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61章

作者:爱开小差

  除了仍然是一马平川的胸膛,其他方面,晋王还是很欣慰的,至少在武力上,成王已经跨过了80的门槛。

  武力值80是一个分界线。

  80以上,就是紫色品质的武臣卡基准线,在战场上具备一定的战力,不过80以后,每一点武力值的提升都非常困难。

  晋王这五年来,打磨的不光是成王,晋王五骏骑的另外四位,晋王同样是在努力地培养他们的能力。

  剿匪就派他们前去作战,积累实战经验,但剿匪提升的经验还是太少了,这晋王五骏骑仍然是蓝色品质的普通武臣。

  而且,晋王发现了,生活习惯差的人,身上还会多出很多缺点,比如说酗酒、易怒等等。

  有酗酒这个标签的武臣,在办军务的时候,容易喝醉酒,然后把事情给搞砸了。

  易怒则是有时候会苛待将士,经常因为琐事而和将士争吵起来。

  晋王看完真血压上来了。

  是她废物,还是这帮人的潜力就这样啊?

  什么坏毛病都有。

  晋王有些怀念培养陆成安的时候了,培养陆成安就很省心,每天就等着开陆成安的人物皮肤,给他不断换衣服,打着打着,就自己发育起来了。

  不说勤学苦读吧,就是晋王训练陆成安的箭术、马术等等武力项目的时候,陆成安都是极为刻苦的。

  成王和陆成安一样,都让她很省心。

  晋王想明白了。

  还是人物性格的问题,陆成安身上有勤学苦读的人物特质,所以学东西认真,提升快。

  这些勋贵出来的小老弟,一个个都被家族给养得傻乎乎的,反正她晋王暂时是带不动了,就随他们去吧,爱咋咋地。

  而话虽这么说,每天的行动点上,晋王还是忍不住花费掉其中的一部分,跑到自己小弟那边,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正,希望他们能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宁王看着这三个人不同的玩法,保持着自己的窥屏状态。

  汉王是打造班底、形成羁绊,秦王是注重政策,发展经济,晋王是培养单个人才,她宁王除了学习锻炼数值以外,就是在北镇抚司收集各个姐姐妹妹们的情报。

  她宁王甚至连宫中的宫女,各个王府的侍女都买通了好几个。

  比起这帮铁憨憨就想着窝在京师,宁王的确是有被限制的地方,但是她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自由度高。

  她是唯一一个能够离开京师的皇女。

  并且已经向父皇申请,前往闽地就职,作为闽地的锦麟卫千户来监督陆成安在闽地的所作所为。

  之前弹劾陆成安的人太多了,老早就有京官提议派遣官员去‘制约’、‘监视’陆成安在闽地的发展。

  让其他官员跑过去,宁王不放心啊。

  党争这东西,宁王在剧情模式是见多了,她就怕有人故意污蔑陷害陆成安,她宁王过去监督再好不过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儿,她在行。

  【正英十二年七月,正英帝面对百官的弹劾和质疑声,在朝会中派遣宁王苏芷凝前往闽地作为闽南方位的锦麟卫千户,享纠察闽地吏务之权,以此观察、监视陆成安在闽地的作为。】

  宁王这个小婊砸的突然出击。

  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大家都在京城窝着,怎么你就单飞了?

  陆成安同样诧异宁王的到来。

  别看宁王的官职不高,但是宁王是有亲王这个尊贵身份,还有纠察当地吏务的权能,明显朝中百官来给陆成安添堵的。

  陆成安这个发展的状况,还有与时间并行,每时每刻都在上涨的当地民心,那都快把福建打造成自己的私人地盘了。

  朝廷不派人来,再让陆成安经营一段时间,若是陆成安真怀揣着异心,是能立刻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诸侯。

  【正英十二年八月,宁王抵达福州府。】

  陆成安跑过去接风洗尘,对于宁王,陆成安其实一直摸不透对方的心思,在现实之中,还是在模拟里头,宁王的心思多变,都让人难以猜中她的想法。

  就像是剧情模式之中,宁王所替换成为的嘉靖女帝。

  那是一万个陆成安猜不透的心思。

  把严嵩当成喂养他的经验卡,小孩子不懂事,喂着玩,那可真把陆成安的抗压给彻底锻炼上去了。

  你别真小看这位权臣界的耻辱。

  他的权力虽然是嘉靖给的,也在嘉靖收回去以后轰然崩塌。

  但是作为一个能在朝廷之中纵横官场几十年的政客,严嵩官场内斗、党争水平独一档,而且严嵩对于政治的敏感度极高。

  拿这个锻炼陆成安,说实话,收获了剧情模式的那段记忆,陆成安才意识到官场斗争的凶险。

  他能和严嵩在官场斗争,打了一个五五开,是后面有宁王替换的嘉靖女帝作为后台背景,每次都有人暗中相助,而在前中期的朝野对峙中,陆成安完全就是劣势的一方。

  作为一个政治新人。

  陆成安固然有现代人的经验,但是人际关系、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利益互换,哪里有严嵩那样的老道。

  他知道怎么刷功绩,却总是没办法把功绩转化为实际性的收益,扩大己方的整体实力。

  一直到后面,陆成安慢慢形成了势,才跟严嵩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也是逐渐理解了一些朝野之间,官员对抗的基本规则和准则。

  不过,严嵩那会儿的党争,早就破坏了规矩,那都是敢玩政治追杀那一套的,拿严嵩的做法,放在大晟王朝里进行党争,可能都有些降维打击了。

  朝野之间的党争,能衍升到巅峰的,也就嘉靖这一朝了。

  但是,陆成安同样很了解一点。

  宁王的心思,他固然猜不透,可是用结果论来看,宁王对于他并没有太多的恶意,很多事情上都是在帮他的。

  可偏偏也是宁王的心思看不透,哪怕宁王是在不断地帮他,陆成安也不敢完全信任对方。

  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但凡宁王有晋王殿下的三分纯良,陆成安肯定就信任了。

  下一秒,陆成安看到画面上的消息,顿时是愣住了。

  【正英十二年九月,福州总督府上,宁王向你隐晦地表达了她的心意,她想要成为你的属臣。】

  这是什么意思啊?

