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夕己
待到日色自天边愈发明显,夕恒于宫女侍从们的围绕当中,平淡地前往朝堂。
如今,朝堂最上方不再只有一把王椅,而有着三幅模样、材质、大小都各不相同的座位。
其颜色分为紫金、金银、黑青,好似冠军颁奖台般排列。
夕恒自然坐在最上方的紫金龙椅,以相当随意的姿势倚着宽阔椅背,两手肘平稳落在两边。
不过多久,初晓与陈凤火也来到殿内,落座两侧。
朝官随即鱼贯而入,先声行礼:
“帝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
今日朝臣言论,大都是些寻常报告。
毕竟近来长久,整座天赵国都只在维稳与恢复民生,没有乱搞什么。
半年间,常胜军也已平息了西部的蛮族骚乱,又在与北部堡垒与粮仓重建后,绕过颜朦攻向东北方的百济国,令其投降并奉上许多大船作为战争赔款。
在朝臣的汇报当中,天赵各地不能说是蒸蒸日上,也算是粟粮充仓,商旅流通。
于先前费力举行的人口与经济统计与调查当中,也能看出这点。
政事方面,初晓稳中求进,一点点进行着改善改造。
而夕恒自己,最近一月是在搞着发明,于皇城当中设立了医官院、农学院、将作院、巧匠院、商学院、军械院等等,助力创新创造。
这些各类皇家学院目前刚刚建出,正在引进人才阶段,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夕恒本来打算慢慢发展,总有一天能做出些成就。
不过今日,倒有一事却出乎了她的预料:有位巧匠院的匠官前来朝会,在会议几近结束时上前行礼,随后说起:
“陛下月初下旨,讲道巧匠院应先注重农业器械改进,院中于是以一月时日加紧赶制,做出一物可以展示,还请陛下许可。”
“准了。”夕恒稍有兴趣。
这还是她登基半年以来,手下首次做出一类发明。
虽说钦天监的几位算学博士近来也有成就,但对于不善数学的夕恒而言,还是实物较为直观。
对方应声,随即命人从殿外搬来了一台手摇式的风谷机器。
夕恒认得这种物件,乃是用于分离谷物中的糠秕杂质的农用木制器械,只是不知手下做了何种改进。
“陛下,往来此类扬谷扇车尽是外开模样,气流不定,糠粕乱飞,若于室内或棚下引用,必然草灰四散,离糠效率同样不定,力道稍小便难以分离,力道若大又将半仓子瘪粒也给吹飞,由此浪费些许……”
讲解初时,巧匠官在周边数百朝官与三大上位者的目光之下还有些紧张。
但随着讲解持续,其语速渐变流畅。
“今微臣带院中匠师将扇车改为径向出风,扇轮柱面密闭,出粮道则分为两部,区分为饱谷秕谷,饱谷自主道推出,碎谷秕谷则自下方渗出,不再使碎米浪费——其上方留有楔块,可调下料速率。”
周边朝官们对此兴趣不大,在曾知晓此类器械之人眼中,眼前扇车只是做了些略微改动,不足以为人道。
而不知此物的官员,也不觉得多么特殊。
但夕恒却是少有地拍手称赞了下,点头道:“做些演示吧。”
“是,陛下。”巧匠官自然说不得二话,抬来之前碾好的稻谷,亲自动手装入料斗,抬动楔块下料,手摇风扇。
不一会,两处出料口中送出大小与饱满程度不同的米粒,被那巧匠官捧在手心,低头抬起。
“此乃实用之物,此后可向全国推广。”夕恒再问道:
“巧匠院如今只有十一名大匠,这是你们十一人共同做出?”
“回陛下,此乃微臣与四名巧匠做出,其余六人正忙碌其他,造物更为复杂,兴许几月才可收获。”
“可以,派人前去巧匠院,为此物工匠赏银千两。”夕恒向一旁的老太监摆手道。
下方朝堂听闻,多数惊讶。
自从帝皇登基以来,便极少于朝堂当中做出封赏,上次的嘉奖还是为随她争战许久的将领士兵降下。
如今时隔半年,首获当朝封赏之人却是一名工匠,虽然千两白银不多,但一声赞赏却值得万金。
在文官们眼中,此人所造之物也没什么神秘奇特之处,但陛下如此在意……
想来,陛下大概是喜好这类新颖器物吧?
周边朝官们沉默间,心中隐隐有了借此讨好的想法。
……
过了十五日,朝堂之上又有人奉上了一座从古书当中复刻出的“司南车”,其上立有小型木人,因其手臂始终指向同一个方向,所以名为司南。
相传,此车在古代是天子行幸时的仪仗车辆。
几位朝官一同将其奉上,本以为如此奇异事物,必能引得帝皇满意。
但结果却是,被夕恒毫无兴趣地摆手命令退下。
这一小车只是通过齿轮传动差异,让车上小人方向始终不变,只是如不倒翁一般的玩具罢了。
若是建造之人能解释其中原理,她还能多听几句,但对方不过是依照古书重建,不知其中原理,意义着实不大。
劝退后,朝会慢慢进行到了尾端,又有人坎坷紧张地从朝官人群当中走出。
经过夕恒同意,此人命殿外侍从拿来一把把柄过长、需以双手才可使用的大剪刀,在其他朝官难掩的窃笑意味之下讲起:
“陛下,此物乃是微臣自墨家经说中摘得其中道理,命手下铁匠所铸,经说曰: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者愈亡……”
“微臣认为,将剪刀柄作长重者,将刀刃作短轻者,即可省力极多——此剪可用于修剪果、桑、茶树等等。”
夕恒听出对方是知晓了其中的杠杆原理,浅笑着拍手道:“很好,你名谓是何?”
