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第261章

作者:鲤鲤鱼仙人

  “所以邪修的路子其实也挺诱人啊.”朱先烯摇了摇头,“归根到底,道有阴阳两面。正道是道,邪道也是道。也没人说邪道就不能飞升,也没人说积累功德的正道就一定能飞升。毕竟,就算是正道,谁手上不拘灵遣将呢。”

第640章 伏尔甘核心

  他望向商洛:“所以,这个就交给你了,商洛。钥匙拿去吧,然后给你的伏尔甘核心上好发条。”

  商洛接过了钥匙。

  他看着朱先烯:“话说.师兄,我们是正道吗?还是别的什么?”

  “只有这一点我是很确定的。”朱先烯正色道,“我们的道,无关正邪。长江水清,黄河水浊,这儿这都是滋养亿兆黎民的命脉。我们只能不因江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黄河水浊而偏废。所以,正也好,邪也好,都与我们无关。作为天庭,我们要做的是允执阙中,宁和阴阳,这是天道。】

  嗡——

  磬声响了。一句不言自明的“好圣孙”就蕴含其中。

  “嗯”商洛点了点头,“既然一切都是为了天道,那就用吧。偶尔做一做坏人也不错。毕竟,朝廷不是为了做好人才诞生的。如果从大禹治水开始算,我们的朝廷从诞生开始就背负着一个使命——团结我们所有人,去面对独立个体无法解决问题。在大禹时代,是漫流的洪水。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便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要抵抗的,是孔子也是望川而叹的时间。”

  “你觉得,我们能算是大禹那一辈的人吗?”

  “哈。”商洛笑道,“那首诗怎么念的来着: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大禹也没那么难学嘛,不搞水殿龙舟的隋炀帝就行了。说到底,大禹也是人,没什么不能学的。追比古贤者,本来就是礼的根源吧。”

  “好好好,那我们也来做一回上古贤王。咱们都赶上了好时候,也贤得是时候啊~~”

  “那我就,拿回去用了?”

  “嗯嗯。”朱先烯点头道,“话说,伱打算怎么用来着?”

  “怎么想都应该先用来做那个吧。”

  从金拱门那下了班,法厄同准时出现在了门口。进门前她看了邮箱,拿了一张单子,扫了一眼,又叹了口气。

  “商洛,你看看这”她进门一看,整个人都傻了。

  屋子里所有的灯都开着。电视也开着,洗衣和电饭煲、烤箱,都开着。电热取暖器也开着,现时还不是很冷,但屋子里的温度已升到了可以穿短袖的地步了。

  沙发上躺着的商洛正侧脸看着电视,电视里的小人儿们正在播报新闻。

  “干嘛?有事吗?”刚才法厄同喊了他一声,他抬头回了一句。

  “电啊.你以后不能这么用电了。刚才供电局的单子送了过来,说本区的实验性供电已经结束了,马上要来给每家每户安电表,从此以后要收电费了。这个电费好贵啊!照你这个用法,每月搞不好要用掉八九百个钱,乃至一千多个钱的电费啊!”

  “不要紧,不要紧。”商洛摆了摆手,“我们家不装电表了。”

  “你打算返祖了?”

  “啧。”他指了指那边的桌上,“自己看。”

  “什么东西?一个座钟?”

  一台座钟摆在桌上。典型的罗马风格,那是一台写字人钟,是很常见的礼品。只要上发条,上面的钟构人偶就能写出预先编定好的字样。但这台写字人钟格外精美,一看就不是随随便便能在礼品店买到的,而是国礼一级。底座上还刻着金色的花押。

  法厄同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标志。那是维多利亚皇帝的父亲:巴列奥略-伊苏里亚王朝的阿加索克勒斯皇帝的纹章,是维多利亚的父亲送给朱先烯的国礼。而那个座钟的机匣里面,就盛放着

  “那是.欧米伽级的伏尔甘核心!!!这东西怎么动起来了!怎么动起来了!等下,你拿来接入家庭用电吗!你用它来蒸窝窝头???”

  “怎么不行啊?”

  “这东西是国宝啊!是国宝!而且伏尔甘核心很危险!目前这种级别的伏尔甘核心都用在军用用途上,整个罗马帝国都没有几个。你怎么就拿来蒸窝头?”

  “那我应该找个祭坛供奉起来再蒸窝窝头喽?”

  “等下.诶!等下!这个用法不对!”她的眼神聚焦到了那个写字人钟上,上面的钟构人偶也看向了她。超越了其机械结构的限制,那人偶的脖子扭转到了足以和她对视的角度,直勾勾地看着法厄同的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法厄同把手上买的粮食放下,几步上前,从桌布上随便拽了一条黑色的布条,蒙住了人偶的眼睛。

  “呼,好了.”

