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24章

作者:爱开小差

  这种模拟记忆一旦有了,汉王还有什么资格在其他亲王面前做足自己皇长姐的身份,去说教其他人做事?

  若是想要这个位置坐得让其他人心服口服,汉王绝不能让父皇出手为她铲除所谓的障碍,替她铺平道路,这是她身为皇储的底线。

  同样是汉王的尊严。

  因为到时候,这皇位到底是汉王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努力得到父皇的认可后所拿到的,还是正英帝这个父皇所让出来的?

  如果是正英帝让出来的皇位。

  汉王是不可能接受的。

  陆成安被使用过【龙场悟道】的体验卡,在这方面,他太了解汉王了。

  这个女人骨子里还是比较要强的。

  至于选择自尽这样偏激的决定,是因为如果只是出逃的话,汉王也许是不太确定自己的父皇到底会不会改变主意。

  她只能用最坚决的态度来阻止父皇。

  至少用这种方式和书信说明自己的想法,正英帝在痛失爱女以后,也不会再想着把其他女儿流放什么的。

  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以退为进。

  其实,也是汉王想要保护好自己身后的每一个妹妹,皇位她的确是想要的,但她绝不会踩着妹妹们再坦然坐上这个皇位。

  她要以君临天下的方式,让所有人簇拥着她的方式当上这大晟王朝的女帝。

  哪怕这条道路再艰难。

  既想要皇位又不想要伤害到其他妹妹,这也是汉王为什么一直在陆成安心里面,会是一个好女人的原因。

  她现在当女帝多简单啊。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了,信息全都透明化了,最早汉王经常容易倒下,是因为不知道谁是敌人。

  现在敌人该清掉的清掉,该死的死掉,那她汉王就成了最大的BOSS,因为汉王的后边是她的父皇正英帝。

  正英帝想让汉王当女帝,谁能阻止?

  直接借着父皇的东风,借着父皇的手来借刀杀人,把其他妹妹该软禁的软禁,不服她的该流放的流放,该贬为庶民的贬成庶民。

  她赢了,赢到最后却成了孤家寡人。

  哪怕她凭借着【女帝养成计划】的路线,成了千古明君,以汉王的性格又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陆成安欣赏汉王的原因,就是汉王是一个底线分明的女人。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汉王理清楚情况以后,错误之举是坚决不会去做的。

  她想要的天下,是那种上到天潢贵胄,下到黎明苍生,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每个人都能阖家欢乐的理想化盛世。

  可能这样的想法很天真。

  但是,汉王若是真心诚意想要奔着这个想法去做事,那么至少在她治下的百姓,是能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而这次模拟,是皇女们能力成长以后的最大体现。

  躺赢的人可不只是燕王,还有他陆成安,实际上陆成安这把全程躺着玩,血压基本没上来过。

  前几次模拟,才是让陆成安晕得头皮发麻。

  这次模拟?

  陆成安体验到了什么叫摆烂的快乐。

  除了岳父会把他赐婚给燕王比较意外,一切都是那么的风平浪静,陆成安只需要考虑怎么对儿女进行教育。

  而且,燕王是真的超可爱。

  汉王性格要强,很少做出什么可怜巴巴的微表情。

  晋王?

  我兄弟兼护夫狂魔,大老粗一个,微表情,小女人?不存在的!他陆子才是被护的那个。

  成天都是轻蔑的笑容走来走去,陆成安总是要在晋王面前念经,她才能安分守己起来。

  你不管她,晋王第二天就能表演魔术,一秒钟就把自己的内帑花完了,开始思考怎么从国库这边中饱私囊到自己的私库去了。

  秦王和宁王。

  秦王,陆成安接触的比较少,感觉上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面瘫小妹妹。

  宁王?

  解锁的各种CG来看,宁王应该是所有皇女们最千变万化的,每局模拟,宁王都能换着不同的人设来接近他。

  陆成安完全分辨不出来哪个性格才是她真正的面目。

  而且宁王的榨汁能力也很恐怖,后面几次,陆成安被宁王套牢以后,躲起来隐居,宁王是使出浑身解数,每天都在榨干他的精力。

  硬是让陆成安评论宁王的话。

  这家伙,不是魅魔就是小妖女。

  她太会了,每次模拟推演,一有机会,宁王就猛撩他。

  几乎宁王接近他,一个不注意,亲密度就能噌噌噌上去,然后陆成安的人物卡就被拿下了。

  至于燕王,就完完全全是陆成安在欺负她了。

  燕王这位五皇女,羞耻线很低,很容易就害羞,被欺负以后,她就经常会赌气,假装不想搭理他了,然后陆成安一跑过去请求原谅,燕王马上就能同意。

  而这两次生下来的孩子,全都是通过事件而触发的。

  陆成安也不想要更多的孩子,一儿一女其实也足够了。

  这段时间,陆成安就是逮着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就让他们俩触发互动事件,增加属性。

  令陆成安诧异的是,宁王同样是逮着陆成安的孩子,不断地去触发互动事件。

  陆成安和宁王,是经常会撞到。

  宁王刷这种互动事件,也是想要继续开发这方面的功能,她聪明的很。

  她们这一代,迟早有落幕的时候。

  皇位交替,下一代人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培养下一代,是一个政权的重中之重。

  宁王不研究这个,怎么确保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再成长起来呢?

