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卫青,真不是姐控 第130章

作者:豆蔻

  “这三十六计中第三计叫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汪成等人立刻被吸引住了,伸长了脖子,等待严助的下文。

  严助清了清嗓子,他想到了酒馆里的说书人,发现这时候如果是换来说书人,讲解起来肯定会更专业,更吊人胃口。

  “所谓的借刀杀人,就是盟友的态度还不明确的情况下,要引诱盟友去消灭敌人,自己就不用出力。卫中郎提供武器粮食给东瓯国,是让东瓯国在正面抗住闽越国的攻势。”

  郡守听后不解,他疑惑的又问说:“可这又为何啊,本来就是东瓯国与闽越国的战争,如果咱大汉朝不愿出兵,干脆置之不理就是了。”

  司马是行伍出身,自然往带兵打仗方面想,他猜测问:“难道是让东瓯国在正面拖住闽越国,然后咱们出兵绕到闽越国背后两面夹击,大破闽越军。”

  严助听后抚掌赞叹说:“是啊,我与司马所想一致,东瓯国得到武器和粮食,闽越国再想攻打,必然会派出更多士兵,此时后方空虚,到时候卫中郎再发兵前后夹击,逼着闽越国带兵回救,三十六计,就记载了这计策,命名为围魏救赵。”

  说着又解释说:“所谓围魏救赵,就是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当时齐国为了救赵国,并没有派兵去正面战场,而是派兵去攻打魏国,逼迫魏国在外的军队回救。”

  在场众人听到这一番解释,纷纷拍手叫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

  郡守端起酒杯一扫之前的担忧说:“卫中郎真乃当世名将,我等佩服,佩服啊!”

  司马等人听后也纷纷举起酒杯,称赞卫青用兵如神。

  酒宴通宵达旦,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的严助,在郡守的搀扶下走出宴厅,握着郡守的手臂道:“陈兄不用送了,家仆都是本地人,虽说几年没回来,但对会稽郡还是了若指掌的,让他们送我回驿站就行了。”

  郡守走路也一步三摇,坚持要让自家的车夫送严助回去,互让几回,最后郡守没有强人所难,只是大着舌头嘱咐严助的家仆一定要注意。

  等严助上了马车,远远的消失在黑暗里,原本还醉醺醺的郡守,一扫之前的醉意,双眼明亮如镜,后面的司马也再无丝毫醉意。

  “汪成,你说卫中郎真的是打算,在闽越国派出主力进攻东瓯国时,趁机攻打空虚闽越国,逼迫闽越国主力退兵吗?”

  “只怕没有那么简单!”汪成不是名将,但毕竟是行伍出身,在军事问题上题比郡守看的要清楚:“如果只是逼退闽越国,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如果早日发兵,凭借会稽郡的悍卒,早就能将闽越国击退,没必要拖到这时候。”

  郡守叹了声气说:“果然如此,看来咱们这位卫中郎胃口不小,围魏救赵?只怕是想趁机一口吃掉闽越国,就算吃不了,也要狠狠地咬下一口肉来。这次出兵,要打场硬仗了!”

  司马紧接着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郡守无奈的摇摇头:“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卫中郎是带虎符来的,代表此举得到了朝廷的认同,我等还能违抗朝廷不成?再说了,如果真能打下闽越国,咱会稽郡也能沾一沾光,你这司马也能往上提一提了。”

  司马有些担忧:“就怕打输了,咱们成了替罪羊,那卫中郎说出了问题,他一并承担,可话说的好听。真出了问题,还不知道怎么找理由将罪责推到咱们头上。”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卫中郎小小年纪就与匈奴血战,必是人中龙凤,就盼望着他能凯旋而归吧。”

  另一边随着马车进入黑暗,严助将手伸进喉咙,随着胃里一阵翻腾,哇的一声全都吐出来。家仆等严助吐完,又取来清水,严助漱完口,示意家仆将痰盂扔掉。

  清醒过来的严助,依靠着软被上苦笑道:“那卫青倒好,早早的就走了,把罪都留给了我。”

  服侍严助的,不仅是严助的家仆,也是他的半个幕僚,严助推杯换盏之际,他也在暗暗观察宴席中每个人的反应。

  “家主,我看那郡守似乎也没有喝醉。”

  “能混到郡守这位置,不会轻易就醉的,我不也没醉嘛。”严助说到这里,又顿了几秒才说:“卫青让我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全看他了。”

  “家主无需担心,凭借两郡的兵力,卫中郎必能重创闽越国。”

  严助也摆了摆手说:“没那么简单,起初我本以为卫青是要围魏救赵,随后发现他应该是想声东击西,一举重创闽越国。但今天...跟陈元良他们交流时,忽然有种感觉,我还是小瞧了卫青的野心,他真想打算干的...是隔岸观火!”

