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邦,汉高祖,不是流氓! 第42章

作者:金丝熊

  只是想敲打敲打陈平。他不耐烦地将陈平斥责了一番,降了他的级别,把他赶出了营帐。转身,换了一个将领,命令他重新打探。

  心中已有决断,要快刀斩乱麻的项羽做了两手准备,如果重新打探来的情报还是如同陈平所说,那么就说明他是个心细又有能力的人,那么这一次的贬斥就转为升迁。

  而如果后来的情报证实陈平是谎报,那就将这贬斥变成真的。

  可缺少底层历练,项羽没想到的是,他这样的行为,让陈平成为了楚军的笑柄。

  所有人都在看陈平的笑话:你看,靠着阿谀奉承上位,果然就是不行吧!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全都打了!”项羽沉声说道。

  大军议事本来是为了节省时间,现在变成了浪费时间,既然如此,那干脆就快刀斩乱麻全都打死好了。

  项羽带兵自然是所向披靡,先打齐王田荣,再战济北王田安,又顺手打了张耳、陈馀,还赶跑了彭越。

  楚军打齐军,遭到了齐军激烈抵抗的楚军,却在项羽的带领下,让整个过程轻松的就像刘邦平复关中一样,就是死的人多了些。

  在攻打下齐地期间,项羽接到情报说刘邦隔空一剑劈死了王离,甚至还能留有余地,仅仅是割断了王离的喉咙。项羽心中一惊,知道杀死黑帝之后,刘邦的修为在自己的估计之上。

  于是攻城略地的同时项羽为了加强实力,甚至还毫不留手的大批大批的杀戮齐军。

  田荣战败身死。田安也被项羽击溃,死在了乱军之中。

  恒山王张耳被打的身边只剩下十几人仓皇逃跑,无奈之下,只能逃跑。

  在选择逃跑方向的时候,他向天抛出一根树枝,然后就在一股莫名其妙的狂风中,树枝作为指向的那一头指向了西方,跟着身边的随从也说汉王当初入关,正应了星象的事情。

  想想当初大秦还没统一天下的时候,自己也见过刘邦。于是他仓皇投奔刘邦。

  其实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太一神就将自己的信仰延伸到了齐地,和刘邦结成同盟的太一神自然全力为刘邦争取一切力量。

  彭越没死,因为他一直在打游击,见势不妙立刻就遁逃到大泽中去了。

  代王陈馀直接逃跑,献上了手中全部的军队,托庇在了赵王的手下。

  赵王赵歇见到自己不单单收回了曾经的军队,还多得了陈馀手下那些田荣调配给陈馀的齐军,也就上书恳求项羽放他一条生路。

  ps:感谢大家的打赏和刀片。

  感谢美少女,没想到真的能上大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刘邦/项羽:好气呀!

  项羽虽然干脆利落的打败了整个齐国所有能打的诸侯,但是他却没办法脱身离开。

  焚烧城池,屠杀将士,奉行武力简单粗暴的项羽所作所为激起了所有齐国子民的愤慨。

  齐王田荣已死,但是田荣的亲弟弟田横还活着。

  一向是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齐人终于停止内斗,同心协力起来,围绕在田横的身边共同反抗项羽。

  田横被齐人拥护之后,为了进一步的收拢人心,也为了接手前代齐王田荣生前的势力,田横主动将齐王的王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田广。

