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第237章

作者:鲤鲤鱼仙人

  【但是。】阿波罗尼娅提醒道,【这其实和我们目前使用的油品有关。国姓提供的油品相当不错,但这种高品质原油恐怕也不能不限量的供应】

  “话说,这真的是高品质吗?”

  【啊怎么说呢】阿波罗尼娅寻思了一下,【其实就燃料的角度来说,元比特多等于浊气多,反而是作为燃料的品质比较差劲的原油,在这里更适合用来供应元比特。像中东地区打出来的几个油井,好家伙,都不是黑的,是黄的,稍微提炼一下可以直接让燃料来烧的,那个就太清了。得是浊油才行。】

  “那这世上是好油多还是坏油多?”

  【嗯相对来说,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符合我们标准的油也不是特别多。如果这一波次的高品质原油消耗掉的话,每升的元比特可能会从8万下跌到4万。也有可能只有五六千,底线的一般就是五六千。】

  “好家伙,如果是五六千的话,成本就会”

  【没错,油钱的消耗可能会上升10倍。综合成本可能会从一天30个钱,上升到一天500个钱。】

  “那也还是不怎么贵?”

  

  【嗯】阿波罗尼娅琢磨了一下,【其实我们之前在讨论耗油的时候,包括我们整个社会的耗油量,其实并不是按照单人来计算的。就比如汽车烧油作为燃料,一辆车可以搭载好几个人,比如一辆公共汽车可以搭载几十个人。而现在来算的耗油量,就相当于私家车,而且是家里面每个人,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到几个孩子全部都开自己的车。这情况是不一样的。】

  “等下,我们现在采购起来比较便宜,其实算是捡漏的了是吧?”

  【是的。从成本上来算,我们现在其实是捡了旧有原油体系的漏,因为旧体系里面这种油并不值钱,我们也可以借助旧的体系来运输油。但是,我们的使用量其实特别大,特别特别大。因为谁家里用车,也不会家里8口人出行的时候开8辆车,那除非是这家人真的喜欢车。考虑到这样的消耗,一旦我们开始推广普及‘净土’之后,耗油量恐怕会多到难以想象,对现有的运行体系本身就是个冲击。】

第576章 测试

  “也就是说,和运费有关是吧.”

  【嗯。翻阅史书,我觉得可能会变成类似过去‘盐政’的问题。盐,其本身的开采成本并不是很高,每个人用量也不是很大。但是和你们过往的许多问题一样——人太多了,人多了之后需求就会集中,就产生了长途运盐的需求。但长途运盐的开销很大,因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都要吃盐,每家每户都要吃盐,家里人口越多就吃盐越多。】

  “盐?”这么一类比,还真是很像。盐是维持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资——净土,在将来也有可能会变成这样。因为如果不使用净土,其实时间会比别人少很多。

  因为情况就摆在这里——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人人都花钱去买时间,而你不买的话,那你就亏了。

  “所以,问题还是要看法厄同这样的测试。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时间到底会不会同步消耗。”

  【这个其实可以基本肯定会如此。因为是本体进去的,所以在里面消耗多长时间,身体的时间也会同步推进。如果一个人全天待在里面,他恐怕会和下界的那些人一样,在现实时间的两三个月里就走完自己全部的人生。因为他一天就能烧掉自己一年的预期寿命。】

  “好家伙这其实真的是在买时间吗?”

  【我不少说。但至少在没有晋升为天人之前,大家的时间还是很宝贵的。即使是没有副作用,我也不建议伱把这个机制开放给所有人无限制地使用。否则某人离家出走一天,这个状态一年就过去了。士别三日,那就是三年。你们整个社会体系就会发生大的变动,可能一个离家出走十几二十天的小孩,回来的时候就比父母还要大了。】

  “好家伙,这其实还挺刺激的.”

  这么一琢磨,这确实是个不得不重视一下的问题。毕竟,这是时间。虽然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因果的顺序,时间依旧在从前往后地流动。但因为加速了,多出来了许多体感时间,这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机会和问题。

  “看来我们最好暂时不要开放全功能的净土。嗯,不过可以小规模的试用一下?给我们熟悉的人。另外,最好限制一下时间。你有什么方案吗?”

