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鲤鲤鱼仙人
“我简单和你说下吧。”李都督解释道,“武官换而言之就是世官。太祖高皇帝当年鼎定天下的时候,把四百万大军散布到各方去清查田亩,之后在各个民州的夹缝里建立了各大卫所。卫所中间一度弛废,然后在永庆中兴的过程中再度重振。不过当年的卫所,是用来安置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四百万大军的,之后也是一样。不过我们现在,执行的才是太祖高皇帝的本意。
“太祖高皇帝的意思是,打仗太苦了。把百姓们抽调到军队中,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和乱世也没什么区别。太祖高皇帝家里苦,他也见不得别人受苦。于是他抽调了卫所来组成我们的军队——卫所的军士们都为战争做好了准备,他们在心理上从出生开始就做好了面对战争的建设,这就不需要在战时突然把百姓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抽调出来。”
“哈?”商洛小声问,“太祖高皇帝是这个意思吗?”
“咳”李都督也小声回答,“他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我估摸着和汉堡包一样都是胡扯的。但永庆中兴的时候,那些改制流程中就是这么说的。总之,卫所培养‘战斗人员’的使命被保留下来了,世官们也被保留了,因为之后也要继续拿世职武官来奖励新时代的将士们——但是,打仗不贵武官管,还是要归真正的军官来管。实际上永庆改制的苗头,在嘉靖年开始就已经能看到了。”
“啊是兵备道的那些?”
“诶,很好很好,商天君你书没白念,你已经可以从教科书上的蛛丝马迹中看出历史的进程了——我们那时候从兵备道这个渠道开始,不分出身地选拔了一大批专业军官。从那之后军官不需要出身,只要能打就行。这样一来,对兵籍的管理、功勋和封赏,就和真正的战斗指挥区分开来了。”
“那现在,我们岂不是又要改一次?”
李都督点了点头:“这可真的是上下五千年都未有之大变,恐怕只有传说中的上古三代才和现在一样,有仙人在人群中行走。”
“所以天子什么时候回来啊?李都督。这活我可干不了。我只能管管天庭的事,朝廷的事我真的没有办法。我连到底有哪些人要注意都不知道,我根本不认识他们。”
“这个.我觉着,到关键的时候天子应该会回来的。不过商天君你也不妨说说自己的意见。”
“哈?这是我能说的?”
“那翰林院议政的翰林们也比你大不了几岁嘛,后座议员也比你大不了几岁。让年轻人多说两句是我们的传统。”
“为什么?”商洛诧异道,“难道不是应该让更有水准的人发言?”
“唉~~”李都督摆了摆手,“这叫‘贵人语迟’。先让小年轻来发言,这样老头子们就可以总结了。所以我们开会的时候,都是让年轻人先说话,老头子先听着。之后说老头们要是有的说就说,没有就总结一下。你想,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聪明人?真正的急智又有几个人有?但是你给老头们多思考一会儿,再让小年轻们多给点意见,那最后的发言往往也更加稳妥。你看,这样老头子们有了面子,年轻人有了里子,将来年纪越来越大,发言也顺次往后排,又有新的小年轻在前面发言。人呐,就这么一步步成长起来了。”
“啊这.合着你们是打算看我出洋相是吧?”
“出洋相是年轻人的特权,大家都爱看。年纪大了再出洋相,那可就没救了——再说,你都还没发言,你怎么知道自己会出洋相呢?当年张太岳,张神童也是小小年纪就和朝中大员们坐而论道。商天君,你要自信一点。最先发言的优势就是最先锁定话题,最早推进议程。”
“那我说说我的意见?”商洛问道。他本来不打算直接发表意见的,但这位“老前辈”既然这么鼓励自己,那他确实准备说两句。
“嗯嗯。”李都督摊手道,“我想听听,你对这场战争带来的后果有什么看法——趁着还没开始打,我们还有决定这次战争的走向的机会。战争本身也是一次演出,我们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最终也会成为所有人讨论和决策的依据。所以我们俩在这里商量的事,非常重要,这也是只有开打之前才能做的事。等打起来之后,许多事再想做也做不了了。”
“啊这就是为什么李都督你要见我是吧?”
