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综武狂人
虽然韩非归国之后,他的消息很少传到齐国桑海城中。但作为荀子的弟子,而且还是韩国公子。
韩非投秦的事情,终究还是被儒家弟子们得知。很快传回了小圣贤庄。
此刻,韩非称呼这位泰山府君为公子,俨然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诉他们,面前这位冥府之主,死者之君,赫然正是秦王之子。
震惊了好一会儿后,荀子才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泰山府君,道:“君上真是和老朽开了好大一个玩笑啊!!”
“老师见谅!!”韩非讪笑着来到了荀子的面前,躬身行礼后,道:“弟子也是不久之前,才知晓了公子的想法。老师也知道,弟子一心向往天地之法,执行不怠。试问,还有什么比这生死轮转,善恶果报更加值得弟子尽心施展的机会吗?”
荀子愕然的看向了韩非道:“你竟是打算,与冥府之中施展法家是学?”
韩非点了点头,道:“老师容禀,自公子出世,此界当变。而且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公子开我人族拥有上古神魔伟力之先河。弟子愿为天地三界,定下万世之法!!公子之前,天无神、地无祇!!公子之后,天神地祇,皆为人族!!”
这一刻,荀子终于明白了什么。他震惊的看向韩非道:“除了你之外,诸子百家之中,恐怕还有他人也投靠君上麾下了吧?”
尴尬一笑,韩非道:“据弟子所知。道家的北冥子前辈,和阴阳家的东皇太一,都已经得到公子传授神魂秘法。成为和弟子一样,打破生死屏障,能够长生驻世五百年的鬼仙!!”
如果说一开始,荀子还是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念头,欲为了人族,对抗未知的神魔。那么现在,荀子俨然已经明白,正如韩非所言。
从哪位公子出现开始,此番世界,就要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了。朝生暮死的人,亦有了挣脱生死束缚,掌握神魔伟力的办法。
在这样的前提下,诸子百家,谁墨守成规,谁就会被滔滔大势淘汰。
难怪,自己之前联络道家,竟然知晓了北冥子从道家天宗分裂而出,另立一脉的消息。就连阴阳家,也是对自己的警告视若无睹。
原来,他们早就登上了哪位公子的船。
此刻,哪位公子麾下俨然已经有了道家,阴阳家和法家的支持。
荀子很清楚,以韩非的才华。只要给他施展的土壤,那么韩非很快就能够执法家之牛耳了。
虽然诸子百家之中,法家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完全没有明确的师徒传承。倒不是说法家没有势力,而是法家真正能够成名之辈,往往都不得好死。
只要是法家弟子,无一不是梦想着变法,贯彻自身的理念。但这么做,不管成功与否,俱都会迎来疯狂的反扑。
吴起、申不害、商鞅……这些赫赫有名的变法之辈,死全家都是轻的。
斩草除根之下,法家的传承,自然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但变法之人不得好死,可一旦成功后,自然会有大批簇拥。这些簇拥之人,也面前算是法家的弟子了。
只是相比起一家之学说的支持者,他们更像是执政之人。游离于法家之外的同时,却也是法家的潜在支持者。
韩非一旦施展才华,那么定然能够迎来大批法家的簇拥。
若是在加上李斯的支持,俨然已经具备成为法家掌门的资格了。
光是现在韩非明确说出来的,就已经有道、法、阴阳三家了。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成为了这位公子的支持者?
至于说,北冥子另立一脉的把戏,荀子完全嗤之以鼻。谁不知道谁啊。就算是儒家内部,也一样分裂出了诸多支脉来。
从当年孔子死后,儒家就四分五裂了,只是在面对其他诸子百家时,儒家却依旧坚定的扛着儒家的大旗。
相比起儒家内部的撕逼大战,道家虽然分裂出了天人二宗,但却反而显得和谐很多。甚至现在多出了北冥子这个地宗,说不定,道家会迎来久违的合并了。
知晓了一切后,荀子内心之中,顿时萌生了几分迫切来。
儒家可是当世显学啊。若是在这位公子掀起滔天变革的时候,不能及早上船。恐怕日后极短时间里,儒家就会落寞了。
毕竟,法家,阴阳家、道家都有了天地神祇般的存在,偏偏儒家没有。那么谁还会去信任儒家之说呢?
尤其韩非这个弟子,可是要以自身之学,为天地人定下万世之法。就连幽冥运转,生死轮回,都会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样的情况下,儒家一步落后,恐怕日后绝难以有翻身的机会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上古神魔!建立天神地祇的体系!
好歹也是韩非的师傅。荀子虽然心中已经急切的渴望着儒家能够踏上嬴安的这条船,让儒家弟子在未来三界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这种心思,却是不好直接表现出来。
毕竟,总不能让人觉得,儒家是一个为了利益,连伦理纲常都不顾的学说吧?