  陆成安有点看不明白了。

  这是陆成安没有见过的全新套路。

  想了想,现在他还挺缺人手的,既然宁王想要给他当个属臣,那也不是不行。

  这不是白送了一个劳动力,免费替他做事吗?

  同意!

  此时此刻,宁王看到了陆成安同意她当属臣的内容后,她精致的面容上露出了奸计得逞的笑容。

  要想融入陆成安的集团之中,那必须成为对方手底下的人,不然她永远都是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当属臣就当属臣了,反正她宁王不怎么注重权力,她和皇位之间的距离原本就很远,不是她想当皇帝就能当上皇帝的,而且治理国家好累的,尤其是大晟王朝这个烂摊子,让她治理这个国家,不是要她的命吗?

  天和之治的那一局,宁王都快累死了,那段记忆,她自己都不想回忆,每天上朝只为下朝,日子过的那是一个苦巴巴的,天还未亮就要起来审批奏疏,隔三差五一个地方来点灾难,国库里的银子就要拿出来赈灾,动不动还要祭祀上天,为此罚站一整天。

  自从剧情模式当了一次嘉靖女帝。

  宁王就有些流连忘返了,事情,那是有大臣替你做的,你只要享受自己的人生就好了,看着别人为了权力而互相斗来斗去,宁王感觉就跟看人登台唱戏一样,每天都是乐乐呵呵的。

  她现在是明白了晋王的快乐。

  这太爽了。

  什么是女帝啊!这才是女帝啊?!

  每天累死累活的,那能是女帝吗?

  而成为了陆成安的属臣后,整个闽地的区域,彻底对宁王开放,包括各个地区的繁荣度,各个城市的建筑都是全面开放。

  宁王当上了陆成安的属臣后,现在的心情那是一个愉悦,她心怀欢喜地准备为陆成安干出一番大事,试图让陆成安意识到,她宁王已经献上忠诚,那是铁骨铮铮的陆党!

  然而随着画面上展露出闽地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宁王想要做出一番大事的笑容,顿时是僵硬了下来。

  ?

  你陆成安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里真的是福建吗?

  你这个发展度,是不是稍微有点过分了?!

  这才是你来到福建的第五年啊!

  这真的才五年啊!

  看着天翻地覆的福建诸地,宁王强忍着想要把这块地方的发展情况展示给其他亲王看的冲动,默默地盯着那个惊人的茶叶产量。

  宁王,这下是被陆成安给干沉默了。

  他真的是太懂赚钱了。

  我到底是来干嘛的?

  是来帮他的,还是来学习的?

  这在宁王面前,已经是成了一个全新的问题。

  .....

  .....

  .....

  求推荐票!月票!

  1点睡醒就在写了。

  5000字。

  悬赏的字数快要还清了。

第197章 蒙古帝国的诞生!宁王在陆成安这边的缩头发育!

  整个闽地的情况,在陆成安的权限对宁王开放后,很多内容都展露了出来。

  陆成安的种田路线,那是因地适宜,对症下药。

  而且,陆成安不像是其他人那样,为了发展度和繁荣面貌,是疯了一样、乱七八糟地进行地方建设。

  无论是汉王,还是宁王上位以后,追求地区的繁荣度,都是选择了投入巨量资源,进行大量建设。

  因为数值这个东西,是最容易体现一个城市到底有没有发展起来的。

  后来宁王发现这么做,城市内部的建设画面不够雅观,这一点暂且不说,而且也会因为建筑之间的相性不符而导致效果上的大打折扣。

  陆成安这个建设的风格,是提高了整个福建地区的商业,本身就以产茶大省著称的福建,他更是侧重开发了茶叶这个产业链。

  作为中原地区的奢侈品和畅销品,茶叶的价值是很高的。

  茶叶是可以和战马进行同等交换的高价值物品。

  这就是经典的茶马互市。

  主要是,陆成安所在的闽地,它这个地形,适合耕作的田本身就少,而那些山林上,是种不了粮食,只能种植茶树来获得茶叶这个奢侈品。

  所以陆成安想要发展起来,茶叶这个行业以及海贸生意是必须要做起来的,恰好陆成安还有这个军事实力来震慑海寇的来犯。

  这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使得大量东南区域苦受于海寇劫掠的商人进行了商业中心上的偏移。

  闽地整体的经济实力上升,跟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到闽地有很大的关联,从这里下海经商也成了一条新的门路。

  而陆成安提供了对于这些商队的行商保护,派遣福建的府卫兵通过护卫,也得到了一定的实战经验。

  但,经济实力上去之后,人口同样是在不断进行飙升的,山林之中越来越多藏着的土人,愿意归顺朝廷,成为当地的平民。

  商业发达、茶叶产量惊人,带来的还有一个负面效果,那就是粮食方面的消耗过大。

  福建本身就不是一个产粮点。

  为什么福建是兵家都懒得争夺的倒霉地方,就是因为福建受制于地形上的问题,只能发展海商和地区经济。

  而且最离谱的是,福建属于环太平洋的成矿带中重要成矿区之一,矿产资源其实是比较丰富。

  然而,这会儿的矿产资源,由于科技树上的问题,是得不到合理开发和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