“其实今天只是打算和你碰个面,定一下最开始的方略。没想到你叫来傅将军直接把倭军的先锋全灭,那现在不开会就没时间开会了。所以,我才想问问你的意见。你,想给大家呈现什么样的信息?”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人。”商洛说着,抬头看了李都督一眼。
“嗯,不错。正确而无用的废话,你已经很会说贵人语迟时要说的话了。”
【啧,怪不得之前说这老头脾气好,这脾气确实好】
“不过我确实是在夸你。因为‘说法’也很重要。”李都督又补充了一句,“千样人有万种情,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基于自己经历,意见是不可能均匀地传达到所有人那里。所以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说法’,一个‘提纲’,这样才能把你的意思准确地传达出去。”
“李都督你在教我做事啊!”商洛惊叹道,“还是第一次有人教我!”
“你这不是我的小校友嘛,所以给你说说我这么些年办事的经验。我们国子监出身的人不多,互相照顾一下是应该的。所以你这个提纲就是在说‘人很重要’是吧?那么首先你要定义一下,‘什么是人’。”
“啊这个也是要考虑的是吧?”
“这世上没有什么概念是与生俱来的,所有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定义。所以你得先定义什么是人——具体来说,王师里面有哪些人是重要的,哪些人是不重要的?你得确定什么不能做,才能确定什么能做。”
“我认为‘国人’才是需要关注的。其他各国有自己的朝廷在管着,我们只管自己人就好。”
“那你这个范围就很明确了。你要把几乎全部的王师都给保下来吗?嗯,到时候大家都会感谢你的。这是好事,但好事可不好做。但你要是能做成了,你就能成为‘好人’。一定,会有很多人记着你的好。将来有机会,他们也会报答你。因为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天下正需要商天君,还有傅将军这样的好人。”
第1121章 李都督
“话说回来,有件事我还是想向李都督请教。”
“诶。”都督李胤昌摆了摆手,“没必要叫我都督,现在不是工作不用谈职务,叫我老学长就可以了。”
“我管您叫学长,那我之后见了钱阁老总不能管他叫校长吧?”
“我是叫老班长的,虽然他和差了好几届,在国子监的时候也不太熟,不过姑且在学校里互相见过面——再说,我不是和你客套。将来商天君你迟早要站到比我高的地方,现在叫我一声学长,是你给我面子,不是你给我面子。”
“可是,我这不是敬重李都督你的职。我这人一定会尊重年高有德的老人家。”
“那你想,我确实是比你大五十岁,是你年龄的四五倍是吧?但等咱们飞升了,等你到了100岁,我有150岁的时候,我的年龄就只有你的1.5倍。500年之后,我们的年龄就只差10%了。从这个尺度来看,将来在你面前也算不得真正的‘老人家’。”
【你们这的老头子怎么都是哲学大师啊!为什么罗马人没这个水准?】
“啊那我就叫一声,前辈?”
“这倒是也行。我听说你管傅将军叫这个,虽然我的军职比他高,但军职在修为面前也都是浮云。天上的浮云一会变成白衣,一会儿变成苍狗。只有金丹之道才能长久。你能这么叫,倒是给了我好大的面子——所以,你想为什么就问吧。没什么不能回答的。”
“虽然还有许多和北庭有关的问题想问,但我眼下还是想问问和我们的任务关系最大的问题——我想问,琉球在朝贡国中的地位,为什么是‘万国津梁’呢?”
“因为琉球是第一岛链的看门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看门人?看谁?”
