了。

  但为了抱团且获得更多的支持,这边的起义军称自己是响应陆成安的起事,尊陆成安为首领。

  虽然陆成安一想就知道这边起义军对他的忠诚度很低,可他们能响应,也足以见识到了一呼百应这个临时解锁的词条有多恐怖了。

  就那么一瞬间的功夫,至少有三个州府面积大的地方已经宣布向陆成安靠拢。

  大晟王朝手上一共九州。

  凉州一反,陆成安的起事,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他就策反了三州之地。

  可谓是——三州之地尽归陆公。

  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号召力,宁王完全就懵了。

  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就是这一次模拟推演的大晟王朝确实是太烂了,底下的民心全部被爆了,要么就是陆成安的号召力,他的个人魅力太强了,直接掀起了庶族反抗的风暴。

  事实上,宁王想过陆成安有这个开国皇帝的潜质,但受限于一身正气,只要一个王朝相对正常,还有得救,陆成安就不会轻易推翻这个国家。

  这么多次模拟推演看下来,陆成安可谓是把把都在极力拯救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可宁王也没有料想过陆成安这个开国皇帝的潜质能到这种地步,这种空前强悍的凝聚力,超过了宁王的思考范畴。

  宁王以为陆成安最多只能做到苏灵然这种地步,不可能有苏为英这样的高度。

  毕竟苏为英站的太高太高了,他是从劣势开局的情况下,翻盘翻盘再翻盘。

  十年,十年,十年。

  三个十年,苏为英富民,强国,平天下。

  但现在看来,陆成安若是当主君,他最出色的儿子苏为英恐怕也要为之逊色三分。

  这一呼百应的效果太过分、太离谱了!

  若是把这个词条给到秦王的头上,这个天崩地裂的局势,开局就能让秦王解决一个最大的问题点——民心。

  而宁王看着陆成安的基业算是有了一个雏形以后,马上投入了内政经营的下一步操作。

  派遣程和、宣平等人为这些投奔而来的起义军头领宣传知识和这些部队所需要的那种精神。

  真正成事,要的还是那种纪律性,那种铁一般的纪律性,军纪不行的队伍,暂时得到的民心也很快会失去。

  陆成安的优势,就让她来稳固!

  与此同时。

  晋王抓着苏为英的脚,往下抖擞,结果包裹着孩子的丝巾掉了下来,让光洁的身体流露在外。

  “宝儿,你能不能快点长大。”晋王把玩着自己的嫡长子,主要是,她每次生下来,都不是她照顾儿子的。

  儿子一般都让宫女照顾,而教学这方面则是让陆成安来。

  这下没了陆成安,还在外面行军,没人照顾他这个儿子,只能让她晋王来亲手照顾了。

  “晋王殿下,您这样下去,是要把世子玩死的啊。”吕琯在画面上用极其无奈的声音说道:“孩子受冻若是得了风寒,那是九死一生。”

  “我儿子天下无敌,你怕什么。”晋王不屑一顾道:“再说了,将门子弟,若是受了点小伤小病就要死要活,那可真是体弱多病。”

  说是这么说。

  晋王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她这个儿子好好地包裹了起来,自己再护在胸前,将他固定好位置。

  心累。

  秦王那边掏不出银子做军饷,晋王又联系不到自己的母族,更痛苦的事情是晋阳还遭遇到了瘟疫,人口流失严重。

  这让晋王受迫于一个困境之中。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颠沛流离的感触,这么多次模拟推演下来,这把可谓是晋王势力最小的一次模拟局势。

  看着宁王那个小妖女,又凑到陆成安旁边去偷汉子还怂恿陆成安起事。

  晋王的怒意值就在疯狂的积累。

  好在,前期蹭了一个儿子出来,只要有这个儿子,那她就有后期逆转的可能性。

  让晋王比较头疼的是,她如今是秦王手上唯一一支像模像样的军事力量。

  所以秦王非常需要她来抵御凉州起家的管氏,一旦晋王丢弃了秦王,秦王就死定了。

  否则晋王早就带着人往川蜀之地奔波了。

  这会儿的晋王没法走。

  一旦她走了,那问题就大发了,管氏不仅是自己起家了,还引了羌族进来。

  这带来的不仅仅是异族,还是全新的野心家势力。

  晋王这些阵地一经失守,北方大面积的国土沦陷,草原上各个部落那是一口气全都能涌进来的。

  这么一来,那么大晟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