更关键的是,荀子和儒家,不久之前还联络诸子百家与天下列国,想要和面前的泰山府君对抗,阻止这些上古神魔卷土重来呢。
哪怕知道了一切有所误会,所谓泰山府君也不是真正的上古神魔,而是出自人族,还是秦国的哪位公子。这么快改变态度,依旧让人难免会觉得,儒家太过于见利忘义了!
就在荀子迟疑,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向韩非开口时。
伏念身为儒家掌门,此刻却像是猜到了荀子的为难,当仁不让的对韩非稽首行了一个大礼,道:“韩非先生,还望先生看在当年曾于儒家求学的缘分,助我儒家,亲自见面公子!”.
韩非一愣,随后闪电般的反应了过来,此刻伏念之所以称呼自己为先生,完全是将自己视为法家的代表了。
虽然韩非本身,对于儒家那所谓仁义礼智信之类的教条,就颇为不屑一顾,笃信人性本恶,非以法不可约束。
但此刻,面对伏念这等直接将自己当成法家代表的姿态,他的心中终究难免有些唏嘘。
“伏念掌门哪里话!!”韩非抱拳行礼,道:“只是,伏念掌门之请,韩非只能禀报公子,不能替公子决断。还望伏念掌门见谅!!”
“如此,亦多谢先生!!”伏念起身,再次朝着韩非抱拳行礼。
看到伏念无愧儒家掌门的身份,在这个时候,果断的向韩非求助。荀子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目光看向一旁的泰山府君。荀子好奇道:“君上为冥府之主,死者之君。不知和哪位秦国公子是何关系?”
“荀子乃是儒家宗师。不知与荀况又是何关系呢?”泰山府君不答反问道。
荀子一瞬间明白了泰山府君的意思,只是正是因为明白过来,他的心中才愈发惊骇。
因为这赫然代表着,面前的泰山府君,只是哪位公子的一层身份。
作为儒家之中另立一脉的大宗师,荀子的智慧,可并不教条。恰恰相反,他能够在推崇人性本善的儒家之中,坚持人性本恶,甚至还别出机杼的建立了了自己的儒家学说体系。光是这一点上,就足以看出荀子的才情了。
正是因为泰山府君这看似应付的反问,让荀子终于真切的感受到了神魔伟力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他们来说,所谓身份只是本身的一种标签。荀况、荀子俱为一体。但也只能是一体。
可对于掌握着无量神通的哪位公子来说,泰山府君只是他的一重身份罢了。但这一重身份,却在独立于外的同时,又是哪位公子的一部分。
这样不可思议的能力,着实让明白其中伟大的荀子,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原来如此!”回过神来,荀子点了点头后,道:“今日让君上见笑了。不日荀况会亲自向百家掌门解释的。还望君上见谅!!”
泰山府君饶有兴趣的看向了荀子,道:“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荀子苦笑一声,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之前自己言之凿凿的认为,泰山府君乃是卷土重来的上古神魔,号召诸子百家和列国进行讨伐。结果现在才发现,一切竟然是自己的误会。而且,面前的泰山府君,或者说真正主导着一切的哪位公子,竟是打算在整个天下,建立天神地祇的体系来。
这个消息一旦传扬出去,那么儒家也必然会失去先手了。落后于韩非所代表的法家、北冥子所代表的道家与东皇太一所代表的阴阳家也就罢了。
更可悲的是儒家需要在列国和诸子百家之中,共同争夺那渺茫的机缘。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诸子百家学说之争的更进一步了。
毕竟就算是没有嬴安和泰山府君的出现,此前的诸子百家,不是一样不断的游走列国,向各国之王宣讲自家学说的理念么?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游学。而是为了得到为政者的肯定。
现在只是将曾经的为政者,换成泰山府君和哪位公子。本质上没有多少改变,但其中利益之大,却是足以让人疯狂了。
韩非自是感受到了荀子此刻的紧迫来。迟疑了刹那,韩非看了泰山府君一眼后,心中似乎做出了什么决断来。
“老师!!”
一股神魂波动,伴随着韩非话音落下的刹那,瞬间朝着荀子而去。
瞬间之间,荀子的视线中,一头獬豸,咆哮一声,仿佛从虚空之中钻出。
公正、严明、形类麒麟,头生一角。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的意蕴,在这只獬豸的身上骤然迸发。
恍惚间,荀子从面前獬豸的身上,感受到了韩非一直所在追求的那种,天地之法,执行不怠,公正严明,含仁怀义的境界。
除了这只活灵活现,仿佛从意识深处跳出来的獬豸外,冥冥中,荀子的意识之中,出现了一篇玄之又玄的神魂秘法来。
獬豸观想法!!
足足数个呼吸的时间过后,荀子才长吁一口气道:“好一个獬豸观想法,不愧是法家理念的化身。”
看到荀子接受了自己神魂传授的獬豸观想法,但却丝毫没有修炼,韩非顿时露出了不解的神色来。差异的道:“老师这是为何?”
“哈哈……”荀子微微一笑,朝着韩非拱手行礼,道:“多谢韩非先生传法之恩!!”
礼不可废!!
