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的我真没想进步 第96章

作者:今令冷泠

  “来了,这一次莫说赵军主力不在邯郸,即使在邯郸,面对王翦、桓齮与杨端和三人,也不可能顶得住。”杨崇道。

  秦军这一次出动的阵容可谓强大,王翦自不用说,桓齮同样也是不可多得的大将,在原有的历史诡异中,他若不是遇到了李牧,他的名气只会更大,毕竟自蒙骜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秦国第一名将的称号并不在王翦的身上,而是在他的身上。

  杨崇结合着曾经的记忆以及现在所搜集到的情报,知晓王翦与桓齮现在差不多是平级的,随着秦国老一辈的大将如蒙骜这些人的老去,他们已经成为了秦军中的头面人物。

  而且从秦王政的安排中还可以看出,在秦王政的内心中其实更加亲近桓齮,在这场战争中,秦王政将王翦安排在阏与的方向,却将桓齮安排在邺城的方向,虽说两人率领的兵马是一样的,军职也不分上下,但其中的差别可大了。

  阏与这个地方位于山区,易守难攻,当年秦军就在此大败于赵军之手,损兵折将,也是因为这场战争,赵奢一战成名,成为名将,但正所谓天道好轮回,在未来,赵奢之子赵括在长平又惨败于秦军之手,差点让赵国亡国。

  阏与这个地方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可以说若无阏与,赵奢未必能够雄起,而赵奢若没雄起,赵括大概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参谋型将领了。

  当然,现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阏与这样的地方建功不易,但邺城、安阳诸地却不一样,邺地九城位于大河之北,漳河之南,地处平原,可谓是易攻难守,而且这安阳曾经属于齐国,邺城是魏国不久前才割给秦国的,赵国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并不稳,这这个时候秦军攻来,其中的变数就更大了。

  在杨崇的猜想中,王翦与桓齮在这场战争中都是将军,但在未来的几年中,桓齮却成为了秦国的上将军,率领秦国与赵军作战,一路上战无不胜,一时声名显赫,直到遇到了李牧,用自己数年的积累成为了李牧武安君的威名,也是在那之中,王翦上位,桓齮退居二线。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让你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啊。“紫女道,她能够感觉到杨崇身上的跃跃欲试。

  “不错,只不过这一次我可能要帮王翦那老小子一把了,他的提前上位,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杨崇沉吟道。

  王翦这样的人配合上秦军,简直是一个无解的存在,想要不败或许不难,但想要战而胜之,即使是李牧也做不到。

第205章 世道变了

  紫女看着面前的杨崇,她从杨崇的身上看到了凝重,而他的这份凝重来自于王翦这个名字。

  “王翦此人真的很厉害吗?”紫女问道。

  “王翦与秦军的配合堪称无解,就如李牧与赵国边骑的配合一般,未来二十年的战争是属于他的时代,说实话,我还真有一种趁着他还未真正成名之时出手截杀于他的冲动。“杨崇道。

  王翦率领秦军,在未来十年中荡平六国中的魏、赵、楚三国,堪称无解,而这还只是秦王政允许他能够达到的极限,而不是王翦自身的极限,他或许不像李牧那般擅长打不可能的战争,但他的堂堂正正却使得他无懈可击。

  一个人想要在王翦的面前不败,或许不难,但若是想要战胜他,却是千难万难,这是一个没有破绽的人,而秦王政与秦国的国力又让秦军没有破绽,一个没有破绽的大将军配合一支没有破绽的大军,即使是李牧也会感觉到胜利的无望。

  在原有的轨迹中既是如此,李牧看似与王翦率领的秦军数次作战而不败,但能够撑住的只是李牧,而不是赵军,更不是赵国。

  “秦国代有名将,秦军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军队,的确是很难战胜的对手。“紫女道。

  秦国对于六国来说就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当杨崇决定走上现在的这条路时,就不可避免地要与秦国对上,无论是王翦也好,还是桓齮也罢,杨崇迟早是要面对的。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趣,若是对手都是姬无夜那样的无能之辈,岂不是太过无趣。”杨崇道,他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但也不至于因为对手的强大而产生什么心理负担,这个世界的人,真正让他在意的只是名字,至于别的,谁还会怕谁不成?

