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第154章

作者:一枚有趣的土豆

  “人物形象单薄得像没有美感的机械,经验匮乏的演技让这种感觉更强烈,最后的反转简直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一拍脑门强加的,让精明的罪犯夫妇显得像傻子。”

  “法庭戏份值得赞扬,张力十足,也具有幽默感,但结局毁了这一切,让前面的铺垫显得毫无意义!”

  诸如这样的文案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不得不说这些评论家还有点本事,能看出结尾的反转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

  阿加莎的原著中,结尾只到委托人妻子说出真相,并没有后面委托人出轨,又被杀死的情节。

  这些都是影版编剧加上的,也引起过一些原著粉不满,认为是强行好结局,人物降智。

  这种观点也勉强说得通。

  尽管阿加莎本人很喜欢这个改编,但作者就是个写小说的,她懂什么原著!

  可惜这里并没有原著粉,不然一定会给戏剧公会帮帮场子。

  如果有人仔细看过这些差评的话,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其实是互相矛盾的。

  但这种效果,正是戏剧公会需要的。

  人们不会意识到这些差评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会让人误以为到处都有问题。

  把水搅浑!

  之后关于这部作品的非议就会像被搅起来的池塘底的陈年污泥,一股又一股地翻涌个不停。

  然而想法很美好。

  实际执行的效果与预想中有些小偏差。

  就是在砸了不少钱把剧评送上各大报纸主要版面后,在舆论场上好像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根本没多少人在意这些发表在传统纸媒上的文章。

  报纸,在魔视和社交圈诞生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失去其作为主流媒体渠道的地位。

  尤其是在那个专门用来刷社交圈的手机诞生后。

  在此之前纸媒影响力还能叫下滑,手机一出来,那就是下坠。

  能用得起手机的人,基本都不离手,一有什么新闻,社交圈里的反馈可比报纸上写文章快多了。

  至于用不起手机的那些人,他们也不怎么看报纸。

  图尔特爵士作为会长,早就有带领评论家进军网络的想法。

  但因为网络是由卓戈集团开发的,这是个公会里不太愿意提的组织,进军网络计划在理事会投票环节被否决。

  大家的想法是,让评论家们去网络上写内容,岂不是给敌人做贡献。

  这就是所谓的大组织的“惯性”。

  一切新事物都很难被推行下去。

  安排去闹事的假观众则更惨,基本都是哭著回来退钱的。

  更有不少直接被对方收编了,转头到戏剧公会旗下的剧院闹事。

  在习用的手段都失效后,戏剧公会僵住了,没见过这种情况。

  此时一位理事提出一个方案,要不先宣称什么事都没发生。

  就一部悬疑剧而已,再火能有多大影响力,只有一个剧团在演罢了。

  大陆巡演都要好几年,到时候热度早已过去,对戏剧公会产生不了威胁。

  他们还能一直拿出那样的剧作?

  骗谁呢!

  最后还是戏剧公会一家独大。

  这个冷处理计划获得理事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直到今天。

  “都看到伪戏剧公会的公告了吗?”图尔特爵士嗓音沙哑地问。

  在戏剧公会的地盘,嘉琳娜爷爷的组织肯定不能带个“新”的前缀。

  “看到了。”众人纷纷回答。

  这则公告可以说是近期文艺界最大的新闻。

  新戏剧公会公开招募,欢迎所有剧团加入。

  任何加入的剧团,都可以在首年内免授权费排演公会提供的剧本。

  现在他们的影响力就远不止局限于一个剧团了。

  而且在首年之后剧本授权也只用分成,不用仔细计算也能看出比戏剧公会的授权费低很多。

  对比之下,让戏剧公会显得很像一家黑心工厂。

  “说说吧,该怎么办。”图尔特爵士问在场的各位。

  “我有一个拙见,”还是那位提出过冷处理计划的理事,“他们现在只有《控方证人》一个剧本,不能保证后续剧本的创作水平,毕竟知名剧作家都站在我们一方。

  “所以伪戏剧公会现在很张扬,不代表我们应该采取行动。”

  如果这位理事能见到汉弗莱爵士,他们一定很聊得来。

  他发言结束,不少人点头附和。

  什么都不做,就是什么都不会错,万一做错,谁来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座的大多数年龄不低,戏剧公会带来的收益能撑到他们退场那天就行,至于以后怎么样,就不由他们操心了。