  “这个钟要这么用的?”

  

  “本来可以不用。但是以防万一,还是得把上面那台钟构人偶的眼睛蒙上,不要让它动起来。这种东西很危险,怎么能当做礼物随便送过来呢。”

  “好家伙,你这说得有点瘆人啊!”

  “道长,你还怕这个?怕你就不要上发条啊。是你自己要拿出来用的。”

  “啧,要不要上个什么阵法?或者,那个伏尔甘核心能不能拆出来用?”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那上面的人偶也很重要.我把它的眼睛遮住,只是想让它目不斜视,不要看不该看的东西。使用的时候,上面那台人偶是少不了的,因为你得通过那台人偶来下达指令。嗯”

  法厄同叉着腰站在旁边:“这个东西,怎么想都有些危险啊.你确定要用吗?要不要让维多利亚再给你置换个别的东西?比如换点钱可以。”

  “她又不是回收礼品的。再说,这玩意儿是让雷部拿来办公用的,不算是我的私人财产。我也不好把这样的国礼随意处置。拿来进行实验,并且为大计划提供助力,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你指的助力就是蒸窝窝头?”

  “啧,让我保持工作状态也是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起这个,你还是先抬下脚,你踩到电线了。回头我们把这里的电线给捋一捋,把电线整理一下。然后.我想想,看看能不能把这玩意儿背在身上。对了,考试的时候可以带座钟去吗?可以吧?可以的吧?”

第641章 秀才

  下午四点,完成了最后一科的“理学综合”科目,商洛从考场里头走了出来。今天不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只是童试,那个更重要的考试还得过几天。

  他运气不错,之前分配的考场就在本校,所以不用大清早就赶到各种犄角旮旯的考场去“赶考”。

  童试是选拔秀才的考试——虽然说是“选拔”,但应届生的通过率在85%以上,在两京或者福建、湖广这样擅长考试的地方,通过率往往可以达到90%以上。

  毕竟考试的内容以高中生的水准来说相当简单,因为其实只是初中的知识点而已。

  但虽然简单,这考试的意义很重要。因为考中了秀才,才能被视为“士人”的一部分。这非常重要,大明律中有大量的,从唐律中延续下来的古代法律,其中严格区别了士人和民人各自的政治待遇。

  这在洪武年这样的国朝草创的时期并没有产生什么问题,因为那时甚至还不是近代早期,说是“古代”都很很合适。以古时的伦理来说,区隔士人和民人是合理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进入现代之后,这样的法律随着城市的扩大而显得并不适当。

  尤其是,当朝廷免除所有徭役,并且税基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许多用来约束农民的法律就变得完全没有必要了。那反而会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本来就并不高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在好几代人之前,一个关键性的改革从内阁里发了出来:秀才考试的通过率被大大提高了。从一开始的10%,逐渐提升到现在的接近90%。一年考不过去的也可以继续考,直到考上为止。只要考上秀才,就可以直接按照士人的待遇来办。

  这样在不需要大规模修改法律的情况下,就可以让治理方式与当时因为工业化而急剧膨胀的新思潮相适应。因为在设定上,秀才天然就有许多特权。比如秀才可以无条件从户口所在地领取一笔津贴;秀才可以直接给县衙递帖子;秀才作为士人可以见官不跪;秀才不能施以肉刑;秀才可以穿士人的服装等等。

  这些要是一条一条修法,那简直是倒反天罡,孝陵都得冒黑烟。但经过这么一道折衷,所有人都舒服了。而且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给绝不大部分人都授予秀才的学位也符合了历史的进程。

  只要人人都是士人,男女老少人均都是秀才,那封建礼法就吃不到人了——至少不那么容易像古代那些“升斗小民”一样被吃掉。

  不过,这是考得上的情况——如果考不上,虽然只有很小的概率考不上,那问题就大了。

  “哈。”商洛考场出来,摇了摇头,“也算是了了一桩事,虽然本身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话说,要是没考上会怎么样?】

  “没考上那乐子就大了!没考上的人,恐怕连单独立户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跟着家长。由此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财产是按照家庭而不是个人来算的,无权自己开门立户的话,连基本的社会活动都会成问题。毕竟科举共和,科举共和,科举的第一步都做不到,连做人都难了。”

  【好家伙那是哪些人还不是秀才的?】

  “犯了罪被剥夺功名的。那些人会被遣送到濠州去.想想也是惨,那等于开除人籍。还有就是本来就没有人籍的蛮夷,不是国人的话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再者就是,实在是真的考不过去的哪些,有精神残疾的人,这些人是真正被这个体系挡在外面的。”

  【这倒也没什么吧,反正本来就是要跟着家长生活的。】

  “确实呢但是考虑到极少数情况,比如严重的读写障碍。有读写障碍的人其实不少,但严重到可以被判定为失读症的人并不多,这些人智力正常但就是没有办法参加考试,这就要了命了。这种情况虽然是罕见的极少数,但以亿兆人的规模来看,依旧有成千上万人受困于此。我那天听说,朝廷打算直接开口头答题的考场。啧”

  他摇了摇头:“马上世界又要往上迈出一步啊。”

  忽然,电话响了。

  “考完了吗?”朱先烯在电话里问,“感觉如何?”

