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23章

作者:爱开小差

  小小年纪就注定了风流浪子的一生?

  【洞若观火】这个词条,她宁王也很馋,这孩子的资质,往好的地方牵引,虽然不一定能比得上重开天地的晟世祖苏为英,但当个好皇帝,那是不在话下。

  但是,宁王现在更想‘拷打’燕王,问出燕王自己的金色词条是什么,这点是让宁王很好奇的。

  申请访问燕王的人物卡。

  宁王得到的回应是一秒同意。

  对于燕王来说,宁王是替她解决烦恼的好姐姐,她要看自己的词条,那就给她看,反正也影响不到什么。

  宁王看到【未卜先知】这个词条后。

  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继晋王的【三世奋烈】以后,燕王的【未卜先知】带给宁王一个全新的大晟震撼!

  你明明那么强,为什么要当个摆烂精英?

  这词条拿来办公,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指引自己前往正确的道路?

  你就这样把自己的天赋浪费掉了?

  还没等宁王发出质疑的声音。

  画面上,陆成安刚推开西苑的门,一进来,燕王就扑在了陆成安的怀里,磨蹭着陆成安的胸膛。

  而苏灵然也是一点一点爬到陆成安的脚边。

  宁王捶地。

  这是什么人生赢家啊。

  我晕了。

  大家之前的模拟,哪一家不是辛辛苦苦打天下,就连晋王也是在举兵起义的时候出过绵薄之力的。

  汉王几次模拟下来,近乎于能保证自己场场都能取得大义上的优势,但她一开始的局势,那也是臭的可以。

  秦王和宁王就更不用说的,打的就是一个乱世的局儿。

  就燕王。

  人在家里躺,皇位天上来。

  捡了一个女帝当当,捡了一个相公贴贴,有了一对子女,公务基本不做,她甚至是连早朝上去点个名都嫌烦。

  她宁王处心积虑地想要让汉王看清楚局势,了解到姐妹之间尴尬的处境,燕王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享受到了她宁王努力出来的成果。

  这样的人生。

  宁王真是羡慕了。

  她开始怀疑这个新出现的福缘数值,以燕王的情况来看,是不是那种接近于满值的状态。

  真正的幸运儿!

  没有一件事情,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坏事儿。

  躺赢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

  .....

  第二更送到。

  今日的加更结束,明天继续。

第247章 父亲,你知道我养了我十年的人物卡有多猛吗?

  【常乐元年七月,因常乐帝懒政的现象严重,朝廷处于不早朝的状态,致使大量需要早朝上奏的政务,堆积至西苑办公。】

  【在京城闲散的四亲王——宁王苏芷凝认为常乐帝苏钰玖的精力毕竟有限,并且父皇刚刚驾崩,天下还不稳定,国事繁杂,正所谓事无巨细,常乐帝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亲力亲为。】

  【宁王苏芷凝废寝忘食思考如何安顿常乐帝懒政的性子,最终上奏常乐帝,需在皇城之中,在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机构,增设值班官员,并由大学士担任职位以此辅政。】

  【由于你根据最佳的时机,慢慢推进《内阁制》的制度,使得朝堂上对内阁制的反对声音压到最低,这将会使得前一百年内,《内阁制》的作用将最大化。】

  【策卡《内阁制》使用,本次使用达成双倍效果。】

  【随后,陆成安补善了许多早期内阁制度上的缺陷,致使入阁的内阁官员能够分担常乐帝在政务上的压力,需要审阅其他大臣交上来的奏章,并在上面附上处理意见,再将批改后的奏疏交由皇帝批复,票拟制度就此落下尘埃。】

  【此举使得整体行政效率获得提高,此后批阅奏疏的时候,身为君主不需要自行给出意见,只需要根据内阁学士做出的判断,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

  【常乐元年十月,成王申请外放就藩。】

  所有人看到成王偷偷摸摸地探头,顿时都齐刷刷地看向了成王的人物卡。

  【“我已壮,出山矣!”】

  成王深吸一口气。

  卧龙出山!

  你知道这十年,我小八是怎么熬过来的吗?我茶不思饭不想,天天蹲在自己的小王府上,学习各类海量的知识,我翻阅了大晟国库里的各式书籍,一个月看几本书,看到我人物的心情每况愈下。

  终于!

  终于!

  我出来了!天下大乱了吗?那些个造反的孽畜,吃我成王一刀!这次,我要狠狠地大展手脚,给父皇看看我的能力有多强大!

  父皇,你知道我养了我十年的人物卡有多猛吗?

  什么长孙明、魏王、管彰、贵州那个姓曹的反叛土司还有那些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通通接受我的裁决吧!

  不是,怎么年号都改了。

  成王瞪大眼睛。

  怎么是五皇姐当的女帝?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辛辛苦苦发育了十年,一出来就给我来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年纪最小的成王,整个人都是懵的,哪怕得到了大量的模拟记忆,她的心态还是没能很好地转变过来。

  这局势不对啊。

  按照进入模拟前的情况来看,这把的局势,她的这些姐姐们肯定打得是头破血流,然后这时候她就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平定姐姐们之间的矛盾,再立下不世之功!