“回陛下,微臣李在衡。”
“你铸就此剪,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理之人应当重赏。”夕恒借此道:“此剪可用之处不多,但其中所藏之理乃道之显化,是无穷广博。”
“尔等需从行中知理,再以理指行、化理为用——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
“天下万象尽是道,如物浮于水,鸟遁于空,水遇冷成冰,遇热化气……此般种种皆是大道之显,天地大道并非深邃难测,反而你我所见所知所触所得之万物,即是道之显化。”
“穷一物之理,便近大道一分,穷尽万物之理,方可窥测天地大道。”
古人对大道有着极高的崇拜,按照种种古籍所述,只要接近大道,即可超脱凡人,合道成仙。
文人更是如此,诸多念想成仙的诗文至今都在它们口中不断流传。
如今夕恒身为天母之子女,给世间凡人讲出了一条通向大道的路途,在场数百朝臣自然无一不心生向往。
少女讲罢,目光扫去一旁记录朝会的几位太监。
待到此次朝会结束,她要将今日朝文稍作修整,流传四方。
“还有启奏否?”夕恒随口道。
下方众多朝臣整思索帝皇方才之语,都还没缓过来。
她摆手:“那么,今日朝会罢了。”
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俯身出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当最后方的朝臣向后撤去时,下一刻却忽有一个灰衣身影快步奔来:“报——!”
夕恒抬眼望去,那人是她留在京城的一千常胜精军中的情报官。
“何事如此匆忙?”
轻甲士兵抱拳半跪,高声回应:“陛下令吾等所寻之物,今日已有线索!”
“哦,锁龙井找到了?”她有了兴致。
“军部寻得一方形暗井,井边有诸多锁链伸去下方,若拉锁链,即可听得龙吟之声!”
……
第一百三十一章、云龙井蛙
皇城。
夕恒退朝之后,于太霄殿后方随便翻了几眼奏折,不过多久便依据常胜军精兵的传信使所言,乘车前往发现锁龙井的地点。
她给滞留在京城内的一千常胜军所下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翻遍京城,寻觅传闻当中的锁龙井。
但因任务目标实在令人难以捉摸,半年也未得结果。
初时,常胜军所重点盘查的便是皇城,找到的却只有十几口被白石栏杆围住的大小水井。
其中大多都是消防、浣洗、灌溉之用,没什么值得奇异的地方。
稍特别的几口水井,则是曾有人投井自尽,所以之后无人再用,与锁龙井的传闻毫无关系。
再往后,便没了头绪。
夕恒也并非只等手下寻得,这半年间,自己也在皇家书库当中翻找了许多有关于龙的典籍书册。
其中多数只描述了龙的模样英姿,或者写了些不知真假的故事。
故事言说:龙通人性,通人言,与神仙做伴,可呼风唤雨。
如遇飞龙在天,天下必是盛世,皇朝必将长存。
但故事虽多,却从未讲过天下哪里有龙,龙又因何而生。
也从未有书会说,将龙心龙肝吞服入腹,可得龙之伟力。
似乎,大赵对龙的研究还不如文化寡淡的颜朦国。
更重要的是,其中虽有书册提及了锁龙井,讲述锁龙井乃是仙人镇压恶龙所留,恶龙深入地底化为龙脉,以固天下。
但这一故事,是前朝大吴时流传,距今已过数百年。
大吴国早已破灭,锁龙井或者说龙脉,显然并没有帮皇帝稳固天下与政权的力量。
夕恒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有关锁龙井地点的描述。
只能让手下继续在偌大京城搜索。
就这么慢慢找了半年,都要翻遍了整座京城却仍未能寻得。
直到第二遍,军部仔细盘查蓬莱山时,才在一处好似刻意制造的出的山涧隐秘处,发现了一道崖壁狭缝。
只有最瘦小的士兵褪去一身甲胄,才能勉强挤进去。
其内部是一条通往地下溶洞的阶梯道路,士兵持着火把在令人心慌生怖的昏暗与寂静之间行走了许久,到终点便得以见到一座挂着锁链的方形大井。
“本以为会是在京城中一些荒无人迹的地方,原来实际就在皇城侧边……”
夕恒乘车前去的途中,听了番传信使的汇报。
将士们将锁龙井入口砸开,一同行至最深处,抽拉井边有着成人腰杆般粗厚的生锈铁锁,直到听得了龙吟之声,才明白是找到了真货。
于是,其中领队的千夫长激动地派人前来,汇报帝皇。
夕恒作问:“只是听得声音,而并未实际见得井下之龙吗?”
“是,陛下。”一旁传信使讲。
“那倒不一定真的是龙。”
她先降低了一下自己的期待。
那名为蓬莱的灵山是赵乾元所建,其下之物,也可能是对方刻意制作出的。
说不定,只是能够在扰动之间模仿着发出兽吼声的器物。
如果那家伙真得到了龙,应当会对此做些研究才对。
而夕恒这几世只见得了其专注炼丹、练气,留下的日记与经验书册当中并未有过关于龙的记载。
此途她没抱太多期望。
渐渐,敞篷的马车停在蓬莱山下。
抬眼便见到山腰雕刻细致的煤龙,煤矿石在烈日之下好似黑曜石般反光,熠熠生辉。
晴日在其侧边行走,常人大概被晃得眯起眼睛。
上一篇:变成女神开始称霸世界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