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52章

作者:爱开小差

  陆成安的人物挥舞手中的武臣卡。

  人物卡印着的吕琯,他的右眼绽放出猩红色的光芒。

  【伏路断道】!

  【千人众的鬼嵬军伏击在沙石附近,等待着这股倭奴海寇的接近,在对方进入到己方的埋伏区域,你举起一道旗,箭雨袭至。】

  【“掠阵杀敌,有我无敌!”】

  【只见吕琯抬弓就是一记远距离的精准射击——】

  【一道箭立刻穿透了身着破烂甲胄的倭奴。】

  【这一战,通过提前的伏击和鬼嵬军具备的远程打击能力,你无伤击杀了109位倭奴,21人奔散逃离了战场。】

  【你的鬼嵬军在伏击的能力上得到了提升,下一次伏击的隐蔽性更高,且不容易被人识破。】

  【你的鬼嵬军有7名将士提升了战斗技巧。】

  【这是你的战利品:19把品质上乘的武士太刀,90把品质普通的武士太刀,39副轻式倭寇甲胄。】

  七天没碰到人,今天抓了一伙大鱼,有这种级别装备精良的倭寇,必然是海上流寇的主力。

  之前几乎一天一次遭遇倭奴海寇侵扰的通州地带,这七天来,陆成安就逮到了一次倭寇的进攻。

  陆成安很难不怀疑己方存在内鬼。

  自从阅兵后,整个通州的海寇情况就持续转好,这一趟遇到的倭寇还是一伙儿货真价实的倭寇。

  搞不好是通州里是有和海寇互相勾结的人,但他们又和真正的倭寇不相识,结果这伙倭寇,纯粹当了倒霉蛋,直接就撞上了自己的鬼嵬军。

  看来还是自己打草惊蛇了。

  陆成安之前只是猜测有人伪装成了海寇,现在这种情况,那就是实锤了这件事的存在。

  但,陆成安现在打的是有些意犹未尽。

  他主要的目的还是提升自己的军队力量。

  练级呢,这点蚊子肉够锻炼自己的鬼嵬军?

  至于这些案情,不该是他来查,得让现任的东南总督蒋德来查。

  这才叫各司其职!

  陆成安现在只想找别人的队伍打上一架。

  这把,他是个铁血肌肉莽夫。

  【正英八年八月十日,你向东南总督蒋德提议出海剿匪,敌不自来,我自去,进攻海寇盘踞的岛屿才能打压这帮倭寇的嚣张气焰。】

  【东南总督蒋德认为你的提议,比起这些倭寇还要猖狂,在犹豫过后,希望你安定片刻,他会向朝廷请示——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

  .....

  .....

第189章 百鬼夜行·鬼嵬军!军队皮肤!

  东南总督这个职务,其实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蒋德作为三朝老臣,泰熙帝在位期间就处理过倭奴海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的模拟之中,又担任了东南总督,他肯定是有这个权限,放任陆成安行使权能。

  总督的基本权限中,是可以管理一省或者多省的民政军事。

  陆成安就在东南总督这个职务的管辖范围内,蒋德犯不着向朝廷请示,直接就能让陆成安出手的。

  而在东南总督这个职务里,最出名的一位便是——嘉靖时期的胡宗宪。

  可能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并不知道胡宗宪是何人。

  但是说起他的下属,那就无人不知了。

  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曾是胡宗宪的下属。

  蒋德在模拟之中的表现,就过于稳妥了。

  突出的就是一个稳。

  请示朝廷,要过一个月的时间,请示回来,又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回那就是两个月。

  陆成安想了想,蒋德不想用东南总督的权能来指挥他,很大程度是因为陆成安给正英帝练的这支兵,在岳父的心目中,恐怕是有一定地位了。

  而且最近陆成安可以说是在岳父面前,也算得上是个小红人了。

  蒋德不敢承担,或者不想去承担这个风险。

  用人是有风险的,陆成安和他的兵真死了,这个责任谁承担,那不就是他这个东南总督承担责任吗?

  但是,蒋德请示过后,下达命令的人就是正英帝了,到时候,陆成安出了什么岔子,跟他蒋德又有什么关系?

  模拟之中,陆成安体验到了这些朝堂老臣的‘猥琐’表现。

  这不就是能不粘锅就不粘锅,能避免责任就避免责任?

  追杀残兵败寇,我重拳出击。

  丝血的对手,统统放给我!

  交给我来收拾!

  追杀满血的壮汉,那就唯唯诺诺了。

  搁那唉声叹气,眼神暗示。

  而蒋德的请示一来到京城。

  就引起了朝廷很大的争论。

  【东南总督蒋德的请示,传达了你意欲进攻的意思,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你做事狂妄,希望陛下三思而行。】

  【长孙明评价你的行为太过猖狂,大晟朝的水师本就薄弱,陆成安反其道而行之,攻其岛屿,乃是自取灭亡。】

  【海上,乃是倭奴贼寇的主场,我朝只须防守,远航而战,必死无疑。】

  秦王虽然很讨厌长孙明这个舅父,但是她不认为这套说法有什么问题,在她看来,大晟朝的水师就是比较平庸的。

  东南地区一直没办法全面消灭的海寇,就足以证明大晟朝水师的能力上的不足。

  所以秦王的判断就是现在的陆成安成长不够,还没有来到数值的巅峰期,以至于会做出很多意料之外的奇怪行为。

  但是,秦王也不能这样看着陆成安作死。

  她是没有晋王和宁王的那番心思,可这不代表她不想让陆成安给自己效力啊,她的人生目标,就是有朝一日,她能登上皇位,接着,上早朝,放眼望去,满朝文武,都是冠绝一世的千古名臣。

  她只要一打开自己的官职表,上上下下几百号人,不是金色的就是紫色的,还全部都是效力于自己的大臣。

  这看上去,难道不比晋王来的强势?

