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调色盘 第131章

作者:月鸦

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即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即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15)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不同的色温表现出来的颜色不一样,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情绪表达。

另外,相机上的白平衡固定模式只是一个大概值,比如阳光直射、钨丝灯、日光灯、阴天等等,但是往往在很多时候,光源不是简单的一种,会有复杂的光源,就算是阳光,各个不同季节也是强度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要微调色温,否则照片的色彩就会有偏差。

(16)中画幅相机是啥?

120中画幅相机是指使用宽度为6cm的120/220胶卷或电子感光元件的,成像尺寸介于36×24mm的小画幅及4×5英寸的大画幅之间的相机,成像尺寸有6×4.5cm,6×6cm,6×7cm,6×9cm等。中幅相机的企业主要有哈苏、禄莱、玛米亚、宾得、富士等。

中等画幅的卷片照相机介于轻巧的35毫米袖珍照相机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与笨重的散页片照相机之间,对许多专业摄影师来说,这是理想的机种。虽然不太笨重,但这类照相机有用大于35毫米的底片胶卷,能产生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影调质量的照片和透明片。

6×4.5厘米的照相机

与其他中幅照相机相比,6×4.5厘米的单镜头反光卷片照相机在操作上较为轻巧。这类照相机能拍摄出高度为6厘米(2英寸)即胶卷高度),但宽度仅为4.5厘米(1英寸)的影象,机身的核心部分可相应安装一系列不同的手柄,取景器、镜头和胶片后背,比标准的35毫米单反机更灵活。

6×6厘米照相机

这种中幅单镜头反光卷片照相机也称作2平方英寸照相机,它能拍摄出6 平方厘米(即2平方英寸)的影象。有些摄影师热衷于此类画幅,而有些摄影师更喜欢矩形画幅的影象构图。

直视取景照相机

如果中幅照相机的笨重令你气馁的话,你不妨考虑一下6×6厘米直视取景照相机,测距仪调焦明显减少了照相机的总尺寸,减轻了这类照相机的总重量。这种照相机类似于一较大的35毫米袖珍照相机,除此之外还具有增大胶片影象尺寸的优点(约4倍于35毫米底片的尺寸)

6×7厘米照相机

6×7厘米照相机能拍摄6×7厘米(2×2英寸)的矩形影象,非常适合于风光摄影。在外观和操作上,它类似于一架放大了的35毫米单反机,但其通用的镜头范围没有标准的35毫米单反机那样广。而且由于镜头尺寸和产量方面的原因,其售价较昂贵。这种中幅照相机采有120或220胶卷。

6×9厘米照相机

这种卷片照相机能拍摄6×9厘米(2×3英寸)的矩形影象。大尺寸的原负片或原正片能保证优质的放大效果。该机种采用裂像测距仪取景系统代替通过镜头的反光式取景系统。因此重量大为减轻。其镜头是不可互换的,但有两种不同焦距的型号供选择。

(18)和中画幅一起出现的数码后背是什么

数码后背是指安装中画幅相机上的数字成像和处理模块。数码后背的主要作即是取代原有的胶片后背,将照片数字化。目前的数码后背集成了传感器、屏幕、内存卡槽和电池等多种功能。

市售大部分数码后背都可以安装在哈苏V/H系列、康泰时、玛米亚等一系列中画幅机身上,近几年也出现了针对数码后背而专门设计的机身。

数码后背最大优势在于压倒性的像素分辨率和优秀的成像效果。以飞思IQ系列为例,产品线覆盖8000万像素到4000万像素各个等级,最近也推出了3000万像素的全画幅格式数码后背。

数码后背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传感器尺寸。IQ160、IQ180的传感器尺寸为53.9×40.4mm,虽然入门级产品IQ140的传感器尺寸只有44×33mm但仍要大于全画幅的36×23.9mm。

此外,普通单反相机最多只能输出14bit RAW文件,而数码后背基本都在16bit以上,虽然只有2bit差别,但肉眼已经能明显分辨这两种文件在动态范围上的差别。

看到这里,眠羽算是彻底睡着了,这玩意儿被她扔进了垃圾箱。

隔天,夏寻又丢了另一本书给她——

好像是讲镜头的?

①镜头焦段

焦段,简单说就是变焦镜头焦距的变化范围。

镜头焦段的划分:首先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度左右,这时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勒松。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在广角镜头下,近的更大,远的会更小,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标准镜头:对于135相机来说,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视角在43度左右,标准镜头拍摄的照片,透视效果和人眼类似,极其自然,没有夸张。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得记录所看到得东西,因此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列松。不同片幅的相机,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是不一样的,因为对标准镜头焦段的定义是指焦距等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对于35mm的底片,也就是135相机使用的胶片,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是50mm,而其他一些大画幅的相机,比如120相机使用6X6的胶片,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应该在90mm左右,其他一些大画幅的相机也可以计算出其标准镜头的焦距。

广角镜头: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焦距小于标头时,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之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呈现明显得近大远小得透视效果,强调远近感,在新闻摄影和风光摄影中使用较多,会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中焦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一般称为中焦,这个焦段拍摄的照片变形最小,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 在人像摄影当中,中焦是最常用的。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对景观的远近透视有压缩效果。

135相机(全画幅)的定焦镜头如下:

8mm鱼眼:拍摄的照片为球状影像,有180度的视野,变形极为严重。

16mm鱼眼:左右呈桶形变形,有18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

18mm超广角镜头:有10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0mm超广角镜头: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4mm超广角镜头:8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

28mm广角镜头:74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30mm广角镜头:70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35mm广角镜头:62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50mm标准镜头:45度的视野,视野和透视感最接近人眼,几乎不变形,适合团体摄影、人像、生活照写真、纪实摄影等。

85mm人像镜头:2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

105mm人像镜头:2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有略微压缩感。

135mm人像镜头:1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有轻微压缩感。

180mm望远镜头:1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

200mm望远镜头:12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

300mm望远镜头:8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等。

400mm望远镜头:6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等。

600mm望远镜头:4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一般鸟类、野生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