“朝鲜。以及其他。琉球的存在可以封锁住第一岛链内外之间的沟通,使得朝鲜作为第一大朝贡国失去了任何外交自主性,因为他们和外界的任何联系都必然要从地理上经过琉球的控制区。从外到内也是。
“有些事,朝廷不方便做。毕竟,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朝廷有时候确实是得装聋作哑,但不好总是装聋作哑。这个时候,琉球可以以‘朝贡国’的身份来劝阻其他的朝贡国,这是我们最早的警告。琉球的警告失效,接下来要上门的就是天朝的使节了。”
“原来是这样吗?!原来琉球在朝贡体系里面,是起到这样的作用的?”
“琉球和所有人都有关系,所以也能和所有人搭上关系。琉球被特许拥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不受‘凡在人臣,义无外交’的限制。朝鲜的外交权限仅限于通信使这样的短期职务,而琉球可以自行对外派驻常驻使节——这就是万国津梁的含义。”
说着,他想了想:“看起来这份特权似乎是给了龙宫。倒也好,我也一直很困惑为什么琉球能把活干得这么漂亮,因为琉球王看起来并不那么有能。如果是龙宫在替他们办差,那这就很合理了。”
“那么我们飞升之后,琉球应该怎么办?”
“嗯,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你觉得琉球人算不算‘自己人’了。”
“这还真是难以处理.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有人想要来求取仙道,我们姑且不拒绝。如果他有仙缘,那么自然也能学会。但另一方面,我们就不把仙道主动传播过去了。琉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尊重琉球人自己的选择。琉球人可以以个体为单位,独自来天庭寻找自己的仙缘。”
“嗯”李胤昌点了点头,“怪不得天子愿意把朝廷交给你来管着。原来你比天子还要慎重些,你都快和内阁里的保守派一样保守了。”
“那是不是那种,‘觉得别人太保守’的保守派?”
“那是,我们的激进派也是觉得别人不够激进的激进派。我们内部并无天大的矛盾,因为天下足够大,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实现自己的追求,没必要去强迫别人听自己的意见。以及最重要的——
“作为科举共和制中脱颖而出的做学问的人,我们更相信科学的论证和实验。虽然现在除了文阁老这样的少数人之外,我们已经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了。但比起空谈,我们依旧更相信证据。如果谈不拢,我们就去各自找证据。”
“那我说话岂不是等于没说?”
“那是。”李胤昌点头道,“所以我让你放心说。反正开选题会嘛,就是得集思广益,用不着考虑研究前景之类。文老头儿和你说过吗?没到研究生这一级,你写论文的时候没必要太考虑‘研究前景’这种事。因为所谓的‘研究前景’是用来要经费的,还没到立项这个环节,你没必要管。写论文不用管研究前景,这同样也是年轻人的特权。开口说,反正也不立项。”
【好家伙我说怎么他这么大方,让你‘畅所欲言’,原来说话根本就不顶用,坐下来开会也没用,要拿有说服力的证据出来才行啊.】
“不过话说回来。”李胤昌也补充道,“如果你能拿出来证据,内阁里的各位都很好说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把自己的个人偏好和个体经验先悬置出来了。大多时候,理性远比情绪重要。”
“那少部分时候呢?他们什么时候会变得不好说话?”
“你要是动了他们的一亩三分地,那他们自然就不好说话了——我看,商天君你马上要把这里的事告知给内阁?”
“是的。就算不去内阁参会,我至少也要对文阁老本人说明。天子虽说让我‘过问’下朝廷的事,但我没必要显得那么咄咄逼人。”
“诶。”李胤昌点了点头,“他们也没主动找你去吧?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拖着没入阁。他们叫我许多次了,我的意思是:要么你给我挂督师衔,让我在前线入阁,让我用电报和电话开会。要么就别让我去奉天殿里坐着,我没那闲工夫。”
第1122章 内阁的事务
“啊这,您老的意思是,内阁里的事是浪费时间?”
“我可没这么说啊。我的意思是,内阁其实决定不了任何事。因为所有的事要落实下去必然要涉及到具体细节,而内阁的阁臣们不可能亲自去调查,那也就不可能落实到每一条细节,只能就原则问题进行讨论——那原则问题我拍电报参会不就好了嘛,非要我本人去做什么呢。”
“难道这就是为什么国子监一直没有人入阁?”