  陆成安成长起来,发挥稳定,能力有保障,秦王的名单上,这可是主要收集的人选。

  只是,秦王招揽的方式,肯定不会像晋王那么下三滥。

  她还是偏向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陆成安的效忠。

  而陆成安这边可不安分。

  时间岂容这般浪费,来回两个月的行动点,能让陆成安做多少的事情啊?

  他又不是打到东瀛大本营去。

  干到东瀛,这个路途太过于遥远,不说海上凶险万分,就是到了东瀛这块地方,陆成安又不能真像游戏里一样,只需要一路打,就能收编城池,将东瀛人拧成一股绳,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反攻其他城池。

  以自己的名义或者是大晟王朝的名义打过去,就是攻下了城池,面对的也是无穷无尽的反复叛乱。

  这个模拟非常真实,那是会根据人物现实的立场、经历、性格做出相应的反馈,所以其他民族的民众被你打下来,不会老老实实替你卖命。

  除非陆成安带着大量大晟王朝的将士打过去,碾压之势快速拿下一定范围的东瀛,让对方认清楚双方之间巨大的差距,不然真要吃下东瀛这块地还是很费力的。

  但,你还得考虑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收益。

  开门见山讲,对于现在这个时代而言,东瀛这些列岛在没有得到开发之前,就是一块资源匮乏的破烂地方,没有什么价值。

  先不说东瀛,就说这个朝鲜半岛,距离很近,而且在任何朝代的鼎盛时期,都是想打就能打下来,但是面对这么一块嘴边肉,中原王朝没有一个是很感兴趣的。

  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地方不好。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边缘地带,位置比较偏僻,在封建时代,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

  这是军事地位差。

  而半岛里几乎全是山,平原地区很少,且区域很小,不利于发展农业,也没啥其他的可用资源,冬天还特别冷,在古代非常贫穷。

  这是经济资源差。

  打下朝鲜半岛的统治成本很高,收益却很小。

  东瀛这块地方,就更离谱了,其价值甚至都不如朝鲜半岛,很多自然灾害,就比如说火山、地震、海啸、雪灾轮流上阵,接连交替。

  换句话说,陆成安把朝鲜半岛给干下来,又把东瀛给干下来,大晟王朝的版图乍一看,是大了一圈是吧。

  但是你打下来,是不是要管理这些地方?

  管理这些地方要不要钱?

  那就尴尬了,本身这些地方的生活质量很差,平时凑合一下就好了,遇到了什么自然灾害,基本上拿不出多少钱来赈灾,都是想着其他办法弥补。

  大晟王朝吃下了这几块地,可能要把自己的经济状态给拖烂。

  你总不能拿下这些地盘,是为了来扶贫的吧?

  打仗是要收益、要达成战略目的。

  所以,对付这些国家,让他们当自己的藩属国,不断对着他们宣扬国威,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张扬武力是最好的选择。

  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批判古人。

  他们对当时的情况绝对比现代人更了解,以古人对开疆拓土的热衷程度,没必要放着地盘不要,除非是那些地盘是真的鸡肋,管理起来又麻烦。

  陆成安暂时对东瀛不存在什么兴趣。

  至少以大晟王朝如今的经济状态,打下来这块地方,起到的也是副作用,哪天大晟朝内部起义的情况多了,东瀛这地方隔了那么大老远,指不定又要出什么乱子,让中央朝廷失去了对它的掌控力。

  除非调遣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又能确保己方经济供养不会让大晟朝崩溃,那么才能考虑打下东瀛,再派遣这样一个人才跑去总管东瀛这一整块地方。

  而陆成安现在的想法,只是去海面上攻打那些盘踞在岛屿上的倭奴海寇。

  这一个个在地图上,如同野蛮人营地盘根错节的海寇,陆成安打他们可不光是为了练级那么简单。

  【正英八年九月,在短暂训练了鬼嵬军的水性之后,你趁着蒋德请示朝廷的间隙,以通州参将的名义,借着夜色借船而渡。】

  陆成安知道地形、方位的重要性。

  出海前,特意寻找了一下当地熟悉海域的贫苦渔民。

  但这些渔民普遍都假装自己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岛,因为禁海的政策,大晟朝堂是禁止、限制渔民下海捕鱼,要是对海域上的岛屿区域过于熟悉,这就是找不自在的事情。

  万一掺和热闹把自己的命丢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让陆成安开始怀念自己之前那几局模拟时的超高声望了。

  无论是《万民疏》的那一局,还是平北君侯的那一局,陆成安的名望声势都到了极点,那是不可能出现这样找不到人带路的情况。

  他在那两个存档中,找人带路,必然是一呼百应,随问随到。

  声望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突显了出来。

  没有一个数值是不重要的。

  这声望,就是取信于普通百姓的重要信誉。

  但万幸的是,陆成安还是找了一个愿意带路的贫困渔民,他的家人被倭奴海寇所杀,故此听到陆成安的名号,知道陆成安是朝廷派遣下来抵抗倭奴的官员,那是心甘情愿地愿意给陆成安带路。

  至于陆成安找到人的当晚就选择夜袭,自然是为了防止有其他的渔民给别人通风报信。

  而且任谁也想不到,有人胆敢在夜间出海。

  不过,这样的举动还是很危险的,古人的夜盲症是很严重的,夜间出海,一个情况不对,那就是危机四伏。

  同理,收益也高。

  夜间作战,由于挑选时间的特殊性,导致在进攻时,可以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攻其不备。

  在防守时,则可以趁人不备,脱出围困,转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