  “战争不是个人的较量。”紫女提醒道。

  在紫女的认知中,战争的复杂不是寻常人能够想象的,不是读了几本兵书就懂的事情,杨崇的武功虽高,才智也非寻常人能够相比,但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从未有过领兵作战经验的杨崇能不能胜任这件事情还很难说。

  况且,这一战都对上的是天下间最强大的秦军,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要知道即使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要有着远超同龄人的作战经验,赵括的无知只是相对于白起那样的绝世猛人而言,但杨崇却不一样,在经验方面,杨崇甚至还不如赵括,这由不得紫女不担心。

  “放心,我对此有分寸。”杨崇却是自信满满地回道,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就是一个异术,而异术就是要做这个世界的人所想不到的事情。

  “我要去聚兵了。”在紫女的担忧中杨崇离开了郡守府。

  王翦所负责的阏与战线杨崇插手不了,但桓齮进攻的邺城、安阳诸地,杨崇却可以插手。

  邺城、安阳诸地,被魏国开发多年,当年还曾留下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不同于饶安诸地的地广人稀,邺城诸地却是人口稠密,农耕发达,仅仅只是邺城一地,人口就超过万户,足有八九万人,一城已经是济北郡一半还要多的人口。

  杨崇随后要做的就是虎口夺食,借秦国之势,赵国之颓,赵王偃之崩,将邺地九城拿到手中,进而扩张实力以吞下齐国。

  在杨崇的等待中,秦军终于行动了,一时间大河一线,从河东、上党,到东郡,十余万秦军突然发动了对赵国的进攻。

  赵王偃的美梦突然惊醒了。

  “什么?”赵王宫中,赵王偃拿着军情的奏疏的手无意识地松开了,此时他的心中已经陷入了惊涛骇浪之中。

  秦国竟然在这个时候撕毁了盟约,趁着赵军全力攻打燕国之时发动了对秦国的攻击。

  心中惊怒交加的赵王偃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但随即就是恐惧,此时赵军竟然大半都在燕国,短时间内难以回援,他又该怎么办?

  在悲愤之中,赵王偃只能连忙召集诸将,以及相国郭开,眼下想什么都没有了,最重要的是尽快想到补救的措施。

  此时与赵王偃有些相似的心情的还有郭开。

  顿若你这老贼,害苦了我。从另外一个渠道也得到消息的郭开只觉得浑身冰凉,与秦国结盟这件事情是他一手促成的,但现在秦国却背信弃义,趁着赵军精锐在外的时机进攻赵国,一旦赵国有什么不测,那他的锅可就大了。

  郭开觉得自己背不动这样的锅。

  在焦躁中,赵王宫的内侍带来了赵王偃的命令。

  当赵国陷入混乱之时,秦军的进攻却是一路高歌猛进,阏与一线在王翦所部秦军的进攻中岌岌可危,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除了邺城与安阳两座城池之外,其余七城尽数被秦军攻陷。

  一旦秦军攻破了阏与,邯郸西侧将暴露在秦军的兵锋之下,一旦秦军攻破邺城,那邺城将会成为秦军进攻赵国的前线,赵国南长城将直接暴露在秦军的进攻范围内,而此时,赵军却在燕军的纠缠中以缓慢的速度撤回赵国。

  在一道又一道战败的军情中,赵王偃病倒了,好色无度的他吃了太多的补药,之前在御医的调理下其中的隐患还能被压制被调和,但当赵军的一次又一次失败让他陷入的暴躁、焦虑之中时,他体内积攒已久的阴火终于压制不住了,一下子爆发出来,直接摧毁了他的身体。

  “大王的身体怎么样?”赵王宫中,郭开看着面前显得极为憔悴的赵王后,心已经沉入了谷底,这段时间他的日子过得也不好。

  眼下赵国在秦军的压力面前顾不得追究他的责任,一旦战事结束,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此次秦军的突然袭击必然会让赵国伤筋动骨,战败的责任谁去抗?肯定不能是赵王偃,至于别人,有没有足够的资格去抗,那就只能是他郭开。

  想到自己可能迎来的命令,郭开的心情就是格外的低落,他虽说有过穷困的生活,也曾吃过苦,但这些年来,他早已经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若是再让他过从前的生活,那简直是在要他的命。