  【我建议从两个角度来限制。首先最重要的,从人身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因为毕竟是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里。其次,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考虑,因为这多出来的时间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运行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

  “那么.等法厄同出来吧。”

  法厄同出来了。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和进去的时候没有区别。但在里面,她已经度过了21天,三个星期,这时间和放一次寒假差不多了。

  “你还认得我吗?”

  “废话啊21天而已,就和出差差不多。嗯突然看到你的脸.”

  她伸出手,搁在商洛的脸上:“突然好想捏一下。你脸的手感还挺不错的。”

  “啧。”商洛抓着手腕,把她的手拿到旁边放开,“台词,说词。说说你自己的感受,别说我的。”

  “没有任何问题。看来我们之前规划的21天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我个人在体感上没有任何不适,生理和心理上都是。虽然还是有点点落差。这外面才过了一个多小时吧.”

  说着,她抽了抽鼻子:“你身上有别的味道。”

  “哈?”

  “有熊猫的味道。你去御苑找朱灵吃饭了吧。不是说我可以教你做嘛。”

  “能找别人吃饭我干嘛要自己做啊.”

  “拜托,你能不能不要和熊猫抢饭吃。你怎么不去夺笋呢。”

  “夺笋不太行,我打它还是它打我,彼此之间都划不来。不过.”他想了想:

  “吃窝头其实问题不大,朱灵说御苑的熊猫除了福福之外其实都不太爱吃窝头,吃多少完全看那些‘大爷’几天的心情,所以每次都剩很多。剩下来的都拿去喂隔壁大象了。我吃掉多余的部分也就是个净坛使者。”

  “啧,那你这不是抢了大象的粮食?”

  “纠正,是大象的点心而已,大象的粮食另外有定数,这几个窝头也就塞牙缝的点心。”

  虽然“纠正”了法厄同,但商洛还是放心地喝了口茶:“看你气色不错,身心好像都没什么大问题。”

  “接下来要加时,要进行耐久试验。”法厄同说道。

  “等下,这是不是太冒险了?试验下次来就好了,下次再准备。”

  “赶早不如赶巧。”法厄同回道,“与其等下次,不如趁我还在学习的劲头上,让我保持一些沉浸感。”

  “这种沉浸感可能会很危险。我们要预防的就是沉浸感。”

  

  “如果没有危险就不叫实验了。”

  “好吧.方案呢?还有风险控制怎么算?”

  “这次我打算直接在里面待42天,给你留出将近3个小时呢,你可以去和朱灵喝杯下午茶了。”

  “???”商洛愣了一下,“喂喂喂,你这21天好像有点问题啊,你确定42天出来不会变成大问题?”

  “就这么定吧,没问题。另外,技术指标上,阿波罗尼娅,你怎么看?”

  【我会监测你对元比特的用量。】阿波罗尼娅答道,【因为这整个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需要监测的指标就是元比特的使用量。因为你消耗大量元比特进入那个世界,实际上是‘超越者’的表现,因为神灵降临低位的世界虽然会有许多便利,但也要付出代价,因为神明是来去自如的,神明来自上界的异乡人。而如果你消耗的元比特突然降低了】

  “也就意味着,我开始沉溺入那个世界了,是吧?”

  【嗯。我看商洛说,他们那里的世界里有种叫做‘网瘾’的东西。在这里,可能会变得相当危险,因为那等于全身心地沉溺入那个加速的世界。但是.真的有网瘾的人其实没有那么多。但是你一次进去42天,还是太长了。安全起见,我会随时保持监控的。】

第577章 补习

  “说来,进去之前我倒是有些问题要请教你。我发现你们的课程和我看到的有许多不同啊”

  “比如呢?”

  “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在我们那里是作为治理哲学来是使用的。强调要对治理下的各方人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愚民政策,比如除了公民以外都不能读书。但是你们这里的解释好像不一样?”

  “啊对,确实不一样。”商洛点头道,“不过这个问题,恐怕是因为伱们没有更新教材。你们对这句话的了解是从什么时候建立的?”