  然后他带领着齐国上下所有愤怒的齐人继续与项羽抗衡。

  当然啦,看到项羽切瓜砍菜一样的击败了之前的各位诸侯,田横也不傻。从五位诸侯的遭遇中吸取教训之后,田横得出了一个结论,正面打仗是不可能的,再怎么打也打不过项羽。

  只能仗着自己身为齐国的地头蛇,和项羽打游击,来来回回就是不和项羽的大军正面交战就完事了。

  来来回回的和项羽打游击,就是欺负他异地作战,粮草不能持久。

  田横利用自己本地人的优势,提前打探好项羽的行踪,提前搜刮粮草,让项羽一路都找不到人问路,找不到可以食用的粮草。

  偏偏负责情报和斥候的陈平还挂印离去,项羽临时提拔的将领不熟悉斥候工作,根本一点都指望不上。

  在陈平之前掌管斥候部队的将领在楚国没有跟来。项羽在齐国几乎就是睁眼瞎。

  连粮草都找不到地方征集,项羽要是想在齐国持久作战,那他就得从楚国调集粮草。调集粮草,那粮道漫长的这个缺点可就凸显出来了。

  抓不到田横的项羽就想离开齐国返回楚国准备与刘邦作战,但是田横总是派人挡在他的前方。

  挡住他的人又不和他打,就是毫无规律的隔三差五的夜里骚扰一下,露个面,展示一下存在感,然后就飞速撤退。

  项羽的身后也有人追赶他,虽然害怕项羽直接挥戟远程攻击,追兵不敢靠的太近,但是他们远远地坠在项羽的身后时刻准备着袭击他也是够烦的了。

  本来项羽是不害怕这个的,可是陈平逃跑以后,新上任的负责情报和斥候工作的将领显然没有陈平那个本事,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还没理顺手头的工作。斥候部队接近瘫痪状态。

  这么和齐军玩了半个月的捉猫猫,项羽都还没走到齐国的边境。

  实在是受不了了。

  田横为了稳固权位,争取齐地的民心也是拼了,也不讲什么贵族不贵族的了。

  虽然因为齐地的子民自己要喝,所以田横没在水源里下毒,可是泻药这玩意,楚军也受不了啊!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水的啊!

  更何况项羽虽然很强,但是也是肉体凡胎,他修为再高,炼体之人消耗极大,那也得吃饭睡觉喝水吧!这样下去,楚国军队不等离开齐地,恐怕就都虚脱而死了。

  被气了个半死的项羽干脆反身回去接着和田横打。

  然后田横又不和他打,就是整天和他玩捉迷藏。

  截至目前为止,项羽都没有收到刘邦派兵出关的消息。

  干脆,也就在找了个有河流的地方驻扎下来,就在这齐国跟着田横耗着了。等到接任陈平职务的将领理顺了工作,到那时,就是田横的死期。

  项羽平生第一次打这么磨磨唧唧的仗。

  想到陈平,其实他心里也有点后悔,因为后来的一切都在证明陈平所做的工作准确而有效,陈平他能力上的出众显然是继任的将领所不能比拟的。

  不过人都走了,这么想也没什么意义。

  …………

  刘邦打下关中,不是他不想直接出关攻打项羽。

  只是按照萧何的说法,“汉王的修为虽然高绝,与项羽也不过是仿佛之间。臣知道汉王急于夺取天下,造福天下的父老。但是关中父老也是盼望汉王的恩德,就如同干涸的麦苗盼望雨露。您现在可不能因为一时的急切,坏了您真正的根基呀。”

  萧何的意思是,你刘邦现在就这点修为拿得出手,但是也有项羽和你抗衡呢。

  既然修为占不到便宜,那么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地方比项羽强的?

  只有你的名声比霸王好啊!

  所以咱们还是快点种田吧。

  但是刘邦觉得韩信也在啊,同等兵力,甚至刘邦在某种程度上有诸侯相助,还有些兵力优势,打一个项羽应该不成问题吧?

  而韩信也劝刘邦缓一缓再说,虽然他很自信,但是敌人可是项羽,横行天下未尝一败的西楚霸王。这个时候,稳一手远比赌一把要来的重要的多。

  干脆,在廷议上,韩信就把话挑明了,他直白的问刘邦:“敢问汉王,不知汉王自认为论士兵的勇猛强悍您和霸王那个更强。”

  废话,这还用说,项羽呗。刘邦无奈的回答了韩信。

  韩信又问,“那说到用兵打仗,且不提我韩信,汉王自觉与霸王哪个手段更高明。”

  = =#抽了抽嘴角,刘邦很尴尬,我用兵要是和项羽一样,不,哪怕有他的一半,现在项羽的那个位置就是我的了。刘邦不想回答,但是大臣们都在看着呢,他也只好说:“霸王用兵打仗天马行空,我刘邦比不上。”

  韩信再问:“既然如此,那么大王的威名,与霸王相比,如何?”

