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44章

作者:爱开小差

  所以正英帝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了。

  是他平常太不关注自己的女儿了,晋王本身就有很大的本事却不爱显摆?

  还是说,有人教她这样去说话了?

  正英帝细细思考,感觉陆成安和晋王之间的话语,有股互相搭台唱戏,你唱我和的意思。

  毕竟提出解决办法的时候,是很容易争论起来。

  陆成安在晋王的策略上改进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晋王的性子,岂容其他人对她的看法指指点点,不吵起来就算好的了,结果两个人非但没吵起来,还和和气气地继续讨论解决之法。

  正英帝想到这里,也没有深想下去,无论怎么样,这对于他是一件好事。

  晋王若是天天一幅养尊处优,舞刀弄枪,跑来跑去到处胡闹的样子,对于大晟皇室也是一个麻烦。

  他正英帝现在还活着,所以能罩得住这胡闹的女儿。

  可他正英帝有一天死了呢?

  对于下一任皇帝而言,晋王的胡作为非万一演变成了作乱犯上起兵谋反,真的有人能容忍下来吗?

  性子改一改也是件好事。

  就在这个时候。

  晋王趁势追击道:“父皇,陆成安的看法,与儿臣不谋而合,这样和儿臣合得来的臣子已经是不多见了。”

  “您让陆成安在东宫为臣,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这不,这图纸上的兵器,正合我意,不如...”

  “您调遣一下?”

  “干脆把陆成安派送到我晋王府上......”

  正英帝却是用尽全力,尽量将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

  看来,还是他对晋王的期望高了。

  晋王还是那个晋王,就是比之前多了些见识罢了。

  正英帝的声音捎带着一丝怒意,“送到你晋王府上做什么?给你当木工吗?还是天天帮你绘制图纸,给你做兵器?十八般兵器都摆在你晋王府上?供你玩乐啊?!”

  晋王心里哼了一声。

  是把陆成安摆成十八般模样躺在床上。

  怎么父皇对她的野心知之甚少啊?

  真是一个平时完全不做事,也不懂得揣摩女儿心意的昏君。

  宁王怎么能看着陆成安误入狼口。

  “父皇,陆成安学识渊源,儿臣希望陆生能陪我在宫中读书。”宁王不急不缓道。

  伴读,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每个皇女的伴读,以后,都会成为各自的班底。

  汉王的伴读是几个大儒的儿子,没有什么用,而晋王的伴读则是勋贵,模拟中也见识到了,都是成为了晋王体系的完整班底。

  秦王的伴读最废,是长孙家的几个族人。

  她宁王的伴读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宁王的学业要结束,还要一段时间。

  所以宁王毫不犹豫地就提出了想要让陆成安成为她伴读的想法。

  伴读,意味着有亲近的机会。

  有亲近的机会,就有笼络和得手的机会。

  之前,陆成安在汉王府,那是一点点的机会都没有。

  晋王的先手抢人,宁王可不会惯着。

  比起汉王的温和,宁王的脾性比起晋王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正英帝犹豫了一下,宁王要个伴读,还是陆成安,其实对于正英帝而言没有什么损失,毕竟陆成安是个人才,放在宁王旁边,也是好事。

  这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那就让陆成安当你的伴读吧。”正英帝金口一开,再想收回就难了。

  宁王低下头去,脸上的笑意已经是止不住了。

  这下,她的不请自来,是赚大了。

  之前她宁王和汉王有过交易,交易的内容是让陆成安每七日都来一次宁王府,结果陆成安一次都没有来。

  汉王的回答是她没有权力让陆成安到宁王府上,说服不了陆成安。

  这让宁王非常的火大。

  现在,她自己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看着眼前宁王和晋王的大打出手。

  汉王微眯着眼睛,没有说话。

  陆成安还是他的东宫臣,这是她最大的优势。

  慢慢来,日久生情。

  汉王就不相信自己在东宫中的陪伴永远打动不了陆成安。

  看着姐妹之间,如疯狗一般的哄抢。

  秦王是真没有想到。

  她以为自己在长孙府上,做的事情,就已经足够疯狂了。

  这总不能真让她卖身子去讨好陆成安吧?

  开什么玩笑!

  看着宁王顶着跟自己相似度极高的脸上,满是对陆成安的深沉爱意,秦王心里就更加不爽快了。

  她必须要把宁王给掰正了。

  陆成安只能是咱们大晟王朝的臣子。

  不能当你们这些皇女的夫婿。

  这样只会影响整个大晟王朝的统治!

  真正正确的通关路线,应该是拉拢陆成安,让陆成安当你的臣子后,再把陆成安赐婚给秦道秀,然后顺利培养出陆谦己,让大陆小陆当自己的金牌打手。

  最后通过自己超强的能力和大陆小陆的辅佐,开创一代盛世!

  这是秦王研究出来的最新套路。

  一个个都在琢磨什么呢?

  三个只想着男人的蠢物!

