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要做仙尊与魔帝的男人 第291章

作者:东方快鸟

箍在兵器上的手指崩起虬肉,锋刃带起的劲风淹没在愤怒的吼声中

这是一场恶战,她的飞刀很快用尽,那本是锋利的柳叶刀也开始卷了。

她的身边都是血,无止境的血。

赶来的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漫山遍野都是人影。

大半天过去,这漫山遍野留下的,又都是尸骨。

——

山的另一边,一名穿着粗布棉裙、个头矮小的“少女”,正在等待着她派出的探子们的回报。

东白岭的那一场恶战,即便是对主持着整个邪莲宗之情报工作的她来说,也是出乎意料的。

但龙妞知晓,这一场战斗,有极大的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局势。

在她看来,在毫州城外发动这场袭击的那些武林中人,全都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而这些莽夫,又将更多的山寨卷了进来,同时引来了大量的蛮军。发动这场大战的,有两个人,一个名为姜一然,一个名为张有诚。

这姜一然在武林中略有一些名气,但也不是什么高手。

他曾经是暗雷会的一份子,参与过争夺封神石的战役,后来也曾响应过太素仙阁仙子云彩遥的号召,杀进过霸王地宫。

至于那张有诚,在江湖上,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

但却是这一场恶战的关键。

张有诚的父亲,乃是龙虬岭的张九四。

张九四曾试图联结龙虬岭二十九寨,起兵抗蛮,攻打高邮。

然而还没有等他真正起事,月可台家的公子月崇亮便已提前觉察,白阳军突然杀至,内中有高手,将张九四斩杀。

张九四原本亦是暗雷会的一名舵主,在他死后,张有诚继承父志,继续联络各路义士。

伏世缘旧部剩下的极少数的那些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接连惨败后逃亡至此,两方人马汇集在一起,不知不觉间,暗中竟又窜成了—股潜藏在蛮军眼皮底下的反蛮势力。

龙妞对这些人,并没有太多的指望。

毫无疑问,这些人是义士,是侠客。

但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只是无头苍蝇般乱窜,虽然一意抗蛮,却全无章法。

失败与逃亡,是他们的家常。他们无数次亲眼目睹蛮军的残暴,除了抗蛮这一大义绝不改变之外,在她看来,其它全然不值一提。

这一趟,席卷长河以北的大战,是由隋州和光州打响的。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搞不好连隋州和光州在东南还是西北都弄不清楚。

在东白岭这种地方袭击蛮军粮草,进而重新杀向龙虬岭,在龙虬岭聚众抗蛮。

这等自杀性的行径,但凡对蛮军的军力布置有一丁点的了解,也绝对做不出来。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个时候在淮水下游“中心开花”,对洞庭军是极度利好的。

如果这些人真的在龙虬岭站稳脚跟,哪怕只是十天半月。

也能够让洞庭军有更多的机会守住隋州与光州。

最终,这些人会死,在蛮军的包围中,他们将会死尽死绝。

洞庭军将会因为他们而成功地守住隋州与光州,黄天军、龙凤会都将因为蛮军后方的这一场动乱而受益。

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去做那些不可能成功的事,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这一次,他们依旧会失败……却将奠定整个大局的胜利。

——

龙妞的情报花费了不少力气,才穿透蛮军的包围圈,呈送到洞庭军的魔帅面前。

龙虬岭起义,这样的消息,让师皓颇有一些错愕。

但凡对局势稍有那么一些了解,都绝不敢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于那种绝地起事抗蛮。

围攻隋州的蛮军将有一部分被迫调防,北边的蛮军也会滚滚而下,最终,那些起义者能够活下多少人,真的不好说。

更有可能的是……一个也别想活着逃出来。

议事的大殿里,他将地图摆放在矮案上,直接盘膝坐在地上,看着地图。

隋州的位置、楚州的位置、巢湖的位置……龙虬岭的位置!

他在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

这批人帮助了所有人……但却是谁也无法帮助他们!