  这简直尴尬到没边了!西楚霸王,他能称霸,靠的就是能打,威名大。刘邦虽然名声不小,可是这辈子的战绩好像也就是入关武装游行了一圈。

  ‘好气呀!’刘邦面色阴沉到廷议上的大臣都有些害怕,刘邦吭哧了一下,勉强笑道:“自然是霸王威名更盛。”

  “既然如此,汉王何不勤修内政,避短扬长,反而非要去用自己的短处与霸王抗争呢?”韩信心里也哆嗦,有点后悔自己心直口快,强挺着说完。

  刘邦沉默了片刻,起身对韩信行礼,“若非将军,恐怕我此时误了大事。”

  虽然尴尬,但是韩信说的确实是有道理,这么一看的话,关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关中不稳,他刘邦只要失败一次,那他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可若是关中稳固,那他刘邦就算倒下千百次,只要人不死,那他就迟早能东山再起。

  有些膨胀的刘邦被一瓢冷水泼醒之后,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态失衡,于是他赶忙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他就发现,萧何和韩信说的真是对啊!

  看了看群臣脸上的小心翼翼,刘邦立刻笑道:“唉,被人直接指出不足之处的确让我心里难受,不过,能直言不讳,大将军才是真正的忠臣。刘某没什么可以感谢的,赐彻侯爵位报酬大将军的忠言。”

  刘邦直言不讳自己的愤怒让大臣们都觉得汉王坦诚宽和,而刘邦对韩信的赏赐更是顿时就让大臣们放下了心。

  政策已定,那刘邦也不多啰嗦,立刻就开始实施,所以就算项羽在齐国跟人家玩捉迷藏,刘邦也一直在关中“种田”。

  PS:阿里的敏感词库真的厉害,齐!@¥心协力都敏感

  突然看到一个发刘备武力值巅峰的up主,点进去之后发现刘备一手一个关羽和张飞,强行捏着他们俩的手让他们握拳。

  也就是说……三英战吕布,一神带两坑?

  没错,正因为有了你们俩,所以我才比吕布弱了那么一点点——刘备

  老祖宗,我没给您丢脸.jpg

第一百零六章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项羽大军与齐国开战之前,陈平被叱骂之后。

  陈平这心里真的是委屈极了,明明局势就是这么个局势,情形我也是控制不了。

  再加上陈平起家是靠着项羽的赏识,然后才是靠展露才华才出人头地的。

  这让他在项羽军中本就被看不起,

  项羽手下的校尉都尉们都只看得到第一次,陈平是奉承了项羽才被提拔。

  然后剩下的就都忽略掉了,楚军上下的大小将领看这个突然就崛起的陈平很不顺眼,毕竟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一下子青云直上?

  大家早就给他加了个标签——阿谀之臣。

  以前陈平得势,大家都奉承他,现在陈平落了难,同一批人就又都来嘲笑他。

  落差如此之大,明明没犯任何错误的陈平不由得对项羽产生了点意见,而一旦对某个人产生了意见之后,曾经不放在心上的那些小磕绊就成了此时的眼中钉。

  项羽太能打了,不单单是修为高深,用兵也是犀利无比。每每一战下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功劳都是项羽的。手下人也就配给他收拾收拾残局。

  这也就算了,可偏偏项羽自己太能打,所以他觉得很多事情简单到伸手去做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也算是将士们的功劳吗?

  在这种心态下,一些功劳就被他视作稀疏平常,功劳都稀疏平常了,那还能叫功劳吗?

  那就成了本分!