  而且,一个不慎,我就是想回到曾经那种清苦的生活恐怕都不行了。

  “大王身体不太好,恐怕……”赵王后忧心仲仲道,她一个出身倡家的女子能够成为一国王后,完全是依仗赵王偃的宠爱,一旦赵王偃不在了,哪怕她的儿子是太子,但她们母子能够继续走下去依旧是一个问题。

  她的根基还是太浅了,她没有一个强大的母族,她的儿子也太小,没有一批忠心的臣属,一旦赵王偃发生了什么不测,她们母子就是无根的浮萍,莫说是登上赵国的王位,是否能够保住性命恐怕都是一种奢望了。

  所以,不管未来如何,赵王后都很清楚,自己必须拉拢郭开,好在现在的郭开自己也是麻烦缠身,郭开同样需要她的助力。

  两人现在能够做的唯有合作,唯有合作才能可能在赵王偃驾崩后的乱局中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的一切。

  “王后,眼下秦军攻之愈急,大王若有不测,我们要做好准备了。”郭开忧心仲仲道,明明一切都好好的,哪曾想到一切竟然变了。

  “我一个妇道人家又能如何呢?还要多多仰仗相国才是。”赵王后道。

  “大王那里还请王后多多宽慰,眼下的局势虽然危险,但并非毫无办法。”郭开道,此番前来他是为了自救的。

  “你是说?”赵王后闻言眼睛不由一亮,战事若是能够出现转机,说不得赵王偃的病情也能缓和下来。

  直到此刻,赵王后才才意识到原来赵王偃对自己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只要赵王偃活着,她就是赵国的王后,她的儿子才是赵国的太子,一旦赵王偃不在了,她的一切都不再安全,包括她的性命。

  “赵国现在还有一支兵马,或许可解邺城之危。”郭开道。

  “相国是说?“赵王后诧异道。

  眼下赵国精锐陷在燕国,邯郸能够调集的兵马面对三路秦军的猛攻节节败退,赵国哪里还有兵马能够抵抗秦军的进攻?但郭开又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无的放矢,他还承担不起欺君的罪名。

  “济北郡,杨崇到济北郡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中,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建立军队,据我所知,经过他一年的经营,在济北郡,他差不多可以调集两万军队,若是能够调动这两万军队进入邺城,定能够解邺城之危,只要邺城不丢,赵国就不算惨败。”郭开快速讲道,这是他想到的为数不多的能够自救的方法。

  “杨崇真的能够解邺城之危?”赵王后将信将疑道,她只知道杨崇很有强,但战争这件事情杨崇是否擅长,她却是不清楚。

  “眼下唯有找他。”郭开坚定道,这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的一个办法,不管行不行,他都要试试,眼下,他必须自救。

  “他这个时候会愿意因为我们直接对上秦军吗?济北郡的特殊我是知道的,想要调动他,恐怕并不容易。”哪怕已经与杨崇有了很深的合作关系,赵王后也不认为可以轻易调动杨崇以及其麾下的兵马。

  “杨崇若想要复国,还有许多依仗王后的地方,王后相召,他不可能不动,况且我们总要试一试才是,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比眼下的情况更糟。”郭开分析着,说的还很有道理。

  “相国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向大王说说。”赵王后点头道。

  “如此就有劳王后了。”郭开也不居功,眼下赵王偃病重,整日待在赵王偃身边的唯有赵王后,哪怕是他这个相国想要见赵王偃都不容易。

  待在赵王偃身边的赵王后此时在邯郸的权力拼图中十分重要,毕竟她是王的女人,能够第一时间知晓赵王偃的旨意,而在眼下这般时刻,同样一个消息,早知晓一刻与晚知晓一刻,其所走向的最终结局却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赵王后顾不得与郭开有更多的客套,直接返回了后宫之中,后宫虽说是她的地盘,但在眼下这种时刻,她也是不能久离,眼下的她实在是承担不起一点的风险。

  寝宫之中,脸色苍白的赵王偃躺在病榻上双目无神,透支了身体的他此时迎来了最大的报复,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完全空了。

  身体的虚弱与心情上的悲愤惊怒一起折磨着他,消耗着他为数不多的精气神。

  现在的赵王偃是恐惧的,他不怕秦军,但却怕世人的嘲笑,一想到自己这次被秦国所戏耍的经过,他就难以压制心中的惊惧。

  寡人必须活下去,只有活下去寡人才有机会洗刷身上的屈辱,寡人若是在这个时候死了,那就真的成了千古笑柄了。赵王偃如此想着,反而多出了几分精神,他是一个因为敏感、自卑以至于骄傲的人,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带着永久的骂名死去。