  晋王的苏为英,能让她胡吹的天荒地老,宁王都听烦了,她肯定是想要抬出一个能和苏为英对峙的孩子,不能让晋王这么得意忘形下去。

  苏灵然的词条天赋比起苏为英的词条天赋,两个人发展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不好评价。

  但是,苏灵然这个孩子的天资是不差的,宁王想法就是带出一个好侄儿,给晋王一些苦头吃吃。

  真以为现在的优势,大到你晋王能随便浪?

  在父皇这边优势最大的是汉王,你晋王优势取决你的孩子能不能出来,你苏为英这个好大儿出不来,父皇又不知情的情况下,你凭什么赢?

  凭自个儿胸大吗?

  燕王的规模肯定不比你小。

  这把培养苏灵然,培养出效果,到时候开出一张父皇的体验卡,就让父皇看看我宁王亲手培养的皇孙有多么的强大!

  宁王撞到陆成安。

  也是意识到为什么陆成安的崽子每次都能那么厉害了。

  陆成安太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了。

  她宁王是想到了下一代的重要性,才开始慢慢走这条道路,陆成安则是每局都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

  像她的孩子,词条天赋很平庸,陆成安也在费心费力地教,其实最后的能力,也到了可用之才的水平,就是比之晋王的孩子要差一些,所以宁王才会感到遗憾。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如其他人。

  宁王同样如此。

  她把希望寄托在燕王的孩子上,很大程度也是想让自己亲手培养的孩子能超越晋王的宝儿。

  宁王和陆成安高强度地交互找孩子刷互动事件。

  苏灵然和陆清净都是每年都在一截一截往上涨能力。

  而晋王看着朝廷休养生息已经挺久的时间,当场就申请要出战高句丽。

  往日不能与今日一论。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王中王必有我晋王苏瑾若!

  【宁王不同意此事。】

  【成王投了反对票。】

  【秦王否定了你的念头。】

  【燕王驳回你的意见。】

  晋王当场落泪。

  就这样子不相信我的能力?

  我要打,我要打,我要打。

  我要找陆成安评评理!

  .....

  .....

  .....

  晚上还有一更。

  着凉了导致码字速度下降了,打两千字就得闭目养神半个小时,不然感觉上挺难受的,但毕竟是悬赏了,每天保底的加更肯定是会加更的。

  坚持!

第248章 这孩子的性子也不知道随谁的。

  燕王作为最终的裁决人,不同意这件事情,自然是因为在她的观测来看,本次的结果很明显。

  同意晋王出征高句丽是大凶,驳回出征是小凶。

  既然是大凶,那就说明晋王此次出征,必然讨不得什么好,但是驳回出征同样是小凶。

  这种情况,燕王也碰到过。

  有一次大晟王朝有一个地方遇到了干旱,百姓颗粒无收没有粮食,需要去赈灾。

  结果,同意赈灾是小凶,不同意赈灾是大凶。

  燕王当时是选择了同意赈灾,然后秘密派遣北镇抚司去调查情况,案情查出来,这可真不得了。

  原来是赈灾的官员中饱私囊,赈灾是赈灾了,但是没有完全赈灾,他取了朝廷一部分的粮食又混入了沙土,跑到那边按照比平价更高的价格售卖给灾民。

  燕王不喜欢政务,不代表她没有善恶的认知。

  她派遣下去的粮食,量很大,因为这次没有草原带来的强大压力,长孙家也没有从中作梗。

  大晟王朝整体的经济是回暖的,她有这个钱,有这个资本给足赈灾的粮食。

  北镇抚司查到了情况,当场就把犯官给抓捕归案,顺藤摸瓜还问出来几个更大的靠山。

  燕王心里肯定是气不过的,赈灾给灾民的东西,你们都敢偷,这是在欺负她懒政,就认为她不管事了?

  她燕王跑出去东躲西藏的时候,也是饿过肚子的,知道饿肚子的苦楚,设身处地来考虑,她燕王饿肚子的时候,也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要狠狠地教训一下当朝的昏君。

  所以,在燕王来看,百姓们就跟她一样,饿了肚子也会对朝廷不满,这是动摇根基的事情。

  燕王随后发现派遣谁出去,结局都是凶或者是小凶,但是让宁王或者是陆成安出去,就会变成吉兆。

  一般吉兆就代表着事情能得到解决。

  燕王不想让陆成安乱跑,这种事情,就让宁王出去累吧,反正她也是个闲散王爷。

  果不其然,宁王把这件事情干得漂漂亮亮,所有牵扯此案的人都被击杀,而抄家得了一大笔银子到国库。

  这就很舒服了。

  所以燕王看到晋王想要出征是凶兆,那燕王怎么想,都是晋王出去吃了苦头,不是大败而归,就是比大败而归更惨的事情。

  至于驳回晋王出征,也是凶兆,那燕王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