大战依旧不停,随着春雷的第一声炸响,淮水上下游,尽皆卷入战火。

形势之乱,到后来已无人能够看清。

但正如师皓所判断的,在坚守了七天之后,龙虬岭的义军全数尽灭。

黄天军成功攻下了楚州,淮水上游的蛮军被迫回防。洞庭军不但成功地守住了隋州与光州,甚至已开始进一步向颖州进发。

楚州的丢失对蛮军来说,威胁极大,这意味扼守着大运河的高邮城,暴露在那黄天军的攻击之下。

洞庭军与黄天军在战略上,已开始首尾呼应。

龙凤会却依旧没有能够打下巢湖,还在与庐州的蛮军纠缠。

蛮军犹如一条长蟒,虽被洞庭军与黄天军扼住头尾,龙凤会却未能趁机将这条长蟒拦腰而断。

于是淮水及其周边的大战,变得愈发错综复杂起来。

正月初一,本该是新春之际,这场爆发的战争到了极致,洞庭军攻下颖州。

正月初二,紧靠秦岭的宋州,有宋州最大的帮派和合帮爆发起义,连克诸镇。

正月初三,至少有八处抗蛮势力,在秦淮各处起义,烽烟四起。

正月初四,大兴城天地帮杀官造反。其后,巴山、南山尽皆起事,反蛮浪潮快速扩散。

蛮廷置其它各处叛乱于不顾,兵力汹涌而下,全力平定淮水。秦岭以南、长河以北,蛮军之兵力已达八十万之众。

洞庭军也在快速吸收周边的反蛮势力,兵力达到十五万,改旗号为“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邪莲宗为背景的洞庭军,却取了一个以《道德经》为意蕴的名号。此等做法因为太过玄妙,直令人无法理解。

正月初六,黄天军杀入高邮城,占据半日后失守,黄天军被迫退回楚州。

而在这几日里,龙凤会引都雄山三万义军,协助攻打庐州。李承隆亲临前线指挥战事,功败垂成,都雄山义军首领“戟雄”曹天义被蛮将阿海乾所斩杀。

阿海乾乃是蛮军中的五品高手,亦是四大豪门中罕合瑞树之女婿,原本在“皇族”中出身较低,却被罕合瑞树破格提拔后,收作女婿,并在军中一路提升。

其人擅长兵法,且拥有神通“增长天王”,虽是五品,但在神通的助益下,可等同于四品。

龙凤会竭尽全力,依旧未能控制巢湖,连前来援手的都雄山义军都因此而溃灭,一时间人心不稳。

正月初七,龙凤会李承隆自封“大盛王”,发布檄文,号令天下,复兴大盛朝。

“这人是疯了吗?”因为攻打高邮城失败而焦头烂额的李秀儿,在楚州城中看着送呈给自己的那份檄文,硬是给气笑了。

第412章 两难处境、两颗头颅

“大盛王?他到底哪来这么大的脸,称孤封王起来了?”李秀儿当真是气得好笑。

局势乱成这个样子,黄天军也被逼得去硬攻高邮,最大的一点,就是龙凤会连个庐州都没能攻下。

但凡龙凤会攻下庐州,兵逼淮水中段的寿州,将抗蛮势力连成一线,洞庭军也就可以不用去强攻颖州。

明明洞庭军应该去打许州或者陈州,控制住颖水上游,大范围压制蛮军战略空间。

就因为龙凤会没有能够按计划逼近寿州,扼住淮水中下段,使得黄天军在淮水下游面临着巨大压力,洞庭军三面皆敌,不得不替龙凤会逼近寿州,好让洞庭军、黄天军能够在淮水上下游首尾呼应。

而现在,在战场上堪称毫无寸进,现在都还在巢湖跟蛮军死斗的龙凤会,开始自封王公并“号令天下”了。

他们哪来这么大的脸?

“李承隆这是急了!”殿中,一名身穿长袍的老者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又将眉头舒展开来。

此老名唤唐泽,不会武功,乃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他虽是文人,但在白道中颇有一些名望,蛮廷曾经请他出山做官,他不肯从,连夜逃亡,被蛮军追上。

幸好他自身虽然不会武功,但认识不少会武的朋友,及时赶到,将他救下。

此后他隐居于楚州东北靠海的一处渔村,李秀儿攻下楚州后,从白道的一名武者那打听到他的下落,亲自前往那渔村,成功将他请出。

充作临时会议室的大厅里,两侧的火盆散出热气,唐泽坐右侧的火盆边,伸出手来,在火上烤着手。

他毕竟不是武者,年岁也已老迈,在这样的天气里,并不如何吃得消。

他道:“洞庭军……唔,现在应该叫玄军了!”

他笑了一笑,道:“玄军与我军皆是越打兵越多,越大地越广,唯有龙凤会,一直在巢湖损兵折将。这般下去,玄军与我军声势越来越大,李承隆将姿态摆得那么高,一副众望所归的样子,却是毫无战果,先前打下的江州也不是什么大城。

“一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越是没有战果,便越是要叫嚣,生怕没有存在感。”

李秀儿坐在另一边的火盆边,也烤着火,几名将领在旁边,听着她与唐老的讨论。

将那所谓的檄文随手扔进火盆里,她摇了摇头,有些无奈,也有些好笑。

她其实也不是不能够理解,在李霸道刚死,她方自成为总管的时候,她心里也慌得很。

她年龄并不大,还是一个女子,李霸道的成功虽然有她的功劳,但在军中担任类似“女军师”的职务,和自己担任首领,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个时候的她,但凡议事,都是立于阶上,负着双手,摆足威仪,生怕让底下的将领小瞧了。