  “通过历史上的人文交流吧。我知道这个句子里面,很多人都觉得孔子本人没有‘愚民’的意思,所以想方设法用各种方式来断句。我们是直接采用了愚民的意思,觉得可以用,但是你们这里好像用了别的写法?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是‘民可使迪之,不可使制之’。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更新了。”

  “更新?《论语》还能更新的吗?”

  “拜托,《论语》是人写的,又不是记载神明话语的经文,当然可以更新啊。现行《论语》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版本,某些字句看起来莫名其妙是因为版本不对。这句话更新,是因为你没看到?是因为泰和三年在湖北的郭店村发掘出了‘郭店楚简’,那里面有原装的《论语》,是来自战国中期的早期资料。所以根据更接近孔子时代的写法,这段论语被更新了——你不知道是吧?”

  “我们对震旦这边近几十年发生的事几乎没有人认知,只知道皇帝换了之类。”

  “那你复习到现代历史的时候就应该能找到这段了。现代历史比较靠后,也不怎么考,了解一下就好。”

  “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有两个通假字。由通迪,知通治。合起来意思是,民可以引导启迪,而不可以强迫——实际上‘郭店楚简’里面记载的原文更详实一些,是对这段的补充说明:民可使道之,不可使制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桀不谓其民必乱,而民有为乱矣。”

  “这意思是”

  “这里是拿夏桀来类比。夏桀就是以强制来虐民,而不启发开导,所以导致天下大乱,禹统失政,大禹建立的王朝就这么灭亡了。”

  “原来是如此所以为什么有通假字?”

  “我也不好说。不过之前我也和你说过,汉字有很多写法,只要人能明白的话随便你用哪一种写法。但这种写法,越是早期就越不统一。尤其是《论语》这种先秦文献,它处在汉字演化史的早期。许多字到后来直接分化成不同意思了,但在当时可以混用。所以.搁现在看来,其实就是字写错了,但你不能怪先秦古人,他们当时写的时候没错。”

  “那怪谁?”

  “等下。”商洛摸了摸下巴,“这个问题最好你别问我,因为我们两边的看法不太一样。我建议你去问你觉得靠谱的‘本地人’。我毕竟是从‘二叔’家来的,对这种问题的看法不太一致。”

  “喂?”靠在床上,滟秋接了电话,“啊,法厄同啊,什么事?今天你要请个假,啊你不来那我吃什么啊商洛代替你来嘛?行吧,也可以。嗯确实也可以。你还有问题要问我?课本上的?”

  滟秋一下子就坐了起来:“啊这.突然问这么‘学术’的问题,等下,我去找找书。哪一本?必修五是吧.哪段?”

  听了说明,滟秋点了点头。

  “啊所以你想问,搞错字了怪谁是吧?那当然不怪孔子那个时代的人,他们写的对的。当然也不怪我们,我们是受害者。要怪中间那批啊。文字的演变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那些人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没有赶紧把不对的部分写出来?”

  “啊这.对你们来说,古人也是可以怪罪的吗?”

  “古人也是人,为什么不能怪罪。比如《晋书》修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啊,魔法满天飞,什么苍蝇传信天雷护体的法术太多了,房玄龄不知道到底在干什么。本朝也有修的乱七八糟的《元史》,一大堆帖木儿根本分不清是谁,拔都和八度两个不同的写法又当作两个不同人的来分别立传。虽然当时确实有在礼仪中终结元朝的需求,但糙也没这么糙的,糙过头了。”

  “这还真是.我需要换换脑子才能学会。我们可不会从凯撒身上学什么,也不会去追究亚里士多德到底在想什么。而你们.好像可以去追究一下?那连孔子也可以.”

  “对啊,孔子也可以说他有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孔子就是个小老头儿,孔子诛少正卯这种事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是应该好好评论一下的。因为从现行的司法角度来看,孔子这件事做得非常不地道。作为鲁之摄相,孔子直接通过物理手段解决了同样在讲学的大夫——少正卯。这件事怎么说就怎么可疑。”

  “啊这.这个真的是可以说的吗?”