  翌日原本约定好,羽林军跟随司马汪成去检阅会稽郡的军队,但这种事儿,得卫青亲自去,而卫青又临时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来做,只能作罢,先往后推了推。

  留在驿站里的卫青,拿到东瓯国跟闽越国的地图,比之前看到的更加详细,也更准确。

  又找来对闽越国极为了解的汉臣,请他讲解最近几年来闽越国的收成,以及百姓们的生活状况。

  闽越国依旧是半封建半奴隶制,财富大量集中在勋贵手中,百姓们平日里衣不果腹,而勋贵则穷奢极欲,极尽享受。

  这方面汉朝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不同的是汉朝出了天灾人祸,朝廷需要出面平定,至于闽越国的国内出了灾祸,只能说听天由命。

  了解到这些,又要来了关于闽越国的详细信息,找出闽越国所储存的粮食地方,以及将这些粮食运输到东瓯国的路线。

  同时羽林军也没有闲着,卫青说要将粮食支援东瓯国,自然不会直接让东瓯国的人来拉走,没有这么干的。首先要羽林军先清点数目,然后郡守找来东瓯国的使节,跟使节说明清楚状况。

  使节听到卫青终于来了,先是欣喜若狂,可听说需要等军队整顿完毕后才会发兵,又急的抓耳挠腮,这时候郡守连连劝慰,表示兵虽然不会出,但粮食跟兵器却能支援。

  听到这不幸中的大幸后,使节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感恩戴德的求见了卫青。

  卫青接待时将东瓯国的情况全都套了个遍,了解清楚后,叫来羽林军将清点好的粮食,让会稽郡的士卒押送去东瓯国。

  粮食不可能一口气全给,卫青的意思解释也很充分,如今闽越国已经遁入山林,不方便携带大量粮食,如果遭到闽越军的进攻,来不及撤退将大量粮食留给闽越军,反而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到是兵器都给了。

  东瓯国的使节看到这满满的诚意,也是心满意足,果然大汉朝没有抛弃东瓯国。

  在会稽郡押解粮草跟武器前往东瓯国时,卫青下令让羽林军乔装打扮混入其中,等见到东瓯国的军队,核实下使节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卫青对情报极为敏感,尤其是关键的情报,务必要亲自证实后才能相信。

  接下来的日子里,义妁在白洛的保护下,悄悄离开了会稽郡,绕过东瓯国,进入闽越国的境内寻找毒瘴的解决之法,同时与南越国的联系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几天后派去送粮食和武器的会稽郡将士回来了,这次送粮道路崎岖难走,来回加起来就小十天的功夫,再加上回来后需要休息,又小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至于战船运输粮食方便,为什么不使用战船呢?

  卫青给出来的理由是消耗太高,并且能源有限,不能浪费在运输过程中,这个解释,至少表面上合情合理。

  汉朝帮助东瓯国是出于情分,又不是义务,东瓯国是求人方,哪有资格指手画脚的,若是让卫青不耐烦了,直接据不出兵,死的只可能是东瓯国的将士跟百姓!

  得到了武器跟粮食后,原本溃败的东瓯国终于止住了颓势,只要汉朝的援军一到,就能将境内的闽越军驱逐出去,一个不留。

  左等右等,又过去大半个月,迟迟不见汉朝军队有动静。

  流落在荒野中,组织反击的东瓯王只能继续派出使节前往会稽郡,询问何时才能够发兵,而此时已经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五月。

第十六章:我要百越成为汉朝的后花园!

  会稽郡到了五月,已经有些酷热难耐,再加上近挨着海,气候相对于北方来说要潮湿的多,穿着厚重的麻衣在外面走上一圈,都不需要剧烈的运动,也要汗流不止。

  东瓯国的使节又找到了郡守,请求郡守跟司马立刻发兵,节节败退的东瓯军即便得到了粮食跟武器资源的支持,但还是无法弥补兵力上的劣势。

  经过一个半月的鏖战,东瓯国的将士疲惫不堪,尤其是迟迟不见汉军发兵,士气低落的厉害。而且夏日酷暑难耐,又有蚊虫叮咬,如果再爆发瘟疫,又或者遇到了流感,必然军队溃散,再无抵抗之力。

  郡守听到后也颇有些为难,发兵的事儿,他跟司马都没有权限,得找卫青来拍板,款待完使节,便带着他来到了新搭建的羽林军营。

  因为驿站总有来来往往的官员入住,担心机密的情报泄露,卫青就从驿站搬出来。郡守盛情邀请卫青入住郡守府,不过被拒绝了,最后在会稽郡附近,选了片空地处安营扎寨。

  郡守不喜欢来羽林军营,太拘束了,不敢乱砍,不敢乱问,关键无论是扈从,还是羽林军成员,一个个板着脸,神情冷酷、不苟言笑,行走在军营中就跟走在阎王殿似得,浑身不自在。