成功抵御住南下的蛮军,甚至打下广陵这一重城之后,她的议事大殿虽然也有台阶,但她时常走下来,在诸将间来去,与他们说话,也不怕自己身在他们中间,显得矮了。

至于现在,打下楚州,成功在长河北边获得立足之地,将大运河南段之东、长河入海口以北这一大片土地收入囊中后。

她议起事来,随便找一个偏厅,也不需要显得那般隆重,穿着简单的、并不华丽的棉裙,搬一个小板凳在这里坐着烤火。

身边众将穿甲带盔,高大魁梧,她却觉得自己坐得稳稳的,没有任何不安。

在广陵城特意定制的那套暗金色朱雀甲、束缨红金冠,她都好几天没穿了。

楚州又称淮安,与广陵、姑苏、钱塘一同,号称江浙四都。如今这江浙四都,有三座是在她的领导下取得。她的功绩,已足够让她心安理得地坐在这里。

虽说此番攻打高邮失败,但高邮其实不是什么大城,只是攻打徐州的跳板。

而且其实他们也打下了高邮,只是徐州那一边大量蛮军杀来,淮水上游亦有蛮兵调动,他们被迫退出罢了。

要打仗,自然不可能不损兵折将。但事实上,乱世中,只要不断扩张地盘,兵马是越打越多的。

甚至兵马壮大之速度,往往会令人瞠目结舌,不要说吓到他人,连自己都会吓一跳。

黄天军打下楚州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吸纳着周边的抗蛮势力,兵力上直接翻了一番。

洞庭军……对了,现在叫玄军!其明面上的兵力,也从五万壮大到了十五万。

即便这内中肯定良莠不齐,不像先前那般尽是精锐,但人数上绝对没有夸大……搞不好还说得少了。

乱世之中,不知多少人无所适从,只要你有打胜仗的能力,所占地盘周边大大小小的势力便会快速依附过去,各种各样的人才,也会自行投来。

唐泽笑道:“龙凤会出兵时,声势极大,浩浩荡荡,自称二十万众,大大小小的战船难以计数,颇有鼎定乾坤之势。庐州也不是什么大城,辖下不过四县罢了,比不得广陵、楚州。结果他们到现在都还困在巢湖,我要是李承隆,我也慌,我要是李承隆,我也急。

“再怎么慌,再怎么急,眼看着庐州还是打不下,没办法,只好让自己的声音大些。可惜,打仗这种事,不是声音大就有用的。”

李秀儿对着盆中燃起的火炭,呼出一口气:“他想要以此檄文,号令秦淮各路义军,既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也是担心这些义军被我们和玄军不断吸纳了去?”

唐泽道:“玄军强,但毕竟有魔门背景,对于一部分义军来说,总是有所顾忌。秀儿总管你是女儿身,也会有一些人自诩英雄好汉,不愿屈膝于姑娘家之下。李承隆叫得响亮些,说不定能够将这些人招揽了去……这大概就是他的想法吧?”

李秀儿很想翻个白眼,不过还是压了下来。

虽然她已经能够安安稳稳地,搬着一把小板凳坐在这里,让诸将在旁边等着。

但也还没到能够让自己那般跳脱的地步。

拿起旁边的铁钳子,将烧掉的檄文灰烬搅碎来,同时将炭火面上的灰拨开。

她转头道:“唐老觉得,接下来形势会如何发展?我军又该如何做?”

唐泽叹一口气:“现在的形势,实在是太乱了。蛮廷是无论如何,都要打赢这一战的。

“有道是鼎定中原,什么是中原?江浙湖广不是中原,那叫江南。大兴城和蜀地也不是中原,那叫秦关、西蜀。巴山楚水、五岭以南,那更加不是中原。

“黄河中下游的这一大片土地,才是中原,从道理上来说,谁占据这片土地,谁就是’正统’。

“自古王业不偏安,蛮廷可以放弃江南,但却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弃中原的。失了中原,他们就只能北逃至冰川苦寒之地,虽说那曾经是他们的祖业,但三百年的荣华富贵,他们也回不去了。”

李秀儿点头道:“中原不复,就谈不上复兴华夏。蛮廷想要固守中原,但对华夏任何有志之士来说,不管是分江而治,还是偏安楚蜀,都是不能容许的。同时也正是因为有克复中原、驱除胡虏这个大义,现在各方势力,才能够联手。”

唐泽道:“不错!但是说到底,推翻蛮廷之后,未来的大业,只会属于其中一方势力,若是再说的极端一点,只会属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