  

  “说就说了呗,孔子是个大活人。你们那边是不是有说过‘上帝已死’之类,还有过讨论。但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孔子就是个死人,他死在什么时候是非常清楚的。他所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你不能因为他是孔子,就觉得他说的每一句话全都是正确的——这反而不符合孔子本人的教诲。所以孔子有错,当然就要说,但就不骂他好了。之前有人搞出问题那该骂就骂,本朝人更该骂。宋濂修的什么《元史》鬼东西,他自己敢看吗。”

  “好家伙,原来是你们是有这样的认知的吗.好家伙.”

  法厄同摸了摸脑门,她得缓一缓:“总觉得,这是很厉害的说法。明白了,等下,我翻翻书,电话先别挂。”

第578章 史书

  法厄同把电话放到旁边。

  “怎么样?”商洛抽空问了一句。

  “确实是应该骂,滟秋觉得该骂。”

  “那就对了,确实该骂。给我们留下这么多麻烦的事情,他们的学术态度真是太不端正了。”

  “话说.”法厄同忽然问道,“我对你的看法也很感兴趣。你们老家那边我指的是‘你家’那边,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两边在这方面的看法是一致的。古人该骂就骂,最多为尊者讳。孔子是尊者,不能骂。但是宋濂就是本朝人,骂了就骂了。房玄龄就是猴年马月的老黄历了,随便骂。”

  “啧,学不来。不过可以理解。”

  “伱们那边呢?”商洛问。

  “我们那边,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虽然也是活人吧,但他们的话已经和神明一样不可动摇了,就像特尔斐的神谕一样。”

  【嘁,好像你们真的会信似的.最近十几年你们可不太信特尔斐神谕。】

  “那是因为许多人知道有你了,他对你的技术水平有些怀疑。”

  【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是人啊!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就可以免检?】

  “因为.不好说。”法厄同摇头道,“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整个文明都在上面奠基,所以真的不能改。这么一想,这个历史包袱还真是有些沉重。以及,这让我对另一个问题产生了更多的.更多的疑问。”

  法厄同历史课本的必修一翻了出来,翻给商洛看。

  “这段?大禹治水?有什么问题吗?”

  “文明起源这种也可以写的?而且可以写的这么具体?希腊从哪来是一团乱麻,罗马人从哪来就更不好说了。这是不能说的。”

  “为什么?”

  “嗯”法厄同想了想,“你可以这么理解:希腊和罗马,本质上是两个民族。但是有个神话把双方联系到一起——特洛伊灭亡之后,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流亡到了西方,先是去了迦太基,然后去了罗马: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联系罗马和希腊的故事。”

  “这个,不能说?”

  “这个是绝对不能碰的,谁碰谁死。因为你用脑袋一想就知道有问题——特洛伊人跑到罗马去重新建国,这不是给自己脑门上贴金吗?无非是想要给罗马抬一抬出身,把罗马抬到和希腊平齐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希腊和罗马的出身融为一体。因为在特洛伊之战中,众神里有一半都是站在特洛伊一边的,这就代表特洛伊这个出身有资格和希腊平分天下。而你们这边.舜囚禁尧也是可以说的?”

  “啧。”商洛摇了头,你不如去问滟秋好了,在我这里是没的说的。

  “尧舜禹啊。”滟秋拿着电话,翻了翻历史书的必修一,因为历史书是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古开始一路说下来。

  “这个很好理解啊。尧是六个人,舜是八个人,根本就不是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等下,这个也是更新的吗?”

  “对啊,更新过。我们有系统的历史考证啦,全都是考证过的。你们看到的部分,觉得上古只有尧舜禹之类,那是司马迁胡写出来的,司马迁那老头子坏得很。他还写什么蚩尤带着熊猫去打黄帝,这你信吗?”

  “我信啊,蚩尤不是打输了吗?”

  “这个确实.不过怎么想都不可能的啊,熊猫一出场就在地上打滚,对新鲜的肉食没有什么渴望,看到人类也不会有狩猎本能。再后来也就只有木鹿大王了吧。这可信度我觉得和木鹿大王差不多,木鹿大王反正也是罗贯中胡写的。嘿,要说还是施耐庵写得最好,写吃人那写的叫一个精彩。吃人心肝还得用凉水一泼,精彩啊。”

  “嗯”法厄同点了点头,“可能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我们对历史,和古人的态度,与你们完全不一致。我们也并不太热衷于考古,也不太喜欢去考据古代文献。”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