  就在这时。

  汉王、秦王、晋王、宁王的脑海中同时响起了一个声音。

  【恭喜你解锁陆成安动态皮肤《荡寇清海》。】

  【在模拟之中,陆成安使用该皮肤时,将自动呈现动态画面。】

  这下赚爆了!

  晋王心中狂喜。

  她已经忍不住想要直接开一把现实模拟了。

  .....

  .....

  .....

  8600字更新。

  四合一。

第184章 对收徒有心理阴影的陆成安!大明撩汉1566!

  晋王固然满脑子都是自己怎么新式开局的模拟路线。

  但是太和殿内,议事却还没有那么容易就结束。

  说起来很好笑,正英帝确实是问了办法出来,真正落实不落实,却还要进行一轮早朝,和群臣再做商议,不会现在脑袋一热就拍定了主意。

  对于自己这个岳父的心态,陆成安还是能拿捏一些的。

  这还得从正英帝的心态变化来说起,混朝堂的,不钻研一下自己这顶头上司的心理,那是混不下去的。

  古时候是揣摩圣意,琢磨皇帝的心意。

  现代就是职场交锋,琢磨领导的想法。

  这是同一个道理。

  而你千万别看陆成安在模拟之中,变法受到了正英帝的鼎力支持,实际上真正让正英帝下定决心变法,是有种种因素促成的。

  陆成安每一次模拟结束,都是会复盘这次模拟之中的诸多细节,从陆成安现在一步又一步打下来的模拟进程观察岳父的作为。

  正英帝执政的早期特点很明显,就是维稳,平和朝中左右上下的声音,再做到巩固君权,至于改革,正英帝最初是没有这个想法的。

  这点,能从岳父给汉王寻找几个大儒作为老师,就能窥视出正英帝真实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正英帝不仅是让大儒来教自己的女儿,甚至是一点帝王心术都没有教给自己的女儿们。

  而这也是力求朝堂安定的一种表现,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们陷入互相争夺权力的淤泥之中。

  这就迫使模拟里,陆成安作为臣子,压力拉满。

  一个不小心,血压就上去了。

  这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岳父更想要一个男性子嗣来继任大统,毕竟无论是汉王还是晋王的儿子,一出来,就敲定了国本上的问题。

  考虑到了这个层面,岳父这才没给女儿们传授什么帝王心术,但是一点都没有当皇帝经验的皇女们,真的太稚嫩了。

  虽说现在是强了许多。

  可之前,那几乎清一色都是小白纸。

  汉王还没确认是不是正英帝赐给她的鸩酒,就以为是父亲要赐死她,毅然决然地饮下毒酒,以全孝义,谢父恩情。

  而正英帝南巡微服私访,发现了情况后,对于这些案情轻拿轻放,打算慢慢解决。

  这些迹象,都不难看出来,正英帝做事整体性上,还是比较保守的,不敢大动干戈,大刀阔斧地做事。

  陆成安那局能打出变法的格局,有三个致命的节奏事件,才让正英帝下定了决心。

  一个是陆成安的《万民疏》打动了正英帝,一个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奴海寇案彻底查清,此案被定性为大晟朝本纪的四大案。

  那一次,完全是陆成安莽出了一条路,孤身入虎穴,弄清楚了来龙去脉,还把所有事情摆在台面上,真正的九死一生,直接就打消了正英帝心中仅存的幻想,意识到了大晟王朝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世家大族已经不配获得他的信任。

  再加上陆成安提出来的变法策略,很有可行度,这才一蹴而就,让正英帝定下了变法的格局。

  当然,正英帝死后的托孤,让后继人继续执行陆成安的变法策略,也是极为重要的。

  不少时代的变法,其实已经接近成功,但是后来的继承者一力推翻这些政策,使得前功尽弃不说,还要因为格局的变化,引发新的混乱。

  而陆成安权力最大的时间段,也正是岳父病情最重的时候。

  那时候的正英帝清楚自己时日无多,为了尽可能地为变法腾出空间,干脆破釜沉舟,加大了对陆成安的支持力度。

  这才是陆成安的变法会进展如此顺利的原因。

  那时病重的岳父心态和现在岳父的心态是不同的。

  前者是知道自己这几个女儿是坑,又相信陆成安的能力,最大程度给陆成安开了权力的通道。

  后者的话...我自信,我年轻,一定能生出儿子来,就是浪,有事儿,先拖着,以后再解决,稳住局势,慢慢来。

  局面不同,面对的可能性也不同。

  所以说,顺风的时候浪如恶鬼,逆风的时候超神发挥,这种是最不可取的,若是陆成安真有异心,可能岳父逆风的超神发挥还能被陆成安弄成超鬼发挥,亲手葬送自己的王朝。

  而陆成安可以肯定,现在的岳父是不可能接受晋王开海政策的提议,因为开海禁的话,就会出现新的问题要面对。

  问题简单一些,只是杀几个海寇,总比开海以后不断出现的问题要好解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