  “你这电话打得还真是应景我刚好在想这件事。没碰到之前其实没什么,但等我自己通过了之后才想起来。现在我们是以初中级别的‘秀才考试’来颁发士人的资格是吧?但总有些‘自然落榜率’,有些人就是考不上。”

  “这个数字是4.21%。”朱先烯答道,“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也在一直想办法缩小这个数字,义务教育已经尽可能普及到了所有的地方,现在连云贵的深山都能提供完整的义务教育——当然我们借机搞了新一轮改土归流,那是另外的事了。但是,你也意识到了吧?我们这个基于科举共和制的社会,将来恐怕也提升到修真共和制。将来不是练气士的,恐怕很难跟上别人的节奏。”

  “嗯”

  “所以,对此有个预估吗?自然落榜率是自然贫困率一样,是自然规律,我们只能想办法缩减,没有办法让这个数字消失,这本身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能修仙的人太少,我们的社会恐怕又会回到近代早期,乃至于古代的解构。”

  “话说。”商洛问道,“古时候,全国多少秀才来着?”

  

  商洛打算用秀才的比例来衡量一下练气士的规模是否适当。毕竟再差也不过回到洪武年,倒也不是不行。真搞成魏晋南北朝的门阀的修仙派阀就完蛋了。

  “我这么说吧,那时候每年录取的秀才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乃至两万分之一,比现在录取的博士的比例还要少,现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就只有几十万,差不多就是近代早期秀才的比例。”

  “好家伙,原来当年科举第一步的秀才,已经和现在被录取为博士生一样困难了吗?”

第642章 考试

  “确实如此。所以范进中举这种事现在看起来既离谱,也并不离谱。离谱的是,现在很难想象过去竟然只会在如此窄小的范围内授予特权——许多权利是现在的基本公民权了。不离谱的是,我们也不是外地人,过去是什么样大家看历史书也知道。只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回望过去,确实会有些感慨良多。”

  “那要是成为练气士的比率不够高的话.”

  朱先烯接道:“就会出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甚至可能会完全撕裂我们这个金瓯无缺的大同世界。所以虽然一开始比率可以低一点,但是也不能太低。”

  “师兄你觉得多少合适?”

  “至少从一开始,至少有30%的人要可以成为练气士——也就是尽量保证一家一个。只要一家一个,那问题就不大。我们推广秀才考试的时候,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一开始先确保一家一个秀才,一家里至少有个人能出头,然后再慢慢拓宽看来。但是我从丹学研究者的角度出发,现在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你指的是,灵气?”

  “没错。没错,哪怕我们采集到了月球的灵石,以我的角度来看恐怕也很难让10%的人顺利地达到练气士的层次——能和秀才一样,一两万人里面出一个就谢天谢地了,这已经高得离谱了。毕竟这可是练气士啊,可是得道高人,可以用法术的。”

  “那么,瓶颈在哪呢?”

  朱先烯答道:“首先是产量。也就是之前说的,我们没有办法在一开始就不限量地供应灵气——这就好比,当年我们也没有办法一开始就对所有人开放士人的特权一样。现在人人有功名的情况,是我们持之以恒努力了百多年的结果。虽然净土为所有人在时间上提供了终极的慰藉,让所有人知道自己迟早都有机会,但中间毕竟有一个时间差。”

  说着,他的问道:“我就一直很奇怪,你们那边是怎么做到十几亿练气士的?”

  “不是,都说了那不是练气士,我们只是有手机。”

  “可以用灵器就算是练气士了。但这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可以用‘手机’这样厉害的设备?那可是集成了运算能力的远程通讯设备。”

  “因为基建啊。”商洛答道,“我们哪里到处都有信号基站,信息使用费并不贵。然后手机这种东西,我们可以自己造。芯片无非就是挖沙子而已,只是挖沙子而已。以我们的工业化水准,想做到这些轻而易举。”

  “啊”朱先烯叹了口气,“看来想要追比仲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所以伱想到了体修的路线是吗?”