“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忙。这主要是还是都察院内部的问题——这和我们的行动没有关系,等回头你去内阁开会之前我再和你说。眼下你要注意的是:我不建议你直接去内阁参会。我建议你只和文阁老联系就可以。”
“啊?为什么?”
“因为你不去参会,他们就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他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就不知道你错在哪里。他们不能定义你,自然就不知道你哪里有问题了。吾闻:民无能名,曰神。”
【我的天,维多利亚应该好好听听这句话。她这家伙什么会都去,依旧不能被满足,我看就是她去得太多了。唉,可惜他还没醒。】
“那,老前辈,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最重要的当然是把徐福给抓到。只要抓到徐福,那你不管做什么都有你的道理——不过你要是迟迟抓不到徐福,那许多人可能就会对你的‘地位’有些微词。”
“地位?可我明明什么事都没管过啊。”
“内阁知道,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知道。内阁知道你什么都没管,其他人可不知道你‘商天君’做了什么。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只要你展现出你是个有能的人,那么自然可以屏退一切非议——这也是科举共和的本质。惟精惟一,止于至善。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你其实没必要想那么多。”
“啊”商洛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你之前有些迷茫是吧?你担心自己不能获得认可,你担心自己所做的事会不会让所有人的生活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我说,你其实不用担心。第一,你目前其实还没办法从根本上,彻底地,做出不可挽回的影响。你还年轻,你永远都还有时间。第二,只有你自己足够优秀,你的决定最有说服力。”
“那我岂不是把这里的事情做得漂亮一点,甚至还得‘表演’一下?”
“咳”李胤昌咳嗽了一声,“有没有人告诉你,文章的标题很重要。同一个话题,用不同的标题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你知道要怎么增加文章的引用率吗?醒目的标题当然是很重要的。”
“标题我当然知道,但是标题怎么加呢?要表达‘震惊’吗?”
“我们一般会在文章中是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格式挺常见的。主标题负责文艺化表达,后者则介绍内容和切入点。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要写一本有关‘巴厘岛土著社会结构的多层曼陀罗中的社群交互仪式’的内容,这一听起来就很枯燥。那你怎么办?你要提炼出一个凝练的,有传播性的表达作为主标题,然后用副标题来介绍更具体的内容。你应该写的是——
“《剧场国家:巴厘岛的庆典与政治秩序》。其中‘剧场国家’这个主标题用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后者才是你要介绍的东西。”
“原来是这样!所以,确实得‘适当’地表演一下是吧?”
“诶。”李胤昌点头道,“炖鸡汤的时候,虽然鸡汤本身已经很鲜了,但是如果你稍微加一点盐的话,鲜味就能进一步提炼出来了——要不然,十万天兵打孙悟空,为什么要敲锣打鼓呢?节目效果也是很重要的。”
【我感觉,他好像教了你什么很厉害的东西.他在教你要怎么事倍功半地说服别人。】
“明白了,这下彻底明白了。那这次灭杀倭军水师的策略,您怎么看?”
“这动静还是不够大——我的意思是,虽然场面似乎很大,但你没有拍摄下来给大家看。而且傅将军打得太快了吧?三下五除二就打完了。前后没有铺垫,缺乏仪式感,并没有能够彻底地传达朝廷的天威。打起来也只有流血,也没有爆炸。所以你应该来点铺垫,比如在傅将军出动之前,就先用天雷渲染一下氛围。我们后面的行动是.”
他想了想:“看起来,后面一步我们应该直接去江户了。商天君,你对这‘节目效果’有什么想法?”
“要这么说的话.嘿,还别说,还真别说。我有办法了,我可以搞个大动静。总之,还要来点爆炸是吧?”