  “已经有很多小剧团退会了。”图尔特爵士手指拨动钢笔,笔身在桌面上旋转。

  金属划过大理石,发出冷冷的声响。

  “小剧团本来带不来多少收益。”副会长这时说。

  “他们代表了退会的趋势。”

  “规模更大的剧团和我们的利益是一体的。”

  “他们只是在观望,只要另一方能带给他们更多利益,就会毫不犹豫地退会。”

  “大剧团想退会要支付巨额赔偿。”

  “如果利益高于赔偿呢?”

  “那他们得拿出剧本来,几乎所有剧目的版权都在我们手里。”

  “他们拿出来了。”

  图尔特爵士一下拍停钢笔。

  “他们已经拿出来了,那个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者,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剧本。”

  副会长沉默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作家,查不到背景来历人际关系。

  简直就像是卓戈集团编造出来的。

  如果她有稳定产出的话,足够养活不少剧团。

  “而且他们还有更多创作者,”图尔特爵士说道,“未来还会有更多剧作家跳槽到那里,他们给的待遇比我们好得多。”

  戏剧公会向来是把创作者当牛马用的。

  不对,牛马还得照顾。

  公会的创作者只配和机械坐一桌,只要还能动,就往死里用。

  “你们想看到公会快速解体吗?”

  众人相互看看,心里都有了答案,解体可以,快速解体不成。

  “我们可以派卧底去那个公会,记下剧本后复述出来,我们再抓紧改编提前演。”副会长提议。

  这也是戏剧公会的拿手好戏。

  面对有点水平的新剧本,他们可以迅速完成抄袭,并凭借渠道优势,把原作市场抢光。

  难点在于如何抄袭,又不至于被法律定性为抄袭。

  他们对此颇有研究。

  “你签过他们的保密契约,应该清楚根本复述不出来。”

  “让他们买不到舞台道具。”

  “卓戈集团能生产。”

  “买通各地治安队,他们的剧团到哪个剧院演出,就查哪个剧院。”

  “你要把全大陆都买通吗?”

  “那你说怎么办嘛!”

  “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嘛!”

  会议室里的诸位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议,又被一一否决。

  不过从始至终都没人提过要提高公会创作者与剧团的待遇。

  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从来就不是个可选项。

  给工具人涨钱?

  那和要了他们的命有什么区别!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的争执逐渐平息。

  大家都把目光放到图尔特爵士身上,毕竟他才是会长。

  享受了最好的待遇,就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承担最大的责任。

  图尔特爵士见时机差不多,终于起身,清了清嗓子。

  说道:“我的想法是,发挥我们拥有大量职业评论家的优势,在网络上创建由我们操控的评价体系。”

  “那不还是给卓戈集团提供内容吗?”有人质疑地问。

  “是的,因为我们要利用网络的资源,将来能赚回来的,一定比投入更多,只要能掌控评价的话语权。”

  图尔特爵士眼神里满是贪婪。

  这是他近些日子里反复研究影视数据库得出的结论。

  那里开辟了一个戏剧相关的新版块。

  可以预见的趋势,数据库将会成为观众判断一部作品值不值得看的重要标准。

  而现在里面只有观众打分,缺少专业性强的评价。

  这正是他们擅长的。

  图尔特爵士向理事会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他的计划。

  让评论家们集体在网络上发布内容,通过他们的专业优势,创建一个与数据库中观众评分不同的评价体系。

  要让以后的人们在讨论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时,一定把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作为两个重要指标。

  如此一来,创作者们为了获得好评,就必须与戏剧公会打好关系。

  再把原来的戏剧公会年度作品奖,扩展成年度作品奖,为一年内的所有影视戏剧评奖。

  这个奖项将会是大众最认可,从业者们都追求的最高荣誉。

  有评奖,就又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戏剧公会从此由一个运营剧团的组织,转型成评价剧团的组织。

  至于苦哈哈地创作,排练,巡演,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就送给新公会吧。

  他们要赚更容易的钱。

  而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话语权,一定要掌握评价的话语权。

  听完他的描述,副会长不太确定地问:“那我们现在要赞扬《控方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