  “体修,是可以这么叫,叫器修也可以。但本质上只是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准。现在不也是吗?以往家里得有个洗衣的奴仆才能自动洗衣服——这就有两点:首先至少得能雇得其奴仆,其次得有人来当奴仆。但现在不需要了,现在人人都可以买一台洗衣机回家。只要通上电,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时间之外让衣服自动洗好。”

  “这个你有数是吧?”

  “没问题。今天的考试,我其实小小地试了一下。咳虽然在如此基础的考试中施展法术,有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但使用的效果确实很好。我没有锻炼过神识,但我的神识现在已经和韩行知这样的玄修比较了。虽然只是看起来是这样,但至少能用。”

  “那么,展望一下将来呢?”

  “你看。所谓练气士,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可以使用法术或者法器是吧。就从我一开始就在办的事来说:飞信牌其实未必需要练气士才能用。使用技术手段,可以让普通人也能很容易地接入灵网之中,和练气士在同一个平台进行交流,这很重要。就还是拿洗衣的奴仆来说——”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即使是没有洗衣机,也总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洗衣的奴仆让衣服自动洗好。即使是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机,也总有人可以把戏班子叫到家里来演戏。即使是没有论坛,也总有人可以请一群请客到家里来陪自己聊天。但是,这些全都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答道。想要找清客陪聊不行,但找几个网友陪自己扯淡还是挺容易的,互相解闷嘛。”

  “那倒是倒是也行。”朱先烯点头道,“我为什么隔着电话对你点头,好像你真的能看到似的.但如果能保证信息畅通,这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问题。但还有些别的问题,比如使用法器的便利呢?”

  “这个应该都一样。也可以凭着天乙贵人来做到——这个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天乙贵人可以作为超凡世界和凡人之间的中介,就像洗衣机似的。”

  “那么,还有最后的问题了,就是寿命。”朱先烯答道,“练气士虽然不能像天人一样长生,但活到人类的自然寿命上限并不难。这个,可以做到吗?”

  “凭借技术手段应该,可以做到。而且这个可以往上考虑一下:真正威胁到人类生命的是重病和大病,而重病的大病不是每天都会发生,所以不需要给每人每天都备着。它们可以高屋建瓴地来解决——让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对迈入练气士,乃至更高境界的医生来说,凡人的疾病并不困难。”

  “啊,这个确实。”朱先烯点头道,“现在难以解决的,在手术中如何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医学难题,其实在我这里靠一颗丹就能解决的,就是你们经常吃的那些。如果练气士的数量比现在提升一个数量级,让丹修的数量也提升一个数量级,那这些问题全都不难解决嗯,确实不难。”

  

  他琢磨着:“我其实有很多方法能够解决现在的许多重大病症,我解决不了的才是少数。如果有10个我,100个我的话,1000个我的话,京城这里差不多就完事了。就当开专家门诊嘛.可以,可以,这事能办。”

第643章 任务

  考完试回去,法厄同正坐在沙发上——洗衣机开着,电饭煲开着,烤箱开着,电视开着,点灯开着。她已经接受了这一现状,开始使用无限的家用电了。

  “怎么样了?”坐直了些,但整个人还是靠在沙发上。

  “这能怎么样。最基础的考试科目,不只是初中的题目,而且还是很简单的初中题目,问得非常浅显。选择题基本都是三长一短,或者三短一长的解构,很少有误导选项。而数学题不会给你绕超过两个弯。要不是可能超纲,其实让初二上学期的学生来做,差不多就能拿到很高的分数了。”

  “啊”法厄同摇了摇头,“我在想我是不是算是蛮夷。这考试我根本就没权力参加.”

  “罗马人不算蛮夷,不过我们没打算给罗马人在体系里面留下位置,所以你在这里举步维艰——毕竟罗马人有自己的去处,没必要来我们这闲逛。诶对了。”

  他看了看法厄同:“我看你平时都很忙啊,今天怎么有空看电视?”

  “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其实本来所有的活都有家用电气,我有时候只是觉得衣服用洗衣机可能洗不干净什么的主要是我自己的衣服。因为伱的衣服一般随便过过水就行,一般不用洗。但是现在电量是无限的,我都不需要手洗了,根本就没必要。一遍洗不干净打不了再洗一遍,反正电费不要钱。”

  法厄同已经进入了茫然的状态。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因为她能做的不比一台洗衣机,或者一台电饭煲更多。

  “现在只有扫地的活不会被替代。但是我每天都清扫,你身上又不掉灰,这里其实干净得不得了。我本来打算拿个扫帚装装样子,但索性靠在这看电视了。商洛先生——这简直是智械危机啊!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冷静.冷静其实你什么都不做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