  正因如此,项羽的手下,有功很难得赏,但是有过却是该罚就罚。

  越想越委屈,一气之下,陈平干脆什么都不带直接挂印而走,将项羽的赏赐也全都留下,空着手直接就去投奔刘邦了。

  天下的大势,负责掌管军情的陈平清楚得很,刘邦和项羽,这才是未来争夺天下的最大的山头。

  …………

  刘邦在推翻秦朝的社稷,建立汉的社稷,赦免那些因为严苛法律而犯法的罪人,将那些激起民愤的罪人处死。赐予百姓田宅爵位,免除徭役税赋一年。家中有士兵在汉军中的免税两年。设置三老制度,赐三老酒肉。

  顺便,把《秦律》翻出来,拍拍灰尘,抖抖泥土,换个封皮,改成《汉律》然后稍稍放宽一些法律条款,就宣讲于关中,开始正式在关中施行。

  刘邦现在做的这些事情,那都是赤裸裸的拿好处来收买关中百姓的民心啊!就算你看破这招你也得感念汉王的好处。

  更让大臣们高兴的事,张良和陈平都来到了汉王的身边辅佐他。

  在刘邦打下关中之后,张良秘密的前往了韩国,然后又从韩国赶了回来,做出一副继续为汉王效力的样子。

  陈平赶到关中的时候,代王张耳也正好是与他差不多前后脚入关。

  张良的归来固然可喜,张耳的投奔也固然值得庆幸,可是陈平的投效却让大臣们感觉更加振奋人心。

  这可是项羽手下的高级将领前来投奔啊!这说明什么?说明项羽不得人心,迟早要完!

  若非汉王阻止,恐怕都要大臣策划着派兵马在楚国国内到处传讯,让楚国人都知道项羽手下的将领都投奔汉王了,你们还等什么?要和项羽这条破船一起沉没吗?

  但是刘邦觉得这简直是在把陈平架在火上烤,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未来可能更多的像陈平一样的来投的将领的感受,他也不能这么做呀!

  张良从明面上的归来和正式的接手军师工作,给刘邦的势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做妃子的时候不同,做妃子的时候张良想要发出声音就只能通过刘邦,可有些话,汉王是不能说的,提都不能提!

  刘邦手下的人,见识大多不是很广,可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人杰,但是面对不擅长的方向上,他们可能连小孩子都不如。而大局观,就是这些出身低微的将领们最最缺乏的东西。

  张良一回来,就率先在廷议上发问:“敢问汉王,您是想要夺得天下,还是相当另一个霸王?”

  早就准备好的刘邦按照事先说好的剧本脱口而出:“自然是天下!”

  “既然如此,那么诸侯们可否愿意汉王夺得天下?”张良又问。

  刘邦照着剧本,犹豫了一下,不太确定的说道:“当初我离开关中,诸侯们争相将手下的兵丁粮草送给我。想来他们应该不反对我夺得天下吧。”

  张良立刻反驳道:“大错特错,汉王您想,离开关中的时候,霸王强势,而您弱势。您是天下唯一能抗衡霸王的王侯。故此诸侯将人力物力都送给您,以此来平衡您和霸王之间的强弱之势。可若是您占据上风之后,诸侯为了再次平衡,极有可能会保住项羽一条性命,以此来钳衡与您。到了那时,得到天下相助的,就该是现在的西楚霸王了啊!”

  看着周围若有所思的大臣们,张良说出了刘邦决不能说的话语:“到了那时,您争夺天下的志向绝对会因此而失败。所以出关之后,臣,恳请汉王,派出韩信等将军,北击燕、赵,东攻齐国。将诸侯铲灭、劝降,只有如此,您才能真正的夺取天下啊!”

  这话刘邦绝对不能说,因为诸侯全都帮助过刘邦。而作为君主,刘邦必须表现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知恩图报,宽容大度的态度来稳定臣子们的心。

  所以,刘邦的回答,只能是:“军师怎么能这样说,诸侯待我不薄,我岂能如此恶意的揣测诸侯?若是我刘邦率先攻打诸侯,那岂不是失去了道义?自古以来,王者兴天下大利,除天下大害。我刘邦想要夺取天下不假,但是我却不想因此失去大义。”

  新来的陈平当即站起来,向刘邦递了一份投名状:“汉王,项羽残暴无度,流放君主是天下逆贼。所到之处杀人屠城天下怨愤。而诸侯身居高位征伐不休,割据天下数百年之久,以至于如今的天下民生疲敝。诸侯的恩遇不过是小节,天下的百姓才是大义。汉王,您怎么可以因为小节而失去天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