哪怕之前荀子是韩非的授业恩师,但现在韩非是法家之集大成者,未来法家一脉的领头羊。地位上,甚至比伏念更甚一筹。
再加上,韩非现在传授的獬豸观想法,可为是法家的根本之法。无论从哪一点上,荀子都不能单纯的将韩非的恩惠,当成理所应该。
一礼过后,荀子站直了身体,道:“獬豸虽然光明威严,勇猛公正。然则我儒家所求,绝非如此!!”.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性本恶!圣德之王的出现!
獬豸的光明威严、勇猛公正,从被当年楚王作为执法者的标识后,就开始成为法家的象征,并且被所有法家弟子所公认。
甚至,獬豸冠,这种只有执法者才能够带的冠,法家弟子也成为了一个例外的另类。
只是,不管獬豸如何威严公正,却都不是儒家需要的。
儒家追求的是礼,而法家却是法。獬豸只能代表法,却代表不了儒家的礼。
韩非瞬间像是明白了什么。就连他,当初都能够从金乌观想法之中,独辟蹊径的开创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属于法家的獬豸观想法来。荀子这等儒家之中,在学术成就上,足以和孔子、孟子抗衡的大佬,没有理由做不到。
果然!!
在荀子话音落下的瞬间。
肉眼不可见的神魂,瞬间从荀子的头上一跃而出.
在泰山府君和韩非的视线中,此刻荀子虽然神魂出窍,但他的神魂,却只是靠着自身强横的精神境界维持罢了。
当然了,这并非是说荀子的神魂境界差,而是力量不足,若是有一门合适的神魂修炼法,恐怕短短时间里,荀子就能够一跃之间,迅速的突破到鬼仙境界了。
事实上,接下来荀子的做法,也证实了这一点。
完成了神魂出窍的举动后,荀子仿佛很是好奇自己此刻的这种状态。
毕竟神魂离开肉身,和以往那种以精神窥视周围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神魂出窍的感觉吗?”荀子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此刻自己的状态,旋即看向了韩非等人。
很快,荀子就发现,自己此刻的状态,除了韩非和泰山府君外,伏念等人竟是赫然丝毫都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不!!
更准确的说,伏念和颜路等人,或许有所感觉,但却是根本察觉到不到自己。只是,那诵读了多年儒家经典后,带来了精神境界,让他们冥冥中的直觉,感知到了一种异样。
在对自己此刻的状态,产生了一番明悟之后,荀子很快,开始依照之前韩非传授的獬豸观想法,开始了自身的神魂蜕变来。
不同于当初,韩非是先修炼金乌观想法,实力和境界达到了之后,才反推出一门符合法家理念的獬豸观想法来。
荀子却是从一开始,除了拥有深不可测的精神境界外,神魂俨然只是出壳状态下,就直接开始创造崭新的符合儒家理念的神魂观想来。
荀子的神魂之上,五彩之光,朦朦胧胧的散发出来,恍惚之间,荀子赫然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形态。化为了一团朦胧之光。
这只有韩非和泰山府君所能够感受到的五彩光辉之中,一股符合如何仁义礼智信的意蕴,逐渐膨胀开来。
“麒麟吗?”韩非下意识的开口说道。
虽然现在,荀子观想出来的只是一团五彩光晕,还没有真切的实体状态。然则,在韩非看来,恐怕再也没有什么比麒麟更加符合儒家仁德信念的观想物了。
事实也果然如同韩非所猜测的那般,伴随着五彩光辉越来越盛,一头四蹄踏云,身披五彩霞光,高越两米上下,龙头兽身。
在看到这只麒麟的瞬间,韩非和泰山府君,就冥冥中像是感受到了儒家理念在这只麒麟身上呈现一般。
更准确的说,这只麒麟,不管是龙头还是兽身,亦或者是蹄下所踏的祥云,所有的表象,只是彰显儒家新年的一种载体。
真正让人为之惊叹的,是这只麒麟的象征意味。
只是,这只麒麟除了身披五彩之外,最让泰山府君为之惊讶的是,在这只麒麟的身上,他所感受到的最大特点,竟然是兽性。
是的!!
那种无法言喻,本性为恶的兽性。
反而是儒家推崇的仁德,成为了这只麒麟兽性内核外的表象来。
泰山府君脑海中念头一转,很快明白了过来。荀子的理念本身,就认为人性本恶。虽然此刻的麒麟观想图,的的确确呈现出了一头活灵活现的麒麟来。
但不管儒家赋予了麒麟何等华丽的象征。归根结底,麒麟都是兽,瑞兽也一样是兽啊!!也兽性,才是野兽的本质。
兽性为恶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韩非却像是早有猜测一般,才确定了这只麒麟的本质后,不禁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来。
麒麟的表象,极其接近獬豸。只是,獬豸独角,而麒麟却有着一对优美华丽的长角。
如果说,獬豸呈现出来的,是公正威严,那么麒麟则是仁德礼仪的象征了。只是,在着仁和礼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名为恶的兽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