“对啦。动静越大越好,爆炸越大越好。最好是从心理上一下子就击垮整个江户,这样不止可以增加你的威望,对我们的行动也是大有裨益的。”
“那我的办法就很清晰了——就像恐怖片一样,如果要施加压力,应该要从一开始就渲染恐怖的气氛。现在倭国的异变并没有让所有人知道,受限于消息的传播,他们也不知道天下正在大变。那么既然这样,我们就得让他们知道知道,天下正在大变。法厄同。”
他拿出了电话:“你进来一下,把日神之矛拿去,然后启动一下灯塔。传送‘塔罗斯’,是这个步骤吧?”
——九州岛最南端,萨摩藩的鹿儿岛市。海边的人群都惊愕地望向天边:
巨人,正踏着海水而来。海水只能淹没到巨人的腰部,而仅仅是露出腰部的巨人就已经通天彻地。随着巨人的靠近,巨人露出水面的部分也逐渐升高,几乎要高到云层之上。
而在巨人的背后,是遮天蔽日的黑云。黑云中有雷光闪动,有龙影在雷暴中翻腾。巨人每前进一步,黑色的雷暴就往前蔓延一分。
站在塔罗斯肩膀上,商洛望着前方:“嗯,果然巨灵神只要够大就好了。巨灵神的属性就是大。以青铜巨人塔罗斯的巨身加上蜃气的辅助,就呈现出了顶天立地的巨灵神。”
【龙王让你们走快一点。你走路的动作和模型移动的速度不匹配,开始在地上打滑了。】
第1123章 蜃气的虚构
巨像靠近了海岸,乌云已经后发先至。鹿儿岛的上空已经被乌云笼罩,商洛站在巨灵神的肩膀上往前看——虽然因为体积实在太大,蜃气不方便和本体进行同步,但蜃气制造的空白体积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话说这蜃气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商洛用脚往下踩了踩,青铜巨像塔罗斯现在穿着量身定制的门神似的装饰用铠甲。被蜃气等比例放大到“法天象地”似的尺寸之后,这套铠甲的触感竟然还是没有变化。
有趣的是,这等比例的放大竟然相当智能。放大的只是体积,而不是“纹理”。铠甲上用来装饰的花绫,竟然还保持着正常织物的结构,丝线本身并没有跟着体积一起放大,让铠甲上的装饰性面料依旧保持了原先的精致造型。
不过遗憾的是除了大之外就没有什么用了。
如果这时候从海底观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巨灵神”留下的脚印非常浅。因为虽然体积放大了,但多出来的这部分只是空白体积,并没有产生相应的重量,导致整体密度还变轻了。
所幸原先的青铜巨人卡洛斯相当沉重,这才没让“法天象地”状态下的巨灵神在海水里漂浮起来。
【其实我算过,现在只有小腿在水里,所以能踩住。如果躺水里的话就漂起来了哦。】
“你不要说的和澡堂里有大金链子浮起来一样啊!话说乙姬那个为什么很重?”
【龙王说主要是因为蜃女的数量不够多,所以暂时无法调拨足够的蜃气,所以只能先模拟体积——再说,这不是你要求的吗,只要够大就行了。巨灵神的属性就是‘大’。】
“倒是也行吧.你和塔罗斯说一声,让他尽量和模型的动作契合一点。我估摸着,差别越大就越是会消耗蜃气。”
商洛看了看四周——这周围一副腾云驾雾的样子,竟有五色的祥光瑞霭。但那不是商洛特意制造的,是无法被巨大身形约束的蜃气自己逸散出来的结果。
“我怎么感觉自己其实是站在个气球上.”
【这得多亏罗马造物的底子好,要不然这气球还吹不了这么大呢。有气球就不错了,至少体积够大。】
“这蜃气还真是危险的东西啊。”
商洛大概已经看出来了。龙宫的种种造物虽然都和变戏法差不多,但其力量的根源——蜃气,却有着有趣的潜能。
这世上人人都可以是草台班子,人人都在伪装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就连朝中的大员们,他们心中也装着个诸葛亮。和诸葛孔明比起来,谁都像是草台班子。
上一篇:人在音乐番,但是万事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