  所以当赵王后告诉他还可以从济北郡调兵之时,赵王偃猛地看到了希望,连带着身体中都多出了几分力气:“济北郡的确有两万可用之兵,杨崇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成为韩国大将军,能力也是有的,只是想要调动他,尤其是眼下这种时刻,恐怕并不容易。”

  “杨崇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复国,大王若是承诺帮其复国,想来他是愿意出兵的。”赵王后道。

  “世道变了,人心也变了,靠不住的,唯有利益是永恒的,你说的不错,想要调动他,什么名都是虚的,唯有利是真的。”赵王偃思索着,只觉得脑袋有些沉,眼下他的精力实在不济。

  “安阳原是齐国的领土,邺城也是魏国不久前魏国送给大王的,眼下两地被秦军围攻而朝不保夕,大王何不将邺地九城送给杨崇,这样一来,杨崇还能有不与秦军拼命的道理?要知道济北郡人口有限,杨崇将济北郡的潜力榨尽了也不过拼出了两万人的军队,这些人如何能够吞下齐国,他一定需要更多的人与城池。”赵王后出谋划策道。

第206章 我亦有名将之资

  邺城?安阳?

  赵王偃思索着,这两个地方可不同于济北郡那样的地方,济北郡因为河道纵横,又位于大河、济水下游地区,多洪水,多滩涂,真正的耕地并不多,因此可谓是地广人稀,所以方圆虽有数百里之地,但人口却不如邺地这方圆勉强百里的九座城池来的重要。

  让他就这么答应将邺地九城送给杨崇,他还真不愿意,哪怕现在杨崇在名义上还是赵国的臣属。

  那些可都是他的城市,他舍不得。

  赵王偃志在开疆扩土,此时还没在燕国那里占到多少便宜,这就要大出血了,他不愿意。

  “大王,若是任由秦军攻下去,邺地九城是保不住的,与其便宜了秦国,不如将其赠与杨崇,毕竟起码在名义上,他还是大王的臣子,到时大王即使想要收回邺地九城也要容易许多,况且,杨崇手下的那点兵马未必就真的能够击退秦军,到时还是要靠大王的大军击退秦军才是。”看出赵王偃犹豫地赵王后劝说道,心中也有些无奈,这都到什么时候,赵王偃竟然还能想这些东西。

  “王后说的有道理,现在最要紧的是挡住秦军的进攻,只要能够坚持到大军回援,秦军休想在寡人这里占到便宜。”赵王偃的迟疑变成了坚定,眼下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来自邯郸的信使很快就出现在了饶安城,只不过这个信使却是让杨崇颇为意外,竟然是郭开,身为赵国的相国,郭开竟然成了信使。

  “还请杨郡守尽快出兵,大王承诺,只要杨郡守能够挡住秦军的进攻,待击退秦军,他就将邺地九城封给杨郡守,将济北郡改为济西郡。”自降身价的郭开诚诚恳恳地劝说着。

  “赵王的身体如何?”收起令旨的杨崇并未直接表态,而是直接问起了赵王偃的身体状态。

  “大王微有小恙,不妨事不妨事。”郭开装作随意地回道,他不知道杨崇为何会如此问,所以只能保守地回答。

  “据我所知恐怕不是如此吧?我怎么听说大王已经病入膏肓了,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了?”杨崇却是直接揭破了郭开的谎言,秦军攻赵,他最大的利益不在于从秦国那里虎口夺食,而是借助赵国王位更迭的机会将赵国这些年从齐国那里夺取的‘土地’借过来,后世有刘皇叔借荆州,今世为什么就不能有杨崇借济西,至于还不还,那还用说吗?

  “谣言,都是谣言。”郭开还想倔强一下,只是心中却是不免惊疑不定,赵王偃病入膏肓的消息本是绝密,即使是在邯郸知晓的人也不多,杨崇又是如何知晓的?难道杨崇在邯郸还有‘合作者’不成?