  只是这此来羽林军,感觉似乎有些不同,人还是那些人,态度也没什么变化,可能是少了点让人烦心的东西,可具体是什么就说不上来了。

  随行的东瓯国使节也察觉到异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香味,有些熟悉,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究竟在什么地方闻到过。

  卫青正在跟林仲商议接下来的部署,听到郡守带着东瓯使节拜访,让张季将地图收起好,又将一些敏感的东西藏起来。

  林仲在张季收拾东西的时候笑道:“看来是东瓯王坐不住了,原本还以为能多坚持一两个月。”

  “闽越毕竟是大国,东瓯国能坚持俩月已经不错了,要求不能太高。”卫青挥手让张季暂时不要出来,避免等会说错了话。

  东瓯使节在来的路上,就被郡守再三警告,卫中郎虽年幼,但在汉朝地位极高,万万不能得罪。只是即便被警告过,可见到卫青后,东瓯使节还是震惊于卫青的年纪,这也太年轻了吧。

  郡守见东瓯使节呆住,故意咳嗽了声。

  东瓯使节回过神来,立刻低头赔罪,卫青并不介意,在原谅了东瓯使节的过错后,开口问:“不知贵使特意来军营寻我,所谓何事?”

  “使节此次拜访天朝上官,是想请天朝上国发兵,帮助小国击退闽越贼军。”

  卫青听后摇头笑道:“贵使何出此言,我本就奉朝廷之命,前来协助东瓯国击退闽越国,贵使无须担心。想来贵使前来,实际上是想问的,我汉军何时出兵吧?”

  “天朝上官慧眼,如今闽越国侵占东瓯国土已有两月有余,东瓯军虽借助地形,展开层层抵抗,然而寡不敌众,形式已经迫在眉睫。”

  卫青看向林仲:“去,把那东西取来。”

  说完又看向东瓯使节说:“东瓯国的难处,我也知晓。只是据我所知,东瓯国境内不仅有毒瘴、毒泉,更是有蚊虫叮咬,如果不小心喝了不干净得水,就会体虚无力,甚至有生命之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汉军身上,我特意请来神医,寻找解决毒瘴、毒泉的办法,好在天子庇佑,经过这一个半月,终于小有成果。”

  郡守听后眼前一亮,开口说道:“若真如此,那会稽勇士在丛林地带,必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对付区区闽越国不在话下!”

  东瓯使节也激动的说:“敢问天国上官,这方法可否告知小国?”

  这时候林仲取来两个瓶子,卫青接过来后,将上面贴着洗瘴丹的瓶子取过来说:“经过神医屡次尝试,发现这种毒瘴实际上是动物跟树木死后,尸体腐烂后生成的瘴气,神医数次进入丛林,终于寻找到了解决之法。

  丛林中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可以在毒瘴中生长,这种植物的叶子,可以化解瘴气,因此特意为它取名为洗瘴草。”

  卫青打开瓶子,将里面的干草倒出来,递给郡守和东瓯使节看,所谓的洗瘴草,其实就是烟草!

  没错,如果遇到了毒瘴,这时候不需要慌,只要优雅的掏出打火机,然后点上一根烟就能驱除瘴毒。

  关于烟草能解决毒瘴,不是卫青想到的,而是义妁提出来的,医家记载中,就有吸韭叶云香草燃烧的气,来解毒瘴的记载。

  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遭遇了毒瘴,也是靠点燃黄花烟,通过吸食其烟解决了瘴毒之扰。

  除了烟草外,槟榔也有类似的功效,甚至说槟榔子还有个名字,就叫洗瘴丹。

  这时代毒瘴的效果比后世的大,即便是强健的壮汉也可能被毒到,但烟草的威力也得到提升,拿来尝试后发现确实有效。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这话用在古代毒瘴多发地带,真不是玩笑话。

  之所以不拿槟榔,主要是因为槟榔的原产地是马来西亚,现在汉朝境内暂时找不到大面积栽培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用烟草了。

  卫青不希望汉人染上吸烟的恶习,所以又特意嘱咐说:“这种洗瘴草点燃后,发出的烟能使人致幻,恰好能与毒瘴中合。所以若非遭遇毒瘴,绝不能随意点燃。”

  东瓯使节听后连连点头,双眼却始终没有从洗瘴草上转移开,无论是东瓯还是闽越,都有大片面积被毒瘴所隔开,导致原本就难走的路,更是危险无数。

  如果这洗瘴草真有此神效,那毒瘴非但不再是毒瘴,反而是东瓯军的天然堡垒!