  成王作为最铁的父皇党,老爹说什么,就是什么,她肯定是会选择跟着父皇走的。

  替父皇教训自己的这些姐姐们,难免是会遇到一些场外的威胁。

  为了避免场外被揍,成王是特意躲在了床底下的。

  怎么一出来,内忧外患呢?

  老爹怎么还死了!

  你不能死啊!

  成王崩溃了,她努力那么久,就是想和父皇互动,到时候爆出个体验卡以后,她再用尽全力嘎嘎乱杀。

  再用那张体验卡,给咱父皇看看她有多么的威猛!

  不是。

  大姐怎么也死了!

  成王赶紧倒回去看,汉王这个长姐还是待她很好的,这可不能让她死得不明不白了,谁动的手,咱要查出来,狠狠地报仇!

  看着汉王是自尽结局,成王当场是被打沉默了。

  你...你在干什么啊?

  成王开始陷入了烧脑的状态。

  她连忙根据现有的线索和情报去思考汉王自尽的缘由。

  而另外一边,在陆成安和宁王相继想出办法替燕王的懒政收尾,燕王可算是不用每天都坐在西苑认认真真地批阅奏疏。

  只需要看过一遍,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选择同意或者驳回。

  后来,燕王实在是懒得思考了,她干脆用【未卜先知】来判定这件事情是祥兆还是噩兆。

  小吉或者大吉,就直接同意,噩兆就立马驳回。

  方便的很。

  而在燕王这样偷懒的情况下,整个大晟王朝竟然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一切都在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过程中,陆成安也不忘调教自家的小棉袄和儿崽。

  本次模拟,可以说是相当的平和,在没有降落金色机遇的情况下,陆成安几乎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

  当然,很大的程度上,这些问题,早早地就被大晟王朝的皇女们给妥善解决了。

  在草原没有雄主的情况下,晋王显然是有了和游牧民族过招的本事,而这些游牧民族积攒不出大量兵力南下的实力,只能派遣小股兵力进行劫掠,这种程度的防守战,晋王打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包括秦王这一次的表现,都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其中的宁王更是让陆成安感到相当的意外,她竟然通过北镇抚司、内廷还有桃源三杰,就能在政治上和平解决掉长孙明。

  他那段时间都在陪燕王东躲西藏,根本不知道朝廷上发生的种种小事件,只能通过碎片内容知道每一年的大事记。

  后面,陆成安通过前后的内容分析,很快就想明白了这次宁王能取胜的关键之处。

  在宁王的背后有正英帝这个推手。

  这次模拟的时候,陆成安就感觉到岳父有点不太对劲,像极了被人开体验卡的模样。

  针对长孙家做的措施非常明显,直接就把内奸开局就刀了。

  而且,比起其他时间的犹豫不定,这把正英帝的立储决心很明确,就是要立汉王为储君。

  宁王看似是用自己的力量干掉了长孙明,实际上这个叠加BUFF有点多,至少有四方在协助。

  宁王和桃源三杰、北镇抚司、内廷、父皇。

  都在这其中分别饰演了不同的角色。

  内廷主要是之前被秦王刀了一个重要人物,宦官集团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但是通风报信,耍耍嘴皮子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四边夹击加上之前和长孙明对立面的寒门也不忘踩两脚。

  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长孙明就是神仙也难救。

  之前长孙明不好打,是因为他背后还有个念旧的正英帝,想夺回相权,又不想让长孙明沦落到身死的局面。

  至于汉王的自尽,陆成安便看的更深远了。

  先前长孙家不被除掉,秦王和宁王,正英帝就不会动她们,但是除掉了长孙家以后,正英帝又没有模拟推演的视角,他是不能肯定秦王和宁王的成分。

  宁王是大义灭亲了,但是秦王又没有,谁知道秦王和长孙明暗中有没有勾结,会不会影响到汉王的统治。

  而到时候宁王不站汉王,又跑去站秦王怎么办?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正英帝不可能在中央朝廷留秦王和宁王,来给未来的女帝添堵的,在他离世之前,不说把秦王和宁王给赐死了,但流放到偏远地区就藩是秦王和宁王注定的结局。

  而汉王,根本没法阻止正英帝那么去做。

  女借父兵,女承父威。

  汉王的所有权力,都是正英帝给的,若是汉王暗中的影响力超过了她这个老爹,那就是大不敬的事情。

  而这是潜规则。

  自古以来,皇帝允许你这个储君能有多大的权力,就只能有多大的权力,你的权力超过了他这个当父皇的皇帝,你是想谋反不成?

  汉王扶植了自己的力量,但从来没有想过和自己的父皇作对,在父皇要确定要扫平一切障碍,扶汉王上去当女帝的时候。

  作为皇长女的汉王压根就阻止不了正英帝意图迫害她妹妹的举动。

  宁王固然设计了其他姐妹,但是她说到底也没有真正的造反,更是主动出力配合父皇除掉了长孙家,结果却要因为‘疑罪从有’这些事情被流放。

  这难道不让宁王心寒吗?

  汉王坐视不管,看着父皇把她这两个妹妹流放掉,便是为了皇位而假仁假义的做派。

  恶人让父皇做了,女帝这位子自己却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