  “相国,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既然如此说,自然是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杨崇一个战略性的后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郭开惊疑不定地看着杨崇,他意识到杨崇不是在诈自己,而是杨崇真的已经得到了确信的消息,但杨崇的消息来自于哪里?在邯郸是谁要与杨崇合作?

  一时间在郭开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一个个名字在他的脑海中跳动着,最终集向了一个人:前太子,赵王偃的长子赵嘉。

  “杨郡守与长公子有联系?”郭开的神色已经变成了凝重,若真是如此的话,这一次他未必能够请动杨崇出兵。

  “现在是我在问相国,而不是相国在问我。”杨崇的言语之间已经不复方才的热情,有着的只有冷漠。

  杨崇的转变让郭开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一时间这位相国的心沉入了谷底,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若真的那位拉拢杨崇,那他可就真的没有把握说服杨崇出兵了。

  “大王的身体是不太好,甚至可以说是病入膏肓。”既然杨崇已经知晓了消息,郭开也就只能承认了,再隐瞒下去除了被人小觑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这个时候相国不在邯郸盯着那个王位,跑来我济北做什么?”

  杨崇当然是要出兵的,不过却不能就这么出兵,郭开与赵王后的危机就是他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两人的危机越重,杨崇的筹码就越多。

  至于什么长公子赵嘉,当然是假的,杨崇与这个赵国最后的代王一点联系也没有,他之所以引导郭开想到这个人,只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重要性。

  杨崇是在告诉郭开,想要让我出兵可以,拿出比赵嘉更多的筹码来,至于赵嘉的条件是什么,杨崇是可以现编的。

  “只要杨大人能够出兵解了邺城之危,帮助太子登上王位,日后赵国必定全力支持杨大人复国。”郭开道。

  “只是这些不够。“杨崇摇头道。

  “平原、东阿这些齐国故地我们可以借给杨大人,以作为杨大人复国的地盘,至于什么时候还,就依着杨大人的意思来。”郭开咬咬牙,开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筹码,反正出钱的也不是他。

  现在的他只想让杨崇出兵,让杨崇为王后之子登上王位保驾护航。

  “看看,这不就好说了吗?我与相国都是老朋友了,合作的也不止一次,有什么话不能开门见山直说呢?”杨崇笑道,笑得很是灿烂。

  “是啊,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这一次杨大人一定要拉某一把啊!”郭开也是换上了笑脸,虽说全程都在被杨崇拿捏,但现在他已经顾不得更多的了。

  只有保太子登上王位,他才能活下去,若是赵嘉登上了王位,那他的结局?郭开简直不敢想象,一直与自己不对付的赵嘉若是成为赵王,他的结局会是怎样的,莫说是保住权势,恐怕就是善终都要成为奢望了。

  “我们是朋友,朋友有困难,我哪有不出手相助的道理,相国尽管放心,兵马我已经在调集了,明日即可出兵。”杨崇道

  对于这场战争他已经等待很久了,至于军队,早已经在调集了。

  “如此多谢了。”郭开看着杨崇,口中说着道谢的话,心中想着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从一郡之地调集兵马可没有那么容易,但杨崇却说明日就可出兵,显然,在他来饶安之前,杨崇就已经在准备了。

  只是,他的准备到底是为赵嘉准备的,还是为我准备的?对此郭开不敢深想,因为无论是哪个原因,对于他来说都不算太过美好,而且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杨崇的谋划,那已经不重要了。

  杨崇能够在此次的交易中得到什么,郭开不想深究,他也不在乎,他只要知道自己能够在这次的交易中得到什么就可以了,这才是生意人该有的心态。

  与杨崇谈定条件后,郭开不敢多做停留,直接返回邯郸了,因为赵王偃的病重,邯郸的局势也没那么美妙,这种关键时刻,他来饶安已经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了,眼下目的已经达到,他自然不敢再多做停留了。

  “他会兑现自己的承诺吗?答应你的是相国,而最终的决定权却在赵王那里。”郭开走后,紫女走进了书房,方才两人的交谈她是有听在耳中的。

  “赵王偃一死,赵王后与郭开就只能依靠自己了,这两人在赵国的名声可不太好,根基也不够深厚,他们若想稳住赵迁的王位,我这样的外力是必不可少的,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了,毕竟相对于赵国的那些人,我这个外人其实更能靠得住。”杨崇道。