  卫青没有吝啬,将瓶子里的烟草都递给了东瓯使节:“除了毒瘴之外,如何驱除蚊虫,和解决毒泉的方法,也有了眉目。”

  东瓯使节再问:“请教天朝上官,如何解决蚊虫和毒泉?”

  “关于如何驱逐蚊虫,贵使可认识这个?”卫青将另一个瓶子打开,将里面的干草取出来,递给了东瓯使节。

  东瓯使节取过来辨认了片刻后,有些疑虑的问:“可是蒿草?”

  卫青点头道:“没错,正是蒿草!”

  蒿草分布极广,在中国广西、广东随处可见,东瓯国跟闽越国就位于广东福建地带,所以东瓯使节认识蒿草也正常。

  “蒿草可以食用,同时它具有猛烈的香气,点燃后更是能够驱逐蚊虫。”

  卫青又提醒说:“你们看如今会稽郡的蚊虫随处可见,但自从进了这军营之中,可还看到蚊虫了吗?”

  “难怪!”郡守恍然大悟,所谓少了些烦心的东西,原来是没有了蚊虫。而且进入军营时,闻道的特殊香味,原来是烧掉蒿草的味道。

  东瓯使节也应道:“在下从东瓯国一路敢到会稽郡,路上遇到蚊虫无数,可到了这军营里,就感觉少了点什么,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没了蚊虫叮咬!”

  卫青将装有蒿草的瓶子递给使节,又道:“最后关于如何解决毒泉,只需四个字即可,多喝热水!”

  “喝...喝...热水?”

  这次郡守跟使节都呆住了,这算什么办法?

  然而解决所谓毒泉的办法...就是多喝热水...

  丛林中的毒泉,实际上就是寄生虫的问题,喝了生水尚且可能拉肚子,更不要说喝丛林中的湖水了。

  水煮沸后,能杀死大量的寄生虫,虽然无法保证绝对不生病,可至少能大比例的减少生病的数量。

  中国人是喜欢喝热水,但以前喝热水是富贵人家才能享受的,泥腿子没喝热水的习惯,到没有别的原因,古代燃料是非常宝贵的,柴木能卖钱,舍不得用来烧热水喝。直到民国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倡导下,百姓才开始将柴木用在烧热水上。

  “你们没听错,毒泉里的水在煮沸后饮用,就能避免中毒。”卫青又重复了一边,可能是这办法太简便了,俩人一时间不敢相信。

  “丛林中树木取之不竭,很方便将水烧开,贵使回去后不妨抓几个闽越国的俘虏试试,便知道我是否在说大话。”

  东瓯使节听后急忙摆手说:“天朝上官所言岂会有假,在下回到东瓯国内,便立刻将此事禀告吾王,并命所有将士百姓再喝水时,要烧开了再喝。”

  “那就有劳贵使了。”卫青说到这里,又面带歉意的说:“无论是洗瘴草还是蒿草,都是临时得知有次功效,之前没有做准备,眼下只能四处寻找购买。一时半刻也凑不齐,所以出兵的事儿可能还得等一等。”

  听后暂时无法出兵,东瓯使节先是表现的十分焦急,但又呆若木鸡,有了解决毒瘴跟蚊虫的手段,但所需要的材料的确得要时间准备。

  如果以前没有解决办法,那硬着头皮上倒也说得过去,可现在既然有了解决的手段,再让汉军顶着毒瘴蚊虫出兵,想来卫中郎必然不会愿意,就算卫中郎愿意,会稽郡的士兵也必有怨言。

  卫青看东瓯国使节脸色一连三变,从开始的焦急到叹息,最后变成了绝望,知道差不多了,这才开口说:“好在洗瘴草和蒿草会稽郡不算多,但终究凑了些,我深知东瓯国境地危机,所以会让人先将郡里的洗瘴草先赠与你们渡过难关。”

  原本都快绝望的东瓯使节,听到卫青愿意将不多的蒿草跟洗瘴草赠与东瓯国,感动的双眼泛红。

  卫青拉过使节的手,安抚道:“东瓯国乃是我汉朝外臣,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望贵使回去后请转告东瓯王,等汉军只要征集了蒿草跟洗瘴草,会第一时间发兵,讨伐闽越国!到那时东瓯国的损失,必要让那闽越国加倍奉还!”

  噗通!

  东瓯使节双膝跪倒在地上,重重的扣头,一时间声泪俱下:“天国上官大恩,东瓯国永世不敢忘。”

  好在旁边站的是林仲不是张季,否则看到这一幕,铁定憋不住,得笑出声来。

  等让扈从将郡守和东瓯使节送出营后,张季才走出来笑道:“家主,这东瓯使节当真好骗,不知道东瓯王会不会也这么好骗了。”

  “不管好不好骗,只要拖到七月就足够了,如果能拖到九月,那就算东瓯国想翻脸,也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